CN211740012U - 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40012U
CN211740012U CN201921301819.6U CN201921301819U CN211740012U CN 211740012 U CN211740012 U CN 211740012U CN 201921301819 U CN201921301819 U CN 201921301819U CN 211740012 U CN211740012 U CN 211740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locking
main part
base main
bas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018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然
李奇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Yunding Intelligenc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Yunding Intelligenc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Yunding Intelligenc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Yunding Intelligenc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018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40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40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40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包括底座主体、设置于底座主体上供底座主体可旋转安装的安装孔、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的尖爪面、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的缓冲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固定在待固定装置的底部,可以增大待固定装置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并吸收部分冲击能量,防止待固定装置大幅跳动,提高待固定装置的稳定性。根据不同的地面条件,底座有两种使用状态:地面硬度较高时,采用缓冲面朝下,可加大与地面摩擦力;地面较松软时,尖爪面朝下,可有效消除发射筒弹跳现象。

Description

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支架在进行角度调节时并不方便,尤其涉及到对调节精度以及稳定性较高的装置而言,对于支架的角度调节稳定性要求更高。例如现有技术的发射装置,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装置发射角度进行调节,并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抖动的情况,现有技术中的可调式支架并不能满足上述发射装置的使用需求。
对于一些需要固定的装置来说,在其底部需要设置底座进行支撑,现有技术中的底座一般只起到单纯的支撑作用,而对于一些带固定支撑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抖动,例如一些发射装置。
当需要进行管道、长杆或者支架的长度调解时,其在进行长度调节时并不方便,尤其涉及到对调节精度以及稳定性较高的装置而言,对于支架的长度调节之后稳定性要求更高。例如现有技术的发射装置,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装置使用高度进行调节,就涉及到对支架的各个支撑杆的长度调节,并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抖动的情况,现有技术中的长度调节结构并不能满足上述类似装置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在开发新型可调式支架及其发射装置过程中,完成了以下发明创造。
一方面,完成了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底座使用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完成了套管式长度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长度调节不便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完成了可调式支架及其发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射装置支架调节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底座使用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使用时经活动连接结构设置在发射装置底部的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具有分别适应不同地面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活动连接结构具有第一连接形式和第二连接形式,当活动连接结构为第一连接形式时该底座主体通过第一支撑面与地面接触,当活动连接结构为第二连接形式时该底座主体通过第二支撑面与地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为供底座主体活动安装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为折型条孔。所述折型条孔上其中一段供底座主体以第一连接形式与发射装置底部连接,所述折型条孔另一段供底座主体以第二连接形式与发射装置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面为尖爪面,所述第一支撑面包括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上的若干个锥形尖爪。
进一步地,所述尖爪面为方形面,所述锥形尖爪位于方形面的四个角,所述方形面中部开有减重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尖爪通过其端部设置的螺栓连接结构固定于底座主体的尖爪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面为缓冲面,所述第二支撑面包括设置于底座主体一面的橡胶缓冲垫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主体的其它面上设有若干个减重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主体为两个侧面、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构成的槽型结构,所述两个侧面对称位置上分别设置活动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侧面均为平行四边形面。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固定在待固定装置的底部,可以增大待固定装置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并吸收部分冲击能量,防止待固定装置大幅跳动,提高待固定装置的稳定性。根据不同的地面条件,底座有两种使用状态:地面硬度较高时,采用缓冲面朝下,可加大与地面摩擦力;地面较松软时,尖爪面朝下,可有效消除发射筒弹跳现象。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长度调节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套管式长度调节装置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外管、套设于外管内部的内管以及连接外管与内管的伸缩调节结构,所述内管外表面设有限位槽,所述伸缩调节结构包括一对夹设于内管外部的锁定半圆套、设置于锁定半圆套内侧并嵌入限位槽内的限位凸起、连接外管与锁定半圆套的连接弹片以及用于压紧或松开锁定半圆套的锁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包括箍设于连接弹片外侧的锁定圈,所述锁定圈可在连接弹片上移动使得锁定半圆套内的限位凸起可与限位槽压紧与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包括连接两锁定半圆套的锁定弹片,所述锁定弹片为拱形结构使得锁定弹片在按压状态下实现锁定半圆套内的限位凸起与限位槽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弹片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锁定半圆套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上与内管连接的端部设有固定套,所述连接弹片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固定套上、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锁定半圆套上。
进一步地,所述两锁定半圆套紧挨固定套套设于内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弹片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套的一端侧,所述固定套的另一端底包住外管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弹片与锁定半圆套中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为设置于内管外表面的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等间距分布于内管外表面的部分或者全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
可见,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实现装置长度调节,并且调节之后的结构性能稳定。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射装置支架调节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支架,的技术方案如下:
可调式支架,包括:
支撑部,包括至少三个支撑杆;
固定部,用于固定待支撑对象;
旋转连接结构,用于旋转连接支撑杆与固定部;
其中,所述旋转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固定部上的固定板、固定于支撑杆上的转动凹槽,所述固定板铰接于转动槽内,竖向贯穿固定板并与固定板螺纹连接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可调节至与转动凹槽底面相抵;
其中,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式杆。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包括外管、套设于外管内部的内管以及连接外管与内管的伸缩调节结构,所述内管外表面设有限位槽,所述伸缩调节结构包括一对夹设于内管外部的锁定半圆套、设置于锁定半圆套内侧并嵌入限位槽内的限位凸起、连接外管与锁定半圆套的连接弹片以及用于压紧或松开锁定半圆套的锁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包括箍设于连接弹片外侧的锁定圈,所述锁定圈可在连接弹片上移动使得锁定半圆套内的限位凸起可与限位槽压紧与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包括连接两锁定半圆套的锁定弹片,所述锁定弹片为拱形结构使得锁定弹片在按压状态下实现锁定半圆套内的限位凸起与限位槽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上与内管连接的端部设有固定套,所述连接弹片通过螺钉固定于固定套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凹槽包括套接于支撑杆端部的套筒以及设置于套筒顶部的两个耳板,所述套筒与支撑杆通过螺栓结构可拆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位于转动凹槽内的部分为弧形尖部,所述限位杆贯穿该弧形尖部。弧形尖部方便固定板在转动凹槽内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底部设有橡胶支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射装置,包括:
发射装置主体,用于发射待发射对象;
可调式支架,用于支撑发射装置主体;
其中,所述可调式支架为上述的可调式支架。
进一步地,发射装置主体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与发射装置主体底部可转动连接的底座主体、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的尖爪面、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的缓冲面。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快速调节支撑杆的角度和长度,发射装置可以在储运状态、垂发状态、斜发状态三种状态间切换,实现不同的功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发明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射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射装置支架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套管式长度调节装置的结构之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套管式长度调节装置的结构之二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凸起与限位槽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本实用新型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实用新型一分部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关于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和单位。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有关的部分中的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包括使用时经活动连接结构设置在发射装置底部的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具有分别适应不同地面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活动连接结构具有第一连接形式和第二连接形式,当活动连接结构为第一连接形式时该底座主体通过第一支撑面与地面接触,当活动连接结构为第二连接形式时该底座主体通过第二支撑面与地面接触。
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为供底座主体活动安装的安装孔631。
所述安装孔631为折型条孔。所述折型条孔上其中一段供底座主体以第一连接形式与发射装置底部连接,所述折型条孔另一段供底座主体以第二连接形式与发射装置底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面为尖爪面62,所述第一支撑面包括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上的若干个锥形尖爪621。
所述尖爪面62为方形面,所述锥形尖爪621位于方形面的四个角,所述方形面中部开有减重圆孔622。
所述锥形尖爪621通过其端部设置的螺栓连接结构固定于底座主体的尖爪面62。
所述第二支撑面为缓冲面61,所述第二支撑面包括设置于底座主体一面的橡胶缓冲垫面。
所述底座主体的其它面上设有若干个减重孔632。
所述底座主体为两个侧面63、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构成的槽型结构,所述两个侧面 63对称位置上分别设置活动连接结构。
所述两个侧面63均为平行四边形面。
套管式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31、套设于外管31内部的内管32以及连接外管31与内管32的伸缩调节结构,所述内管32外表面设有限位槽415,所述伸缩调节结构包括一对夹设于内管32外部的锁定套430、设置于锁定套430内侧并嵌入限位槽415内的限位凸起416、连接外管31与锁定套430的连接弹片以及用于压紧或松开锁定套430的锁定件。
所述锁定件包括箍设于连接弹片外侧的锁定圈,所述锁定圈可在连接弹片上移动使得锁定套430内的限位凸起416可与限位槽415压紧与分离。
所述锁定件包括连接两锁定套430的锁定弹片423,所述锁定弹片423为拱形结构使得锁定弹片423在按压状态下实现锁定套430内的限位凸起416与限位槽415分离。
所述锁定弹片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锁定套430固定。
所述外管31上与内管32连接的端部设有固定套422,所述连接弹片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固定套422上、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锁定套430上。
所述两锁定套430紧挨固定套422套设于内管32上。
所述连接弹片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套422的一端侧,所述固定套422的另一端底包住外管 31端面。
所述连接弹片与锁定套430中部相连。
所述限位槽415为设置于内管32外表面的环形凹槽。
所述限位槽415等间距分布于内管32外表面的部分或者全部。
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部,包括至少三个支撑杆3;
固定部,用于固定待支撑对象;
旋转连接结构2,用于旋转连接支撑杆3与固定部;
其中,所述旋转连接结构2包括设置于固定部上的固定板21、固定于支撑杆3上的转动凹槽,所述固定板21铰接于转动槽内,竖向贯穿固定板21并与固定板21螺纹连接的限位杆 22,所述限位杆22可调节至与转动凹槽底面相抵;
其中,所述支撑杆3为可伸缩式杆。
所述支撑杆3包括外管31、套设于外管31内部的内管32以及连接外管31与内管32的伸缩调节结构,所述内管32外表面设有限位槽415,所述伸缩调节结构包括一对夹设于内管 32外部的锁定套430、设置于锁定套430内侧并嵌入限位槽415内的限位凸起416、连接外管31与锁定套430的连接弹片以及用于压紧或松开锁定套430的锁定件。
所述锁定件包括箍设于连接弹片外侧的锁定圈413,所述锁定圈413可在连接弹片上移动使得锁定套430内的限位凸起416可与限位槽415压紧与分离。
所述锁定件包括连接两锁定套430的锁定弹片423,所述锁定弹片423为拱形结构使得锁定弹片423在按压状态下实现锁定套430内的限位凸起416与限位槽415分离。
所述外管31上与内管32连接的端部设有固定套412,所述连接弹片通过螺钉固定于固定套412上。
所述转动凹槽包括套接于支撑杆3端部的套筒25以及设置于套筒25顶部的两个耳板,所述套筒25与支撑杆3通过螺栓结构26可拆卸固定。
所述固定板21上位于转动凹槽内的部分为弧形尖部,所述限位杆22贯穿该弧形尖部。
所述支撑杆3底部设有橡胶支脚5。
发射装置,包括:
发射装置主体1,用于发射待发射对象;
可调式支架,用于支撑发射装置主体1;
其中,所述可调式支架为上述的可调式支架。
发射装置,发射装置主体1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与发射装置主体1底部可转动连接的底座主体、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的尖爪面62、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的缓冲面61。
如图3所示,可调式支架,包括:
支撑部,包括至少三个支撑杆3;
固定部,用于固定待支撑对象;
旋转连接结构2,用于旋转连接支撑杆3与固定部;
结合图4其中,所述旋转连接结构2包括设置于固定部上的固定板21、固定于支撑杆3 上的转动凹槽,所述固定板21铰接于转动槽内,竖向贯穿固定板21并与固定板21螺纹连接的限位杆22,所述限位杆22可调节至与转动凹槽底面相抵;
其中,所述支撑杆3为可伸缩式杆。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支撑杆3数量为4个,具体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对支撑杆3 的数量进行增加或减少。
四根支撑杆3采用快拆设计,倾斜发射状态时可卸下两条不用的支撑杆3,减少整体重量,提高便携性。
支撑杆的角度和长度均可调节,从而实现发射筒的发射角度可调。
如图5-6,所述支撑杆3包括外管31、套设于外管31内部的内管32以及连接外管31与内管32的伸缩调节结构,所述内管32外表面设有限位槽415,所述伸缩调节结构包括一对夹设于内管32外部的锁定半圆套430、设置于锁定半圆套430内侧并嵌入限位槽415内的限位凸起416、连接外管31与锁定半圆套430的连接弹片以及用于压紧或松开锁定半圆套430的锁定件。
如图9,所述锁定件包括箍设于连接弹片外侧的锁定圈413,所述锁定圈413可在连接弹片上移动使得锁定半圆套430内的限位凸起416可与限位槽415压紧与分离。
所述锁定件包括连接两锁定半圆套430的锁定弹片,所述锁定弹片为拱形结构使得锁定弹片在按压状态下实现锁定半圆套430内的限位凸起416与限位槽415分离。
所述外管31上与内管32连接的端部设有固定套412,所述连接弹片通过螺钉固定于固定套412上。
所述转动凹槽包括套接于支撑杆3端部的套筒25以及设置于套筒25顶部的两个耳板,所述套筒25与支撑杆3通过螺栓结构26可拆卸固定。
所述固定板21上位于转动凹槽内的部分为弧形尖部,所述限位杆22贯穿该弧形尖部。
所述支撑杆3底部设有橡胶支脚5。
如图1-3发射装置,包括:
发射装置主体1,用于发射待发射对象;
可调式支架,用于支撑发射装置主体1;
其中,所述可调式支架为上述的可调式支架。
发射装置主体1底部设有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所述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包括与发射装置主体1底部可转动连接的底座主体、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的尖爪面62、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的缓冲面61。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调节撑杆的角度和长度,发射装置可以在储运状态、垂发状态、斜发状态三种状态间切换,实现不同的功能。
例如,发射装置采用斜发状态时,为减轻整体重量,可拆卸掉其中两根支撑杆3及对应底座,减轻整体重量,提高便携性。底座上设计有限位杆22,操作限位杆22可以独立控制每根支撑杆3的旋转角度,实现发射装置在任意状态和任意发射角度下的自由转换功能。
如图5-6所示,套管式长度调节装置,包括外管31、套设于外管31内部的内管32以及连接外管31与内管32的伸缩调节结构,所述内管32外表面设有限位槽415,所述伸缩调节结构包括一对夹设于内管32外部的锁定半圆套430、设置于锁定半圆套430内侧并嵌入限位槽415内的限位凸起416、连接外管31与锁定半圆套430的连接弹片以及用于压紧或松开锁定半圆套430的锁定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两种锁定件的结构实现形式:
第一种:所述锁定件包括箍设于第一连接弹片411外侧的锁定圈413,所述锁定圈413 可在连接弹片上移动使得锁定半圆套430内的限位凸起416可与限位槽415压紧与分离。
锁定圈413环套在第一连接弹片411一外部,在摩擦力作用下无法自由移动。需要解锁时,向上推动锁定圈413,用手掰开两个锁定半圆套430,内管32即解除锁定,可以自由移动;需要锁定时,松开锁定圈413,锁定圈413在第一连接弹片411作用下卡住内管32,向下锁定圈413,完成机构整体锁定。
第二种:所述锁定件包括连接两锁定半圆套430的锁定弹片423,所述锁定弹片423为拱形结构使得锁定弹片423在按压状态下实现锁定半圆套430内的限位凸起416与限位槽415 分离。
如图9所示,内管32为外表面带有等间距分布环状凹槽的铝管,所述环状凹槽即为限位槽415,可与锁定半圆套430内部的限位凸起416配合。无外力作用时,锁定半圆套430在第二连接弹片421和锁定弹片423弹力作用下,限制内管32在轴向上的伸缩和旋转,保持支撑杆3长度不变;需要调节撑杆长度时,按压锁定弹片423,即可抬升锁定半圆套430的高度,解除内管32的锁定状态,从而实现支撑杆3长度的自由调节功能。
第一种相比于第二种,缺点是此第一种操作步骤较复杂,优点在于对弹片材料性能要求较高。多次使用后弹片易发生塑性变形,无法提供足够的弹力使锁定套保持在锁定位置,第一种通过刚性的锁定圈413来压迫连接弹片,确保锁定半圆套430保持锁定状态不动,可以多次长期使用。
所述锁定弹片423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锁定半圆套430固定。
所述外管31上与内管32连接的端部设有固定套422,所述连接弹片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固定套422上、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锁定半圆套430上。
所述两锁定半圆套430紧挨固定套422套设于内管32上。
所述连接弹片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套422的一端侧,所述固定套422的另一端底包住外管 31端面。
所述连接弹片与锁定半圆套430中部相连。
所述限位槽415为设置于内管32外表面的环形凹槽。
所述限位槽415等间距分布于内管32外表面的部分或者全部。
如图7-图8,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包括底座主体、设置于底座主体上供底座主体可旋转安装的安装孔631、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的尖爪面62、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的缓冲面61。
所述安装孔631为弯折型条孔。
所述安装孔631为V型条孔。
所述尖爪面62包括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上的若干个锥形尖爪621。
所述尖爪面62为方形面,所述锥形尖爪621位于方形面的四个角,所述方形面中部开有减重圆孔622。
所述锥形尖爪621通过其端部设置的螺栓连接结构固定于底座主体的尖爪面62。
所述缓冲面61为设置于底座主体一面的橡胶缓冲垫面。
所述底座主体的其它面上设有若干个减重孔632。
所述底座主体为两个侧面63、尖爪安装面、缓冲安装面构成的槽型结构,所述两个侧面 63对称位置上分别设置安装孔631。
所述两个侧面63均为平行四边形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固定在待固定装置的底部,可以增大待固定装置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并吸收部分冲击能量,防止待固定装置大幅跳动,提高待固定装置的稳定性。根据不同的地面条件,底座有两种使用状态:地面硬度较高时,采用缓冲面朝下,可加大与地面摩擦力;地面较松软时,尖爪面朝下,可有效消除发射筒弹跳现象。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时经活动连接结构设置在发射装置底部的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具有分别适应不同地面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活动连接结构具有第一连接形式和第二连接形式,当活动连接结构为第一连接形式时该底座主体通过第一支撑面与地面接触,当活动连接结构为第二连接形式时该底座主体通过第二支撑面与地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为供底座主体活动安装的安装孔(63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631)为折型条孔,所述折型条孔上其中一段供底座主体以第一连接形式与发射装置底部连接,所述折型条孔另一段供底座主体以第二连接形式与发射装置底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为尖爪面(62),所述第一支撑面包括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上的若干个锥形尖爪(62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爪面(62)为方形面,所述锥形尖爪(621)位于方形面的四个角,所述方形面中部开有减重圆孔(622)。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尖爪(621)通过其端部设置的螺栓连接结构固定于底座主体的尖爪面(6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面为缓冲面(61),所述第二支撑面包括设置于底座主体一面的橡胶缓冲垫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上设有若干个减重孔(63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为两个侧面(63)、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构成的槽型结构,所述两个侧面(63)对称位置上分别设置活动连接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面(63)均为平行四边形面。
CN201921301819.6U 2019-08-12 2019-08-12 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 Active CN211740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1819.6U CN211740012U (zh) 2019-08-12 2019-08-12 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1819.6U CN211740012U (zh) 2019-08-12 2019-08-12 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40012U true CN211740012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49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01819.6U Active CN211740012U (zh) 2019-08-12 2019-08-12 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400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4641A (zh) * 2022-07-30 2022-10-11 成都云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防撞结构及其构成的发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4641A (zh) * 2022-07-30 2022-10-11 成都云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防撞结构及其构成的发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40012U (zh) 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
CN211738528U (zh) 可调式支架及其发射装置
CN206098656U (zh) 一种可调式伸缩天线
CN114033921B (zh) 一种用于市政管道端口的封堵装置
CN211738529U (zh) 套管式长度调节装置
CN210846449U (zh) 一种漏斗夹
CN219163687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wifi接收器
CN211444927U (zh) 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
CN211355681U (zh) 一种普外科临床手术用止血器
CN110975210A (zh) 一种稳固并方便调节的消防水带用夹持装置
CN207283624U (zh) 一种手机支撑自拍杆
KR101451231B1 (ko) 낚시대 손잡이 장치
CN211967223U (zh) 一种钣金夹具上的定位销伸缩机构
CN216667269U (zh) 一种新型移动式气瓶托架
CN212572853U (zh) 一种具有手机托架的蓝牙音箱
CN206595624U (zh) 一种防震锤复位装置
CN213809629U (zh) 一种数字电影放映机用支撑装置
CN211703904U (zh) 课桌
CN210266441U (zh) 一种新闻传播用摄像机支架
CN218208730U (zh) 一种易于拆卸的氧合器固定装置
CN208417997U (zh) 一种可调节监控支架
CN204284844U (zh) 一种手机或平板电脑支架
CN201912026U (zh) 一种新型伸缩拖把杆
CN210271699U (zh) 一种组合式美术设计展板
CN219313677U (zh) 一种夹持效果好的砖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