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23991U - 一种艾柱助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艾柱助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23991U
CN211723991U CN201922494309.1U CN201922494309U CN211723991U CN 211723991 U CN211723991 U CN 211723991U CN 201922494309 U CN201922494309 U CN 201922494309U CN 211723991 U CN211723991 U CN 211723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body
rib
ribs
moxa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43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olfuk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olfuk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olfuk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olfuk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943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23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23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23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艾柱助燃装置,包括网垫本体,所述网垫本体包括头网垫本体与尾网垫本体,所述头网垫本体包括第一纵向筋条与第一横向筋条,所述第一横向筋条固定连接于第一纵向筋条的顶部,所述第一横向筋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垂条,所述垂条靠近第一纵向筋条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筋条。该艾柱助燃装置,其网状的合理设计并且通过设置加热柱插孔,使加热柱穿过加热柱插孔,然后艾柱可以插接在加热柱上,使该装置夹在艾柱与艾柱托盘表面之间,从而使该装置对艾柱进行支撑,该装置不仅对艾柱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而且能够将艾柱底面与托盘隔离开,从而使空气能够流通到艾柱底面,从而能够使艾柱完全燃烧。

Description

一种艾柱助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艾柱助燃装置。
背景技术
艾柱,比较短的艾条,是为了应用于随身灸、关节灸器、单柱双柱灸器、火龙罐这些灸器所产生的一个品种,一般直径为15MM,长度为20MM或者40MM,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紊乱的人体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石器时代,因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故通常针、灸并用,被称为针灸,灸疗的用药情况,虽比不得内治法丰富,但从各种隔物灸及太乙、雷火针灸在临床应用的情况看也可窥灸疗辨证论治之一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灸疗主要原料艾的功能,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艾,灸疗学就不存在了,艾柱在使用使通常需要点燃,然后进行使用,然而在艾柱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的艾柱通常使用加热柱进行加热和保持燃烧状态,以保障艾柱正常的使用,但是通常艾炷不能够完全燃烧,而且艾油与艾灰容易粘在加热柱上,因此亟需一种艾柱助燃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艾柱助燃装置,该艾柱助燃装置,其网状的合理设计并且通过设置加热柱插孔,使加热柱穿过加热柱插孔,然后艾柱可以插接在加热柱上,使该装置夹在艾柱与艾柱托盘表面之间,从而使该装置对艾柱进行支撑,该装置不仅对艾柱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而且能够将艾柱底面与托盘隔离开,从而使空气能够流通到艾柱底面,从而能够使艾柱完全燃烧,并且使艾油与艾灰不会像以前一样粘粘在加热柱上,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艾柱助燃装置,包括网垫本体,所述网垫本体包括头网垫本体与尾网垫本体,所述头网垫本体包括第一纵向筋条与第一横向筋条,所述第一横向筋条固定连接于第一纵向筋条的顶部,所述第一横向筋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垂条,所述垂条靠近第一纵向筋条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筋条;
所述尾网垫本体包括第二纵向筋条与第二横向筋条,所述第二横向筋条固定连接于第二纵向筋条的顶部,所述第二横向筋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头;
所述网垫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柱插孔。
可选的,所述尾网垫本体固定连接于头网垫本体的一端,且所述尾网垫本体设置于头网垫本体一端的中间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纵向筋条、第一横向筋条、第二纵向筋条与第而横向筋条均为不锈钢丝材质,且每根所述不锈钢丝的线径均为二点五毫米。
可选的,所述第一纵向筋条的数量为十六根,且每两根纵向筋条的线径中心距为二十一毫米。
可选的,所述第一横向筋条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第一横向筋条均匀设置于第一纵向筋条的顶部且焊接,每两根所述第一横向筋条的线径中心距为二十一毫米。
可选的,若干个所述第一横向筋条与十六根第一纵向筋条焊接组成钢丝网,且若干个所述第二横向筋条与四根第二纵向筋条焊接组成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的网格孔洞规格为18.5*18.5mm。
可选的,所述第二纵向筋条的数量为四根,所述第二横向筋条的数量为若干根,且若干根所述第二横向筋条均匀焊接与第二纵向筋条的顶部,且每两根所述第二纵向筋条与每两根第二横向筋条的线径中心距均为二十一毫米。
可选的,所述第二纵向筋条靠近头网垫本体的一端与第一纵向筋条焊接为一体。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艾柱助燃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艾柱助燃装置,其网状的合理设计并且通过设置加热柱插孔,使加热柱穿过加热柱插孔,然后艾柱可以插接在加热柱上,使该装置夹在艾柱与艾柱托盘表面之间,从而使该装置对艾柱进行支撑,该装置不仅对艾柱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而且能够将艾柱底面与托盘隔离开,从而使空气能够流通到艾柱底面,从而能够使艾柱完全燃烧,并且使艾油与艾灰不会像以前一样粘粘在加热柱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网垫本体,2-头网垫本体,3-尾网垫本体,4-第一纵向筋条, 5-第一横向筋条,6-垂条,7-固定筋条,8-第二纵向筋条,9-第二横向筋条, 10-固定头,11-加热柱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艾柱助燃装置,包括网垫本体1,网垫本体1包括头网垫本体2与尾网垫本体3,头网垫本体2包括第一纵向筋条4与第一横向筋条5,第一横向筋条5固定连接于第一纵向筋条4的顶部,第一横向筋条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垂条6,垂条6靠近第一纵向筋条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筋条7;
尾网垫本体3包括第二纵向筋条8与第二横向筋条9,第二横向筋条9固定连接于第二纵向筋条8的顶部,第二横向筋条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头10;
网垫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柱插孔11,通过设置加热柱插孔11,使加热柱穿过加热柱插孔11,然后艾柱可以插接在加热柱上,使该装置夹在艾柱与艾柱托盘表面之间,从而使该装置对艾柱进行支撑,同时良好的导热效果,使得加热柱以及艾柱燃烧使所产生的热量在网垫本体1中得以有效的进行扩散,从而有效的保障了治疗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尾网垫本体3固定连接于头网垫本体2的一端,且尾网垫本体3设置于头网垫本体2一端的中间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第一纵向筋条4、第一横向筋条5、第二纵向筋条8与第二横向筋条9均为不锈钢丝材质,且每根不锈钢丝的线径均为二点五毫米,不锈钢丝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和热传导性,通过采用不锈钢丝作为该艾柱助燃装置的材质,使得该装置具有很好的热传导效果,并且网状的设计,不仅使该装置对艾柱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第一纵向筋条4的数量为十六根,且每两根纵向筋条4的线径中心距为二十一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第一横向筋条5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第一横向筋条5均匀设置于第一纵向筋条4的顶部且焊接,每两根第一横向筋条5的线径中心距为二十一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若干个第一横向筋条5与十六根第一纵向筋条4焊接组成钢丝网,且若干个第二横向筋条9与四根第二纵向筋条8焊接组成钢丝网,钢丝网的网格孔洞规格为18.5*18.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第二纵向筋条8的数量为四根,第二横向筋条9的数量为若干根,且若干根第二横向筋条9均匀焊接与第二纵向筋条8的顶部,且每两根第二纵向筋条8与每两根第二横向筋条9的线径中心距均为二十一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第二纵向筋条8靠近头网垫本体2的一端与第一纵向筋条4焊接为一体。
使用者在使用时,其网状的合理设计并且通过设置加热柱插孔,使加热柱穿过加热柱插孔,然后艾柱可以插接在加热柱上,使该装置夹在艾柱与艾柱托盘表面之间,从而使该装置对艾柱进行支撑,该装置不仅对艾柱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而且能够将艾柱底面与托盘隔离开,从而使空气能够流通到艾柱底面,从而能够使艾柱完全燃烧,并且使艾油与艾灰不会像以前一样粘粘在加热柱上。
综上所述,该艾柱助燃装置,使用时其网状的合理设计并且通过设置加热柱插孔11,使加热柱穿过加热柱插孔11,然后艾柱可以插接在加热柱上,使该装置夹在艾柱与艾柱托盘表面之间,从而使该装置对艾柱进行支撑,该装置不仅对艾柱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而且能够将艾柱底面与托盘隔离开,从而使空气能够流通到艾柱底面,从而能够使艾柱完全燃烧,并且使艾油与艾灰不会像以前一样粘粘在加热柱上,该装置设计合理,并且造价成本较低,而且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因此该装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艾柱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垫本体(1),所述网垫本体(1)包括头网垫本体(2)与尾网垫本体(3),所述头网垫本体(2)包括第一纵向筋条(4)与第一横向筋条(5),所述第一横向筋条(5)固定连接于第一纵向筋条(4)的顶部,所述第一横向筋条(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垂条(6),所述垂条(6)靠近第一纵向筋条(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筋条(7);
所述尾网垫本体(3)包括第二纵向筋条(8)与第二横向筋条(9),所述第二横向筋条(9)固定连接于第二纵向筋条(8)的顶部,所述第二横向筋条(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头(10);
所述网垫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柱插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柱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网垫本体(3)固定连接于头网垫本体(2)的一端,且所述尾网垫本体(3)设置于头网垫本体(2)一端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柱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筋条(4)、第一横向筋条(5)、第二纵向筋条(8)与第二横向筋条(9)均为不锈钢丝材质,且每根所述不锈钢丝的线径均为二点五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柱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筋条(4)的数量为十六根,且每两根纵向筋条(4)的线径中心距为二十一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柱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筋条(5)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第一横向筋条(5)均匀设置于第一纵向筋条(4)的顶部且焊接,每两根所述第一横向筋条(5)的线径中心距为二十一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柱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横向筋条(5)与十六根第一纵向筋条(4)焊接组成钢丝网,且若干个所述第二横向筋条(9)与四根第二纵向筋条(8)焊接组成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的网格孔洞规格为18.5*18.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柱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向筋条(8)的数量为四根,所述第二横向筋条(9)的数量为若干根,且若干根所述第二横向筋条(9)均匀焊接与第二纵向筋条(8)的顶部,且每两根所述第二纵向筋条(8)与每两根第二横向筋条(9)的线径中心距均为二十一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柱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向筋条(8)靠近头网垫本体(2)的一端与第一纵向筋条(4)焊接为一体。
CN201922494309.1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艾柱助燃装置 Active CN211723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4309.1U CN211723991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艾柱助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4309.1U CN211723991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艾柱助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23991U true CN211723991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67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4309.1U Active CN211723991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艾柱助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23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2022B (zh) 一种温针温灸器
CN211723991U (zh) 一种艾柱助燃装置
CN219354665U (zh) 一种治未病科康复用针灸设备
CN105919800B (zh) 一种火针器具
CN201701477U (zh) 全方位温灸治疗器
CN207693912U (zh) 一种温针灸器
CN109363932A (zh) 一种新型温针灸器具
CN211157311U (zh) 一种新型全身艾灸床
CN211751052U (zh) 一种用于温针灸器具的隔热垫
CN213697918U (zh) 一种艾灸床
CN108434608A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温针灸器具及其应用设备
KR100915291B1 (ko) 쑥뜸기
CN209751646U (zh) 一种新型艾灸椅
CN209286156U (zh) 一种新型温针灸器具
JP2955707B1 (ja) 蓬すえ機
CN206675722U (zh) 一种艾灸装置
CN205814673U (zh) 一种火针器具
CN213346815U (zh) 一种新型的姜灸装置
CN204274995U (zh) 一种脚灸仪
CN210158917U (zh) 一种新型艾灸器
CN216365918U (zh) 一种艾灸仪
CN213608182U (zh) 一种新型隔姜灸装置
CN204840241U (zh) 腰背部专用大艾灸盒
CN215022305U (zh) 多功能艾灸装置
CN213465985U (zh) 一种手臂用艾灸治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