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23905U - 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23905U
CN211723905U CN201921388700.7U CN201921388700U CN211723905U CN 211723905 U CN211723905 U CN 211723905U CN 201921388700 U CN201921388700 U CN 201921388700U CN 211723905 U CN211723905 U CN 211723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stle
massage
rod
stick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887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qi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Fengqi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qi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Fengqi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9213887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23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23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23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包括采用桑树枝或香樟树枝制作而成的平头棒杵,采用桂枝或苏木枝制作而成的尖头棒杵,采用杨柳树枝或侧柏树枝制作而成的圆头棒杵,采用降香木制作而成的推板。棒杵疗法工具简单,随手可及,操作简便易行,省时省力,兼针灸推拿之长,老弱妇孺无忌。在缺医少药、缺乏医疗资源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很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是边疆少数民族养生保健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本实用新型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据中医原理及棒杵推拿过程中人体特点而专门设计的一组科学合理的推拿棒杵组件,以及使用该组件进行系统、科学的推拿手法。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按摩、推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
背景技术
棒杵推拿是滇西南边陲地区苗族、傈僳族、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在休息、闲暇时候利用随手可得的当地各种木材进行简单加工制作或锄头柄、刀柄等圆木,在人体肌肉相对丰厚的部位采用㨰揉、按跷、推擦、敲击等手法并敷于特定介质,进行按摩、推拿养生保健的一种简便易行的中医按摩、推拿。
简单时,在田边地头选用适宜的、随手可得的木材,简单的进行修剪加工成棒杵形状,直接或在火塘上进行烘烤(必要时烘烤致溢出植物浆液)后进行按摩、推拿;是滇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几千年来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体现了少数民族的聪明与智慧。
但在现实中只是采用随意可得的树木制作成棒杵圆木,对棒杵材料的选择比较随意,也无固定的形态,更没有较为系统、科学的使用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根据中医原理及棒杵推拿过程中人体特点而专门设计的推拿棒杵组件,以及使用该组件进行系统、科学的推拿手法。
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包括采用桑树枝或香樟树枝制作而成的平头棒杵,采用桂枝或苏木枝制作而成的尖头棒杵,采用杨柳树枝或侧柏树枝制作而成的圆头棒杵,采用降香木制作而成的推板。
所述平头棒杵包括棒体Ⅰ,所述棒体Ⅰ中部设置有光滑的圆柱段,所述圆柱段两端通过弧形段连接有平直段,所述棒体Ⅰ两端为平端面。
所述尖头棒杵包括棒体Ⅱ,所述棒体Ⅱ侧面具有小弧形面,所述棒体Ⅱ两端为尖角端。
所述圆头棒杵包括棒体Ⅲ,所述棒体Ⅲ侧面具有大弧形面,所述棒体Ⅲ两端设置有圆头。
所述推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一大面为平整面,另一面设置有分别依次设置有山脊凸起Ⅰ、凹谷、山脊凸起Ⅱ,远离山脊凸起Ⅰ一端的板体上开有手持槽。
棒杵推拿虽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简单、便捷的推拿按摩保健方法,但在运用过程中,与传统推拿疗法一样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只有在熟练的棒杵手法操作基础上,辨证的选择不同性味的棒杵及介质,三者辨证配合,相得益彰,往往取得立竿见影的保健养生功效。
桑树枝平头棒杵是用光滑、规整的桑树枝加工制作而成,桑枝具有味微苦,性平,归肝、肺经,质地柔软,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等功效,还兼有温肺散寒、止咳等作用。而香樟树枝平头棒杵是采用10~30年树龄的光滑、规整的树枝或树茎经加工制作而成,具有味辛、性温,归心、脾经。具有温散止痛,除湿杀虫,开窍辟秽的功效。
桂枝尖头棒杵是用光滑、规整的树干或树枝经加工制作而成,桂枝具有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温经通阳,散寒止痛的功效,桂枝具有发汗解表,温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阳通络作用。而苏木枝尖头棒杵是用规整的根茎加工制作而成,苏木具有(《新修本草》称方木)味甘、咸,性微辛,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伤科骨折、瘀血阻络所致的疼痛。
杨柳树枝圆头棒杵是用规整、光滑的杨柳树树枝加工制作而成,杨柳树味辛苦、性温,归阳明经、厥阴经;树木质地柔软,具有祛风热、除痹,消肿止痛,滑利关节的功效;而侧柏树枝圆头棒杵是用侧柏木光滑、规整的树枝经加工制作而成,侧柏具有味苦、微涩,性微寒,归肺、肝经、大肠经。具有祛风、除寒湿痹痛作用。
降香木推板采用主干整块制作而成,降香木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散瘀、止血定痛的功效。本品气味芳香、辛散,温通行滞,有散瘀止血、定通之功。
进一步,还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包括盒体,通过铰链与所述盒体连接的盒盖,所述盒体内设置有放置棒杵的棒体固定槽,所述盒盖上设置有卡扣,所述盒体还设置有介质碗放置槽。
一种使用该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的推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涂抹介质准备:葱白汁、生姜汁、松节油、芳香油、野蜂蜜及高度白酒混合备用;
2)棒杵推拿:
a㨰法:采用平头棒杵,将涂抹介质涂抹于推拿部位,双手掌紧握平头棒杵两端的平直段,以前臂发力,带动腕关节屈伸、柔和使力,使棒杵来回滚动。㨰法操作和接触的面积较大,适用于颈项部、肩背部、腰臀部及四肢筋肉相对丰厚部位。
b按跷法:采用尖头棒杵,将涂抹介质涂抹于推拿部位,用双手紧握尖头棒杵两端,双手协调配合,象踩跷跷板一样,左右上下均匀按压推拿部位。按跷法力量相对较大,接触面积大,适用于颈肩背部、腰臀部、腰骶部及四肢肌肉丰厚的部位。
c点按法:采用尖头棒杵或圆头棒杵,将涂抹介质涂抹于推拿部位,用双手或单手手掌握紧尖头棒杵或圆头棒杵中部,用尖角端或圆头按压推拿部位。点按法是传统推拿手法中的点法与按法的有机结合,圆头棒杵点按法接触面相对较大,广泛适用于颈肩背部、背脊部、腰臀部、腰骶部及四肢肌肉丰厚的部位。尖头棒杵点按法接触面相对较小、刺激量大、用力较集中,多用于四肢关节及筋肉附着部。
d敲击法:采用圆头棒杵,涂抹介质涂抹于推拿部位,用圆头棒杵的两端圆头平稳、柔和地敲击体表推拿部位。敲击法主要应用于肩背部、腰臀部及四肢肌肉丰厚的部位。
e推擦法:采用推板,涂抹介质涂抹于推拿部位,用单手紧握手持槽或者一手紧握手持槽另一只手紧握板体另一端平整面处,稍用力向下按,在推拿部位来回推擦。推擦法适用于肌肉较为丰厚的颈肩、腰背及四肢部位。推擦法在操作过程中本身具有温热效应,可增加肌肤的渗透性。
5)净身:推拿按摩完成后使用37~38℃的温水擦拭推拿按摩处,将涂抹介质擦净。
根据棒杵的性味、功用不同,按摩、推拿的人体部位不同,在选用不同材质棒杵的基础上,同时配合涂抹介质,两样配合相得益彰,以取得更好的推拿效果。
葱白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食用的调味品,取材便利,随手可得。葱白具有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散寒通阳、解毒散结等功效,与附子、细辛、生姜等性温的中草药配伍其散寒止痛效果更佳。生姜具有味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温通经脉,散寒湿止痛的功效。松节油是松科松属植物渗出来的油树脂,再把这些油树脂经过蒸馏或者是提取以后就获得松节油。又称山蜂蜜,是山蜜蜂采百花之精华而成,是天然的润肤剂,具有润肤、祛风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各种风湿痹痛、筋肉麻木等疾患及护肤、美容。传统认为白酒有活血通脉、助药力、增进食欲、消除疲劳,陶冶情操,使人轻快并有御寒提神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棒杵疗法工具简单,随手可及,操作简便易行,省时省力,兼针灸推拿之长,老弱妇孺无忌。在缺医少药、缺乏医疗资源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很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是边疆少数民族养生保健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本实用新型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据中医原理及棒杵推拿过程中人体特点而专门设计的一组科学合理的推拿棒杵组件,以及使用该组件进行系统、科学的推拿手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中平头棒杵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中尖头棒杵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中圆头棒杵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中拍板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中拍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用于收纳棒杵、拍板的收纳盒示意图。
上图中:1-平头棒杵,101-棒体Ⅰ,102-圆柱段,103-弧形段,104-平直段,105-平端面;
2-尖头棒杵,201-棒体Ⅱ,202-小弧形面,203-尖角端;
3-圆头棒杵,301-棒体Ⅲ,302-大弧形面,303-圆头;
4-推板,401-板体,402-平整面,403-山脊凸起Ⅰ,404-凹谷,405-山脊凸起Ⅱ,406-手持槽;
5-收纳盒,501-盒体,502-盒盖,503-棒体固定槽,504-卡扣,505-介质碗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包括采用桑树枝或香樟树枝制作而成的平头棒杵1,采用桂枝或苏木枝制作而成的尖头棒杵2,采用杨柳树枝或侧柏树枝制作而成的圆头棒杵3,采用降香木制作而成的推板4。
所述平头棒杵1包括棒体Ⅰ101,所述棒体Ⅰ101中部设置有光滑的圆柱段102,所述圆柱段102两端通过弧形段103连接有平直段104,所述棒体Ⅰ101两端为平端面105;
所述尖头棒杵2包括棒体Ⅱ201,所述棒体Ⅱ201侧面具有小弧形面202,所述棒体Ⅱ201两端为尖角端203;
所述圆头棒杵3包括棒体Ⅲ301,所述棒体Ⅲ301侧面具有大弧形面302,
所述棒体Ⅲ301两端设置有圆头303;
所述推板4包括板体401,所述板体401一大面为平整面402,另一面设置有分别依次设置有山脊凸起Ⅰ403、凹谷404、山脊凸起Ⅱ405,远离山脊凸起Ⅰ403一端的板体401上开有手持槽406。
进一步,还包括收纳盒5,所述收纳盒5包括盒体501,通过铰链与所述盒体501连接的盒盖502,所述盒体501内设置有放置棒杵的棒体固定槽503,所述盒盖502上设置有卡扣504,所述盒体501还设置有介质碗放置槽505。
通过收纳盒5可以方便的统一收纳推拿棒杵组件,防止棒杵遗失,同时配有介质碗放置槽505可以放置介质碗,使用时可以保证成套使用,同时销售时也可以做到成套销售推广,是赠送父母、亲朋、好友的绝佳礼物。
中医推拿棒杵组件的推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涂抹介质准备:葱白汁、生姜汁、松节油、芳香油、野蜂蜜及高度白酒混合备用;
2)棒杵推拿:
a㨰法:采用平头棒杵1,将涂抹介质涂抹于推拿部位,双手掌紧握平头棒杵1两端的平直段104,以前臂发力,带动腕关节屈伸、柔和使力,使平头棒杵1的圆柱段102在推拿部位来回滚动。
棒杵㨰法推拿具有舒筋疏经)通络,活血祛瘀、解痉止痛的作用。可用于防治颈肩背部、腰臀部、四肢筋肉及诸关节的各种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所致的肌肉、关节疼痛,麻木不仁,感觉迟钝,痿痹不用及外感所致全身痠楚不适。可用于防治颈椎病(项痹),肩胛肌炎,肩周炎肩痹或五十肩),是棒杵推拿中最为常用的养生保健、缓解疲劳的手法。
动作要领:
1、肩部及双上肢要自然放松,身体微微前倾。
2、双手掌要紧握棒杵两端,不能放松以防棒杵滑落或操作时力量不均。
3、棒杵要紧贴推拿部位或皮肤。
4、棒杵滚动时宜双手掌平衡、柔和用力,来回滚动。
5、在操作时术者可根据临床实际需要采用站立、端坐等不同姿势。
注意事项:
在操作时双上肢用力要稳定、平衡、柔和、有力的来回滚动;棒杵要紧贴操作部位,滚动要平稳、力均、柔和、渗透,忌用力来回转动、跳动及拽、拉、甩等动作,以防造成局部皮肤、肌肉的损伤。
b按跷法:采用尖头棒杵2,将涂抹介质涂抹于推拿部位,用双手紧握尖头棒杵2小弧形面202两端,双手协调配合,象踩跷跷板一样,左右上下均匀按压推拿部位。
按跷手法与㨰法一样,具有舒筋(疏经)通络,活血祛瘀、解痉止痛、祛风散寒等的作用,亦是我国西南民间常用的养生保健及缓解疲乏手法。
动作要领:
1、肩部及双上肢要自然放松,肘关节伸直,身体微微前倾。
2、按跷力量由轻到重,要平稳、持续、柔和、均匀,以局部有酸、麻、重、胀感或舒适感为宜。
3、在操作过程中棒杵不宜离开皮肤,按跷要紧推、慢移。
注意事项:
1、按跷时力量要均衡,由轻到重,切忌冲击、蛮力、暴力式按跷。
2、按跷手法力量相对较重,其后还需配合其他舒筋手法,以缓解筋肉的紧张感。
3、在按跷前,要详细检查棒杵,以防用力不但导致棒杵折断刺伤肌肤。
4、跌打损伤患者及排除骨质病变等不宜进行按跷法推拿,年老及妇女按跷力量宜轻。
c点按法:采用尖头棒杵2或圆头棒杵3,将涂抹介质涂抹于推拿部位,用双手或单手手掌握紧尖头棒杵2小弧形面202或圆头棒杵3大弧形面302中部,用尖角端203或圆头303按压推拿部位。
点按法是传统推拿手法中的点法与按法的有机结合,圆头棒杵3点按法接触面相对较大,广泛适用于颈肩背部、背脊部、腰臀部、腰骶部及四肢肌肉丰厚的部位。尖头棒杵2点按法接触面相对较小、刺激量大、用力较集中,多用于四肢关节及筋肉附着部。
动作要领:
1、此种手法是传统推拿手法中的按法与点法有机结合,是用双手或单手紧握棒杵,适当用力点按疼痛部位。动作要求点按而留之,并不断紧、推、慢、移。
2、根据棒杵加工制作的不同(圆头、尖头),操作时用力各异,圆头用力可稍大,尖头用力宜小以防损伤肌肤。
3、操作时肩臂、双上肢要放松,肘关节、腕关节上下、来回的摆动要自然柔和。
注意事项:
1、点按法在操作时应根据操作部位筋肉的瘦、薄,患者体型的胖瘦、年龄、老幼、羸弱等情况辨证使术。
2、圆头棒杵,多用于肌肉丰厚部位,用力可稍大;尖头棒杵多用于关节、筋肉部位,用力宜小。
3、颈腰椎关节失稳、骨结核、严重骨质疏松等禁用。
d敲击法:采用圆头棒杵3,涂抹介质涂抹于推拿部位,用圆头棒杵3的两端圆头303平稳、柔和地敲击体表推拿部位。
主要应用于肩背部、腰臀部及四肢肌肉丰厚的部位。敲击法具有较强的疏通经络、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操作与动作要领:
1、操作时握棒杵和用力要平稳,力量适中。
2、操作时可用单手,也可以用双手协调有频率的敲打。
3、操作时棒杵的方向应选择与肌肉方向一致。
注意事项:
1、操作部位多在肌肉丰厚的部位,应避开骨及关节部位。
2、操作时力量要平稳、均匀、适中,以患者舒服、能耐受为度,特别是腰部肾区及腰骶部。
3、操作时应预先告知患者,有心理准备,切忌用蛮力、暴力或冷棒敲击。
4、年老、体弱、消瘦的患者及骨关节部位慎用。
e推擦法:采用推板4,涂抹介质涂抹于推拿部位,用单手紧握手持槽406或者一手紧握手持槽406另一只手紧握板体401另一端平整面402处,稍用力向下按,在推拿部位来回推擦。
推擦法适用于肌肉较为丰厚的颈肩、腰背及四肢部位。推擦法在操作过程中本身具有温热效应。
操作与动作要领:
1、推擦法是推法与擦法结合的一种复合手法,要稍用力垂直下按,单方向推擦。
2、根据临床需要可分为单手推擦法和双手推擦法,也可单手、双手交替操作。
注意事项:
1、在操作时禁忌用力来回反复推擦,或用蛮力、暴力。
2、操作时不能来回旋转、带动皮下组织,以防造成皮肤破损和肌肉(筋肉)的新的损伤。
3、年老、体弱、消瘦的患者慎用。
棒杵推拿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可以根据个人体质适当延长推拿时间;但不能太过,以免局部皮肤、筋肉损伤或出现类似晕针、晕推现象发生。
3)净身:推拿按摩完成后使用37~38℃的温水擦拭推拿按摩处,将涂抹介质擦净。
以上通过具体的和优选的实施例详细的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桑树枝或香樟树枝制作而成的平头棒杵(1),采用桂枝或苏木枝制作而成的尖头棒杵(2),采用杨柳树枝或侧柏树枝制作而成的圆头棒杵(3),采用降香木制作而成的推板(4);
所述平头棒杵(1)包括棒体Ⅰ(101),所述棒体Ⅰ(101)中部设置有光滑的圆柱段(102),所述圆柱段(102)两端通过弧形段(103)连接有平直段(104),所述棒体Ⅰ(101)两端为平端面(105);
所述尖头棒杵(2)包括棒体Ⅱ(201),所述棒体Ⅱ(201)侧面具有小弧形面(202),所述棒体Ⅱ(201)两端为尖角端(203);
所述圆头棒杵(3)包括棒体Ⅲ(301),所述棒体Ⅲ(301)侧面具有大弧形面(302),
所述棒体Ⅲ(301)两端设置有圆头(303);
所述推板(4)包括板体(401),所述板体(401)一大面为平整面(402),另一面设置有分别依次设置有山脊凸起Ⅰ(403)、凹谷(404)、山脊凸起Ⅱ(405),远离山脊凸起Ⅰ(403)一端的板体(401)上开有手持槽(4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纳盒(5),所述收纳盒(5)包括盒体(501),通过铰链与所述盒体(501)连接的盒盖(502),所述盒体(501)内设置有放置棒杵的棒体固定槽(503),所述盒盖(502)上设置有卡扣(504),所述盒体(501)还设置有介质碗放置槽(505)。
CN201921388700.7U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 Active CN211723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8700.7U CN211723905U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8700.7U CN211723905U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23905U true CN211723905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49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88700.7U Active CN211723905U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239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1060A (zh) * 2019-08-26 2020-01-24 凤庆县中医医院 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及其推拿手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1060A (zh) * 2019-08-26 2020-01-24 凤庆县中医医院 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及其推拿手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29586A (zh) 一种多功能草本能量灸药膏及其使用方法
CN211723905U (zh) 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
CN105920570A (zh) 一种速效治疗风湿骨病的外敷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0431589C (zh) 益寿药香枕
CN202681361U (zh) 多功能中药保健硬枕头
CN110721060A (zh) 一种中医推拿棒杵组件及其推拿手法
CN103735646B (zh) 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及其隔药灸
CN109453349A (zh) 一种驱寒、除脚气足浴中药袋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93796A (zh) 一种治疗骨关节疼痛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0692B (zh) 一种预防肩周炎的枕头
CN108355092A (zh) 治疗风湿性颈肩腰腿疼的活血舒筋膏
CN106177231A (zh) 一种利用五种针法配合中药治疗植物人的方法
CN105031549B (zh) 治疗肩周炎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13944B (zh) 百草疼痛渗透液
CN111700789A (zh) 荔疗器制作工艺及应用
CN105232799A (zh) 治疗急性痛风的浸浴药液
CN105596723A (zh) 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82519B (zh) 一种用于治疗面瘫的膏药
CN103463274B (zh)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药物
CN105012380A (zh) 一种祛风湿药酒
CN104740584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穴位组合针灸应用
CN103948682A (zh) 一种治疗心血不足型心律失常的中药
CN102824553B (zh) 一种祛筋骨疼痛酊
CN104825595B (zh) 一种治疗真菌癣病和无菌性炎症的天然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83286A (zh) 治疗脚病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