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20516U - 一体式光伏组件框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光伏组件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20516U
CN211720516U CN202020327428.8U CN202020327428U CN211720516U CN 211720516 U CN211720516 U CN 211720516U CN 202020327428 U CN202020327428 U CN 202020327428U CN 211720516 U CN211720516 U CN 211720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hotovoltaic module
face
hole
modu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274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友波
孙春耕
王思平
母志俊
权启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aone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aon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aone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aon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274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20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20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205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式光伏组件框,包括上端面、下端面、连接面和透气面;所述光伏组件框整体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连接面和透气面设置在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所述连接面和透气面分别对立设置在光伏组件的四个侧面上,所述连接面上设置有与外界连接的连接孔;所述上下端面均为中部镂空的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有通风腔,保证光伏组件工作时的散热降温,同时在组合框上设置有螺栓口和过线孔,通过螺栓口可以快速对多个组合框进行安装,通过过线孔可以将线缆任意的放置或贯穿组合框,上端面和下端面与双玻组件和保温层连接的端面上分别设置为镂空的框架结构,可以降低整体组件框的重量,便于安装和运输。

Description

一体式光伏组件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体式光伏组件框。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伏发电技术作为清洁能源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中,分布式光伏电站因更靠近工商业用电负荷,更稳定的供需关系,使其成为光伏发电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电站模式之一。目前国内建筑光伏作为分布式光伏的主流形式,可以占到70%-80%,约有将近18GW。这其中,又以工业建筑屋顶光伏居多。
近年来,光伏组件与建筑集成(又称建材型光伏构件BIPV),即光伏组件与建筑集成后成为不可分割的建筑构件,可以代替部分建筑材料使用。其特点是:一、不占用土地:装设于建筑外墙或屋顶上的光伏阵列基本不占用土地资源,在“寸土寸金”城市建筑界,对土地资源基本“零占用”恰恰展现了光伏一体化建筑的优势。而且在用电高峰的夏季,日照量最大,光伏系统发电量最大,光伏一体化建筑还能有效调节峰值,为供电系统减负。二、起到建筑节能作用:当下,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环保、追求绿色发展的背景下,BIPV的广泛应用将成为节能降耗的现实选择。在现代城市建筑、农牧设施和市政交通设施等领域大力推进BIPV落地应用,也是光伏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因此,屋顶BIPV光伏系统也成为分布式光伏新的发展热点。
现有的屋顶BIPV解决方案大都是在结构受力件(如厂房的檩条)的基础上铺设光伏组件,铺设光伏组件的同时考虑建筑防水和保温的问题。这类解决方案没有将结构受力、保温隔热、组件的降温等设计要求统一集成在一个具体的屋顶BIPV产品中。
现有的光伏组合框通风散热效果不好,且安装多个组合框时,安装精度不高,且无法快速高效的通过线缆,而且组合框整体较重,安装时比较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一体式光伏组件框,解决了现有的光伏组合框通风散热效果不好,且安装多个组合框时,安装精度不高,无法快速高效的通过线缆,且组合框整体较重的问题。
本方案是这样进行实现的:
一体式光伏组件框,包括上端面、下端面、连接面和透气面;所述光伏组件框整体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连接面和透气面设置在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所述连接面和透气面分别对立设置在光伏组件的四个侧面上,所述连接面上设置有与外界连接的连接孔,所述上下端面均为中部镂空的框架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透气面上设置有至少2个通风窗,所述通风窗在组合框的侧面上沿侧面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且所述通风窗在对立设置的透气面上相匹配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孔包括螺栓口和过线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螺栓口包括上螺孔和下螺孔,所述上螺孔和下螺孔分别在连接面上设置2个,所述上螺孔和下螺孔的中心线共线。
作为优选的,所述过线孔设置上螺孔和下螺孔之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通风窗的高度为50~120mm。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有通风腔,保证光伏组件工作时的散热降温,同时在组合框上设置有螺栓口和过线孔,通过螺栓口可以快速对多个组合框进行安装,通过过线孔可以将线缆任意的放置或贯穿组合框,上端面和下端面与双玻组件和保温层连接的端面上分别设置为镂空的框架结构,可以降低整体组件框的重量,便于安装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透气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连接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单个一体化组合框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多个一体化组合框模块连接时的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连接固定件连接时候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多个一体化组合框模块连接时侧面仰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多个一体化组合框模块连接时侧面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整体连接固定件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整体连接固定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双玻组件;2、密封组件;3、一体化组合框;4、保温层; 5、通风窗;6、连接口;7、横向密封胶带;8、纵向压条;9、连接固定件; 91、底座;92、槽型钢条;93、侧孔;94、顶孔;95、过线孔;10、纵向密封条;111、上端面;112、下端面;113、连接面;114、透气面;115、上螺孔;116、下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多个该特征。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体式光伏组件框,包括上端面111、下端面112、连接面 113和透气面114;所述光伏组件框整体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连接面113和透气面114设置在上端面111和下端面112之间,所述连接面113和透气面 114分别对立设置在光伏组件的四个侧面上,所述连接面113上设置有与外界连接的连接孔,所述上下端面112均为中部镂空的框架结构。
基于上述结构,通过上端面111与双玻组件进行安装连接,下端面112与保温层进行连接,上端面111和下端面112与双玻组件和保温层连接的端面上分别设置为镂空的框架结构,可以降低整体组件框的重量,便于安装和运输。
所述透气面114上设置有至少2个通风窗,所述通风窗在组合框的侧面上沿侧面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且所述通风窗在对立设置的透气面114上相匹配设置。
基于上述结构,设置多个对称设置的通风窗,不仅可以进一步减重,而且可以对整体组件框进行快速散热,保证其他的组件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所述连接孔包括螺栓口和过线孔95。所述螺栓口包括上螺孔115和下螺孔 116,所述上螺孔115和下螺孔116分别在连接面113上设置2个,所述上螺孔115和下螺孔116的中心线共线;所述过线孔95设置上螺孔115和下螺孔 116之间。
基于上述结构,通过螺栓口可以快速对多个组合框进行安装,通过过线孔 95可以将线缆任意的放置或贯穿组合框。
实施例2
如图4~10所示,一体型模块化光伏屋顶,包括双玻组件1、密封组件2、一体化组合框3和保温层4;所述一体化组合框3整体为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双玻组件1设置在一体化组合框3的顶部位置,所述密封组件2设置在双玻组件1和一体化组合框3顶部之间,通过密封组件2保证了双玻组件1和一体化组合框3之间的密封完整性,可以保证屋顶的防水性,所述保温层4设置在一体化组合框3的底部位置,保证屋内温度的恒定,并且通过本结构可以使方案中的光伏屋顶可以承载屋面的恒载和活载,并且使本屋顶同时具备保温隔热能力。
所述一体化组合框3上下两端面开口,分别与双玻组件1和保温层4连接,所述一体化组合框3的一组对立侧面上设置有通风窗5,所述通风窗5在组合框的侧面上沿侧面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为多个,本实施例中,通风窗5在单个侧面上设置为6个,通风窗5为矩形结构,通风窗5的长度为 280~300mm,宽度为130~150mm,作为更加的实施例为,通风窗5的长度为 290mm,宽度为140mm。
对立设置的通风窗5可以为一体化组合框3内部进行快速散热,双玻组件1 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多热量,这些热量需要及时与外界对流交换,否则会导致双玻组件1的背面温度过高而降低发电效率,通过本屋顶,一体化组合框3内部设置为空腔结构,为双玻组件1背面散热提供热交换空间,并且设置有对立的通风窗5,加快一体化组合框3内部气流流动,从而加快双玻组件1背部散热,保证光伏组件发电效率,延长了双玻组件1的使用寿命。
所述一体化组合框3的宽度为50~120mm,在一体化组合框3上与设置有通风窗5相邻的侧面上设置有连接口6,所述连接口6为4个螺栓口和2个过线孔,当不同的一体化组合框3在进组合时,通过连接口6中的螺栓口进行左右前后螺栓连接,通过连接口6中的过线孔95使电缆穿过,从而使一体化组合框3能够简单、快捷、高效的进行组装,减少安装步骤,降低安装难度。
在对一体化组合框3架进行组合安装时,在相邻一体化组合框3架的横向方向上设置有横向密封胶带7,横向密封胶带7与相邻的双玻组件1进行密封连接,保证组合后的整体框架整体的密封性。
在相邻一体化组合框3的纵向方向上设置有纵向压条8和纵向密封条10,纵向压条8与相邻的连接固定件9进行连接,纵向压条8对双玻组件1纵向方向的连接处进行压合,保证组合后的整体框架整体的强度,所述纵向压条8通过螺栓与连接固定件9连接;所述纵向密封条双玻组件的纵向连接处进行压合。
本方案中所述的横向方向为设置有通风窗5侧面所在的方向,纵向方向为设置有连接口6所在侧面所在的方向。
所述密封组件2为与双玻组件1外框相匹配的密封定位条,密封定位条与一体化组件框的顶部固定连接,密封定位条设置有与双玻组件1外框轮廓相匹配的凹槽,在安装时,双玻组件1放置在密封定位条的凹槽中进行定位固定。
为了使一体化组合框3连接的更加稳定,所述一体化组合框3之间通过连接固定件9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固定件9包括底座91、槽型钢条92、侧孔 93、顶孔94和过线孔95,所述槽型钢条设置在底座91上,槽型钢条设置在底座91的中心位置,所述侧孔93和过线孔95设置在槽型钢条92的侧面上,所述顶孔设置在槽型钢条92的顶部位置,所述侧孔93与连接孔大小设置相匹配,所述顶孔94与纵向压条8上的螺栓孔的大小相匹配。
在组装时,相邻的一体化组合框3的的侧面通过连接口6与连接固定件9 的侧孔93进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每个连接固定件9可以与不同方向的4个一体化组合框3进行连接,所述纵向压条8通过螺栓与连接固定件9的顶孔94 进行螺栓连接,保证纵向压条8的强度。
所述一体化组件框采用2~3mm厚铝合金材料制作,在保证整体强度和承载力的情况下减轻整体重量,通过连接固定件9可以与不同方向的4个一体化组合框3进行连接,简化了BIPV屋面的安装程序和步骤,本方案中设置有有通风窗5,保证整体的散热,同时本屋顶底部设置有保温层4,使本屋顶整体具有结构承载能力、保温隔热能力和高130~150mm的通风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体式光伏组件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面、下端面、连接面和透气面;所述光伏组件框整体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连接面和透气面设置在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所述连接面和透气面分别对立设置在光伏组件的四个侧面上,所述连接面上设置有与外界连接的连接孔;所述上下端面均为中部镂空的框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光伏组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面上设置有至少2个通风窗,所述通风窗在组合框的侧面上沿侧面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且所述通风窗在对立设置的透气面上相匹配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式光伏组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包括螺栓口和过线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光伏组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口包括上螺孔和下螺孔,所述上螺孔和下螺孔分别在连接面上设置2个,所述上螺孔和下螺孔的中心线共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光伏组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设置上螺孔和下螺孔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光伏组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窗的高度为50~120mm。
CN202020327428.8U 2020-03-16 2020-03-16 一体式光伏组件框 Active CN211720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7428.8U CN211720516U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体式光伏组件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7428.8U CN211720516U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体式光伏组件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20516U true CN211720516U (zh) 2020-10-20

Family

ID=73397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27428.8U Active CN211720516U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体式光伏组件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205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2039A (zh) 平板光伏电池板保温集热幕墙与屋面及通风空调系统
CN201443148U (zh) 太阳能光热单元式幕墙
WO2013170764A1 (zh) 太阳能光电光热建筑一体化复合板
CN204663350U (zh) 一种太阳能节能窗
CN211720516U (zh) 一体式光伏组件框
CN210482640U (zh) 一种多工况节能墙体
CN207835387U (zh) 一种光热/光电屋面瓦
CN218976645U (zh) 用于建筑通风和供暖的双层光伏屋顶
CN212001954U (zh) 一体型模块化光伏屋顶
CN108442619B (zh) 自清洁光热光伏一体化隔热通风可透光玻璃屋顶
CN211720514U (zh) 一种光伏组件框的连接组件
CN215563534U (zh) 一种模块化光伏集成砌块结构
CN111236547A (zh) 一体型模块化光伏屋顶
CN101100890A (zh) 与尖顶建筑一体化结合的太阳能利用系统
CN206360076U (zh) 一种基于新型有机光伏电池的被动式建筑
CN106285413A (zh) 一种太阳能节能窗
CN209603395U (zh) 光伏墙面
CN220414601U (zh) 一种bipv幕墙
CN101100891A (zh) 与建筑屋顶结构一体化的太阳能利用集成系统
CN216839839U (zh) 一种改进型装配式轻钢建筑的节能型结构
CN219101120U (zh) 高纬度地区节能中空玻璃
CN202767407U (zh) 一种自散热式bipv光伏发电瓦
CN210598290U (zh) 一种通讯塔机房用散热外框架
CN213237835U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CN208226960U (zh) 一种装配式太阳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module fram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0

Pledgee: Bank of Chengd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anch of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SICHUAN HAONENG NEW ENER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510000298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4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0

Pledgee: Bank of Chengd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anch of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SICHUAN HAONENG NEW ENER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510000298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