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16766U - 一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16766U
CN211716766U CN202020215780.2U CN202020215780U CN211716766U CN 211716766 U CN211716766 U CN 211716766U CN 202020215780 U CN202020215780 U CN 202020215780U CN 211716766 U CN211716766 U CN 211716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connecting pipe
air
port
condition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1578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运栋
刘金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1578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16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16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16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压缩机容易发生故障的技术问题。该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闪发器、第一连接管、电磁阀、第二连接管以及节流装置。压缩机包括回气口和补气口,闪发器包括排气口。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压缩机的补气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管的位于电磁阀的排气侧的部分连通,电磁阀设置于第一连接管上。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管连通,且第二连接管连接于电磁阀的排气侧,节流装置设置于第二连接管上。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空气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关技术中,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一级节流装置和二级节流装置。冷媒在循环时,流经一级节流装置进行一次节流,而后可以流经二级节流装置进行二次节流。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在补气模式下运行时,流经一级节流装置后的冷媒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冷媒可以直接通过压缩机的补气口流入压缩机内;第二部分冷媒需流入二级节流装置并进行二次节流,而后再通过压缩机的回气口流入压缩机内。
然而,由于经二次节流的冷媒温度较低,因此,这部分冷媒流入蒸发器内后无法充分蒸发,导致冷媒的蒸发温度较低,从而使得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较低,增加了压缩机回气带液的风险,导致压缩机容易发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压缩机容易发生故障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闪发器、第一连接管、电磁阀、第二连接管和节流装置。压缩机包括回气口和补气口,闪发器包括排气口。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压缩机的补气口连通,另一端与闪发器的排气口连通,且电磁阀设置于第一连接管上。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管的位于电磁阀的排气侧的部分连通,节流装置设置于第二连接管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气增焓空调系统中,由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压缩机的补气口连通,另一端与闪发器的排气口连通,且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管的位于电磁阀的排气侧的部分连通,因此,当位于第一连接管上的电磁阀开启时,由闪发器的排气口流出的冷媒可流入第一连接管内,并且通过电磁阀后可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冷媒可以直接通过第一连接管从压缩机的补气口流入压缩机内;第二部分冷媒可以从第一连接管流入第二连接管内,并通过第二连接管从压缩机的回气口流入压缩机内。同时,由于第二连接管上还设有节流装置,因此第二部分冷媒需流经节流装置进行节流降压后再流至压缩机的回气口处。
由于经二次节流的冷媒进入室内换热器或室外换热器蒸发后,也会流入压缩机的回气口处,因此,在压缩机的回气口处,此部分冷媒会与从第二连接管流来的冷媒进行混合。同时,又由于第二连接管内的冷媒经节流降压后,其过热度会显著提升,因此,相比于从室内换热器或室外换热器流来的冷媒,混合后的冷媒过热度较高。即通过设置第二连接管以及节流装置,能够有效提升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以及降低压缩机的回气口的冷媒比容,从而能够解决由于二次节流导致的压缩机回气带液的问题,提升压缩机的安全性,进而提升空调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上述过程在保证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的前提下,还能够增大压缩机的吸气量,进而提升空调系统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空调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气增焓空调系统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气增焓空调系统运行时冷媒的压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气增焓空调系统中的闪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气增焓空调系统中的闪发器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01、闪发器02、室内换热器03、室外换热器04、第一节流阀05、第二节流阀06和电磁阀07。其中,第一节流阀05连接于闪发器02和室内换热器03之间,第二节流阀06连接于闪发器02与室外换热器04之间,电磁阀07连接于闪发器02与压缩机01之间。当电磁阀07开启时,空调系统处于补气运行模式。
基于上述空调系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如图2所示,该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闪发器2、第一连接管31、电磁阀4、第二连接管32和节流装置6。其中,压缩机1包括回气口11和补气口12,闪发器2包括排气口13。第一连接管31的一端与压缩机1的补气口12连通,另一端与闪发器2的排气口13连通。电磁阀4设置于第一连接管31上。第二连接管32的一端与压缩机1的回气口11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管31的位于电磁阀4的排气侧的部分连通。节流装置6设置于第二连接管32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闪发器2可进行双向闪发,且其结构不唯一。例如,闪发器2的结构可以如图4或图5所示。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选择其他结构的闪发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气增焓空调系统还包括四通阀5、室内换热器7、室外换热器8、第一节流阀91和第二节流阀92。闪发器2还包括第一流通管22和第二流通管23,压缩机1还包括排气口13。第一节流阀91设置于第一流通管22上,第二节流阀92设置于第二流通管23上。压缩机1通过四通阀5分别与室内换热器7和室外换热器8连通。其中,四通阀5的第一流通口51通过进气管33与压缩机1的回气口11连通,四通阀5的第二流通口52通过排气管34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13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气增焓空调系统中,由于第一连接管31的一端与压缩机1的补气口12连通,另一端与闪发器2的排气口13连通,且第二连接管32的一端与压缩机1的回气口11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管31的位于电磁阀4的排气侧的部分连通,因此,当位于第一连接管31上的电磁阀4开启时,由闪发器2的排气口13流出的冷媒可流入第一连接管31内,并且通过电磁阀4后可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冷媒可以直接通过第一连接管31从压缩机1的补气口12流入压缩机1内。第二部分冷媒可以从第一连接管31流入第二连接管32内,并通过第二连接管32从压缩机1的回气口11流入压缩机1内。同时,由于第二连接管32上还设有节流装置6,因此第二部分冷媒需流经节流装置6进行节流降压后再流至压缩机1的回气口11处。又由于经二次节流的冷媒进入室内换热器7(制冷模式下)或室外换热器8(制热模式下)蒸发后,也会流入压缩机1的回气口11处,因此,在压缩机1的回气口11处,此部分冷媒会与从第二连接管32流来的冷媒进行混合并一起流入压缩机1内。
上述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在制热补气模式下运行时(例如图2中虚线箭头所示的循环),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在压缩机1中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后流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进入室内换热器7(此时为冷凝器)内冷凝液化放热成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同时将室内空气加热,实现制热效果。而后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流经第一节流阀91并减压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冷媒。气液两相冷媒进入闪发器2内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气态冷媒进入第一连接管31内,并在经过电磁阀4后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气态冷媒通过第一连接管31直接从压缩机1的补气口12处进入压缩机1内。第二部分气态冷媒进入第二连接管32内,并经节流装置6进行节流降压,而后从压缩机1的回气口11处进入压缩机1内。分离后的液态冷媒流经第二节流阀92并进行二次节流,二次节流后的冷媒进入室外换热器8(此时为蒸发器)内蒸发吸热变为气态冷媒从压缩机1的回气口11流入压缩机1内,完成制热循环。
上述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在制冷补气模式下运行时(例如图2中实线箭头所示的循环),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在压缩机1中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后流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进入室外换热器8(此时为冷凝器)内冷凝液化放热成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而后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流经第二节流阀92并减压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冷媒。气液两相冷媒进入闪发器2内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气态冷媒进入第一连接管31内,并在经过电磁阀4后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气态冷媒通过第一连接管31直接从压缩机1的补气口12处进入压缩机1内。第二部分气态冷媒进入第二连接管32内,并经节流装置6进行节流降压,而后从压缩机1的回气口11处进入压缩机1内。分离后的液态冷媒流经第一节流阀91并进行二次节流,二次节流后的冷媒进入室内换热器7(此时为蒸发器)内蒸发吸热变为气态冷媒从压缩机1的回气口11流入压缩机1内,同时将室内空气温度降低,完成制冷循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气增焓空调系统中,通过设置第二连接管32以及节流装置6,可以使得从闪发器2分离出来的部分气相冷媒经节流降压后回到压缩机1的回气口11。由于此部分冷媒的过热度较高,因此能够提升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以及降低压缩机1的回气口11的冷媒比容。具体的,如图3的所示压焓图中,曲线1-2-3-4-5-6-3表示经一次节流的冷媒的状态,曲线1-2-3-4-5-6-7-8-1表示经二次节流的冷媒的状态。图中a点所示为室内换热器7(制冷模式)或室外换热器8(制热模式)的排气口13的冷媒状态,b点所示为经节流装置6节流降压的后的冷媒状态,从室内换热器7或室外换热器8流出的冷媒与经节流装置6节流降压的后的冷媒混合后,冷媒状态如c点所示,此时,其过热度相较于a点处有明显提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气增焓空调系统中,通过提升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以及降低压缩机1的回气口11的冷媒比容,能够降低压缩机1回气带液的风险,从而能够解决由于二次节流导致的压缩机1回气带液的问题,避免压缩机1由于液击发生故障,有效提升了压缩机1的安全性,进而提升了喷气增焓空调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上述过程在保证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的前提下,还能够降低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增大压缩机1的吸气量,有效提升了喷气增焓空调系统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气增焓空调系统中,当第二连接管32与压缩机1的回气口11连通时,其连通方式不唯一。
示例的,可以在压缩机1的回气口11处设置三通管,第二连接管32直接通过三通管与压缩机1的回气口11连通。
示例的,第二连接管32可以连接于进气管33上,并通过进气管33与压缩机1的回气口11连通。当第二连接管32连接于进气管33上时,第二连接管32内的冷媒与从室内换热器7或室外换热器8流出的冷媒混合后,需流经一段管路才可进入压缩机1内,因此混合更加充分均匀,能够有效避免混合不均导致的部分冷媒过热度较低的问题,进一步降低了压缩机1回气带液的风险,提升了压缩机1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气增焓空调系统中,节流装置6的类型不唯一。
示例的,节流装置6可以为电子膨胀阀。由于电子膨胀阀的反应速度较快,且其开度可在10%-100%之间进行调节,因此,使用电子膨胀阀可以快速精准的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更加精准的调节冷媒的蒸发压力和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同时,由于其开度调节范围广,其使用效果也更好。
示例的,根据实际需要,节流装置6还可以为热力膨胀阀或毛细管,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气增焓空调系统中,第一节流阀91和第二节流阀92的类型也不唯一。比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流阀91和第二节流阀92可以均为电子膨胀阀。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流阀91和第二节流阀92也可以均为热力膨胀阀。
其中,当第一节流阀91和第二节流阀92均为电子膨胀阀时,可以在上述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内设置与第一节流阀91和第二节流阀92均电连接的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可以调节第一节流阀91和第二节流阀92的开度,从而能够调节闪发器2内的冷媒压力以及室内换热器7或室外换热器8中冷媒的蒸发压力,进而有效提升该喷气增焓空调系统的制冷或制热能力。
上述实施例中,当使用控制器控制调节第一节流阀91和第二节流阀92的开度时,其调节方式不唯一。
示例的,可以根据排气过热度差值△DSH和吸气过热度差值△SSH调节第一节流阀91和第二节流阀92的开度。其中,△SSH=目标吸气过热度SSH目标-压缩机吸气过热度SSH实际,△DSH=目标排气过热度DSH目标-压缩机排气过热度DSH实际
具体的,在制热模式补气下,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节流阀91和第二节流阀92的开度包括以下步骤:
S11:开启压缩机1。
S12:根据排气过热度差值△DSH确定第一节流阀91的调整步数,根据吸气过热度差值△SSH确定第二节流阀92的调整步数。
S13:按照第一节流阀91和第二节流阀92的调整步数,调节第一节流阀91和第二节流阀92的开度;
其中,第一节流阀91的调整步数△EEV1=2×△DSH,第二节流阀92的调整步数△EEV2=2×△SSH。
上述控制步骤中,根据排气过热度差值△DSH调整第一节流阀91的开度,可以调节闪发器2内冷媒的压力,从而能够控制从闪发器2流入压缩机1内的冷媒流量,能够进一步调节流入压缩机1回气口11的冷媒流量以及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根据吸气过热度差值△SSH调整第二节流阀92的开度,可以调节流经室外换热器8(此时为蒸发器)的冷媒流量以及室外换热器8内冷媒的蒸发压力,从而能够有效提升空调系统的制热能力。
在制冷补气模式下,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节流阀91和第二节流阀92的开度包括以下步骤:
S21:开启压缩机1。
S22:根据确定吸气过热度差值△SSH第一节流阀91的调整步数,根据排气过热度差值△DSH确定第二节流阀92的调整步数。
S23:按照第一节流阀91和第二节流阀92的调整步数,调节第一节流阀91和第二节流阀92的开度;
其中,第一节流阀91的调整步数△EEV1=2×△SSH,第二节流阀92的调整步数△EEV2=2×△DSH。
上述控制步骤中,根据排气过热度差值△DSH调整第二节流阀92的开度,可以调节闪发器2内冷媒的压力,从而能够控制从闪发器2流入压缩机1内的冷媒流量,能够进一步调节流入压缩机1回气口11的冷媒流量以及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根据吸气过热度差值△SSH调整第一节流阀91的开度,可以调节流经室内换热器7(此时为蒸发器)的冷媒流量以及室内换热器7内冷媒的蒸发压力,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喷气增焓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
为了进一步避免压缩机1补气带液(气相冷媒通过压缩机1的补气口12进入压缩机1内时)或回气带液(气相冷媒通过压缩机1的回气口11进入压缩机1内时),保证压缩机1的可靠运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在补气增焓模式下运行时,当运行工况达到预设条件,可以控制关闭电磁阀4。
具体的,当排气过热度差值△DSH>M,或/和,吸气过热度差值△SSH>N时,可以控制关闭电磁阀4。其中,根据实际情况不同,M和N的取值可以不同。示例的,M可以为10℃,N可以为4℃;或者,M与N也可以为其他数值,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在排气过热度差值△DSH>M,或/和,吸气过热度差值△SSH>N时控制关闭电磁阀4,能够在节流装置6调节效果不佳时,及时通过控制电磁阀4的开闭来调整喷气增焓空调系统的运行工况,从而有效避免了压缩机1吸气过热度过低导致回气带液现象,避免压缩机1由于液击发生损坏,提升了该喷气增焓空调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外,压缩机排气过热度DSH实际和压缩机吸气过热度SSH实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检测压缩机1的排气口13的冷媒温度T1、压缩机1的回气口11的冷媒温度T2、室内换热器7的冷媒温度T3以及室外换热器8的冷媒温度T4
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压缩机排气过热度DSH实际和压缩机吸气过热度SSH实际。其中,在制热补气模式下,压缩机排气过热度DSH实际=T1-T3,压缩机吸气过热度SSH实际=T2-T4。在制冷补气模式下,压缩机排气过热度DSH实际=T1-T4,压缩机吸气过热度SSH实际=T2-T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回气口和补气口;
闪发器,所述闪发器包括排气口;
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闪发器的排气口连通;
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上;
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位于所述电磁阀的排气侧的部分连通;
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增焓空调系统还包括四通阀、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还包括排气口,且所述压缩机通过四通阀分别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其中,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流通口通过进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流通口通过排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
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于所述进气管上,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发器还包括第一流通管与第二流通管;所述喷气增焓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且所述第一节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通管上,所述第二节流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流通管上;
其中,所述第一节流阀与所述第二节流阀均为电子膨胀阀。
CN202020215780.2U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 Active CN211716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5780.2U CN211716766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5780.2U CN211716766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16766U true CN211716766U (zh) 2020-10-20

Family

ID=73395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15780.2U Active CN211716766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167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00951A1 (zh) 空调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332635B (zh) 一种双级压缩多补气制冷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US9612047B2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and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method
WO2019128516A1 (zh) 空调器系统
WO2019091241A1 (zh) 空调制冷循环系统及空调器
CN102889641A (zh) 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WO2020186906A1 (zh) 空调器化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JP2002081767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8692478B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WO2021228020A1 (zh) 多联式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751795B (zh)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973358U (zh) 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空调器
CN110848845B (zh) 一种补气增焓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0260569B (zh) 热泵机组、空调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CN106931545B (zh) 一种热泵喷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CN210320448U (zh) 一种双级压缩多补气制冷热泵系统和空调器
CN114322351A (zh) 双旁通空调系统、化霜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CN112665226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06725B (zh) 一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31546B (zh) 一种热泵喷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KR20120053381A (ko) 냉동 사이클 장치
CN211716766U (zh) 一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
WO2019128517A1 (zh) 空调器系统
CN110608545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980418U (zh) 一体式高温变频热泵加热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