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12815U -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12815U
CN211712815U CN201922279183.6U CN201922279183U CN211712815U CN 211712815 U CN211712815 U CN 211712815U CN 201922279183 U CN201922279183 U CN 201922279183U CN 211712815 U CN211712815 U CN 211712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filtering
pipe
connecting box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91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振辉
马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ississippi W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ississippi W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ississippi W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ississippi W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791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12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12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128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包括过滤沉淀箱和处理箱,过滤沉淀箱一侧设置的通孔内连接有进水管,过滤沉淀箱另一侧底部设置的通孔内连接有送水管,送水管和送水泵的一端开口连通,送水泵的另一端开口通过管道和处理箱顶部设置的通孔连通,处理箱另一侧底部设置的通孔内连接有出水管,过滤沉淀箱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处理箱一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顶部的出气口内连接有管道,且管道与输气泵的一端开口连通,输气泵的另一端开口内连接有输气管,输气管的另一端与处理箱内的出气管连通,且出气管上设置的多个出气孔,通过设置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对进入到过滤沉淀箱内的污水起到过滤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河流、沟渠、湖泊和其他景观水体因水体中藻类和细菌的新陈代谢以及人类向水体中过度排放污染物引起严重的水体污染,从而使水体出现季节性或终年黑臭,我们将该水体成为黑臭水体。现有的黑臭水体处理时,过滤不彻底,导致水中臭味无法去除,无法达到较好的除黑除臭的效果,而且过滤网容易堵塞,不易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包括过滤沉淀箱和处理箱,过滤沉淀箱一侧设置的通孔内连接有进水管,过滤沉淀箱另一侧底部设置的通孔内连接有送水管,送水管和送水泵的一端开口连通,送水泵的另一端开口通过管道和处理箱顶部设置的通孔连通,处理箱另一侧底部设置的通孔内连接有出水管,过滤沉淀箱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处理箱一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顶部的出气口内连接有管道,且管道与输气泵的一端开口连通,输气泵的另一端开口内连接有输气管,输气管的另一端与处理箱内的出气管连通,且出气管上设置的多个出气孔,且每个出气孔内均连接有微孔曝气管,处理箱顶部设置有电机箱,电机箱内设置有电机,且电机通过自带的电机轴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设置在处理箱内,转动轴上套接有多个套管,且套管上对称设置有搅拌轴,处理箱顶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连接有加料管。
优选的,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箱和第二连接箱的底板上,第一连接箱和第二连接箱均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在的拉板一侧,第一连接箱和第二连接箱的顶部均为开口结构,且第一连接箱和第二连接箱的底板上均设置有方形通孔,方形通孔的长宽尺寸小于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长宽尺寸。
优选的,过滤沉淀箱的前端设置有开口,且开口与第一连接箱和第二连接箱滑动连接。
优选的,过滤沉淀箱两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多条支撑条,且第一连接箱和第二连接箱的底部分别与支撑条的顶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过滤沉淀箱内对称设置有导向板,且沉淀箱的底板上设置有排污孔,且排污孔内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的底端内设置有密封塞。
优选的,臭氧发生器上设置有操作面板,且操作面板上设置有多个控制按钮,且控制按钮分别与送水泵、电机箱内电机、臭氧发生器和输气泵对应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对进入到过滤沉淀箱内的污水起到过滤的作用,过滤后的污水沉淀后再通过送水管和送水泵输送至处理箱内,沉淀后的污泥通过排污管排出,过滤板通过连接箱拉出过滤沉淀箱内,方便对其进行更换和清理,方便后期使用;
2.处理箱内设置的搅拌轴,通过转动将加料管内加入的试剂与污水进行搅拌混合,对污水起到处理的效果,微孔曝气管流出臭氧气体,对污水起到处理效果,提高了对污水的除黑除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拉板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拉板过滤沉淀箱主视图。
图中:1、过滤沉淀箱;2、处理箱;3、进水管;4、出水管;5、拉板;51、第一连接箱;52、第二连接箱;53、第一过滤板;54、第二过滤板;55、方形通孔;56、连接螺栓;6、送水管;7、送水泵;8、电机箱;9、加料管;10、臭氧发生器;11、输气管;12、输气泵;13、支撑条;14、导向板;15、排污管;16、搅拌轴;17、转动轴;18、出气管;19、微孔曝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包括过滤沉淀箱1和处理箱2,过滤沉淀箱1一侧设置的通孔内连接有进水管3,过滤沉淀箱1另一侧底部设置的通孔内连接有送水管6,送水管6和送水泵7的一端开口连通,送水泵7的另一端开口通过管道和处理箱2顶部设置的通孔连通,处理箱2另一侧底部设置的通孔内连接有出水管4,过滤沉淀箱1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板53和第二过滤板54,处理箱2一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10,臭氧发生器10顶部的出气口内连接有管道,且管道与输气泵12的一端开口连通,输气泵12的另一端开口内连接有输气管11,输气管11的另一端与处理箱2内的出气管18连通,且出气管18上设置的多个出气孔,且每个出气孔内均连接有微孔曝气管19,处理箱2顶部设置有电机箱8,电机箱8内设置有电机,且电机通过自带的电机轴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设置在处理箱2内,转动轴上套接有多个套管,且套管上对称设置有搅拌轴16,处理箱2顶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连接有加料管9。
第一过滤板53和第二过滤板54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箱51和第二连接箱52的底板上,第一连接箱51和第二连接箱52均通过连接螺栓56连接在的拉板5一侧,第一连接箱51和第二连接箱52的顶部均为开口结构,且第一连接箱51和第二连接箱52的底板上均设置有方形通孔55,方形通孔55的长宽尺寸小于第一过滤板53和第二过滤板54的长宽尺寸,通过连接螺栓56将第一连接箱51和第二连接箱52安装在拉板5的一侧,再将第一过滤板53和第二过滤板54放在连接箱内,方便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
过滤沉淀箱1的前端设置有开口,且开口与第一连接箱51和第二连接箱52滑动连接,通过开口方便拉出第一连接箱51和第二连接箱51,对过滤板上过滤后的杂质进行清理。
过滤沉淀箱1两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多条支撑条13,且第一连接箱51和第二连接箱52的底部分别与支撑条13的顶部滑动连接,第一连接箱51与第二连接箱52在支撑条13上滑动,方便滑动。
过滤沉淀箱1内对称设置有导向板14,且沉淀箱1的底板上设置有排污孔,且排污孔内连接有排污管15,排污管15的底端内设置有密封塞,通过排污管15排出过滤沉淀箱1内沉淀后的污泥。
臭氧发生器10上设置有操作面板,且操作面板上设置有多个控制按钮,且控制按钮分别与送水泵7、电机箱8内电机、臭氧发生器10和输气泵12对应电性连接,通过控制按钮控制送水泵7、电机箱8内电机、臭氧发生器10和输气泵12工作。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进水管3输送污水进入到过滤沉淀箱1内,经过第一过滤板53和第二过滤板54的过滤后流向过滤沉淀箱1内,过滤板上的杂质分别积聚在第一连接箱51和第二连接箱52内,分别后期拉出第一连接箱51和第二连接箱52内进行处理,沉淀后的污水通过送水管6和送水泵7输送至处理箱2内,沉淀后的污泥积聚在导向板14上,通过排污管15排出污泥,通过加料管9加入试剂,电机箱8内的电机通过电机轴带动转动轴17转动,搅拌轴16转动带动污水和试剂进行混合,再通过臭氧发生器10工作,产生臭氧通过输气管11和输气泵12输送至出气管18内,通过微孔曝气管19进入到处理箱2内,对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出水管4流出。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装置通过控制按钮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控制按钮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包括过滤沉淀箱(1)和处理箱(2),其特征在于:过滤沉淀箱(1)一侧设置的通孔内连接有进水管(3),过滤沉淀箱(1)另一侧底部设置的通孔内连接有送水管(6),送水管(6)和送水泵(7)的一端开口连通,送水泵(7)的另一端开口通过管道和处理箱(2)顶部设置的通孔连通,处理箱(2)另一侧底部设置的通孔内连接有出水管(4),过滤沉淀箱(1)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板(53)和第二过滤板(54),处理箱(2)一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10),臭氧发生器(10)顶部的出气口内连接有管道,且管道与输气泵(12)的一端开口连通,输气泵(12)的另一端开口内连接有输气管(11),输气管(11)的另一端与处理箱(2)内的出气管(18)连通,且出气管(18)上设置的多个出气孔,且每个出气孔内均连接有微孔曝气管(19),处理箱(2)顶部设置有电机箱(8),电机箱(8)内设置有电机,且电机通过自带的电机轴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设置在处理箱(2)内,转动轴上套接有多个套管,且套管上对称设置有搅拌轴(16),处理箱(2)顶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连接有加料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过滤板(53)和第二过滤板(54)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箱(51)和第二连接箱(52)的底板上,第一连接箱(51)和第二连接箱(52)均通过连接螺栓(56)连接在的拉板(5)一侧,第一连接箱(51)和第二连接箱(52)的顶部均为开口结构,且第一连接箱(51)和第二连接箱(52)的底板上均设置有方形通孔(55),方形通孔(55)的长宽尺寸小于第一过滤板(53)和第二过滤板(54)的长宽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沉淀箱(1)的前端设置有开口,且开口与第一连接箱(51)和第二连接箱(52)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沉淀箱(1)两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多条支撑条(13),且第一连接箱(51)和第二连接箱(52)的底部分别与支撑条(13)的顶部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沉淀箱(1)内对称设置有导向板(14),且沉淀箱(1)的底板上设置有排污孔,且排污孔内连接有排污管(15),排污管(15)的底端内设置有密封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臭氧发生器(10)上设置有操作面板,且操作面板上设置有多个控制按钮,且控制按钮分别与送水泵(7)、电机箱(8)内电机、臭氧发生器(10)和输气泵(12)对应电性连接。
CN201922279183.6U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12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9183.6U CN211712815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9183.6U CN211712815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12815U true CN211712815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17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918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12815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128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3769A (zh) 一个环保型乡镇废水处理辅助装置
CN210915467U (zh) 一种市政污水回收处理装置
CN108383329A (zh) 一种直跌式污水溶气处理装置
CN107789893A (zh) 一种防阻式污水过滤沉淀处理装置
CN109851164A (zh)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养护的有机物净化装置
CN207031112U (zh) 一种连续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1644998U (zh) 一种处理效率高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1419924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CN211712815U (zh)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
CN107963778A (zh) 便于排杂式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15049411U (zh) 一种市政给排水用污水高效处理设备
CN217173454U (zh) 一种水污染防治用河道排污处理装置
CN214571304U (zh) 一种环保型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CN212954726U (zh)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污水高效处理装置
CN215327364U (zh) 一种处理效率高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3506358U (zh) 一种移动式沉淀污水净化装置
CN213977308U (zh) 一种红砖生产车间的废水净化系统
CN114870471A (zh) 一种处理效率高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505825U (zh) 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CN210261382U (zh) 一种水污染防治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1497296U (zh) 一种基于mbr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6635169U (zh) 一种市政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07002510U (zh) 一种市政管网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6705834U (zh) 活性炭滤膜一体机
CN209076124U (zh) 一种用于工业园区沟渠的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0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