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09155U - 万向内六角扳手 - Google Patents

万向内六角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09155U
CN211709155U CN202020023388.8U CN202020023388U CN211709155U CN 211709155 U CN211709155 U CN 211709155U CN 202020023388 U CN202020023388 U CN 202020023388U CN 211709155 U CN211709155 U CN 211709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block
stock
rod
fixed plate
quarter but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233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0233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09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09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09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万向内六角扳手,包括长杆、短杆,所述长杆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短杆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背离长杆的端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二连接块于圆孔内设有弹簧;设计的固定板、滑动杆,使短杆被限位固定,长杆与短杆之间呈一定的角度,便于对长杆或者短杆作用力使其旋转,避免在旋转过程中长杆或者短杆晃动或者手滑而不够省力。

Description

万向内六角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扳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万向内六角扳手。
背景技术
内六角扳手的应用范围广、具有万向功能、可以全方位操作、结构简单、外形美观、使用方便、操作手感好并具有操作安全性;
现有的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因扳手的两端均为固定不动的内六角端部故而在使用时扳手操作的不够省力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万向内六角扳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万向内六角扳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因扳手的两端均为固定不动的内六角端部故而在使用时扳手操作的不够省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万向内六角扳手,包括长杆、短杆,所述长杆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短杆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背离长杆的端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二连接块于圆孔内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接块转动的最大角度为180度,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卡槽,所述凸起与卡槽匹配,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对立的表面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通过螺钉旋合连接,且螺钉穿过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第二连接块的端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设有七个限位孔,所述长杆的表面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稳固柱、滑动杆,所述稳固柱位于长杆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为“L”型结构,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块连接及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为弧形形状,所述限位孔均匀分布在固定板的表面,所述稳固柱的表面设有供滑动杆贯穿的滑槽,所述滑动杆为“L”型结构,且滑动杆靠近稳固柱的端部为球形形状。
优选的,所述滑动杆远离稳固柱的端部与固定板卡合连接,且滑动杆嵌入限位孔内,所述滑动杆沿稳固柱的长度方向滑动。
优选的,所述长杆的外侧设有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固定圆环、两个连接杆、遮挡盒,所述固定圆环位于长杆的外侧,所述固定圆环的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供连接杆贯穿的通孔,所述连接杆右端与遮挡盒侧面连接及另一端为“T”型结构,所述连接杆与固定圆环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遮挡盒为中空结构,所述遮挡盒的内表面设有橡胶垫,所述遮挡盒套设在长杆的外侧,所述遮挡盒的表面设有凸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计的扳手的长杆与短杆转动连接,便于调节长杆与短杆之间的角度,便于使用;
通过设计的固定板、滑动杆,使短杆被限位固定,长杆与短杆之间呈一定的角度,便于对长杆或者短杆作用力使其旋转,避免在旋转过程中长杆或者短杆晃动或者手滑而不够省力;
通过设计的遮挡盒,遮挡盒滑动且将长杆与短杆之间的连接处覆盖住,避免灰尘杂质累积在连接处而增加摩擦力,不利于长杆或者短杆的旋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稳固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遮挡盒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圆环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长杆;2、短杆;3、第一连接块;4、第二连接块;5、固定杆;6、固定板;7、限位孔;8、滑动机构;9、稳固柱;10、滑动杆;11、遮挡机构;12、固定圆环;13、连接杆;14、遮挡盒;15、橡胶垫;16、圆孔;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万向内六角扳手,包括长杆1、短杆2,长杆1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块3,短杆2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块4,第二连接块4背离长杆1的端部设有凸起,凸起的表面开设有圆孔16,第二连接块4于圆孔16内设有弹簧17,第一连接块3、第二连接块4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接块4转动的最大角度为180度,第二连接块4上设有卡槽,凸起与卡槽匹配,第二连接块4上对立的表面开设有螺孔,第二连接块4与第一连接块3通过螺钉旋合连接,且螺钉穿过弹簧17,便于调节长杆1与短杆2之间的角度位置,便于将长杆1或者短杆2的旋转。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块4的表面设有固定杆5,固定杆5为“L”型结构,固定杆5远离第二连接块4的端部设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表面设有七个限位孔7,固定板6为弧形形状,限位孔7均匀分布在固定板6的表面,长杆1的表面设有滑动机构8,滑动机构8包括稳固柱9、滑动杆10,滑动杆10为“L”型结构,稳固柱9位于长杆1的表面,滑动杆10与固定板6卡合稳固,稳固柱9的表面设有供滑动杆10贯穿的滑槽,且滑动杆10靠近稳固柱9的端部为球形形状,滑动杆10远离稳固柱9的端部与固定板6卡合连接,且滑动杆10嵌入限位孔7内,滑动杆10沿稳固柱9的长度方向滑动,当第二连接块4旋转至适宜角度时,把滑动杆10与固定板6卡合连接,此时第二连接块4被限位固定,短杆2被限位固定,长杆1与短杆2之间呈一定的角度,长杆1与短杆2被限位固定,便于对长杆1或者短杆2作用力使其旋转,避免在旋转过程中长杆1或者短杆2晃动或者手滑而不够省力,便于使用内六角扳手。
本实施例中,长杆1远离第一连接块3的端部与短杆2远离第二连接块4的端部均为内六角形状,第二连接块4转动且带动短杆2,便于调节长杆1与短杆2之间的角度位置,便于将长杆1或者短杆2旋转。
本实施例中,长杆1的外侧设有遮挡机构11,遮挡机构11包括固定圆环12、两个连接杆13、遮挡盒14,固定圆环12位于长杆1的外侧,固定圆环12的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供连接杆13贯穿的通孔,连接杆13右端与遮挡盒14侧面连接及另一端为“T”型结构,连接杆13与固定圆环12滑动连接,遮挡盒14为中空结构,遮挡盒14的内表面设有橡胶垫15,遮挡盒14套设在长杆1的外侧,遮挡盒14的表面设有凸柱,遮挡盒14覆盖住第一连接块3、第二连接块4连接处,避免灰尘杂质累积在连接处而增加摩擦力,不利于长杆1或者短杆2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使用万向扳手,第一连接块3、第二连接块4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接块4转动的最大角度为180度,便于调节长杆1与短杆2之间的角度位置,便于将长杆1或者短杆2旋转使用;
在使用万向扳手时,捏住滑动杆10并滑动,然后把短杆2旋转至适宜位置,固定杆5与固定板6随短杆2同方向旋转,简便灵活的调节了长杆1与短杆2之间的角度,然后将滑动杆10复位,滑动杆10与固定板6卡合稳固,短杆2被限位固定,长杆1与短杆2之间呈一定的角度,便于对长杆1或者短杆2作用力使其旋转,避免在旋转过程中长杆1或者短杆2晃动或者手滑而不够省力;
按住遮挡盒14上的凸柱并滑动,遮挡盒14滑动且将长杆1与短杆2之间的连接处覆盖住,避免灰尘杂质累积在连接处而增加摩擦力,不利于长杆1或者短杆2的旋转。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万向内六角扳手,包括长杆(1)、短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1)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块(3),所述短杆(2)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块(4),所述第二连接块(4)背离长杆(1)的端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表面开设有圆孔(16),所述第二连接块(4)于圆孔(16)内设有弹簧(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3)、第二连接块(4)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接块(4)转动的最大角度为180度,所述第二连接块(4)上设有卡槽,所述凸起与卡槽匹配,所述第二连接块(4)上对立的表面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二连接块(4)与第一连接块(3)通过螺钉旋合连接,且螺钉穿过弹簧(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4)的表面设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远离第二连接块(4)的端部设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表面设有七个限位孔(7),所述长杆(1)的表面设有滑动机构(8),所述滑动机构(8)包括稳固柱(9)、滑动杆(10),所述稳固柱(9)位于长杆(1)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万向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为“L”型结构,所述固定杆(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块(4)连接及另一端与固定板(6)连接,所述固定板(6)为弧形形状,所述限位孔(7)均匀分布在固定板(6)的表面,所述稳固柱(9)的表面设有供滑动杆(10)贯穿的滑槽,所述滑动杆(10)为“L”型结构,且滑动杆(10)靠近稳固柱(9)的端部为球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万向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10)远离稳固柱(9)的端部与固定板(6)卡合连接,且滑动杆(10)嵌入限位孔(7)内,所述滑动杆(10)沿稳固柱(9)的长度方向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1)的外侧设有遮挡机构(11),所述遮挡机构(11)包括固定圆环(12)、两个连接杆(13)、遮挡盒(14),所述固定圆环(12)位于长杆(1)的外侧,所述固定圆环(12)的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供连接杆(13)贯穿的通孔,所述连接杆(13)右端与遮挡盒(14)侧面连接及另一端为“T”型结构,所述连接杆(13)与固定圆环(12)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万向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盒(14)为中空结构,所述遮挡盒(14)的内表面设有橡胶垫(15),所述遮挡盒(14)套设在长杆(1)的外侧,所述遮挡盒(14)的表面设有凸柱。
CN202020023388.8U 2020-01-07 2020-01-07 万向内六角扳手 Active CN211709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3388.8U CN211709155U (zh) 2020-01-07 2020-01-07 万向内六角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3388.8U CN211709155U (zh) 2020-01-07 2020-01-07 万向内六角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09155U true CN211709155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20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23388.8U Active CN211709155U (zh) 2020-01-07 2020-01-07 万向内六角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091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4591A (zh) * 2022-09-14 2022-12-13 余姚市杰峰工具厂 万向内六角扳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4591A (zh) * 2022-09-14 2022-12-13 余姚市杰峰工具厂 万向内六角扳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09155U (zh) 万向内六角扳手
CN206943182U (zh) 一种夹紧螺栓
US2802633A (en) Universal head for a camera tripod
CN207554515U (zh) 一种螺钉
CN210897416U (zh) 一种电池的固定装置
CN207480475U (zh) 一种多功能螺批总成
CN112296644A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多规格紧固件拧紧装置
CN217046211U (zh) 一种简易带电紧固螺母装置
CN212947513U (zh) 一种家用便捷螺丝刀
CN209874674U (zh) 可换向把手结构
TWM517065U (zh) 可連續旋鎖及旋鬆六角螺母之開口板手
CN213004988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螺丝刀
CN213333139U (zh) 一种智能办公用投影仪
CN210757433U (zh) 七角梅花防盗批头
CN21389274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摩托车后视镜
CN214273279U (zh) 一种压锁
CN216102612U (zh) 一种自行车用可伸缩型车把
CN213705668U (zh) 一种折叠器
CN219877617U (zh) 一种用于钓鱼伞的伞头的角度调装置
CN218348355U (zh) 一种支撑杆
CN214528107U (zh) 一种收料漏斗
CN217453702U (zh) 快速活扳手
CN217805110U (zh) 开放式快速夹紧装置
CN206943709U (zh) 一种翻转锁紧机构及其自拍杆
CN214445908U (zh) 一种k型阀门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