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04811U - 一种可调节扭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扭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04811U
CN211704811U CN201922453932.2U CN201922453932U CN211704811U CN 211704811 U CN211704811 U CN 211704811U CN 201922453932 U CN201922453932 U CN 201922453932U CN 211704811 U CN211704811 U CN 211704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nut
shell
clutch gear
mai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539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旭
鲍野
李仁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hengt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engt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engt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engt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539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04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04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04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扭力装置,包括扭力调节机构、扭力输出机构和防退回机构,扭力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组件、第一弹性件、离合齿轮和固定齿轮,第一弹性件设于调节组件和离合齿轮之间,调节组件用于调节第一弹性件的形变量,第一弹性件用于产生扭力,离合齿轮用于将第一弹性件产生的扭力传递给固定齿轮;扭力输出机构包括壳体和执行组件,执行组件包括主轴,主轴的一端伸入壳体内,离合齿轮沿壳体的轴向滑动连接,主轴与固定齿轮固定连接;防退回机构设于壳体内,用于维持调节组件的调节位置,能够实现维持调节组件的调节位置,防止调节组件调节后位置改变影响调节的扭力值。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扭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扭力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具备扭力限制的生物螺钉安装工具仅具备一个被限制锁定的扭力值,使用时的扭力值上限仅能为被限制在该产品出厂时所设定的扭力值上,扭力值上限为固定值,无法在使用中根据需要去调节。而实际手术操作中,对于不同生物螺钉在安装时需要用到的扭力值是不同的,为了避免因不同的扭力需求而频繁更换安装工具导致拖延手术时间,因此需要一种安全、便捷的可调节扭力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扭力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扭力手柄扭力值不可调,手术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扭力装置,包括:
扭力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组件、第一弹性件、离合齿轮和固定齿轮,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调节组件和所述离合齿轮之间,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形变量,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产生扭力,所述离合齿轮用于将所述第一弹性件产生的所述扭力传递给所述固定齿轮;
扭力输出机构,包括壳体和执行组件,所述执行组件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离合齿轮沿所述壳体的轴向滑动连接,所述主轴与所述固定齿轮固定连接;
防退回机构,所述防退回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维持所述调节组件的调节位置。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母和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从远离所述主轴的方向伸出所述壳体,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螺母连接,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壳体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离合齿轮之间。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伸入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轴向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大孔远离所述调节螺母设置,所述阶梯孔的小孔靠近所述调节螺母设置,所述大孔内设有推力球轴承,所述离合齿轮设于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调节螺母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推力球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齿轮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离合齿轮远离所述调节螺母的一侧设有所述固定齿轮,所述主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齿轮、离合齿轮、第一弹性件和推力球轴承伸入所述小孔内。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防退回机构包括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固定螺母的内周面,所述固定螺母上设有多个径向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能够伸出所述内周面与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抵触。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防退回机构还包括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设于所述固定螺母靠近所述调节螺母的一侧,所述压紧螺母(32)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压紧螺母的内周面。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对应所述弹性组件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以所述调节杆的中心轴为中心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调节螺母的一端设有外壳头部,所述主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头部,所述外壳头部与所述主轴之间设有深沟球轴承。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执行组件还包括螺钉连接器接头,所述螺钉连接器接头包括拉套和芯杆,所述主轴伸出所述外壳头部的一端与所述芯杆连接,所述拉套套设于所述芯杆的外部,所述拉套与所述芯杆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芯杆上设有滚珠,所述拉套内壁上设有限位凹槽,所述滚珠能够跟随所述芯杆移动落入所述限位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调节扭力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设扭力:对调节组件施加作用力,使其挤压第一弹性件,推进离合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形变量调节所述可调节扭力装置的扭力;防退回机构维持调节组件的调节位置;
(2)将待锁紧件与扭力输出机构连接,转动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带动所述离合齿轮转动,所述离合齿轮带动所述固定齿轮转动,所述固定齿轮带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待锁紧件转动;当外界施加的力大于上一步骤中的预设扭力时,所述离合齿轮沿所述固定齿轮进行滑动,不能带动所述固定齿轮旋转;
当需要重新调节所述可调节扭力装置的扭力值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具体地,所述可调节扭力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设扭力,旋转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带动调节杆旋转,所述调节杆旋转的同时相对于壳体向远离所述调节螺母的方向移动,所述调节杆挤压第一弹性件,推进离合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形变量调节所述可调节扭力装置的扭力;
拧紧待锁紧件,转动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带动所述离合齿轮转动,所述离合齿轮带动所述固定齿轮转动,所述固定齿轮带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螺钉连接器接头转动,所述螺钉连接器接头带动与所述螺钉连接器接头连接的待锁紧件转动;当外界施加的力大于上一步骤中的预设扭力时,所述离合齿轮沿所述固定齿轮进行滑动,不能带动所述固定齿轮旋转;
当需要重新调节所述可调节扭力装置的扭力值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扭力装置,包括扭力调节机构、扭力输出机构和防退回机构,通过设置扭力调节机构,能够实现对产生扭力的第一弹性件的形变量进行调节,从而调节扭力上限;通过设置扭力输出机构,能够实现将扭力输出并作用到待锁紧件上;通过设置防退回机构,能够实现维持调节组件的调节位置,防止调节组件调节后位置改变影响调节的扭力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可调节扭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可调节扭力装置的半剖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离合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压紧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外壳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芯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拉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扭力调节机构;11、第一弹性件;12、离合齿轮;13、固定齿轮;14、调节螺母;15、调节杆;16、推力球轴承;141、键;151、大孔;152、小孔;153、凹槽;121、斜面状齿;
2、扭力输出机构;21、壳体;22、主轴;23、外壳头部;24、拉套;25、芯杆;211、滑道;212、挡块;221、连接通孔;222、第一圆柱销;223、连接孔;224、第二圆柱销;231、深沟球轴承;232、第二密封圈;241、第二弹性件;242、限位凹槽;243、第三圆柱销;251、滚珠;252、限位通孔;253、限位槽;
3、防退回机构;31、固定螺母;32、压紧螺母;33、第一密封圈; 311、弹性组件;31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现有技术中医疗器械领域缺少在使用中可随时调节扭力大小的可调节扭力装置,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对于不同生物螺钉在安装时需要用到的扭力值是不同的,需要更换安装工具以满足不同的扭力需求,手术操作不方便。为此本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可调节扭力装置,如图1-13所示,包括扭力调节机构1、扭力输出机构2和防退回机构3。
其中:扭力调节机构1包括调节组件、第一弹性件11、离合齿轮12和固定齿轮13,第一弹性件11设于调节组件和离合齿轮12之间,调节组件用于调节第一弹性件11的形变量,第一弹性件11产生形变,能够对离合齿轮12产生扭力,离合齿轮12用于将第一弹性件11产生的扭力传递给固定齿轮13;离合齿轮12与固定齿轮13的啮合为可打滑地啮合,可打滑地啮合是指离合齿轮12与固定齿轮13啮合时传递扭力,当施加的力大于预设力时,离合齿轮12沿固定齿轮13进行滑动,即不能旋转固定齿轮13,从而达到待锁紧件所受的最大扭力值一定的效果。其中预设力为第一弹性件11由于形变对离合齿轮12产生的扭力;产生打滑效果是由于离合齿轮12与固定齿轮13的斜面状齿121的形状相互配合的结果。
扭力输出机构2包括壳体21和执行组件,执行组件用于连接待锁紧件,执行组件包括主轴22,主轴22的一端伸入壳体21内,离合齿轮12沿壳体21的轴向滑动连接,主轴22与固定齿轮13固定连接;转动壳体21,壳体21带动离合齿轮12转动,离合齿轮12带动固定齿轮13转动,固定齿轮13带动主轴22转动,从而将扭力作用于待锁紧件;当达到第一弹性件11调节的扭力值时,若继续转动壳体21,离合齿轮12将会沿壳体21滑动至与固定齿轮13脱离,不再传递扭矩,从而避免更大的扭力对待锁紧件造成可能的破坏。具体的,壳体21上对应离合齿轮12设有轴向的滑道211,离合齿轮12通过挡块212与壳体21滑动连接(如壳体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沿壳体轴向的滑槽,离合齿轮上设有槽用于安装挡块,挡块设于滑槽内,使离合齿轮能够随壳体转动而转动,同时可以沿壳体的轴向移动,以释放离合齿轮下方连接的第一弹性件的压缩量)。主轴22上设有连接通孔221,连接通孔221的轴线与主轴22轴线垂直,固定齿轮13与主轴22的连接通孔221通过第一圆柱销222固定连接。防退回机构3设于壳体21内,用于维持调节组件的调节位置。
通过设置扭力调节机构1,能够实现对产生扭力的第一弹性件11的形变量进行调节,从而调节扭力上限;通过设置扭力输出机构2,能够实现将扭力输出并作用到待锁紧件上;通过设置防退回机构3,能够实现维持调节组件的调节位置,防止调节组件调节后位置改变影响调节的扭力值。
具体的,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母14和调节杆15,调节杆15的一端伸入壳体21内,调节杆15的另一端从远离主轴22的方向伸出壳体21,调节杆15的另一端与调节螺母14连接,调节螺母14与壳体21间隙配合,第一弹性件11设于调节杆15与离合齿轮12之间。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设于扭力装置的近端,即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调节组件具有调节对第一弹性件11施力大小的作用,且更便于手术过程中操作调节螺母14来调节扭力值。可选地,调节杆15与调节螺母14通过键141连接。
为了提高调节杆15相对于壳体21移动的稳定性,调节杆15的一端与壳体21内壁螺纹连接。调节螺母14旋转调节杆15需要克服调节杆15与壳体21之间的螺纹连接所需的力,提高了调节杆15与壳体21连接的稳定性,防止由于第一弹性件11的弹性力对调节杆15施加一朝向调节螺母14的力而改变调节杆15的位置。
为了减小由于摩擦对第一弹性件11的形变量产生影响,调节杆15与第一弹性件11之间还设有推力球轴承16,具体的,调节杆15伸入壳体21的一端设有轴向的阶梯孔,阶梯孔的大孔151远离调节螺母14设置,阶梯孔的小孔152靠近调节螺母14设置,大孔151内设有推力球轴承16,离合齿轮12设于调节杆15远离调节螺母14的一侧,第一弹性件11的一端与推力球轴承16连接,第一弹性件11的另一端与离合齿轮12连接。
可选地,离合齿轮12远离调节螺母14的一侧设有固定齿轮13,主轴22的一端穿过固定齿轮13、离合齿轮12、第一弹性件11和推力球轴承16伸入调节杆15的小孔152内。
第一弹性件11可以是普通弹簧或不同规格普通弹簧串联而成。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1选用蝶形弹簧,碟簧相对于普通弹簧,性能更优,扭力调节更精确,寿命更长。
为了防止调节杆15调节后位置改变,防退回机构3包括固定螺母31,固定螺母31的外周面与壳体21的内壁螺纹连接,调节杆15穿过固定螺母31的内周面,固定螺母31上设有多个径向的弹性组件311,弹性组件311能够伸出内周面与调节杆15的外表面抵触。转动调节螺母14时,操作者施加的扭力能够克服弹性组件311的弹性力,从而转动调节杆15实现调节杆15位置的调节,但操作者完成调节不再对调节螺母14施加力时,在弹性组件311的弹性力作用下,弹性组件311伸出固定螺母31的内周面对调节杆15施加一向内的压力,同时在调节杆15与壳体21内壁螺纹连接作用下,能够进一步防止调节杆15的位置变化。
为了提高固定螺母31与壳体21连接的稳固性,防退回机构3还包括压紧螺母32,压紧螺母32设于固定螺母31靠近调节螺母14的一侧,压紧螺母32的外周面与壳体21的内壁螺纹连接,调节杆15穿过压紧螺母32的内周面。压紧螺母32的内周面设有第一密封圈33。
弹性组件311可以是径向设置在固定螺母31上的接收杆,接收杆外部或内部设有弹簧和卡件,卡件能够抵触在调节杆15的外表面。本实施例中弹性组件311选用现有的球头柱塞,球头柱塞又称为弹簧柱塞,或者是定位珠/柱,是在螺牙内部装设弹簧和钢珠,在弹簧作用下钢珠能够相对于螺牙往复移动,钢珠能够抵触在调节杆15的外表面。本实施例中球头柱塞与固定螺母31的连接具体为:固定螺母31上的内周面上设有多个径向的安装孔312,球头柱塞的钢珠端从固定螺母31的外侧伸入安装孔312内。
为了防止误旋调节螺母14,调节杆15的外表面对应弹性组件311设有多个凹槽153,凹槽153以调节杆15的中心轴为中心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调节螺母14旋转调节杆15需要克服球头柱塞的钢珠越过凹槽153间的凸起所需的力及调节杆15与壳体21之间的螺纹连接所需的力,因此,其不易误旋。旋转调节螺母14时,钢珠越过凹槽153之间的凸起会产生声音,根据声音可以判断转动调节杆15的程度。可选地,为了使扭力的调节更加直观,还可以通过旋转调节螺母后锁紧件实际所受的力在调节杆表面设置刻度,用以指示具体的扭力值。
具体的,壳体21远离调节螺母14的一端设有外壳头部23,主轴22的另一端伸出外壳头部23。外壳头部23与主轴22之间设有深沟球轴承231,以减小摩擦对扭力的影响,使得主轴22更稳定,扭力调节更准确。外壳头部23与主轴2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232。固定齿轮13与外壳头部23之间设有推力球轴承16。本实施例中,外壳头部23与壳体21螺纹连接。
具体的,执行组件还包括螺钉连接器接头,本实施例螺钉连接器接头优选为螺钉快装接头,螺钉连接器接头包括拉套24和芯杆25,主轴22伸出外壳头部23的一端与芯杆25连接,拉套24套设于芯杆25的外部,拉套24与芯杆25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241,芯杆25上设有滚珠251,拉套24内壁上设有限位凹槽242,滚珠251能够跟随芯杆25移动落入或移出限位凹槽242,从而解除与螺钉连接器的一端的锁定或与螺钉连接器锁定。第二弹性件241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设在芯杆25外,压缩弹簧的一端与芯杆25连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拉套24连接,第二弹性件241的设置能够使芯杆25自动复位。可选地,芯杆25靠近调节螺母14的一侧的端面与主轴22焊接;芯杆25上设有限位通孔252,主轴22上相应的设有连接孔223,第二圆柱销224穿过限位通孔252伸入连接孔223内,第二圆柱销224与限位通孔252处的芯杆25焊接,以限定主轴22的位置。可选地,拉套24上设有通孔,用于安装第三圆柱销243,芯杆25上相应的设有限位槽253,第三圆柱销243伸入限位槽253内,用于限制芯杆25的伸出,可选地,第三圆柱销与拉套焊接。
可调节扭力装置可以是可调节扭力手柄或其它需要特定扭力的装置。
本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可调节扭力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设扭力,旋转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带动调节杆旋转,所述调节杆旋转的同时相对于壳体向远离所述调节螺母的方向移动,所述调节杆挤压第一弹性件,推进离合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形变量调节所述可调节扭力装置的扭力;
拧紧待锁紧件,转动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带动所述离合齿轮转动,所述离合齿轮带动所述固定齿轮转动,所述固定齿轮带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螺钉连接器接头转动,所述螺钉连接器接头带动与所述螺钉连接器接头连接的待锁紧件转动;当外界施加的力大于上一步骤中的预设扭力时,所述离合齿轮沿所述固定齿轮进行滑动,不能带动所述固定齿轮旋转;
当需要重新调节所述可调节扭力装置的扭力值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具体的工作过程为:
预设该扭力装置的扭力:旋转调节螺母14,通过键141连接带动调节杆15旋转,调节杆15旋转的同时相对于壳体21向远离调节螺母14的方向移动,调节杆15推动推力球轴承16挤压碟形弹簧,从而推进离合齿轮12与固定齿轮13啮合,碟形弹簧所受的力大小可调,进而扭力装置的扭力可调;
预设装置扭力后,转动壳体21,进而壳体21带动离合齿轮12转动,离合齿轮12进而带动固定齿轮13转动,之后固定齿轮13带动主轴22转动,主轴22进而带动螺钉连接器接头转动,进而转动与螺钉连接器接头连接的螺钉或其它待锁紧件;当施加的力大于预设力时,离合齿轮12沿固定齿轮13进行滑动,即不能旋转固定齿轮13,从而达到待锁紧件所受的扭力值一定的效果;
当需要重新调节扭力值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扭力装置,设有防退回机构,使调节更加稳定可靠;调节组件位于手柄近端,其具有调节对第一弹性件施力大小的作用,且相对于调节组件位于手柄远端的可调节扭力手柄更便于手术过程中调节扭力值;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扭力装置,调节杆对应弹性组件设有凹槽,能够防止误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扭力装置,第一弹性件使用碟簧,相对于普通的弹簧,性能更优,扭力调节更精确,寿命更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扭力装置,调节杆与第一弹性件之间设置有推力球轴承,外壳头部与主轴之间设有深沟球轴承,其能减小各个部件之间的摩擦对扭力的影响,使得主轴更加稳定,扭力调节更加精确。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扭力调节机构(1),包括调节组件、第一弹性件(11)、离合齿轮(12)和固定齿轮(13),所述第一弹性件(11)设于所述调节组件和所述离合齿轮(12)之间,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弹性件(11)的形变量,所述第一弹性件(11)用于产生扭力,所述离合齿轮(12)用于将所述第一弹性件(11)产生的所述扭力传递给所述固定齿轮(13);
扭力输出机构(2),包括壳体(21)和执行组件,所述执行组件包括主轴(22),所述主轴(22)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21)内,所述离合齿轮(12)沿所述壳体(21)的轴向滑动连接,所述主轴(22)与所述固定齿轮(13)固定连接;
防退回机构(3),所述防退回机构(3)设于所述壳体(21)内,用于维持所述调节组件的调节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母(14)和调节杆(15),所述调节杆(15)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21)内,所述调节杆(15)的另一端从远离所述主轴(22)的方向伸出所述壳体(21),所述调节杆(15)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螺母(14)连接,所述调节螺母(14)与所述壳体(21)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11)设于所述调节杆(15)与所述离合齿轮(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5)的一端与所述壳体(21)内壁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5)伸入所述壳体(21)的一端设有轴向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大孔(151)远离所述调节螺母(14)设置,所述阶梯孔的小孔(152)靠近所述调节螺母(14)设置,所述大孔(151)内设有推力球轴承(16),所述离合齿轮(12)设于所述调节杆(15)远离所述调节螺母(14)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11)的一端与所述推力球轴承(16)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11)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齿轮(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齿轮(12)远离所述调节螺母(14)的一侧设有所述固定齿轮(13),所述主轴(22)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齿轮(13)、离合齿轮(12)、第一弹性件(11)和推力球轴承(16)伸入所述小孔(152)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退回机构(3)包括固定螺母(31),所述固定螺母(31)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21)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15)穿过所述固定螺母(31)的内周面,所述固定螺母(31)上设有多个径向的弹性组件(311),所述弹性组件(311)能够伸出所述内周面与所述调节杆(15)的外表面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退回机构(3)还包括压紧螺母(32),所述压紧螺母(32)设于所述固定螺母(31)靠近所述调节螺母(14)的一侧,所述压紧螺母(32)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21)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15)穿过所述压紧螺母(32)的内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5)的外表面对应所述弹性组件(311)设有多个凹槽(153),所述凹槽(153)以所述调节杆(15)的中心轴为中心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远离所述调节螺母(14)的一端设有外壳头部(23),所述主轴(22)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头部(23),所述外壳头部(23)与所述主轴(22)之间设有深沟球轴承(23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节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组件还包括螺钉连接器接头,所述螺钉连接器接头包括拉套(24)和芯杆(25),所述主轴(22)伸出所述外壳头部(23)的一端与所述芯杆(25)连接,所述拉套(24)套设于所述芯杆(25)的外部,所述拉套(24)与所述芯杆(25)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241),所述芯杆(25)上设有滚珠(251),所述拉套(24)内壁上设有限位凹槽(242),所述滚珠(251)能够跟随所述芯杆(25)移动落入所述限位凹槽(242)内。
CN201922453932.2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可调节扭力装置 Active CN211704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3932.2U CN211704811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可调节扭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3932.2U CN211704811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可调节扭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04811U true CN211704811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21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53932.2U Active CN211704811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可调节扭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04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35617E (en) Torque limiting device for air impact tool
US10058910B2 (en) Riveting tool
CN111053608A (zh) 一种可调节扭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2263709A (en) Clutch device
US4368631A (en) Automatic setting tool
US20130333907A1 (en) Hand-held power tool
US20150122089A1 (en) Screw driving device with adjustable countersink depth
EP2786843B1 (en) A battery powered crimping tool
EP2599590A1 (en) Tangless helical coil insert inserting tool
US4896522A (en) Rotatable coupling for fastener installation tool
CN211704811U (zh) 一种可调节扭力装置
US4074554A (en) Fastener placing apparatus
US2762403A (en) Power operated screw setter
CN210850024U (zh) 一种带有脱落装置的打滑式力矩扳手
JP2004195642A (ja) 螺旋状コイルインサートの動力装着工具
CN108568772B (zh) 包括使反抗转矩转向的支撑支架和动力螺纹驱动器的组件
US5655421A (en) Micro-torque limiting, shock limiting production tool
CN111546275A (zh) 一种限矩螺丝刀
CN106901804B (zh) 超声刀换能器模组及超声刀
EP1412136A2 (en) Prewinder apparatus for tools for installing threaded inserts
CN105437132B (zh) 自适应套筒
CN220972207U (zh) 一种医用可调力矩螺丝刀
CN219357818U (zh) 大底脚螺纹抽芯铆钉铆接专用铆枪
WO2019157379A1 (en) Adjustable disposable torque limiting mount and device
CN220625038U (zh) 一种瞄准具的调节手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