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02035U - 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02035U
CN211702035U CN202020693401.0U CN202020693401U CN211702035U CN 211702035 U CN211702035 U CN 211702035U CN 202020693401 U CN202020693401 U CN 202020693401U CN 211702035 U CN211702035 U CN 211702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ystem
digital board
module
network module
digi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934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晓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lab Beij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Equipment Co ltd
COMLAB(北京)通信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Original Assignee
Comlab Beij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lab Beij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lab Beij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934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02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02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02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直放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该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第二网络模块和第三网络模块,第二网络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至处理器,第二网络模块的第二端设置用于连接至主数字板的端口,实现主数字板的数据透传;第三网络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至处理器,第三网络模块的第二端设置用于连接至从数字板的端口,实现从数字板的数据透传。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直放站的远端机的通信稳定性。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字光纤直放站。

Description

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放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和数字光纤直放站。
背景技术
目前,数字光纤直放站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通过模数/数模转换、数字滤波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信号滤波和处理的一种无线信号中继设备。它通过近端机将射频基站输出信号通过中频数字处理后经光电转化成光信号,采用光纤中继传输方式送至特定的覆盖区域,通过远端机转换成原有的射频信号发射出去完成射频拉远区域覆盖。
中央控制板作为数字直放站设备的控制和信息核心,通过以太网与上位机(网管系统)通讯,通过总线等方式(如I2C、RS485\GPIO)与各模块实时通讯,监测其当前状态并经过综合处理后发送相关信息给上位机(网管系统)。同时,接收来自上位机(网管系统)的控制信息,并对设备各模块进行控制,根据上位机(网管系统)下发的控制命令并综合本地监测信息,对设备各模块(包括光旁路、数字板、功放、电源、漏缆监测、动态环境监测等)进行切换、开关、配置等一系列操作,以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管理。
为了提高光纤直放站的稳定性,可采用信道冗余备份的方案,例如,光纤直放站的远端机中设置主备数字中频板、主备监控单元、主备变频模块、主备低噪声放大器、主备功率放大器等,现有中央控制板也支持信道冗余设计的方案。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中央控制板只支持信道冗余设计,一旦当前信源发生故障,远端机就无法正常工作,远端机的通信稳定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和数字光纤直放站,以解决远端机的通信稳定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字光纤直放站包括主数字板和从数字板,所述主数字板连接至第一信源,所述从数字板连接至第二信源,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处理器;
第二网络模块,所述第二网络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二网络模块的第二端设置用于连接至所述主数字板的端口,实现所述主数字板的数据透传;
第三网络模块,所述第三网络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三网络模块的第二端设置用于连接至所述从数字板的端口,实现所述从数字板的数据透传。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字光纤直放站包括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和数字光纤直放站,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在该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在与主数字板连接的第一信源发生故障时,与从数字板连接的第二信源可继续为直放站的远端机提供通信服务。该用于直放站的控制系统支持信源冗余的设计,提高了直放站的远端机的通信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字光纤直放站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模块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模块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模块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口通信模块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口通信模块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件看门狗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供电电路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0、控制系统;101、处理器;110、第一网络模块;111、交换机;112、网络变压器;113、PHY芯片;114、USB-以太网转换器;120、第二网络模块;130、第三网络模块;141、总线缓冲器;142、看门狗芯片;143、四路总线缓冲器;150、电源供电电路;151、第一电源输入监视器;152、第二电源输入监视器;153、第一降压转换器;154、第二降压转换器;155、欠压保护电路;156、第一输入电源监视器的输入端口;157、第二输入电源监视器的输入端口;158、欠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口;200、主数字板;300、从数字板;400、备数字板;500、漏缆监测模块;600、动环监测模块;700、低噪声放大器;800、功率放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实用新型”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实用新型,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实用新型或实用新型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100,适用于设置信源冗余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结合图1所示,该数字光纤直放站包括主数字板200、从数字板300和控制系统100,主数字板200连接至第一信源,从数字板300连接至第二信源,主数字板200和从数字板300都与控制系统100连接,二者的工作状态受控制系统100控制。例如,控制系统100向主数字板200发送工作信号,主数字板200开始工作,控制系统100向主数字板200发送停止信号,主数字板200停止工作,控制系统100向从数字板300发送工作信号,从数字板300开始工作,控制系统100向从数字板300发送停止信号,从数字板300停止工作。其中,主数字板200的光纤通信端与第一信源通信连接,主数字板200包括第一光电信号转换模块和第一中频-射频变频模块;从数字板300的光纤通信端与第二信源通信连接,从数字板300包括第二光电信号转换模块和第二中频-射频变频模块;在控制系统100的控制下,在主数字板200工作时,从数字板300停止工作,或者,在从数字板300工作时,主数字板200停止工作。
在主数字板200中,第一光电信号转换模块与第一信源通信连接,第一光电信号转换模块实现光电转换,第一中频-射频变频模块实现中频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在从数字板300中,第二光电信号转换模块与第二信源通信连接,第二光电信号转换模块实现光电转换,第二中频-射频变频模块实现中频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
以远端机为例,在主数字板200中,第一光电信号转换模块与第一信源通信连接,第一光电信号转换模块实现光电转换,在下行线路中,第一光电信号转换模块将光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或者,在上行线路中,第一光电信号转换模块将中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第一中频-射频变频模块实现中频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在下行线路中,第一中频-射频变频模块将中频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或者,在上行线路中,第一中频-射频变频模块将射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在从数字板300中,第二光电信号转换模块与第二信源通信连接,第二光电信号转换模块实现光电转换,在下行线路中,第二光电信号转换模块将光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或者,在上行线路中,第二光电信号转换模块将中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第二中频-射频变频模块实现中频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在下行线路中,第二中频-射频变频模块将中频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或者,在上行线路中,第二中频-射频变频模块将射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近端机中的信号转换方式与远端机中的信号转换方式相对应,这里不再赘述。
结合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100,包括处理器101、第二网络模块120和第三网络模块130,其中,第二网络模块120的第一端连接至处理器101,第二网络模块120的第二端设置用于连接至主数字板200的端口,第二网络模块120将主数字板200的数据发送至处理器101,实现主数字板200的数据透传;第三网络模块130的第一端连接至处理器101,第三网络模块130的第二端设置用于连接至从数字板300的端口,第三网络模块130将从数据板的数据发送至处理器101,实现从数字板300的数据透传。
在该控制系统100的控制下,在与主数字板200连接的第一信源发生故障时,与从数字板300连接的第二信源可继续为直放站的远端机提供通信服务。该用于直放站的控制系统100支持信源冗余的设计,提高了直放站的远端机的通信稳定性。
结合图3所示,控制系统100还包括第一网络模块110,第一网络模块110的第二端设置用于连接至主数字板200和从数字板300的端口,第一网络模块110将主数字板200和从数字板300的监测数据传输至处理器101,实现监测主数字板200和从数字板300。采用独立的网络模块实现主数据板、从数据板的数据透传和监测,在一个网络模块出现故障时,或遭遇网络风暴时,不会导致控制系统100完全瘫痪,有利于实现数字光纤直放站的稳定运行。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100可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例如集成在中央控制板上,或者,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100集成为相互连接两个或多个控制模块。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100可设置在远端机,或者,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100设还可置在近端机。
结合图1所示,数字光纤直放站还包括备数字板400,备数字板400连接至第一信源。备数字板400包括第三光电信号转换模块和第三中频-射频变频模块,第三光电信号转换模块与第一信源通信连接,第三光电信号转换模块实现光电转换,第三中频-射频变频模块实现中频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远端机为例,在备数字板400中,第三光电信号转换模块与第一信源通信连接,第三光电信号转换模块实现光电转换,在下行线路中,第三光电信号转换模块将光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或者,在上行线路中,第三光电信号转换模块将中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第三中频-射频变频模块实现中频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在下行线路中,第三中频-射频变频模块将中频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或者,在上行线路中,第三中频-射频变频模块将射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近端机中的信号转换方式与远端机中的信号转换方式相对应,这里不再赘述。
在此基础上,结合图4所示,第二网络模块120的第二端还设置用于连接至备数字板400的端口,实现备数字板400的数据透传,第一网络模块110的第二端还设置用于连接至备数字板400的端口,实现监测备数字板400。采用独立的网络模块实现备数据板的数据透传和监测,在一个网络模块出现故障时,或遭遇网络风暴时,不会导致控制系统100完全瘫痪,有利于实现数字光纤直放站的稳定运行。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控制系统100通过第一网络模块110实现监测主数字板200、备数字板400和从数字板300。其中,控制系统100监测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时延、上下行时延、数字板内功能器件的开关状态和数字板内功能器件的告警状态等。
结合图1所示,数字光纤直放站还包括漏缆监测模块500,漏缆监测模块500设置在漏缆或馈线的一端,漏缆监测模块500发出近似通信频率的检测信号,检测信号沿电缆传播,在电缆的介质特性(表现为特性阻抗)有变化的点或区域产生反射,漏缆监测模块500接收该反射信号,进而判断出故障位置;或者,在检测信号沿电缆传播的过程中,漏缆监测模块500测试接头、跳线、避雷器、直流阻抗器、天线等整个漏缆链路中每个位置回波损耗和驻波值(每个位置的物理射频特性值),进而判断出故障位置。在此基础上,结合图5所示,第一网络模块110的第二端还设置用于连接至所漏缆监测模块500的端口,实现漏缆故障定位监测。控制系统接收到漏缆的故障信息(包括故障位置)后,将该故障信息上传至网管系统,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对漏缆进行维修或更换,为铁路通信信号覆盖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
可选地,第一网络模块110包括多个网口;第二网络模块120包括一个或多个网口;第三网络模块130包括一个或多个网口。每个网口可单独与一个网络节点连接。
例如,第一网络模块110包括2个、3个、4个、5个、6个或更多网口。在一些实际应用中,第一网络模块110包括2个网口,该2个网口分别连接至主数字板200和从数字板300;或者,第一网络模块110包括3个网口,该3个网口分别连接至主数字板200、从数字板300和备数字板400;或者,第一网络模块110包括4个网口,该4个网口分别连接至主数字板200、从数字板300、备数字板400和漏缆监测模块500;或者,第一网络模块110包括5个网口,其中4个网口连接至主数字板200、从数字板300、备数字板400和漏缆监测模块500,最后一个网口留作备用;或者,第一网络模块110包括6个网口,其中4个网口连接至主数字板200、从数字板300、备数字板400和漏缆监测模块500,最后2个网口留作备用。
例如,第二网络模块120包括1个、2个、3个、4个或更多网口。在一些实际应用中,第二网络模块120包括1个网口,连接至主数字板200;或者,第二网络模块包括2个网口,分别连接至主数字板200和备数字板400;或者,第二网络模块包括3个网口,其中2个分别连接至主数字板200和备数字板400,最后一个网口留作备用;或者,第二网络模块包括4个网口,其中2个分别连接至主数字板200和备数字板400,最后2个网口留作备用。
例如,第三网络模块130包括1个、2个或更多网口。在一些实际应用中,第三网络模块130包括1个网口,连接至从数字板300;或者,第三网络模块130包括2个网口,其中一个网口连接至从数字板300,另一个网口留作备用。
可选地,网络模块包括交换机111和网络变压器112,其中,交换机111通过网络变压器112连接至处理器101;或者,网络模块包括交换机111、网络变压器112和物理层PHY芯片113,其中,交换机111通过网络变压器112和PHY芯片113连接至处理器101;或者,网络模块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以太网转换器114。其中,网络模块为第一网络模块110、第二网络模块120和第三网络模块130中的任一个。
例如,第一网络模块110包括交换机111和网络变压器112,其中,交换机111通过网络变压器112连接至处理器101;或者,第二网络模块120包括交换机111和网络变压器112,其中,交换机111通过网络变压器112连接至处理器101;或者,第二网络模块第三网络模块130包括交换机111和网络变压器112,其中,交换机111通过网络变压器112连接至处理器101。
或者,第一网络模块110包括交换机111、网络变压器112和物理层PHY芯片113,其中,交换机111通过网络变压器112和PHY芯片113连接至处理器101;或者,第二网络模块120包括交换机111、网络变压器112和PHY芯片113,其中,交换机111通过网络变压器112和PHY芯片113连接至处理器101;或者,第三网络模块130包括交换机111、网络变压器112和PHY芯片113,其中,交换机111通过网络变压器112和PHY芯片113连接至处理器101。
或者,第一网络模块110包括USB-以太网转换器114;或者,第二网络模块120包括USB-以太网转换器114;或者,第三网络模块130包括USB-以太网转换器114。
结合图6至图8所示,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第一网络模块110包括交换机111和网络变压器112,其中,交换机111通过网络变压器112连接至处理器101;第二网络模块120包括交换机111、网络变压器112和PHY芯片113,其中,交换机111通过网络变压器112和PHY芯片113连接至处理器101;第三网络模块130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以太网转换器114。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交换机111采用IC PLUS CORP的8端口10/100以太网集成交换机111,型号为IC178G。网络变压器112型号为H1NL(10/100base-T),PHY芯片113的型号为LAN8720A。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控制系统100通过网络模块实现对数字光纤直放站内各功能模块的状态实时监测,其中,各功能模块包括功能模块、低噪放模块、供电输入模块等,或者,控制系统100通过网络模块将各功能模块的信息发送至上位机(网管系统),或者,控制系统100通过网络模块接收上位机(网管系统)的控制信息,并对数字光纤直放站内的各功能模块进行控制。
可选地,控制系统100包括一个或多个串口通信模块。一个或多个串口通信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至处理器101,一个或多个串口通信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外设。控制系统100通过串口通信模块实现对数字光纤直放站内各功能模块的状态实时监测,其中,各功能模块包括功能模块、低噪放模块、供电输入模块等,或者,控制系统100通过串口通信模块将各功能模块的信息发送至上位机(网管系统),或者,控制系统100通过串口通信模块接收上位机(网管系统)的控制信息,并对数字光纤直放站内的各功能模块进行控制。
可选地,控制系统100包括第一串口通信模块、第二串口通信模块和第三串口通信模块,其中,第一串口通信模块的第一端与处理器101连接,第一串口通信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外设;第二串口通信模块的第一端与处理器101连接,第二串口通信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外设;第三串口通信模块的第一端与处理器101连接,第三串口通信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外设。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结合图1所示,数字光纤直放站还包括低噪声放大器700和功率放大器800。可选地,数字光纤直放站中设置两个低噪声放大器700和主备两个功率放大器800。
在此基础上,第一串口通信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主数字板200,实现透传主数据。第二串口通信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低噪声放大器700和/或功率放大器800,用于监测低噪声放大器700和/或功率放大器800。第三串口通信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从数字板300,实现从数据透传。在数字板以及监控模块没有网口的情况下,控制系统仍可通过串口通信模块与数字板和监控模块进行通信,扩大了控制系统的兼容性。
可选地,第一串口通信模块、第二串口通信模块或第三串口通信模块中任意一个包括RS485/RS422通信芯片或RS232通信芯片。
例如,在第一串口通信模块、第二串口通信模块或第三串口通信模块中任意一个包括RS485通信芯片的情况下,RS485通信芯片的RXT(Receive Data,接收数据)引脚和TXD(Transmit Data,发送数据)引脚为第一串口通信模块、第二串口通信模块或第三串口通信模块的第一端,RS485通信芯片中用于连接双绞线的引脚为第一串口通信模块、第二串口通信模块或第三串口通信模块的第二端。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RS485通信芯片的型号可以是MAX481、MAX485、MAX490、MAX491、MAX1487中的任意一个。
以型号为MAX1487的通信芯片为例,第三串口通信模块包括反相器,反相器的第一端连接至通信芯片的接收器输出使能引脚和驱动器输出使能引脚,反相器的第二端连接至通信芯片的驱动器输入引脚。这样,第三串口通信模块即可实现自动向从数字板300发送信息。
其中,在反相器的第二端接收高电平时,反相器的第一端输出低电平;在反相器的第二端接收低电平时,反相器的第一端输出高电平。该反相器可通过三极管或场效应管实现。以采用三极管实现为例,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高电平,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此时,三极管的集电极为反相器第一端,三极管的基极为反相器的第二端。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第三串口通信模块的电路图如图9所示。其中,电阻R1、电阻R2和三极管Q1构成反相器。TXD端和RXD端为第三串口通信模块的第一端,A端和B端为第三串口通信模块的第二端。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第一串口通信模块/第二串口通信模块的电路图如图10所示。其中,RXD端、TXD端和RST(Reset,复位)端是第一串口通信模块/第二串口通信模块的第一端,A端和B端时第一串口通信模块/第二串口通信模块的第二端。
结合图11所示,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100还包括硬件看门狗电路。在看门狗电路中,处理器101通过对总线缓冲器141进行使能控制,将复位信号写入看门狗芯片142,看门狗芯片142把输出的复位信息通过四路总线缓冲器143分别为处理器101、PHY芯片113、交换机111提供复位信号。
可选地,数字光纤直放站还包括动环监测模块600。在此基础上,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100还包括动环监测模块接口,动环监测模块接口的第一端连接至处理器101,动环监测模块接口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动环监测模块600。控制系统100和动环监测模块600相互独立,在控制系统100或动环检测单元出现故障时,可单独更换控制系统100或动环检测单元,便于维护。
可选地,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100还包括门状态监控电路,门状态监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处理器101,门状态监控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至传感器。门状态监控电路用于检测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机壳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例如,采集门磁开关的通断电状态,在门磁通电时,默认机壳门处于关闭状态;在门磁断电时,默认门磁处于非关闭状态。
可选地,该门状态监控电路为到位信号检测电路。可检测机壳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例如,利用接近传感器检测机壳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或者,利用限位开关检测机壳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在一些实际应用中,利用传感器ST188检测机壳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可选地,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100还包括温湿度采集电路,温湿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处理器101,温湿度采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至传感器。例如,将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直放站内容,通过该温湿度采集电路接收温湿度的检测信号,从而实现监控直放站内部温湿度。在一些实际应用中,利用传感器SHT10检测直放站内部的温湿度。
可选地,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100还包括:电源供电电路,电源供电电路为控制系统100供电。
可选地,电源供电电路包括主电源输入通道和备电源输入通道。采用主备冗余,提高了控制系统100的供电稳定性。
可选地,电源供电电路包括输入电源监视器。在一些实际应用中,输入电源监视器由LTC4355IDE及其外围电路构成。
可选地,电源供电电路还包括降压转换器,降压转换器的输入端与输入电源监视器的输出端连接。例如利用降压芯片MP1584及其外围电路构成降压转换器,实现直流降压。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电源自电源输入端口通过输入电源监视器输入至控制系统100;或者,电源自电源端口输入至输入电源监视器,再由输入电源监视器输入至降压转换器,最后由降压转换器输入控制系统100。
可选地,电源供电电路还包括欠压保护电路,欠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口用于连接至蓄电池电源,欠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降压转换器。在蓄电池电源包括主蓄电池电源和备蓄电池电源的情况下,主蓄电池电源和备蓄电池电源分别通过二极管输入至欠压保护电路,二极管的阳极用于电源输入,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欠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
结合图12所示,在一些实际应用中,电源供电电路150包括第一输入电源监视器151、第二输入电源监视器152、欠压保护电路155、第一降压转换器153和第二降压转换器154,其中,第一输入电源监视器151和第二输入电源监视器152均由芯片LTC4355IDE及其外围电路构成,第一降压转换器153和第二降压转换器154均由芯片MP1584及其外围电路构成。第一输入电源监视器的输入端口156用于接入第一主备电源,第二输入电源监视器的输入端口157用于接入第二主备电源,欠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口158用于接入主备蓄电池电源。第二输入电源监视器152的输出端和欠压保护电路155的输出端均连接至第一降压转换器153的输入端和第二降压转换器154的输入端。可选地,第一主备电源的电压不同与第二主备电源的电压,例如,第一主备电源的电压为27V,第二主备电源的电压为12V。第一降压转换器153和第二降压转换器154的输出电压不同,例如,第一降压转换器153输出5V电压,第二降压转换器154输出3.3V电压。
可选地,电源供电电路还包括电压检测电路。例如,利用电阻对电源电压进行分压,再利用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压跟随器采集经分压后得到的电压,该电压通过处理器101的模数转换通道输入处理器101,实现对电源电压的监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字光纤直放站。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字光纤直放站包括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流程及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所述数字光纤直放站包括主数字板和从数字板,所述主数字板连接至第一信源,所述从数字板连接至第二信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处理器;
第二网络模块,所述第二网络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二网络模块的第二端设置用于连接至所述主数字板的端口,实现所述主数字板的数据透传;
第三网络模块,所述第三网络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三网络模块的第二端设置用于连接至所述从数字板的端口,实现所述从数字板的数据透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网络模块,所述第一网络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一网络模块的第二端设置用于连接至所述主数字板和所述从数字板的端口,实现监测所述主数字板和所述从数字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系统,所述数字光纤直放站还包括备数字板,所述备数字板连接至所述第一信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模块的第二端还设置用于连接至所述备数字板的端口,实现所述备数字板的数据透传;
所述第一网络模块的第二端还设置用于连接至所述备数字板的端口,实现监测所述备数字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系统,所述数字光纤直放站还包括漏缆监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模块的第二端还设置用于连接至所述漏缆监测模块的端口,实现漏缆故障定位监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网络模块包括交换机和网络变压器,其中,所述交换机通过所述网络变压器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或者,
网络模块包括交换机、网络变压器和物理层PHY芯片,其中,所述交换机通过所述网络变压器和所述PHY芯片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或者,
网络模块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以太网转换器;
其中,所述网络模块为所述第一网络模块、所述第二网络模块和所述第三网络模块中的任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串口通信模块,一个或多个所述串口通信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处理器,一个或多个所述串口通信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外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所述直放站还包括动环监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动环监测模块接口,所述动环监测模块接口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动环监测模块接口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所述动环监测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门状态监控电路,所述门状态监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处理器;和/或,
温湿度采集电路,所述温湿度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处理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源供电电路,所述电源供电电路为所述控制系统供电。
10.一种数字光纤直放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
CN202020693401.0U 2020-04-29 2020-04-29 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 Active CN211702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3401.0U CN211702035U (zh) 2020-04-29 2020-04-29 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3401.0U CN211702035U (zh) 2020-04-29 2020-04-29 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02035U true CN211702035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83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93401.0U Active CN211702035U (zh) 2020-04-29 2020-04-29 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020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7031B (zh) 一种测控终端
CN104378137B (zh) 中继器及其信息传输方法
CN102427385A (zh) 备份式WiFi光载无线交换系统
CN207215940U (zh) 一种带接地查找功能的绝缘监测装置
CN104158670B (zh) 千兆以太网旁路器
CN110488700B (zh) 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及机器人
EP2625620A1 (en) Remote access appliance with communication protocol autosensing feature
CN106685782A (zh) 一种带有DP总线数据采集功能的Profibus有源终端电阻装置
CN211702035U (zh) 用于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控制系统
CN205071015U (zh) 以太网供电装置
CN205123764U (zh) 具备光电隔离及防止rs485通讯总线占死故障功能的电力仪表
CN209046648U (zh) 一种带备份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
CN205003537U (zh) 列车通信设备
CN209417267U (zh) 一种断电感应监控终端
CN111049742A (zh) 支持自动旁路功能的远动通道报文镜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929089A (zh) 通讯信号传输方法、电路及系统
CN112165162A (zh) 一种运载火箭地面电源控制系统
CN101547049A (zh) 一种室内外微波收发通信监控方法及其通信监控系统
CN206759458U (zh) 通信设备的接口装置、直放站的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
CN209593456U (zh) 一种智能化集线器控制系统
CN214544799U (zh) 电力电缆隧道物联网监控网络系统
CN216721335U (zh) 一种数据转换装置及氢能设备
CN111010213A (zh) 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
CN112824127B (zh) 用于列车蓄电池箱的多路采集温度极限保护装置及方法
CN218498872U (zh) Dtu数据采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