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9921U - 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99921U
CN211699921U CN202020607073.8U CN202020607073U CN211699921U CN 211699921 U CN211699921 U CN 211699921U CN 202020607073 U CN202020607073 U CN 202020607073U CN 211699921 U CN211699921 U CN 211699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sensor
rogowski coil
lightning current
shielding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070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耀林
杨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Baoshen Railway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hua Baoshen Railwa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hua Baoshen Railwa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hua Baoshen Railwa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070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99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99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99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Instrument Details And Bridges, And Automatic Balanc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用于安装于墙面上,该安装装置包括屏蔽管和电木固定座,屏蔽管安装于电木固定座上,电木固定座用于安装于墙面上,屏蔽管内用于放置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本实施例提供的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包括屏蔽管和电木固定座,屏蔽管内用于放置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在安装时仅需要将屏蔽管安装到电木固定座上,再将电木固定座固定到墙面上即可。该安装固定方式较为简单,同时也易于拆卸、维修和改造。另外,屏蔽管接地后可形成封闭腔体,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则处于低电压环境,很好地隔离了外界的高压环境,使得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抗屏蔽干扰的性能。

Description

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牵引供电系统的牵引网距离长,所处环境复杂,易遭受雷击的侵入,从而造成牵引供电系统的频繁跳闸事故,严重时甚至损坏牵引供电系统的电气设备。雷电流参数的测量对于研究雷电流对牵引供电系统的危害与探讨防雷措施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罗氏线圈由于其无铁芯,测量频带范围广等优势,可以应用于雷电流传感器领域。目前,在牵引供电系统领域还不存在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导致工作人员在维修或更换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时十分不便,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安装拆卸方便,绝缘性能好,具有较好的抗干扰屏蔽性能,方便将罗氏线圈广泛应用于牵引供电系统的雷电流的测量。
一种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包括:
屏蔽管和电木固定座,所述屏蔽管安装于所述电木固定座上,所述电木固定座用于安装于所述墙面上,所述屏蔽管内用于放置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木固定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屏蔽管的一端穿入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屏蔽管的另一端外伸出所述第一通孔。如此,即可将所述屏蔽管安装到所述电木固定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木固定座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将所述电木固定座安装至所述墙面上。所述第二通孔可以为螺纹孔,所述紧固件为螺钉,所述墙面上设置有所述支撑金属板。所述电木固定座上开设有四个所述螺纹孔,所述螺钉穿过所述螺纹孔并钉入所述墙面上的所述支撑金属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热缩管,所述屏蔽管穿入所述第一通孔的端部插入所述热缩管的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缩管的形状为U形,所述热缩管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热缩管的两个端部内分别插设一根所述屏蔽管。即所述屏蔽管有两根,两根所述屏蔽管和所述热缩管的两端一一对应,所述屏蔽管用于插入所述第一通孔的端部还需再插入所述热缩管的端部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缩管用于插设所述屏蔽管的端部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热缩管的外壁和形成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填充高压硅橡胶。所述高压硅橡胶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整个安装装置的绝缘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绝缘子,所述绝缘子分别套在所述热缩管的两端。所述绝缘子是指安装在不同电位的导体或导体与接地构件之间的能够耐受电压和机械应力作用的器件。不同类型绝缘子的结构和外形虽有较大差别,但都是由绝缘件和连接金具两大部分组成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子为35千伏等级绝缘子,所述热缩管为35千伏等级热缩绝缘管。在所述屏蔽管两端分别套上所述35千伏绝缘子,大大增加了所述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与墙面上的支撑金属板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绝缘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热缩管两端的两根所述屏蔽管之间相隔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用于安装牵引变压器二次侧母排。将所述牵引变压器二次侧母排置于两根所述屏蔽管之间,保证了所述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与所述牵引变压器二次侧母排之间具有绝缘间隙,可使得所述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绝缘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管远离所述热缩管的一端连接于接地引线,用于接地。所述屏蔽管接地后可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那么在所述屏蔽管里的所述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则处于低电压环境,很好地隔离了外界的高压环境,这不仅使得所述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抗屏蔽干扰的性能,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上述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包括屏蔽管和电木固定座,屏蔽管内用于放置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在安装时仅需要将屏蔽管安装到电木固定座上,再将电木固定座固定到墙面上即可。本安装装置的安装固定方式较为简单,同时也易于拆卸,方便维修和改造。此外,将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放置在屏蔽管内,当屏蔽管接地后可形成封闭腔体,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则处于低电压环境,很好地隔离了外界的高压环境,使得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抗屏蔽干扰的性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木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屏蔽管;200、电木固定座;210、第一通孔;300、热缩管;400、绝缘子;500、紧固件;600、接地引线;700、支撑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某体”、“某部”可以为对应“构件”的一部分,即“某体”、“某部”与该“构件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构件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某体”、“某部”可以独立制造,再与“构件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本申请对上述“某体”、“某部”的表达,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特征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为是本申请等同的技术方案。“第一安装件”可以为“安装单元”这一模块的其中一个零件,即与“安装单元的其他构件”进行模块化组装;也可以与“安装单元的其他构件”相对独立,可分离,即可在本装置中与“安装单元的其他构件”模块化组装。本申请“单元”、“组件”、“机构”、“装置”所包含的构件亦可灵活进行组合,即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模块化生产,以方便进行模块化组装。本申请对上述构件的划分,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构件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是本申请等同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具有安装拆卸方便,绝缘性能好,具有较好的抗干扰屏蔽性能,方便将罗氏线圈广泛应用于牵引供电系统的雷电流的测量的优点,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图1示出了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电木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该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用于安装于墙面上,该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包括屏蔽管100和电木固定座200,所述屏蔽管100安装于所述电木固定座200上,所述电木固定座200用于安装于所述墙面上,所述屏蔽管100内用于放置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未图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包括屏蔽管100和电木固定座200,屏蔽管100内用于放置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在安装时仅需要将屏蔽管100安装到电木固定座200上,再将电木固定座200固定到墙面上即可。本安装装置的安装固定方式较为简单,同时也易于拆卸,方便维修和改造。此外,将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放置在屏蔽管内,当屏蔽管接地后可形成封闭腔体,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则处于低电压环境,很好地隔离了外界的高压环境,使得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抗屏蔽干扰的性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牵引供电系统是将交流中压电压经降压整流变成直流1500V或直流750V的电压,为电动列车提供牵引供电。它包括牵引变电所与牵引网。牵引变电所可以分成正线牵引变电所、车辆段或停车场牵引变电所,正线牵引变电所义分为车站牵引变电所和区间牵引变电所。牵引变电所一般采用设备安装在建筑物内的形式,另外也有少量的箱式牵引变电所。牵引网包括接触网与回流网。接触网有架空接触网和接触轨两种悬挂方式。大多数工程利用走行轨兼作回流网,少数工程单独设置回流轨。
进一步地,罗哥夫斯基线圈(Rogowski Coil)又称罗柯夫斯基线圈、罗氏线圈或空心线圈。罗氏线圈是一种交流电流传感器,是一个空心环形的线圈,有柔性和硬性两种,可以直接套在被测量的导体上来测量交流电流。罗氏线圈适用于较宽频率范围内的交流电流的测量,对导体、尺寸都无特殊要求,具有较快的瞬间反应能力,广泛应用在传统的电流测量装置如电流互感器无法使用的场合,用于电流测量,尤其是高频、大电流测量。罗氏线圈具有以下优点:对于高频、大电流测量有独特的优势;线性度好,标定容易;可测量不规则导体;安装方便,无须破坏导体;适用频率从0.1Hz到1MHz;高频角差小,低频角差较大。无二次开路危险;维修简单方便。此外,雷电流传感器作为变电站雷击在线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测量精度,甚至决定着系统功能能否实现。基于罗氏线圈的理论分析和雷电流传感器的特点,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对于研究雷电流对牵引供电系统的危害与探讨防雷措施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电木固定座20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0,所述屏蔽管100的一端穿入所述第一通孔210内,所述屏蔽管100的另一端外伸出所述第一通孔210。如此即可将屏蔽管100安装到电木固定座200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木固定座200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未图示),紧固件500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将所述电木固定座200安装至所述墙面上。具体地,第二通孔可以为螺纹孔,紧固件500为螺钉,墙面上设置有支撑金属板700。电木固定座200上开设有四个螺纹孔,螺钉穿过螺纹孔并钉入墙面上的支撑金属板70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还包括热缩管300,所述屏蔽管100穿入所述第一通孔210的端部插入所述热缩管300的端部。具体地,所述热缩管300的形状为U形,所述热缩管3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热缩管300的两个端部内分别插设一根所述屏蔽管100。即屏蔽管100有两根,两根屏蔽管100和热缩管300的两端一一对应,屏蔽管100用于插入第一通孔210的端部再插入热缩管300的端部内。同理,热缩管300用于插设屏蔽管100的端部也穿设在第一通孔210内,热缩管300的外壁和形成第一通孔210的内壁之间填充高压硅橡胶,用于提高绝缘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还包括绝缘子400,所述绝缘子400分别套在所述热缩管300的两端。具体地,所述绝缘子400为35千伏等级绝缘子400,所述热缩管300为35千伏等级热缩绝缘管。在屏蔽管100两端分别套上35千伏绝缘子400,大大增加了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与墙面上的支撑金属板700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绝缘性能。
其中,绝缘子400是指安装在不同电位的导体或导体与接地构件之间的能够耐受电压和机械应力作用的器件。绝缘子400种类繁多,形状各异。不同类型绝缘子400的结构和外形虽有较大差别,但都是由绝缘件和连接金具两大部分组成的。绝缘子400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早年间绝缘子400多用于电线杆,慢慢发展于高型高压电线连接塔的一端挂了很多盘状的绝缘体,它是为了增加爬电距离的,通常由玻璃或陶瓷制成,就叫绝缘子400。绝缘子400不应该由于环境和电负荷条件发生变化导致的各种机电应力而失效,否则绝缘子400就不会产生重大的作用,就会损害整条线路的使用和运行寿命。绝缘子400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电气绝缘和机械固定,为此规定有各种电气和机械性能的要求。如在规定的运行电压、雷电过电压及内部过电压作用下,不发生击穿或沿表面闪络;在规定的长期和短时的机械负荷作用下,不产生破坏和损坏;在规定的机、电负荷和各种环境条件下长期运行以后,不产生明显的劣化;绝缘子400的金具,在运行电压下不产生明显的电晕放电现象,以免干扰无线电或电视的接收。因为绝缘子400是大量使用的器件,对其连接金具还要求具有互换性。此外,绝缘子400的技术标准还根据型号和使用条件的不同,要求对绝缘子400进行各种电气的、机械的、物理的以及环境条件变化的试验,以检验其性能和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位于热缩管300两端的两根屏蔽管100之间相隔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用于安装牵引变压器二次侧母排(未图示)。将牵引变压器二次侧母排置于两根屏蔽管100之间,保证了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与牵引变压器二次侧母排之间具有绝缘间隙,可使得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绝缘性能。其中,牵引变压器是将三相电力系统的电能传输给二个各自带负载的单相牵引线路。二个单相牵引线路分别给上下行机车供电。牵引变压器是一种特殊电压等级的电力变压器,应满足牵引负荷变化剧烈、外部短路频繁的要求,是牵引变电所的“心脏”。变压器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一次侧),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即为二次侧。母排就是指供电系统中,电柜中总制开关与各分路电路中的开关的连接铜排或铝排。表面有做绝缘处理,主要作用是做导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屏蔽管100远离所述热缩管300的一端连接于接地引线600,用于接地。屏蔽管100接地后可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那么在屏蔽管100里的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则处于低电压环境,很好地隔离了外界的高压环境,这不仅使得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抗屏蔽干扰的性能,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的安装固定方式较为简单,同时也易于拆卸,方便维修和改造。进一步地,在屏蔽管100两端分别套上35千伏绝缘子400,大大增加了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与墙面上的支撑金属板700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绝缘性能。将牵引变压器二次侧母排置于两根屏蔽管100之间,保证了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与牵引变压器二次侧母排之间具有绝缘间隙,可使得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绝缘性能。另外,屏蔽管100接地后可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那么在屏蔽管100里的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则处于低电压环境,很好地隔离了外界的高压环境,这不仅使得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抗屏蔽干扰的性能,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用于安装于墙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屏蔽管和电木固定座,所述屏蔽管安装于所述电木固定座上,所述电木固定座用于安装于所述墙面上,所述屏蔽管内用于放置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木固定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屏蔽管的一端穿入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屏蔽管的另一端外伸出所述第一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木固定座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将所述电木固定座安装至所述墙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缩管,所述屏蔽管穿入所述第一通孔的端部插入所述热缩管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缩管的形状为U形,所述热缩管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热缩管的两个端部内分别插设一根所述屏蔽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缩管用于插设所述屏蔽管的端部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热缩管的外壁和形成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填充高压硅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子,所述绝缘子分别套在所述热缩管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为35千伏等级绝缘子,所述热缩管为35千伏等级热缩绝缘管。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热缩管两端的两根所述屏蔽管之间相隔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用于安装牵引变压器二次侧母排。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管远离所述热缩管的一端连接于接地引线。
CN202020607073.8U 2020-04-21 2020-04-21 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 Active CN211699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7073.8U CN211699921U (zh) 2020-04-21 2020-04-21 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7073.8U CN211699921U (zh) 2020-04-21 2020-04-21 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99921U true CN211699921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81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07073.8U Active CN211699921U (zh) 2020-04-21 2020-04-21 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999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29684B (zh) 一种超/特高压sf6气体绝缘穿墙套管及其绝缘支撑结构
CN211699921U (zh) 牵引供电系统罗氏线圈雷电流传感器安装装置
WO2021052036A1 (zh) 一种基于法兰盘螺栓的gis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6165418A (zh) 一种10kV柱上断路器用一体外挂式电压传感器、断路器
RU185716U1 (ru) Шинный датчик высокого напряжения
CN203481034U (zh) 开启式电流互感器
CN202749310U (zh) 可更换内置电压互感器式高压交流分界断路器
CN210837426U (zh) 一种变压器铁心接地引线结构
KR100915653B1 (ko) 전자기유도 현상을 응용한 기중절연 고압기기 전류측정장치
CN213600769U (zh) 一种箱变内的高压电流计量装置及具有该高压电流计量装置的箱变
CN108312087B (zh) Gil支柱绝缘子试验用装配工装
CN203456779U (zh) 一种适用于开关柜的计量手车
CN2754195Y (zh) 户外高压组合互感器
CN219800600U (zh) 电流互感器、开关设备及风电装置
RU2386184C2 (ru) Полимерный изолятор
KR102600884B1 (ko) 설치 용이성이 향상된 모듈형 전압측정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가스절연개폐장치
CN217741312U (zh) 一种开路保护装置及互感器系统
CN212694999U (zh) 一种户外干式组合互感器
CN220553329U (zh) 新型智能绝缘子
CN212341301U (zh) 一种架空线路检测装置
CN220138085U (zh) 三相双绕组变压器进线布置结构
CN215575220U (zh) 一种开关柜用内锥封套
CN202309001U (zh) 非接触式输配电线路防的雷击装置
CN217426523U (zh) 一种零序互感器
CN211605938U (zh) 一种电缆快速连接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14010 No.1, alding street, Kundulun District, Baotou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oneng Baoshen Railwa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014010 No.1, alding street, Kundulun District, Baotou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SHENHUA BAOSHEN RAILWAY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