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8940U - 一种水电站集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电站集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98940U
CN211698940U CN201922346766.6U CN201922346766U CN211698940U CN 211698940 U CN211698940 U CN 211698940U CN 201922346766 U CN201922346766 U CN 201922346766U CN 211698940 U CN211698940 U CN 211698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ized control
safety
control center
control system
iso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467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镇年
刘江啸
温凤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shen Zhishu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ONGSH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ONGSHE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ONGSH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467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989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98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98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行业的自动化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水电站集控系统。包括集控中心以及与集控中心连接的不同区域内的独立分站;集控中心与分站之间通过专用网络进行连接;集控中心与分站之间设置有纵向加密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独立分站中的安全分区,实现了横向安全隔离和纵向安全隔离,横向安全隔离通过逻辑隔离,纵向安全隔离通过纵向加密装置实现。保障上下级各安全区的纵向互联在相同安全区进行,避免安全区纵向交叉。

Description

一种水电站集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行业的自动化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水电站集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到今天,我国在水电站信息化管理起步不久,因此研究信息化技术在电站的应用,不断完善应用方案,使电站集成化、物联网、智能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这将有利于电站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和电站的经济效益。
为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建设一个“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易于维护,扩展性强”的水电站群监控系统,逐步实现水电站的运行控制集中化、管理信息化、日常维护专业化,有利于提高水电站监控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日益成为重要信息交换手段,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地球村"变得越来越现实,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这个平台进行交流和学习,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说计算机已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这是计算机网络受欢迎的一面。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众所周知,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因此网络常常受到诸如黑客、怪客、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的攻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电站集控系统,能够实现提高对于大型水电站整体控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电站集控系统,包括集控中心以及与集控中心连接的不同区域内的独立分站;集控中心与分站之间通过专用网络进行连接;集控中心与分站之间设置有纵向加密装置。
进一步的,集控中心包括多个监控工作站及数据存储装置,监控工作站与存储装置通过纵向加密装置与独立分站连接。
进一步的,数据存储装置包括数据库和采集服务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分站包括第一安全分区和第二安全分区,第一安全分区和通过纵向加密装置与所述集控中心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安全分区与集控中心之间设置有防火墙。
进一步的,第一安全分区和第二安全分区连接有隔离装置。
进一步的,第一安全分区内设置有第一工作站和第二工作站,第一工作站和所述第二工作站通过隔离装置与第二安全分区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安全分区包括水雨情服务器,水雨情服务器通过隔离装置与第一工作站、第二工作站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网络连通的路由器。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独立分站中的安全分区,实现了横向安全隔离和纵向安全隔离,横向安全隔离通过逻辑隔离,纵向安全隔离通过纵向加密装置实现。保障上下级各安全区的纵向互联在相同安全区进行,避免安全区纵向交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电站集控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电站集控系统,包括集控中心以及与集控中心连接的不同区域内的独立分站;集控中心与分站之间通过专用网络进行连接;集控中心与分站之间设置有纵向加密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集控中心包括多个监控工作站及数据存储装置,监控工作站与存储装置通过纵向加密装置与独立分站连接,数据存储装置包括数据库和采集服务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采集服务器用于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库用于进行数据存储。在本实施例中,既包括采集服务器也具有数据库,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有具有以上两种功能的单独的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存储装置具有主要两部分功能,一部分通过集成现有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及运行时间等信息;并接收水电站的雨量信息,上下游水位信息。另一部分负责实时接收采各电站发送来的数据,并对所接收数据进行存储管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能展示各电站名称、装机台数、单机容量等基础信息及运行状态及运行时间等信息。在发生预警信息时主动发短信给运维或其他相关人员,同时也可接受主动查询电站信息,根据报警的级别自动把应急预案发送到相关人员的手机上。
在本实施例中,分站包括第一安全分区和第二安全分区,第一安全分区和通过纵向加密装置与所述集控中心连接。第一安全分区和第二安全分区之间设置有隔离装置,第一安全分区和第二安全分区通过隔离装置实现物理隔离,即保障了两个分区之间的数据的安全性。
第一安全分区与集控中心之间通过纵向加密装置连接,纵向加密装置通过逻辑隔离的方式实现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纵向加密装置设置在集控中心输出节点位置,并且在第一安全分区进行数据接受节点位置也设置有集控中心。
在本实施例中,单独的第一安全分区与集控中心之间设置有两个纵向加密装置,即在数据输出和数据输入两个层面上都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对应设置的纵向加密装置之间还设置有防火墙,近一步的保证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包括各电站监控其管辖范围内的所有设备:配电设备、机组设备等。现地设备均配置LCU,核心监控单元PLC集成以太网口,连接到光纤以太网,以太网在管理所分中心接入集控中心的以太网交换机。所有LCU配置以太网接口,通过编程软件,以太网口输出标准TCP/IP数据格式,对水雨情监测系统,在现地中控室已建立水雨情工作站,通过OPC的方式,经安全隔离装置,输入集控中心,统一存储和管理。
在本实施例中,纵向加密装置证书服务系统采用离线方式工作,不用与广域网相连。密码机管理中心直接与各密码机通信,实现对全系统密码机的集中管理。
本实施例中的横向隔离是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横向防线。应当采用不同强度的安全设备隔离各安全区,在生产控制大区与管理信息大区之间必须部署经国家指定部门检测认证的电力专用横向单向安全隔离装置,隔离强度应当接近或达到物理隔离。生产控制大区内部的安全区之间应当采用具有访问控制功能的网络设备、运营商专线正反向隔离设备、安全可靠的硬件防火墙或者相当功能的设施,实现逻辑隔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全分区内设置有工作站,在本实施例中工作站的数量为2即包括第一工作站和第二工作站;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系统架构设置数量不同的工作站。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全分区包括水雨情服务器,水雨情服务器通过隔离装置与第一工作站、第二工作站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建立纵向加密装置作为传输平台,并能提供各业务连接所需的接口和带宽。纵向加密装置网络系统要为下列业务提供连接、接口和传输通道:
(1)在集控中心、各水电站中控室之间组成自愈星形结构的综合通信网络系统,中控室分别为该网络中的节点并配置相应的纵向加密装置。
(2)为中控室之间建立用于计算机监控系统组网的100M以太网提供接口和传输通道;
(3)为后期待建的项目建立连接提供100M以太网接口和传输通道预留接口。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的网络传输方式为专线,在本实施例的系统中专网具有不掉线的技术效果,实现各站数据的实时传输,满足多站同时运行时,上报数据不会出现拥堵情况。通过专网,实现现有站的自动化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水电站集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控中心以及与所述集控中心连接的不同区域内的独立分站;所述集控中心与所述分站之间通过专用网络进行连接;所述集控中心与所述分站之间设置有纵向加密装置;所述集控中心包括多个监控工作站及数据存储装置,所述监控工作站与所述存储装置通过所述纵向加密装置与所述独立分站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电站集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装置包括数据库和采集服务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集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站包括第一安全分区和第二安全分区,所述第一安全分区和通过纵向加密装置与所述集控中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电站集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分区与所述集控中心之间设置有防火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电站集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分区和所述第二安全分区连接有隔离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电站集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分区内设置有第一工作站和第二工作站,所述第一工作站和所述第二工作站通过所述隔离装置与所述第二安全分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电站集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全分区包括水雨情服务器,所述水雨情服务器通过所述隔离装置与所述第一工作站、所述第二工作站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集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网络连通的路由器。
CN201922346766.6U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水电站集控系统 Active CN211698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6766.6U CN211698940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水电站集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6766.6U CN211698940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水电站集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98940U true CN211698940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93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46766.6U Active CN211698940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水电站集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989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1843A (zh) * 2020-12-28 2021-05-04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供电系统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1843A (zh) * 2020-12-28 2021-05-04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供电系统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7758A (zh) 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部署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812710B (zh) 电力通信专用通信终端
CN105790990B (zh) 一种监管配用电通信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7682192B (zh) 一种县域供电所数据通信的方法
CN105100252A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监控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CN103987071A (zh) 电力td-lte无线业务系统
CN105207800A (zh) 多通信方式融合的电力无线通信专网业务系统
CN210444305U (zh) 无线专网系统
CN211698940U (zh) 一种水电站集控系统
CN103036881B (zh) 一种对隔离装置统一配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069751A (zh) 网络信息处理系统、网络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6789172B (zh) 一种配电网网络通信系统
CN109587025B (zh) 一种端口自学习的智能变电站交换机
KR20210057005A (ko) 데이터를 공유하기 위한 보안 메쉬넷 시스템 및 개개의 결합 및 인터페이스 디바이스들
CN103888335A (zh) 一种变电站信息网络互联的方法
CN107888404A (zh) 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能冗余运行的通信系统和其运行方法
Guo et al. Key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for Intelligent Control of Power 5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Zhou et al. Research on electric 5G networking and multi-service bearer scheme based on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Limeng et al. 5G network slicing technology helps smart grid development
CN105046397A (zh) 一种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管理方法
CN101436986B (zh) 一种基于elcp协议通信路由的实现方法
CN112383347B (zh) 一种基于传输网与租用公网的电力传输系统
CN217957094U (zh) 梯级水电站的远程集中控制网络组网结构
CN104882960B (zh)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方法及系统
CN117812101A (zh) 一种通信装置和电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601, Building 5, Software Park, Keji Middle 2nd Road, High-tech Zon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shen Zhishui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601, building 5, software park, kekezhong 2nd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ONGSHEN ELECTRON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