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44305U - 无线专网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专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44305U
CN210444305U CN201921974885.XU CN201921974885U CN210444305U CN 210444305 U CN210444305 U CN 210444305U CN 201921974885 U CN201921974885 U CN 201921974885U CN 210444305 U CN210444305 U CN 210444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wireless private
equipment
private network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7488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少华
杨林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92197488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44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44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443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专网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核心网设备,通过安全接入平台与电网的核心区网络相连,核心网设备用于通过骨干通信网与提供无线业务的基站通信,其中,电网的核心区网络包括生产控制区和信息管理区;基站设备,与骨干通信网的节点相连,用于节点的多个业务终端建立无线专网进行无线通信;无线专网终端模块,安装在业务终端上,用于配合对应的基站设备,在节点与业务终端之间建立无线专网;无线专网网管设备,用于对基站和对应的业务终端的无线专网进行检测控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电力网络通信效率低,通信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无线专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线专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系统中核心城区配用电业务多采用光纤接入,通信方式较单一,且光纤网络存在建设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无法满足业务终端的全覆盖要求。缺乏能够适应移动作业等应用的混合组网规划和解决方案,无法适应大规模、多种类泛在终端的广泛接入和覆盖,光纤覆盖方式单一,缺乏混合组网应用。
无线公网通道质量难以保障,存在安全风险,当前无线公网虽然在覆盖密度、信号强度方面已逐步完善提高,但在特高压线路走廊等地区,信号覆盖和强度仍不能满足电力通信需求,存在数据延迟和丢失等问题。无线公网容量原则上是按照一定的话务量前提(约10%-30%用户使用)设计。在发生水火灾情、重大会议等突发事件时,公网存在被大量用户拥挤导致瘫痪的情况。电力设备信息传送过度依靠公网,必然存在不可靠因素。电力终端业务数据经无线公网进入运营商基站后,数据需要在互联网上迂回相当长的路由才能到达所在市公司信通机房。电力部门缺乏对通信通道及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权限,无法保证通信质量。
骨干环网带宽不足,随着主网、配网建设的全面铺开,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相应电力数据通信网带宽的迅速提升,加之本次电力无线专网的规划建设,现有光纤骨干环网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传输负荷需求,带宽能力不足。
因此,相关技术中的电力网络通信效率低,通信质量差。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专网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电力网络通信效率低,通信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专网系统,包括:核心网设备,通过安全接入平台与电网的核心区网络相连,所述核心网设备用于通过骨干通信网与提供无线业务的基站通信,其中,所述电网的核心区网络包括生产控制区和信息管理区;基站设备,与所述骨干通信网的节点相连,用于所述节点的多个业务终端建立无线专网进行无线通信;无线专网终端模块,安装在所述业务终端上,用于配合对应的基站设备,在所述节点与所述业务终端之间建立无线专网;无线专网网管设备,用于对所述基站和对应的所述业务终端的所述无线专网进行检测控制。
可选的,所述核心网设备通过用户网络边缘设备与变电站相连,所述变电站与所述骨干通信网相连。
可选的,所述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包括交换机和/或路由器。
可选的,所述核心网设备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和第二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通过所述安全接入平台接入所述生产控制区,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通过所述安全接入平台接入所述信息管理区相连。
可选的,所述生产控制区所述安全接入平台之间设置有双向隔离装置,所述双向隔离装置包括用于隔离第一数据的正向隔离装置和用于隔离第二数据的反向隔离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为从安全接入平台传输到生产控制区方向的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从管理信息区传输到安全生产平台方向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包括第一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和第二用户网络边缘设备;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网络边缘设备与所述骨干通信网相连,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用户网络边缘设备与所述骨干通信网相连;所述第一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均与所述无线专网网管设备相连。
可选的,所述变电站包括第一变电站和第二变电站;所述第一用户网络边缘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变电站或者所述第二变电站与所述骨干通信网相连,所述第二用户网络边缘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变电站或者所述第一变电站与所述骨干通信网相连;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网络边缘设备使用不同的变电站。
可选的,所述无线专网网管设备与接口服务器相连,其中,所述接口服务器用于将所述无线专网网管设备与电网的资产管理系统AMS相连。
可选的,所述基站通过变电站与所述骨干通信网连接。
可选的,所述基站通过传输设备与所述变电站连接,其中,所述传输设备与所述基站均设置在供电所。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核心网设备,通过安全接入平台与电网的核心区网络相连,核心网设备用于通过骨干通信网与提供无线业务的基站通信,其中,电网的核心区网络包括生产控制区和信息管理区;基站设备,与骨干通信网的节点相连,用于节点的多个业务终端建立无线专网进行无线通信;无线专网终端模块,安装在业务终端上,用于配合对应的基站设备,在节点与业务终端之间建立无线专网;无线专网网管设备,用于对基站和对应的业务终端的无线专网进行检测控制的方式,通过无线专网网管系统对无线专网进行控制管理,达到了提高无线专网的通信效率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升通信质量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电力网络通信效率低,通信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无线专网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无线专网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无线专网系统的组网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各地市公司侧电力无线专网承载网方案架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专网系统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无线专网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
核心网设备12,通过安全接入平台与电网的核心区网络相连,核心网设备用于通过骨干通信网与提供无线业务的基站通信,其中,电网的核心区网络包括生产控制区和信息管理区;基站设备14,与骨干通信网的节点相连,用于节点的多个业务终端建立无线专网进行无线通信;无线专网终端模块16,安装在业务终端上,用于配合对应的基站设备,在节点与业务终端之间建立无线专网;无线专网网管设备18,用于对基站和对应的业务终端的无线专网进行检测控制。
通过上述系统,采用核心网设备,通过安全接入平台与电网的核心区网络相连,核心网设备用于通过骨干通信网与提供无线业务的基站通信,其中,电网的核心区网络包括生产控制区和信息管理区;基站设备,与骨干通信网的节点相连,用于节点的多个业务终端建立无线专网进行无线通信;无线专网终端模块,安装在业务终端上,用于配合对应的基站设备,在节点与业务终端之间建立无线专网;无线专网网管设备,用于对基站和对应的业务终端的无线专网进行检测控制的方式,通过无线专网网管系统对无线专网进行控制管理,达到了提高无线专网的通信效率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升通信质量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电力网络通信效率低,通信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上述骨干网是用来连接多个区域或地区的高速网络。每个骨干网中至少有一个和其他骨干网进行互联互通的连接点,不同的网络供应商都拥有自己的骨干网,用以连接其位于不同区域的网络。上述核心网位于网络子系统内,用于把接口的不同数据请求接续到不同的网络上,上述核心网是电力公司的内部核心网络,该电力公司可以是位于骨干网的一个区域的电力公司,例如,骨干网的一个区域为某省,在该省的电力公司的核心网络,为上述核心网。上述核心网设备可以为机房设备,服务器,计算器等。上述生产控制区可以为所述电力公司的生产控制大区,上述信息管理区可以为所述电力公司的信息管理大区。
上述基站设备适用于将骨干通信网与多个业务终端之间建立起无线专网,上述无线专网可以包括多级设备,例如,基站,交换机路由器等无线专网的多级设备。上述无线专网用于上述骨干通信网与业务终端之间进行有效可靠的通信,从而提高通信效率,和通信质量。
上述无线专网终端模块,安装在上述业务终端上,上述业务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固定终端,上述业务终端从骨干网中获取通信数据或者业务请求,进行实际的业务处理。上述无线专网终端模块,安装在上述业务终端上,用于配合对应的基站设备,在节点与业务终端之间建立无线专网。
上述无线专网的网关设备可以获取上述无线专网上的多级设备的数据,并进行检测,分析和处理,对上述多级设备进行控制和调整。以排除无线专网中的故障,并优化无线专网的通信能力,例如,提高通信速度和通信效率。
可选的,核心网设备通过用户网络边缘设备与变电站相连,变电站与骨干通信网相连。
上述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包括交换机和/或路由器。上述用户边缘设备用于在互相接入的不同网络之间形成验证和通信协议,还能够起到网管的作用,对双方数据进行验证和认证。
可选的,核心网设备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和第二核心网设备,第一核心网设备通过安全接入平台接入生产控制区,第二核心网设备通过安全接入平台接入信息管理区相连。
上述的第一核心网设备和第二核心网设备用于接入不同的核心区网络的不同区域,上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和第二核心网设备还可以互为冗余,在第一核心网设备故障的情况下,将上述生产控制区和信息管理区都接入到第二核心网设备,或者,在第二核心网设备故障的情况下,将上述生产控制区和信息管理区都接入到第一核心网设备,从而增加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可选的,生产控制区安全接入平台之间设置有双向隔离装置,双向隔离装置包括用于隔离第一数据的正向隔离装置和用于隔离第二数据的反向隔离装置,其中,第一数据为从安全接入平台传输到生产控制区方向的数据,第二数据为从管理信息区传输到安全生产平台方向的数据。
双向隔离装置是为了包括生产控制区的数据,在第一核心网设备将网络迁移到第二核心网设备上时,上述第二核心网设备通过上述双向隔离装置与生产控制区相连。
可选的,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包括第一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和第二用户网络边缘设备;第一核心网设备通过第一用户网络边缘设备与骨干通信网相连,第二核心网设备通过第二用户网络边缘设备与骨干通信网相连;第一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和第二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均与无线专网网管设备相连。
上述变电站包括第一变电站和第二变电站;第一用户网络边缘设备通过第一变电站或者第二变电站与骨干通信网相连,第二用户网络边缘设备通过第二变电站或者第一变电站与骨干通信网相连;其中,第一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和第二用户网络边缘设备使用不同的变电站。
上述第一变电站和上述第二变电站互为冗余,从而增加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可选的,无线专网网管设备与接口服务器相连,其中,接口服务器用于将无线专网网管设备与电网的资产管理系统AMS相连。
可以根据上述资产管理系统AMS对网络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上述接口服务器可以存储上述无线专网网关设备对AMS系统的请求,AMS系统可以根据无线专网网管设备的请求进行为上述无线专网网关设备进行服务。
可选的,基站通过变电站与骨干通信网连接。
可选的,基站通过传输设备与变电站连接,其中,传输设备与基站均设置在供电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下面对该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电力无线专网建设与应用应满足电力业务发展需求,并与骨干通信网络协调发展,结合电网生产和管理现状及发展目标,以业务应用需求为导向,提出规划设计思路、目标、原则和建设方案。
统一规划,有序推进。切实加强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终端通信接入网,及其承载的骨干通信网,应遵循“统一规划、远近结合,分步实施、技术多元、管理升级”的原则,考虑全局和长远发展的要求,做到目标明确、远近结合,确保规划对无线专网发展的指导作用。
规划引领,提升能力。通过中心城区终端通信接入网与骨干通信网规划的科学制定,满足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和公司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管理的需要,提升配用电业务智能化应用水平,引领电网末梢“最后一公里”多种业务接入,提升通信保障能力。
统筹多业务需求。电力无线专网的规划建设应统筹考虑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等多业务的需求。制定长远合理的电力无线专网发展规划,为多种业务提供灵活便捷、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通信通道。
前瞻性与经济性原则。电力无线专网应采用先进、成熟、适用的无线通信技术,提供安全的数据传输通道,规划设计指标可适度超前。在满足电网安全性的前提下,结合终端分布密度、各类通信方式的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比选结果,可建设无线专网,应避免与其它通信方式的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
规划目标:全面贯彻国网公司关于终端通信接入网统筹建设的工作部署,建设“安全可靠、一网多能、优质高效”的电力无线专网,构建全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提升公司“最后一公里”业务接入能力,全面满足多种业务接入需求,促进公司综合能源服务水平的提升,有效支撑电网智能化升级和公司精益化管理。到2020年,在规划区域内,打造面向电网“最后一公里”业务的电力宽带无线专网和智慧能源的物联专网。
业务需求:基本业务:(1)配电自动化;配电自动化业务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的自动化监视与控制,配电自动化主要覆盖开关站、环网单元、柱上开关等配网设备。通信速率不低于2.4kbps。(2)用电信息采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用电数据采集业务根据不同用户的通信速率不低于1.05kbps,对于负荷控制指令,传输速率不低于2.5kbps。(3)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源监控系统是实现分布式电源运行监视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通信速率要求是不低于4kbps。(4)精准负荷控制;精准负荷控制系统是以可中断负荷为具体控制对象的系统保护网络。根据不同控制要求,分为实现快速负荷控制的毫秒级控制系统和秒级及分钟级控制系统,通信速率要求毫秒级控制为不低于22.4kbps。秒级和分钟级控制不低于48.1kbps。
扩展业务:(1)电动汽车充电站/桩;电动汽车充电站(桩)一般包括各种集中充电站、充电桩、岸电以及系统主站等,主要实现关口计量表、TCU模块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及车联网平台连接,传输速率不低于8kbps。(2)输变电状态监测;输变电状态监测业务用于输电和变电设备及线路的温度、气象、现场环境等信息的实时监测。根据相关输变电标准,输变电状态监测业务单个视频接入点的传输速率不低于2Mbps。 (3)配电所综合监测;配电设备/环境状态监测面向配电状态检修业务,主要包括站房(环网柜、配电室等)测温、带电检测等,以及少量的配电线路状态监测。单终端采集数据传输速率应≥20kbps;当包含图像业务时,传输通信要求应≥256kbps;当包含视频业务时,传输通信要求应≥2048kbps。(4)开闭所环境监测;开闭所环境监测是通过采集和传输技术的应用,实时监测开闭所的工作环境,传输速率不低于20kbps。图像传输速率为不低于256kbps,视频传输速率为不低于2Mbps。(5)移动作业业务;移动巡视业务包括现场巡视作业、巡视签到和巡视监控等功能。传输速率要求是语音业务8-64kbps,视频业务384kbps-2Mbps数据业务64kbps-2Mbps。(6)仓储管理;智能仓储管理系统,通过无线专网、机器人、无线射频等技术的应用,建立覆盖整个仓库的智能管理体系,根据不同业务传输速率范围是:语音业务8-64kbps;视频业务384kbps-2Mbps;数据业务64kbps-2Mbps。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无线专网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目前230M无线专网典型架构中,具体各专业功能如下:核心网设备:负责终端鉴权认证、数据加密、IP地址管理、移动性管理等,通过骨干通信网与业务主站通信。基站设备:作为无线网络的核心网元,提供有线无线协议转换、无线资源管理分配、终端接入与控制等主要功能。无线专网终端模块:通信终端与电力业务终端相连接,配合基站系统传输电力终端的上下行数据。通信模块的物理和协议规范均符合国网规约,可以直接内嵌于相应电力终端,减少实施的复杂度。另外无线专网网管系统,用于对无线网络的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软件管理等;并配置与AM系统的接口服务器。
基站规划:基站规划以终端规划为基础,综合考虑覆盖规划和容量规划,以最终确定电力无线专网基站规划方案。无线专网目前主要是覆盖受限,容量利用率较低,规划阶段暂时不需要考虑容量受限。
1.覆盖规划:覆盖规划是网络规划中的重要方法,覆盖规划需要考虑传播过程中的各种路径损耗、链路平衡和覆盖影响因素,基于此确定每个基站最大可能的覆盖面积,进而估算区域内满足覆盖要求的最小基站数量。
本次规划采用覆盖规划方法对全省供电区域进行规划,详细如下:
(1)单站覆盖面积
根据顶层设计编制指南,全省按照在“30m挂高,22.4kbps边缘速率”的典型场景下,区域单站理论覆盖面积规划测算,参考值如下表1:
表1典型场景覆盖面积
Figure BDA0002273789250000081
本实施方式采用的全部是230MHz覆盖。
(2)单站覆盖冗余系数
为满足高业务可靠性要求,根据《电力无线专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基站数量需要一定的冗余系数。
各类供电区域单站覆盖冗余系数如表2所示:
表2各类供电区域单站覆盖冗余系数
Figure BDA0002273789250000091
(3)区域规整性系数
供电区域面积一般会扣除山体、水域等,实际的区域不规整,使用单站面积估算会导致规模偏小,结合各地市实际场景的情况,不同地市不同区域不同场景,对各类供电区域的覆盖半径进行系数调整。本实施方式中的以青海省为例,各个区域的区域规整性系数如下表3所示:
表3区域规整性系数
Figure BDA0002273789250000092
(4)自有站点偏离度系数
单站覆盖面积估算的前提条件是基于均匀分布的站点布局的,是均衡性网络结构,而一般自有物业点的位置很难满足均衡性网络结构的要求,需引入自有站点偏离度系数。
本次省内各自有站点偏离度系数取值如表4所示:
表4自有站点偏离度系数
Figure BDA0002273789250000093
(5)覆盖规划结果
根据基站数量=供电区域面积/单基站覆盖面积*冗余系数(其中冗余系数=自有站点偏离度系数×区域规整性系数×单站覆盖冗余系数),可计算得到基于覆盖规划下,全省各类供电区域规划基站数。本实施方式中以青海省为例,各类供电区域的基站规划数量如下表5所示。
表5青海省各类供电区域内基站规划数量
Figure BDA0002273789250000101
核心网规划:1.配置原则:应根据电力无线通信专网承载业务、建设规模确定部署方式,宜部署在地市公司;可根据业务接入规模、流向等,部署在省(市)公司。承载毫秒级负荷控制业务的区域,应设置2套核心网,分别承载生产控制大区业务(含负荷控制业务)和管理信息大区业务。核心网容量应根据覆盖区域规划的基站数量、业务需求预测合理确定。核心网关键单元应冗余配置,网络规模较大区域考虑本地或异地容灾。
2.配置数量:本实施方式的核心网按照地市部署模式配置,每个地市配置2套核心网。
回传网规划:1.网络原则:基站回传通道应优先选用公司自身传输资源,条件不具备时可租用通道,租用通道应满足安全性、可靠性和网络管理的要求。回传通道线路侧采用端到端1+1或1:1保护方式,所在网络需提供电信级的业务保障,在故障情况下业务端到端切换时间<50ms。
2.回传网方案: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无线专网系统的组网示意图,如图3所示,目前部分基站站址选择供电所或营业厅,不满足上述回传网通道要求,需在基站站址就地部署小型传输设备,并通过就近变电站SDH设备组网上传至各地市主站系统;同时,部分站址需进行光缆补强以满足传输线路双路由要求,随着通信网其他工程的建设,这部分不足可以在无线专网建设的同时补足,不影响无线专网建设。所以本次回传网只考虑在变电站侧SDH设备各配置2块155M光口板供业务接入。
承载网规划:无线专网承载网用于提供无线核心网设备至后台业务系统的数据通道。本期工程承载网各个地市需新增20台路由器,其中4台路由器用于承载生产控制类业务,16台路由器用于承载管理信息类业务。
1.生产控制大区业务:电力无线专网所承载的控制类业务相应的业务系统位于地市侧。本期工程在地市侧新增4台CE路由器(主备调各2台),运行VRRP协议,用于连接所属核心网设备与相应地市侧业务系统。
2.管理信息大区业务: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各地市公司侧电力无线专网承载网方案架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电力无线专网所承载的管理信息类业务细分为营销、运检两种子业务,相应业务系统位于省公司侧,由电力数据网提供二级 VPN通道。单台核心网设备目前无法为多种子业务提供独立出口,与数据网三个VPN 端口对接必须使用路由器扩展端口数量。考虑到业务隔离与未来可能的业务接入需求,在地市侧共配置16台路由器(主备调各8台)。其中4台主备PE路由器与管理信息区核心网设备通过千兆链路连通,用于核心网端口的扩展,并根据业务终端IP地址段区分各类子业务。其余12台路由器分成六组(主备调各三组),与主备数据网PE都构成口字形连接。六组CE路由器互相隔离,主要用于扩展业务接入,分别承载营销区业务、运检区业务及其他业务。每组主备CE路由器之间使用VRRP协议连通,保证各层级备份机制独立互不干扰。同时,为满足新增CE路由器接入数据网PE的端口需求,在数据网PE增配2块接口板。
网管规划:原则上各单位按照每地市部署2套设备网管进行规划。通过在设备网管标准化的北向接口,可以将配网通信系统配置、告警和性能数据集中接入并归一化处理,综合网管系统通过数据分析计算和服务应答,以浏览器的方式为使用人员提供相关人机交互界面和业务应用。
网管系统的物理部署设计遵守现有TMS部署架构:
1.地市部署的接入网采集系统,以单向物理隔离的方式实现对现有各设备网管的标准协议接入,通过防火墙、经由VPN发送到省TMS接入网综合网管进行数据集中处理;拥有授权的人员通过人机工作站访问省服务器进行接入网运维应用。
2.省公司部署接入网综合管理应用系统,对地市采集数据的集中处理,实现具体应用功能的业务计算,接入网指标统计展现,并以安全隔离的方式与TMS、无线专网 NMS、配电自动化等业务系统间的互联。
3.总部TMS通信管理系统,通过现有的信息VPN通道和防火墙隔离与省TMS纵向互联,实现公司的接入网网络相关规划、管理与运行指标统一展现。
4.电力无线专网的网络管理系统可以采用分级管理方案。在地市规划建设的电力无线专网中的网管系统架设在本地,以有效减少传输复杂度,降低数据传输时延。通常情况下与核心网设备放置同一机房机架中,并通过内部网络与核心网及基站连接,实现对网络中的EPC、eNodeB、UE(终端)等网元进行统一集中的管理操作、维护。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 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专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心网设备,通过安全接入平台与电网的核心区网络相连,所述核心网设备用于通过骨干通信网与提供无线业务的基站通信,其中,所述电网的核心区网络包括生产控制区和信息管理区;
基站设备,与所述骨干通信网的节点相连,用于所述节点的多个业务终端建立无线专网进行无线通信;
无线专网终端模块,安装在所述业务终端上,用于配合对应的基站设备,在所述节点与所述业务终端之间建立无线专网;
无线专网网管设备,用于对所述基站和对应的所述业务终端的所述无线专网进行检测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设备通过用户网络边缘设备与变电站相连,所述变电站与所述骨干通信网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包括交换机和/或路由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心网设备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和第二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通过所述安全接入平台接入所述生产控制区,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通过所述安全接入平台接入所述信息管理区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控制区所述安全接入平台之间设置有双向隔离装置,
所述双向隔离装置包括用于隔离第一数据的正向隔离装置和用于隔离第二数据的反向隔离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为从安全接入平台传输到生产控制区方向的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从管理信息区传输到安全生产平台方向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包括第一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和第二用户网络边缘设备;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网络边缘设备与所述骨干通信网相连,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用户网络边缘设备与所述骨干通信网相连;
所述第一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均与所述无线专网网管设备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包括第一变电站和第二变电站;
所述第一用户网络边缘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变电站或者所述第二变电站与所述骨干通信网相连,所述第二用户网络边缘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变电站或者所述第一变电站与所述骨干通信网相连;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网络边缘设备使用不同的变电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专网网管设备与接口服务器相连,其中,所述接口服务器用于将所述无线专网网管设备与电网的资产管理系统AMS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变电站与所述骨干通信网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传输设备与所述变电站连接,其中,所述传输设备与所述基站均设置在供电所。
CN201921974885.XU 2019-11-14 2019-11-14 无线专网系统 Active CN210444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4885.XU CN210444305U (zh) 2019-11-14 2019-11-14 无线专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4885.XU CN210444305U (zh) 2019-11-14 2019-11-14 无线专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44305U true CN210444305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12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74885.XU Active CN210444305U (zh) 2019-11-14 2019-11-14 无线专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4430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8159A (zh) * 2020-12-11 2021-04-30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网公司数字化应用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13765946A (zh) * 2020-06-02 2021-12-07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型蜂窝物联网专网系统
CN115226113A (zh) * 2022-07-12 2022-10-21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核电厂无线通信系统
CN112437447B (zh) * 2020-11-13 2024-02-13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力cps环境下电力4g无线专网向5g演进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5946A (zh) * 2020-06-02 2021-12-07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型蜂窝物联网专网系统
CN113765946B (zh) * 2020-06-02 2024-03-01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型蜂窝物联网专网系统
CN112437447B (zh) * 2020-11-13 2024-02-13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力cps环境下电力4g无线专网向5g演进方法
CN112738159A (zh) * 2020-12-11 2021-04-30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网公司数字化应用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15226113A (zh) * 2022-07-12 2022-10-21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核电厂无线通信系统
CN115226113B (zh) * 2022-07-12 2024-05-28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核电厂无线通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7758A (zh) 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部署处理方法和装置
CN210444305U (zh) 无线专网系统
CN101483567B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和光通信的高压输电线路监测方法
CN201378194Y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监测系统
CN103684940A (zh) 基于td-lte的配用电网络的业务管理系统
CN109147299A (zh) 一种用于电、水、气、热能源计量一体化的采集方法与系统
CN206559565U (zh) 终端通信接入网epon环型组网结构
CN108966240A (zh) 跨频段融合电力无线专网的多信道传输系统
CN206412838U (zh) 基于双模通信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CN105790990A (zh) 一种监管配用电通信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CN209267591U (zh) 变电站的通信系统
CN112887207B (zh) 用于电力ip-光通信网络的业务路由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7682192A (zh) 一种县域供电所数据通信的方法
CN107248962B (zh) 用于电网信息采集的通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202888964U (zh) 电力信息通信优化配电通信网系统
CN112291736A (zh) 一种野外无人区链路无线组网通讯系统
CN110472867A (zh) 配电网网络适配评估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916492B (zh) 电力信息通信优化配电通信网系统
CN109861872A (zh) 一种提升业务质量的配电通信网架构
CN105162256B (zh) 一种10kV配电网电缆线路故障自愈的保护控制方法及智能成套设备
Sun et al. Research on Smart Grid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tegrating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and 5G Communication
CN103023136A (zh) 电力信息通信优化骨干传输网系统
Guo 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for electric power company
Zhou et al.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actice of 5G Slicing Technology in China's New Power System
Tian et al. Design scheme of electric IoT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