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3965U - 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93965U
CN211693965U CN201922372962.0U CN201922372962U CN211693965U CN 211693965 U CN211693965 U CN 211693965U CN 201922372962 U CN201922372962 U CN 201922372962U CN 211693965 U CN211693965 U CN 211693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ealing
sleeve
wall
pu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729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海洋
周东珊
武鹏
王金霞
赖志豪
俞明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729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93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93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939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包括接头体,在所述接头体上设置有管材插入槽和管道端口,在所述管材插入槽的底面设置有密封抗拔结构;管套,所述管套固定连接在接头体上,在所述管套和接头体之间设置有密封锁紧腔,在所述密封锁紧腔内设置有双重密封结构和三重抗拔结构;卡套,用于辅助密封和锁紧管材的配件,所述卡套设置在密封锁紧腔内,所述卡套与管套之间设置有挤压锁紧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好、抗拔效果优异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连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塑料管材卡套式连接技术多从管外壁、内壁两处进行研究,产生了各种类型的“卡套式密封结构”,例如更改卡套元件的数量、结构等,更改管材外壁密封件结构等,传统的管接头具有结构复杂但密封效果不理想问题。
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管道的防脱密封连接结构”,其公告号CN103453248B,包括管接头、导流管、锁紧螺母、管材外壁密封件以及挡圈,其中,导流管的端部插入在管接头内,锁紧螺母的一头螺纹连接于管接头外壁上,另一头的端部设有径向向内的阻挡部,所述管材外壁密封件和挡圈套在导流管上且由锁紧螺母的阻挡部压紧在管接头的端部上;还包括锁紧垫圈,该锁紧垫圈套在导流管上且位于锁紧螺母内,其中,锁紧垫圈包括环形的锁紧垫圈本体,该锁紧垫圈本体上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内齿,该内齿由锁紧垫圈本体朝管接头一侧倾斜,该内齿的末端形成倒刺状的尖端,该尖端抱紧在导流管外。该发明中的导流管不易松动、即使锁紧螺母松动后仍不影响密封效果,但是该发明结构复杂,仅在管材外壁进行了密封,密封存在一定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的管接头结构复杂、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好、抗拔效果优异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包括接头体,在所述接头体上设置有管材插入槽和管道端口,在所述管材插入槽的底面设置有密封抗拔结构;管套,所述管套固定连接在接头体上,在所述管套和接头体之间设置有密封锁紧腔,在所述密封锁紧腔内设置有双重密封结构和三重抗拔结构;卡套,用于辅助密封和锁紧管材的配件,所述卡套设置在密封锁紧腔内,所述卡套与管套之间设置有挤压锁紧结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管套与接头体固定连接,管套与卡套之间设置有挤压锁紧结构,管套通过挤压锁紧结构推动卡套径向收缩和横向位移,其中径向收缩使得卡套抱死管材,而横向位移带动了管材位移,最终将管材固定;在密封锁紧腔内设置双重密封结构和三重抗拔结构,双重密封结构的设置便于提高管材与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之间的密封性,而三重抗拔结构的设置便于提高管材的抗拔性能,有效防止管材从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脱出造成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所述管材插入槽包括管材插入区和密封区,所述密封抗拔结构设置在管材插入区底面。
管材插入在管材插入区,而密封区设置管材外壁密封件,保证了管材插入槽处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抗拔结构设置为环形刃口。
将密封抗拔结构设置为环形刃口,在管材插入后,环形刃口切入管材端面,既能形成密封面,又能抓住管材,提高管套的密封效果和抗拔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双重密封结构包括管道端口密封结构和管材外壁密封结构;所述管道端口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抗拔结构;所述管材外壁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管材插入槽的密封区内的管材外壁密封件。
密封抗拔结构为环形刃口,在将管材插入到接头体上之后,环形刃口切入管材端面,从而在管材的端面上形成了若干环形密封带,大大增强了密封效果;而管材外壁密封件与管材插入槽的密封区配合,保证了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管材外壁密封件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管材外壁密封件的厚度大于管材插入槽的深度。
在安装时,管材外壁密封件受到卡套挤压从而实现密封,将管材外壁密封件的厚度大于管材插入槽的深度,这样的设置便于卡套对管材外壁密封件进行挤压,从而获得较好的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三重抗拔结构包括管材内壁抗拔结构、管材端面抗拔结构和管材外壁抗拔结构;所述管材内壁抗拔结构包括设置在管材插入槽内的防滑倒刺,所述防滑倒刺的方向与所述管材插入方向一致;所述管材端面抗拔结构包括密封抗拔结构;所述管材外壁抗拔结构包括设置在卡套上的反向刃口。
在管材插接安装完成之后,防滑倒刺的设置有效提高了管材内壁与接头本体之间的摩擦力,防滑倒刺的方向与管材插入方向一致,这就使管材便于插入,而在管材拔出时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不易被拔出,从而提高了抗拔性能;而管材端面抗拔结构则是利用环形刃口切入到管材端面,从而抓住管材提高抗拔性能;卡套上的反向刃口提高了卡套与管材外壁之间的摩擦力,反向刃口的朝向也与管材插入方向一致,便于管材插入而不便于拔出,有利于抗拔和抗震性能的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管套上的第一挤压锥面、设置在卡套上的第二挤压锥面和设置在卡套上的豁口,所述第一挤压锥面与第二挤压锥面配合。
在管套固定过程中,卡套随着管套的推移移动,而在卡套上设置有豁口,豁口为C型豁口;且在管套上设置有第一挤压锥面,在卡套上设置与第一挤压锥面配合的第二挤压锥面,因此在推移过程中,卡套会沿径向收缩,再逐渐锁紧,从而抱死管材,有效防止管材松动,提高了管材的抗拔能力和抗震能力。
作为优选,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还包括用于限位的挡圈,所述挡圈紧贴管材外壁密封件设置,所述挡圈的径向高度大于管材插入槽径向尺寸。
挡圈的径向高度大于管材插入槽的径向尺寸,而管材外壁密封件设置在管材插入槽内,所以挡圈的尺寸大于管材外壁密封件的尺寸,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管材外壁密封件全部推进到密封区中,从而保证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管套上设置有内螺纹,在所述接头体上设置有外螺纹。
管套和接头体之间螺纹连接,在安装时,管套向内旋转将管材锁紧,连接紧密,不易松动,提高管件使用时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管道端口设置为喇叭状结构。
流体会从管材流经接头本体内的管道,将管道端口设置为喇叭状可有效减小流体与接头本体之间的阻力。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管接头处密封性好、抗拔效果优异;
(2)设置了双重密封结构,有效提高密封性能;
(3)设置了三重抗拔结构,有效防止管材拔出,提高了抗拔性能和抗震性能;
(4)设置了挡圈,用于限位卡套和管材外壁密封件,且保证管材外壁密封件全部推进到密封区中;
(5)将管道端口设置为喇叭状结构,便于减小了流体与接头本体之间的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接头体的一种剖面图;
图3是卡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卡套的剖视图;
图中:1、管材 2、卡套 201、反向刃口 202、豁口 203、第二挤压锥面 3、挡圈4、管材外壁密封件 5、管套 501、第一挤压锥面 502、内螺纹 6、接头体 601、外螺纹602、管材插入槽 603、密封区 604、管材插入区 605、环形刃口 606、防滑倒刺 607、管道端口 7、密封锁紧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包括接头体6,在接头体6上设置有管材插入槽602和管道端口607,管材插入槽602分为管材插入区604和密封区603,管材1插接在管材插入区604内,在管材插入区604的底面设置有密封抗拔结构,这里密封抗拔结构设置为环形刃口605;管套5,管套5固定连接在接头体6上,在管套5和接头体6之间设置有密封锁紧腔7;卡套2,卡套2是用于辅助密封和锁紧管材的配件,卡套2设置在密封锁紧腔7内,卡套2与管套5之间设置有挤压锁紧结构,在密封锁紧腔7内设置有双重密封结构和三重抗拔结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管材1插入到管材插入区604之后,管套5通过挤压推动卡套2实现管材的连接,管套5通过挤压锁紧结构使卡套2锁紧管材,有效防止管材1脱出,而管套5推动卡套2横向位移,带动了管材1横向位移,使得管材1安装到位;在管材安装完成后,双重密封结构提高管材1与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之间的密封性,三重抗拔结构提高管材的抗拔性能,有效防止管材1从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脱出造成安全隐患;另外,在管套5上设置有内螺纹502,在接头体6上设置有外螺纹601,管套5和接头体6之间螺纹连接,在安装时,管套5向内旋转将管材锁紧,连接紧密,不易松动,提高管件使用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双重密封结构包括管材端口密封结构和管材外壁密封结构;管材端口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抗拔结构;管材外壁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管材插入槽602的密封区603内的管材外壁密封件4;三重抗拔结构包括管材内壁抗拔结构、管材端面抗拔结构和管材外壁抗拔结构;管材内壁抗拔结构包括设置在管材插入槽602内的防滑倒刺606,防滑倒刺606的方向与管材插入方向一致;管材端面抗拔结构包括密封抗拔结构;管材外壁抗拔结构包括设置在卡套2上的反向刃口201,反向刃口201沿卡套2内壁均匀布置,刺尖方向与管材插入方向一致。
在将管材插入到接头体6上之后,环形刃口605切入管材端面,从而在管材的端面上形成了若干环形密封带,大大增强了密封效果,且环形刃口605还抓住了管材端面,提高了管材的抗拔性能;而管材外壁密封件4与管材插入槽602的密封区603配合,保证了密封效果;在管材插接安装完成之后,防滑倒刺606的设置有效提高了管材内壁与接头本体之间的摩擦力,防滑倒刺606的方向与管材插入方向一致,这就使管材便于插入,而在管材拔出时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不易被拔出;卡套2上的反向刃口201提高了卡套2与管材外壁之间的摩擦力,反向刃口201的朝向也与管材插入方向一致,便于管材插入而不便于拔出,有利于抗拔和抗震性能的提高;另外管材外壁密封件4设置为环形结构,管材外壁密封件4的厚度大于管材插入槽602的深度,这样的设置便于卡套2对管材外壁密封件4进行挤压,从而获得较好的密封效果。
此外,管道端口607外径大于管材内径0.2-0.5mm,环形刃口605的高度约为0.2-0.5mm,这就使管材与管道端口607处形成过盈配合,更好地提高了密封性能和抗拔性能。
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实施例2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压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管套5上的第一挤压锥面501、设置在卡套2上的第二挤压锥面203和设置在卡套2上的豁口202,第一挤压锥面501与第二挤压锥面203配合。在管套5固定过程中,卡套2随着管套5的推移移动,而在卡套2上设置有豁口202,豁口202为C型豁口202;且在管套5上设置有第一挤压锥面501,在卡套2上设置与第一挤压锥面501配合的第二挤压锥面203,因此在推移过程中,卡套2会沿径向收缩,再逐渐锁紧,从而抱死管材1,有效防止管材1松动,提高了管材1的抗拔能力和抗震能力。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管道端口607设置为喇叭状结构,流体会从管材1流经接头本体内的管道,将管道端口607设置为喇叭状可有效减小流体与接头本体之间的阻力。
实施例4:
实施例4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还包括用于限位的挡圈3,挡圈3设置在管材外壁密封件4和卡套2之间,并紧贴管材外壁密封件4设置,挡圈3的径向高度大于管材插入槽602径向尺寸,挡圈3的尺寸大于管材外壁密封件4的尺寸,这样就可以保证管材外壁密封件4全部推进到密封区603中,从而保证密封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管套5、接头体6、卡套2、挡圈3采用铜、铁镀锌、不锈钢等材质制作;其强度及卫生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而管材外壁密封件4采用三元乙丙橡胶等国家提倡的材质;且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生产出各种材质、各种规格、各种种类的管件,如三通、异径直接等。
综上所述,管材安装过程为:首先将管套5、卡套2、挡圈3以及管材外壁密封件4依次套设在管材1上,然后将管材1对准管壁端口,将管材1插入到接头本体中,并将管套5推到与接头体6配合的位置,在旋转管套5,使其与接头体6螺纹连接,同时管套5推动卡套2,使卡套2径向收缩和横向位移,径向收缩使卡套2抱死管材1,而横向位移使管材1位移,从而实现管材1的端部被环形刃口605切入,形成一定的密封线,另外卡套2的横向位移推动挡圈3的移动,而挡圈3的移动会推动管材外壁密封件4的位移,从而形成良好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
接头体(6),在所述接头体(6)上设置有管材插入槽(602)和管道端口(607),在所述管材插入槽(602)的底面设置有密封抗拔结构;
管套(5),所述管套(5)固定连接在接头体(6)上,在所述管套(5)和接头体(6)之间设置有密封锁紧腔(7),在所述密封锁紧腔(7)内设置有双重密封结构和三重抗拔结构;
卡套(2),用于辅助密封和锁紧管材的配件,所述卡套(2)设置在密封锁紧腔(7)内,所述卡套(2)与管套(5)之间设置有挤压锁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管材插入槽(602)包括管材插入区(604)和密封区(603),所述密封抗拔结构设置在管材插入区(604)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密封抗拔结构设置为环形刃口(6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双重密封结构包括管材端口密封结构和管材外壁密封结构;
所述管材端口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抗拔结构;
所述管材外壁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管材插入槽(602)的密封区(603)内的管材外壁密封件(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管材外壁密封件(4)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管材外壁密封件(4)的厚度大于管材插入槽(602)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三重抗拔结构包括管材内壁抗拔结构、管材端面抗拔结构和管材外壁抗拔结构;
所述管材内壁抗拔结构包括设置在管材插入槽(602)内的防滑倒刺(606),所述防滑倒刺(606)的方向与所述管材插入方向一致;
所述管材端面抗拔结构包括密封抗拔结构;
所述管材外壁抗拔结构包括设置在卡套(2)上的反向刃口(2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挤压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管套(5)上的第一挤压锥面(501)、设置在卡套(2)上的第二挤压锥面(203)和设置在卡套(2)上的豁口(202),所述第一挤压锥面(501)与第二挤压锥面(203)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限位的挡圈(3),所述挡圈(3)紧贴管材外壁密封件(4)设置,所述挡圈(3)的径向高度大于管材插入槽(602)径向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管套(5)上设置有内螺纹(502),在所述接头体(6)上设置有外螺纹(601)。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管道端口(607)设置为喇叭状结构。
CN201922372962.0U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 Active CN211693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2962.0U CN211693965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2962.0U CN211693965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93965U true CN211693965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94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72962.0U Active CN211693965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939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38297A (zh) * 2022-11-18 2023-01-24 徐州同乐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连接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38297A (zh) * 2022-11-18 2023-01-24 徐州同乐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连接头
CN115638297B (zh) * 2022-11-18 2023-09-05 徐州同乐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连接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93965U (zh) 一种新型塑料管用卡套式连接结构
CN106322008A (zh) 一种管件
CN216479411U (zh) 一种复合管用大通径扣压连接结构
CN210770780U (zh) 一种卡套式管件接头
CN201666424U (zh) 防滑塑料卡箍
CN210088231U (zh) 一种管道下水的密封结构
CN205261064U (zh) 一种压缩空气管接头
CN203442379U (zh) 一种快插式管接头
CN201373196Y (zh) 管路接头
CN203202456U (zh) Pvc螺旋密封快接管
CN216201328U (zh) 一种防漏卡套式铜管接头
CN211779578U (zh) 一种滴灌用快接接头
CN208311740U (zh) 一种软管接头
CN201081067Y (zh) 一种农用管道连接管件
CN210830972U (zh) 止脱圈、连接组件、止脱组件和连接管件
CN208295347U (zh) 密封圈组件
CN215488290U (zh) 一种塑料水管接头
CN203297814U (zh) 软管连接用快速活接头
CN104989903B (zh) 灌溉薄壁支管用承插旁通
CA2931476A1 (en) Fittings for tubulars
CN201762736U (zh) 塑料声测管
CN218326758U (zh) 一种软管接头
CN213040008U (zh) 一种可伸缩的pe管连接件
CN205315914U (zh) 一种压缩空气快速管接头
CN206530789U (zh) 双刃单卡套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