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2816U - 涡旋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涡旋式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92816U
CN211692816U CN202020174018.4U CN202020174018U CN211692816U CN 211692816 U CN211692816 U CN 211692816U CN 202020174018 U CN202020174018 U CN 202020174018U CN 211692816 U CN211692816 U CN 211692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wall
bearing portion
gap
sc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740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诚也
除补义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92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92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涡旋式压缩机(1)具备:固定部件(50),其具有将驱动轴(40)支承成能够旋转的轴承部(53);和框架(60),其形成有供驱动轴(40)和轴承部(50)贯穿插入的贯通孔(64),该框架被固定于机壳(10)。贯通孔(64)的内壁具有:第一区域(65),其包括压缩机构(20)侧的端部;和第二区域(66),其与第一区域(65)相连,并且与轴承部(53)的外壁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第一区域(65)与轴承部(53)的外壁之间的第一间隙(71)大于第二区域(66)与轴承部(53)的外壁之间的第二间隙(72)。

Description

涡旋式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具备驱动动涡旋盘旋转的驱动轴和对驱动轴进行轴支承的轴承部,在轴承部形成有环状缝隙(例如,专利文献1)。根据该涡旋式压缩机,可利用环状缝隙使驱动轴与轴承部之间的接触面压得以缓和。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97458号公报
然而,根据涡旋式压缩机的结构,有时不能设置上述的环状缝隙。在那样的情况下,若不采取什么对策,则有可能在驱动轴与轴承部之间局部地产生过大的接触面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缓和驱动轴与轴承部之间的接触面压。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以涡旋式压缩机1为对象。涡旋式压缩机1具备:机壳10;压缩机构20,其被容纳于所述机壳10,具有静涡旋盘21和动涡旋盘26;驱动轴40,其驱动所述动涡旋盘26旋转;固定部件50,其具有将所述驱动轴40支承成能够旋转的轴承部53;以及框架60,其形成有供所述驱动轴40和所述轴承部53贯穿插入的贯通孔64,所述框架被固定于所述机壳10。所述贯通孔64的内壁具有:第一区域65,其包括所述压缩机构20侧的端部;和第二区域66,其与该第一区域65相连,并且与所述轴承部53的外壁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所述贯通孔64的内壁的第一区域65与所述轴承部53的外壁之间的第一间隙71大于所述贯通孔64的内壁的第二区域66与所述轴承部53的外壁之间的第二间隙72。
根据第一方面,在通过驱动轴40驱动动涡旋盘26旋转时,驱动轴40与轴承部53之间的接触面压得以缓和。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第一间隙71在所述轴承部53的轴向上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间隙71在所述轴承部53的径向上的最大尺寸。
根据第二方面,根据上述的尺寸关系,被驱动轴40按压的轴承部53更容易弹性变形。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面中,所述贯通孔64的内壁的第一区域65为锥面,所述锥面的直径随着从与所述压缩机构20相反的一侧朝向该压缩机构20侧而变大。
根据第三方面,能够利用可容易地形成的锥面制造出大于第二间隙72的第一间隙71。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设所述第一间隙71在所述贯通孔64的轴向上的最大尺寸为h,并设所述轴承部53在所述贯通孔64的径向上的最大厚度尺寸为t,h≥0.21×t成立。
根据第四方面,根据上述的尺寸关系,被驱动轴40按压的轴承部53更容易弹性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用于对第一间隙等的尺寸进行说明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示出其它实施方式的第一间隙的区域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示出其它实施方式的第一间隙的区域的放大剖视图。
标号说明
1:涡旋式压缩机;10:机壳;20:压缩机构;21:静涡旋盘;26:动涡旋盘;40:驱动轴;50:固定部件;53:轴承部;60:框架;64:贯通孔;65:第一区域;66:第二区域;71:第一间隙;72:第二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1例如设置于进行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的制冷剂回路(未图示),将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吸入并压缩,并将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排出。
如图1和图2所示,涡旋式压缩机1具备机壳10、压缩机构20、电动机30、驱动轴40、固定部件50和框架60。
机壳10形成为两端被封闭的纵长的圆筒状。在机壳10内容纳有压缩机构20和电动机30。利用在机壳10内沿轴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驱动轴40将压缩机构20与电动机30连结起来。
在机壳10内的上部设置有分隔部件11。分隔部件11将机壳1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空间。比分隔部件11靠上侧的空间构成第一空间S1,比分隔部件11靠下侧的空间构成第二空间S2。
在机壳10设置有吸入管(未图示)和排出管12。吸入管沿径向贯通机壳10的主体部而与第二空间S2连通。吸入管将低压的流体(例如气体制冷剂)向第二空间S2中导入。排出管12沿径向贯通机壳10的上部而与第一空间S1连通。排出管12将第一空间S1内的高压的流体向机壳10外导出。
压缩机构20被容纳在机壳10内。压缩机构20构成为将经由吸入管而被导入到第二空间S2中的低压的流体压缩并向第一空间S1排出。
压缩机构20具有静涡旋盘21和动涡旋盘26。静涡旋盘21被固定于框架60。动涡旋盘26被配置在固定部件50与静涡旋盘21之间。动涡旋盘26构成为与静涡旋盘21啮合而相对于静涡旋盘21进行偏心旋转运动。
静涡旋盘21被配置在框架60的轴向上的一侧(在该示例中为上侧)。静涡旋盘21具有固定侧端板22、固定侧涡盘23和外周壁部24。
固定侧端板22形成为大致圆形的板状。固定侧涡盘23形成为描绘出渐开曲线的涡卷壁状,并从固定侧端板22的前表面(在该示例中是下表面)突出。外周壁部24以围绕固定侧涡盘23的外周侧的方式形成,并从固定侧端板22的前表面突出。固定侧涡盘23的末端面(在该示例中是下端面)与外周壁部24的末端面大致为同一平面。
在静涡旋盘21的外周壁部24形成有吸入端口(未图示)。吸入端口与第二空间S2连通。在静涡旋盘21的固定侧端板22的中央部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固定侧端板22的排出口25。
动涡旋盘26具有可动侧端板27、可动侧涡盘28和凸台部29。
可动侧端板27形成为大致圆形的板状。可动侧涡盘28形成为描绘出渐开曲线的涡卷壁状,并从可动侧端板27的前表面(在该示例中是上表面)突出。凸台部29形成为圆筒状,其配置在可动侧端板27的背面(在该示例中是下表面)的中央部。动涡旋盘26的可动侧涡盘28与静涡旋盘21的固定侧涡盘23啮合。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静涡旋盘21与动涡旋盘26之间形成有压缩室S20。压缩室S20是用于对流体进行压缩的空间。压缩室S20构成为将通过吸入管、第二空间S2和吸入端口而被吸入的流体压缩,并将被压缩的流体通过排出口25排出。
电动机30被容纳在机壳10内,并被配置在压缩机构20的下方。电动机30具有定子31和转子32。定子31实质上形成为圆筒状且被固定于机壳10。转子32能够旋转地贯穿插入于定子31的内周。在转子32的内周,以贯穿插入的方式固定有驱动轴40。
驱动轴40具有主轴部41和偏心轴部42。主轴部41沿机壳10的轴向(上下方向)延伸。偏心轴部42被设置于主轴部41的上端。偏心轴部42的外径小于主轴部41的外径。偏心轴部42的轴心相对于主轴部41的轴心偏心规定距离。
固定部件50实质上形成为圆筒状。固定部件50具有支承部51、轴承部53和连结部55。
支承部51是与动涡旋盘26的背面接触的实质上为圆筒状的部分。支承部51对动涡旋盘26进行支承。在支承部51的外壁的靠下端处形成有容纳O形圈(未图示)的第一环状槽52。
轴承部53是具有比支承部51小的内径的实质上为圆筒状的部分。轴承部53将驱动轴40的主轴部41支承成能够旋转。在轴承部53的外壁的靠上端处形成有容纳O形圈(未图示)的第二环状槽54。
连结部55是实质上形成为环状的部分。连结部55将支承部51的下端部与轴承部53的上端部彼此连结。
框架60实质上形成为圆筒状。框架60在第二空间S2中例如通过压入被固定于机壳10。框架60具有固定部61和突出部62。另外,固定部61在图1和图2的截面中仅出现了一部分。
固定部61是实质上形成为圆筒状的部分。固定部61的外周面被固定于机壳10。在固定部61的上表面固定有静涡旋盘21。
突出部62是实质上形成为圆筒状或环状的部分。突出部62从固定部61的内周部向径向内侧突出。在突出部62的上表面的靠内周处形成有容纳密封部件(未图示)的第三环状槽63。
在突出部62的径向内侧形成有贯通孔64。驱动轴40和轴承部53贯穿插入于该贯通孔64。贯通孔64的内壁(突出部62的内壁)具有第一区域65和第二区域66。
第一区域65是包括压缩机构20侧(在该示例中是上侧)的端部的区域。第一区域65是锥面,所述锥面的直径随着从与压缩机构20相反的一侧(在该示例中是下侧)朝向压缩机构20侧而变大。
第二区域66是如下区域:与第一区域65相连且与轴承部53的外壁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在图2中,将贯通孔64的内壁中的比第一区域65靠下侧的整体作为第二区域66,但第二区域66的范围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贯通孔64的内壁中的、从第一区域65的下端到比与第二环状槽54对置的部分靠上侧的区域为第二区域66。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第一区域65与轴承部53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71。在第二区域66与轴承部53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72。具体而言,第一间隙71是形成在作为所述锥面的第一区域65与轴承部53的外壁之间并允许轴承部53向径向外侧弹性变形的间隙。第二间隙72是形成在实质上为圆筒面的第二区域66与轴承部53的外壁之间的微小的间隙。
第一间隙71大于第二间隙72。换言之,设第一间隙71在贯通孔64的径向上的最大尺寸为w1、并且设第二间隙72在该径向上的最大尺寸为w2,w1>w2成立。第一间隙71在轴承部53的轴向上的最大尺寸大于在轴承部53的径向上的最大尺寸(在图3中,h>w1)。设第一间隙71在贯通孔64的轴向上的最大尺寸为h,并且设轴承部53在贯通孔64的径向上的最大厚度尺寸为t,h≥0.21×t成立。
—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1具备:机壳10;压缩机构20,其被容纳于所述机壳10,具有静涡旋盘21和动涡旋盘26;驱动轴40,其驱动所述动涡旋盘26旋转;固定部件50,其具有将所述驱动轴40支承成能够旋转的轴承部53;以及框架60,其形成有供所述驱动轴40和所述轴承部53贯穿插入的贯通孔64,所述框架被固定于所述机壳10。所述贯通孔64的内壁具有:第一区域65,其包括所述压缩机构20侧的端部;和第二区域66,其与该第一区域65相连,并且与所述轴承部53的外壁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所述贯通孔64的内壁的第一区域65与所述轴承部53的外壁之间的第一间隙71大于所述贯通孔64的内壁的第二区域66与所述轴承部53的外壁之间的第二间隙72。因此,在通过驱动轴40驱动动涡旋盘26旋转时,在压缩机构20中流体被压缩。此时,由于伴随流体压缩而产生的负荷和伴随动涡旋盘26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驱动轴40朝向径向外侧被按压于固定部件50的轴承部53。通过该按压,轴承部53的与第一间隙71对应的部分以向第一间隙71偏离的方式向径向外侧弹性变形。与不产生该弹性变形的情况相比,驱动轴40与轴承部53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大,两者之间的接触面压得以缓和。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1中,所述第一间隙71在所述轴承部53的轴向上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间隙71在所述轴承部53的径向上的最大尺寸。根据这样的尺寸关系,被驱动轴40按压的轴承部53更容易弹性变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1中,所述第一区域65为锥面,所述锥面的直径随着从与所述压缩机构20相反的一侧朝向该压缩机构20侧而变大。因此,能够利用可容易地形成的锥面制造出大于第二间隙72的第一间隙7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1中,设所述第一间隙71在所述贯通孔64的轴向上的最大尺寸为h,并设所述轴承部53在所述贯通孔64的径向上的最大厚度尺寸为t,h≥0.21×t成立。根据这样的尺寸关系,被驱动轴40按压的轴承部53更容易弹性变形。
《其它实施方式》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
例如,贯通孔64的内壁的第一区域65也可以不是锥面。例如,第一区域65也可以是任意形状的凹部。作为示例,既可以如图4所示,第一区域65是从纵截面观察呈L字状凹陷的凹部,也可以如图5所示是从纵截面观察呈向外侧凸出的弯曲状凹陷的凹部。图4的第一区域65是有棱角的环状的凹部。图5的第一区域65是碗状的凹部。
例如,固定部件50的轴承部53中的与贯通孔64的内壁的第一区域65对置的部分也可以是直径随着从与压缩机构20相反的一侧朝向压缩机构20侧而变小的锥面或者任意形状的凹部。或者,也可以是,贯通孔64的内壁的第一区域65和固定部件50的轴承部53中的与第一区域65对置的部分这两方是锥面或者任意形状的凹部。
以上对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形态或具体内容的各种变更。此外,在不损害本实用新型的对象的功能的情况下,以上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也可以适当地进行组合或置换。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用新型对于涡旋式压缩机是有用的。

Claims (5)

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具备:
机壳(10);
压缩机构(20),其被容纳于所述机壳(10),具有静涡旋盘(21)和动涡旋盘(26);
驱动轴(40),其驱动所述动涡旋盘(26)旋转;
固定部件(50),其具有将所述驱动轴(40)支承成能够旋转的轴承部(53);以及
框架(60),其形成有供所述驱动轴(40)和所述轴承部(53)贯穿插入的贯通孔(64),所述框架(60)被固定于所述机壳(10),
所述贯通孔(64)的内壁具有:第一区域(65),其包括所述压缩机构(20)侧的端部;和第二区域(66),其与该第一区域(65)相连,并且与所述轴承部(53)的外壁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
所述贯通孔(64)的内壁的第一区域(65)与所述轴承部(53)的外壁之间的第一间隙(71)大于所述贯通孔(64)的内壁的第二区域(66)与所述轴承部(53)的外壁之间的第二间隙(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间隙(71)在所述轴承部(53)的轴向上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间隙(71)在所述轴承部(53)的径向上的最大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65)为锥面,所述锥面的直径随着从与所述压缩机构(20)相反的一侧朝向该压缩机构(20)侧而变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65)为锥面,所述锥面的直径随着从与所述压缩机构(20)相反的一侧朝向该压缩机构(20)侧而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设所述第一间隙(71)在所述贯通孔(64)的轴向上的最大尺寸为h,
并设所述轴承部(53)在所述贯通孔(64)的径向上的最大厚度尺寸为t,
h≥0.21×t成立。
CN202020174018.4U 2019-02-27 2020-02-14 涡旋式压缩机 Active CN21169281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3674A JP2020139425A (ja) 2019-02-27 2019-02-27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19-033674 2019-0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92816U true CN211692816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264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74018.4U Active CN211692816U (zh) 2019-02-27 2020-02-14 涡旋式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139425A (zh)
CN (1) CN2116928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9286A (zh) * 2021-02-08 2022-08-1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涡旋式压缩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9286A (zh) * 2021-02-08 2022-08-1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涡旋式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39425A (ja) 2020-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10992B2 (en) Motor and compressor including the same
US20050220655A1 (en) Rolling piston and gas leakage preventing apparatus for rotary compressor having the same
US20130121865A1 (en) Scroll compressor
CN107835902B (zh) 涡旋式压缩机
US9523361B2 (en)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back pressure chamber that operatively contains a discharge pressure and an intermediate pressure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within a single compression cycle
KR20090027348A (ko) 배압실 실링구조를 가지는 스크롤 압축기
US20130121866A1 (en) Scroll compressor
US9011120B2 (en) Scroll compressor with bearing grooves on both sides of key groove
CN211692816U (zh) 涡旋式压缩机
US20130121864A1 (en) Scroll compressor
CN113710895B (zh) 压缩机
US10920775B2 (en) Scroll compressor with different sized gaps formed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peripheral surfaces of scroll laps
US20030175139A1 (en)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reversion preventive device
CN211737453U (zh) 涡旋式压缩机和具有该涡旋式压缩机的制冷装置
US6193489B1 (en) Shaft assembly mechanism for scroll compressor
CN219242200U (zh) 涡旋压缩机和空调装置
CN113677893B (zh) 涡旋式压缩机及包括该涡旋式压缩机的制冷装置
CN110546382B (zh) 涡旋压缩机
CN113330216B (zh) 涡旋式压缩机
KR20160104398A (ko) 전동식 스크롤 압축기
CN216767751U (zh) 涡旋式压缩机
JP7311813B1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冷凍装置
CN215170749U (zh) 涡旋式压缩机
CN218882510U (zh) 涡旋压缩机和空调装置
CN114909286A (zh) 涡旋式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