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1807U - 施工围挡 - Google Patents

施工围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91807U
CN211691807U CN201922497172.5U CN201922497172U CN211691807U CN 211691807 U CN211691807 U CN 211691807U CN 201922497172 U CN201922497172 U CN 201922497172U CN 211691807 U CN211691807 U CN 211691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ody
water
wall
cover plates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71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君
刘庆军
湛可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ing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ing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ing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ing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971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91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91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91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围挡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施工围挡,其包括若干互相拼接的墙体,墙体内部中空以形成蓄水槽,墙体顶端开口,墙体沿厚度方向的两侧铰接有通闭开口的盖板,墙体上还设有限定盖板的打开角度的限位件以及限定盖板的关闭角度的限制件,当盖板打开至极限位置时,盖板与墙体外侧面所形成的角度较小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当盖板转动至另一极限位置时,墙体两侧的盖板均与墙体的外侧面垂直且封闭墙体的顶端开口,墙体内还连通有通水管,通水管远离墙体的一端连通有水雾喷头,墙体内设有为水雾喷头喷出水雾提供动力的水泵。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Description

施工围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围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施工围挡。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施工现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量扬尘,从而容易对环境和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在施工现场一般都会设置施工围挡以阻挡工地中的扬尘飘扬至工地外。
现有的施工围挡上通常还会设置有水雾喷头并通过水雾喷头喷洒水雾以更好地降低施工现场的扬尘。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水雾喷头的水源通常是自来水,而施工现场的水雾喷头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工作,从而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围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施工围挡,包括若干互相拼接的墙体,所述墙体内部中空以形成蓄水槽,所述墙体顶端开口,所述墙体沿厚度方向的两侧铰接有通闭开口的盖板,所述墙体上还设有限定盖板的打开角度的限位件以及限定盖板的关闭角度的限制件,当所述盖板打开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盖板与墙体外侧面所形成的角度较小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当所述盖板转动至另一极限位置时,所述墙体两侧的盖板均与墙体的外侧面垂直且封闭墙体的顶端开口,所述墙体内还连通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远离墙体的一端连通有水雾喷头,所述墙体内设有为水雾喷头喷出水雾提供动力的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遇上下雨天时,雨水通过墙体顶端的开口进入至蓄水槽中储蓄,当水雾喷头需要用水时,通过水泵将蓄水槽中的水泵至通水管并通过水雾喷头喷出以降低施工现场的粉尘量,使得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有利于更好地节约水资源;当蓄水槽中的蓄水量不足时,通过开口直接往蓄水箱中灌注自来水以补充水源,即可使得水雾喷头正常工作,操作简易。
通过墙体顶端铰接有两块通闭开口的盖板的设置,使得盖板打开以打开开口时,盖板同时形成倾斜的导水口,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收集雨水,使得雨水的收集效率更高,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当不需要蓄水时,通过关闭盖板以封闭开口,使得外界环境中的灰尘更加不容易飘落至蓄水槽中,从而有利于更好地保持蓄水槽中的储水的洁净程度,使得通水管以及水雾喷头更加不容易被堵塞。
通过在墙体内部形成蓄水槽并蓄水,有利于更好地增加墙体的重量,使得墙体的重心更低,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墙体的稳定性,使得墙体的抗风能力更强,进而使得施工围挡在遇到大风时更加不容易被吹倒,从而有利于更好地降低施工围挡的后期维护成本,使得经济效益极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件为与两块盖板的同一端均固定连接的柔性件,当所述盖板打开至极限位置时,所述限位件处于绷紧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柔性件作为限位件,有利于盖板与限位件形成的封闭的导水口,从而使得沿处于打开状态的倾斜的盖板流动的水更加不容易从盖板的两端倾泻出去,有利于更好地增大蓄水量,使得水资源的利用率更高;同时,限位件的柔性还不容易对相邻墙体上的盖板的张开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所述墙体的通水管互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相邻墙体的通水管互相连通,使得不同墙体上的水雾喷头的动力源可以由同一水泵提供,从而使得若干墙体可共用一个水泵,有利于节约动力资源,有利于节约成本,使得经济效益提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所述墙体的通水管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邻墙体的通水管可拆卸连接,使得施工围挡的拆卸操作更加简便,使得相邻墙体更容易被分离;同时,使得蓄水槽内的蓄水可通过将不同通水管的连接部分拆卸以排出,从而便于蓄水槽的排水,进而有利于更好地减轻墙体在拆卸以及搬运过程中的重量,使得墙体的拆卸以及搬运操作更简便、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所述墙体的通水管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邻墙体的通水管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有利于更好提高通水管的密封性,使得通水管更加不容易漏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所述墙体还连通有连通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邻墙体间连通有连通管的设置,有利于将所有墙体内的蓄水槽互相连通成一个连通器,从而有利于所有墙体内的蓄水槽的液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而有利于水泵更好地利用蓄水槽中的水资源,减少装有水泵的蓄水槽内的蓄水不足而其他蓄水槽中的蓄水无法利用的情况,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所述墙体间的连通管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邻墙体间的连通管可拆卸连接,使施工围挡的拆卸操作更加简便,使得相邻墙体更加容易被分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所述墙体间的连通管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邻墙体间的连通管均采用螺纹连接,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连通管的密封性,使得连通管更加不容易漏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墙体的底端的竖直截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墙体的底端的竖直截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状,有利于更好地降低墙体的重心,使得墙体的稳定性更高;同时,还有利于扩大墙体内的蓄水槽的储水空间,使得墙体内部的储水量增大,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另外,当蓄水槽中蓄水时,还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墙体底端的重量,使得墙体的重心更低,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墙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墙体内靠近顶端的位置还设有过滤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件的设置,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蓄水槽中的储水的洁净度,使得通水管以及水雾喷头更加不容易被堵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雨水通过墙体顶端的开口进入至蓄水槽中储蓄,并通过水泵将蓄水槽中的水抽至通水管并通过水雾喷头喷出以降低施工现场的粉尘量,使得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有利于更好地节约水资源;
2.当蓄水槽中的蓄水量不足时,通过开口直接往蓄水箱中灌注自来水以补充水源,即可使得水雾喷头正常工作,操作简易;
3.通过墙体顶端铰接有两块通闭开口的盖板的设置,有利于盖板打开时形成倾斜的导水口,使得雨水收集效率更高,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4.通过关闭盖板以封闭开口,有利于更好地保持蓄水槽中的储水的洁净程度,使得通水管以及水雾喷头更加不容易堵塞;
5.通过在墙体内部形成蓄水槽并蓄水,有利降低墙体的重心,使得墙体的稳定性提高,使得施工围挡在遇到大风天气时更加不容易被吹倒,有利于更好地降低施工围挡的后期维护成本,使得经济效益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施工围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施工围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墙体;11、蓄水槽;12、盖板;13、限位件;14、限制件;15、过滤件;151、圆孔;152、凹槽;153、把手;154、密封条;155、螺栓;16、连通管;161、L型管;1611、封口盖;162、驳接管;17、插孔;2、水泵;21、通水管;211、封管盖;212、Y型管;213、封水盖;214、外接管;215、喷水管;216、水雾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以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施工围挡,包括若干互相拼接的墙体1,墙体1内部中空以形成蓄水槽11,墙体1顶部开口。墙体1顶端沿厚度方向的两侧铰接有通闭开口的盖板12,墙体1上还设有限制盖板12的打开角度的限位件13以及限定盖板12的关闭角度的限制件14。墙体1内连通有通水管21,通水管21远离墙体1的一端连通有水雾喷头216,墙体1内部还设有为水雾喷头216喷洒水雾提供动力的水泵2。
参照图1,墙体1的底端的竖直截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状。
参照图1,限位件13与墙体1两侧盖板12的同一端均固定连接,限位件13的材料为柔性不透水材料,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3为塑料膜。当盖板12张开至与墙体1外侧面的角度较小的夹角为135°时,塑料膜处于紧绷状态,即盖板12处于最大打开角度的极限状态。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限制件14为墙体1沿长度方向两端的侧壁,当墙体1两侧的盖板12均与墙体1沿长度方向两端的侧壁顶端抵接时,墙体1两侧的盖板12封闭墙体1顶端开口,即盖板12处于另一极限状态。
参照图2,水泵2固定于其中一块墙体1内的蓄水槽11的底壁,水泵2的一端与蓄水槽11连通,水泵2的另一端与墙体1内的通水管21连通,通水管21置于墙体1内部,且通水管21沿竖直方向延伸至靠近墙体1的顶端。
参照图1以及图2,通水管21远离水泵2的一端还连通有喷水管215,水雾喷头216与喷水管215连通,且水雾喷头216设有若干个,若干水雾喷头216沿喷水管215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水雾喷头216设有六个。
参照图1以及图2,通水管21靠近水泵2的一端还连通有Y型管212,Y型管212伸出至墙体1外,且Y型管212伸出至墙体1外的两端均设有螺纹。当Y型与相邻墙体1的通水管21连通时,Y型管212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外接管214,外接管214远离Y型管212的另一端与相邻墙体1上的Y型管212螺纹连接;当Y型管212所在的墙体1置于施工围挡的端部,Y型管212的端部不与其他墙体1的通水管21相连时,Y型管212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封水盖213。
参照图2,置于不设水泵2的墙体1内的通水管21远离水雾喷头216的一端还螺纹连接有封堵管口的封管盖211。
参照图1,相邻墙体1间还连通有连通管16,连通管16包括与墙体1连通的L型管161以及驳接管162,驳接管16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墙体1上的L型管161螺纹连接。墙体1上设有两个L型管161,两个L型管161分别靠近墙体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且靠近墙体1的底部。当L型管161与相邻墙体1连通时,L型管161远离墙体1的一端与驳接管162螺纹连接,且驳接管162的另一端与另一墙体1上的L型管161螺纹连接;当墙体1置于施工围挡的端部时,L型管161远离墙体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封口盖1611。
参照图2,墙体1内还可拆卸连接有过滤件15,过滤件15靠近蓄水槽11的顶部且置于水雾喷头216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过滤件15为滤网。
参照图2以及图3,墙体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开有供过滤件15插入的插孔17,过滤件15滑动连接于墙体1内,墙体1内壁开有供过滤件15滑动的滑槽(图中未示出),当过滤件15嵌入至滑槽中时,过滤件15覆盖墙体1的开口,且过滤件15靠近插孔17的一端与墙体1的外表面齐平。过滤件15上还开有供通水管21贯穿的圆孔151。
参照图2以及图3,当过滤件15嵌入至滑槽中时,过滤件15置于墙体1外的一端凹陷有凹槽152,凹槽152内固定有把手153。凹槽152的两侧侧壁上还贯穿有与墙体1侧壁螺纹连接的螺栓155。且过滤件15与墙体1外侧壁的抵接位置还固定有密封条154。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通过打开盖板12,使得限位件13处于紧绷状态以使得盖板12与限位件13共同形成导水口,当遇到下雨天时,雨水通过过滤件15并储蓄在蓄水槽11中。当需要喷洒水雾以降低施工现场的粉尘时,通过水泵2将蓄水槽11中的水抽泵至通水管21中并通过水雾喷头216喷洒至施工现场,使得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更好地节约水资源;同时,通过采用墙体1内部形成蓄水槽11以储水,有利于更好地增加墙体1的重量,使得墙体1的重心更低,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墙体1的稳定性,使得墙体1在受到大风时更加不容易被吹倒,从而使得施工围挡更加不容易被损坏,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施工围挡的使用寿命,使得施工围挡的后期维护成本下降。
当蓄水槽11内的需水量不足以供水泵2正常运作时,通过在墙体1开口灌入自来水以补充水资源,即可使得水泵2继续正常工作,操作简便。
通过采用不透水的柔性材料作为限位件13的原料,有利于盖板12与限位件13之间形成封闭的倾斜导水口,从而使得沿倾斜盖板12流动的水更加不容易从盖板12的两端倾泻至蓄水槽11外,有利于更好地收集雨水,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使得相邻墙体1间的盖板12更加不容易互相影响。
通过采用外接管214连通相邻墙体1的通水管21以及相连墙体1间连通有连通管16的设置,当蓄水槽11中收集到雨水时,雨水会通过连通管16流动至各个蓄水槽11中,使得若干墙体1内的蓄水槽11均互相连通以形成一个大的蓄水箱,从而有利于若干墙体1内的蓄水槽11均始终位于同一液面高度;当采用水泵2将蓄水槽11中的水抽泵至水雾喷头216上时,水会同时通过外接管214被泵至若干墙体1的水雾喷头216上,从而使得若干墙体1内的蓄水槽11均互相连通形成一个大的蓄水箱的同时使得若干墙体1的通水管21均互相连通,使得水雾喷头216的喷雾动力可来源于同一水泵2,有利于节约动力能源的同时使得水资源更好地得到循环利用,有利于减少装有水泵2的蓄水槽11内蓄水不足而难以供水泵2正常工作而其他蓄水槽11中的蓄水过多而无法被利用的情况,进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另外,使得施工围挡的整体重心更加稳定,使得施工围挡在大风的情况更加不容易被吹倒,有利于更好地减少施工围挡的后期维护成本,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施工围挡的使用寿命。
通过相邻墙体1的Y型管212以及L型管161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使得墙体1的拆卸操作更加简便;同时,使得蓄水槽11内的水更容易被排出,从而有利于减轻墙体1在拆卸以及搬运时的重量,使得墙体1的拆卸以及搬运的操作更加简便、更加省力;另外,螺纹连接还有利于提高通水管21以及连通管16的密封性,使得通水管21以及连通管16更加不容易漏水。
通过墙体1的底端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状,有利于更好地降低墙体1的重心,使得墙体1的稳定更高,从而使得施工围挡在大风下更加不容易被吹倒,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施工围挡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有利于更好地增大蓄水槽11的蓄水容积,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通过过滤件15的设置,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蓄水槽11中的蓄水的清洁程度,从而使得通水管21以及水雾喷头216更加不容易被堵塞,进而有利于更好地降低施工围挡的后期维护成本。
通过过滤件15可拆卸的设置,使得过滤件15的拆卸清洗操作更加简单方便,从而有利于更好地保持过滤件15的清洁程度,使得蓄水槽11中的水的清洁程度更高,进而使得通水管21以及水雾喷头216更加不容易被堵塞,有利于更好地降低施工围挡的后期维护成本。
通过把手153的设置,使得过滤件15的拆卸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施工围挡,包括若干互相拼接的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内部中空以形成蓄水槽(11),所述墙体(1)顶端开口,所述墙体(1)沿厚度方向的两侧铰接有通闭开口的盖板(12),所述墙体(1)上还设有限定盖板(12)的打开角度的限位件(13)以及限定盖板(12)的关闭角度的限制件(14),当所述盖板(12)打开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盖板(12)与墙体(1)外侧面所形成的角度较小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当所述盖板(12)转动至另一极限位置时,所述墙体(1)两侧的盖板(12)均与墙体(1)的外侧面垂直且封闭墙体(1)的顶端开口,所述墙体(1)内还连通有通水管(21),所述通水管(21)远离墙体(1)的一端连通有水雾喷头(216),所述墙体(1)内设有为水雾喷头(216)喷出水雾提供动力的水泵(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3)为与两块盖板(12)的同一端均固定连接的柔性件,当所述盖板(12)打开至极限位置时,所述限位件(13)处于绷紧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墙体(1)的通水管(21)互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墙体(1)的通水管(21)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墙体(1)的通水管(21)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墙体(1)还连通有连通管(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墙体(1)间的连通管(16)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墙体(1)间的连通管(16)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底端的竖直截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内靠近顶端的位置还设有过滤件(15)。
CN201922497172.5U 2019-12-31 2019-12-31 施工围挡 Active CN211691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7172.5U CN211691807U (zh) 2019-12-31 2019-12-31 施工围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7172.5U CN211691807U (zh) 2019-12-31 2019-12-31 施工围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91807U true CN211691807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98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7172.5U Active CN211691807U (zh) 2019-12-31 2019-12-31 施工围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91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76071U (zh) 一种园林透水排水装置
CN211691807U (zh) 施工围挡
CN202728180U (zh) 施工工地洗车池
CN211143298U (zh) 一种钢结构雨棚
CN211245645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废水二次沉淀装置
CN209643497U (zh) 一种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6233666U (zh) 一种环保机械停车位
CN207012460U (zh) 一种消防水带清洗机构
CN114134973B (zh) 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
CN21439831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垃圾池
CN113349033B (zh) 一种园林绿化节水装置
CN211482089U (zh) 一种用于工业厂区建筑施工拼接式绿化墙
CN208056165U (zh) 一种路面水循环结构
CN212612757U (zh) 一种用于风景园林中的雨水收集装置
CN210448524U (zh) 一种烟气脱硫除尘喷淋装置
CN206562632U (zh) 一种绿化工程水循环系统
CN214994442U (zh) 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排放装置
CN111939704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除尘装置
CN201848125U (zh) 一种用于除尘设备的自动除污循环沉淀池
CN220990260U (zh) 一种水洗塔
CN216935262U (zh) 一种三轴搅拌桩水泥搅拌后台降尘系统
CN218358185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节水降尘型施工围挡
CN211690734U (zh) 一种可收集雨水的环保房屋建筑
CN210974066U (zh) Mbr水处理装置
CN216108210U (zh) 一种环保型市政公路用的隔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