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85493U - 双鱼式多底航船 - Google Patents

双鱼式多底航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85493U
CN211685493U CN202020223198.0U CN202020223198U CN211685493U CN 211685493 U CN211685493 U CN 211685493U CN 202020223198 U CN202020223198 U CN 202020223198U CN 211685493 U CN211685493 U CN 211685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water
water absorber
self
f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231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22319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85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85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854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鱼式多底航船。其技术方案为:双鱼式多底航船,包括船体,船体的两侧均安装有吸水器,吸水器的底部开口,吸水器上安装有自吸泵,自吸泵的入口与吸水器的顶部连通;所述船体底部安装有若干船底框,船底框的前、后两端开口。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小阻力且提高稳定性的双鱼式多底航船。

Description

双鱼式多底航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鱼式多底航船。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航船的尾部安装喷水泵,从而航船得到反向推力。通过在船底设置船舱,使得船体能浮于水面。但是船舱的前端与水接触面积较大,航船行驶时船舱受到的迎水阻力较大,导致船体航速受到影响。航船的平衡性较差,航船容易侧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小阻力且提高稳定性的双鱼式多底航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双鱼式多底航船,包括船体,船体的两侧均安装有吸水器,吸水器的底部开口,吸水器上安装有自吸泵,自吸泵的入口与吸水器的顶部连通;所述船体底部安装有若干船底框,船底框的前、后两端开口。
优选地,所述吸水器内安装有引流管道,引流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水平管和倾斜管,水平管内靠近船头的一端安装有引流泵,往靠近船尾的方向上倾斜管逐渐向下倾斜。
优选地,所述吸水器的截面形状为梭形。
优选地,所述船体上安装有发电机组,发电机组分别与引流泵和自吸泵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船底框的材料为塑料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船体底部安装若干船底框,且船底框的前、后两端开口,则航船行径时,水流从船底框经过,避免采用船舱时船舱对水流的阻挡。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航船航行时的阻力较小,可相应提高航行速度。并且船底框能为航船提供足够的浮力,且船底框的数量越多,浮力越大,因此,船体部分能始终处于水面以上。船体两侧的吸水器始终吸有水,则自吸泵能将吸水器上部空间的空气排走,则吸水器能始终吸满水,则两个吸水器能起到平衡船体的作用,保证船体移动时始终保持平衡,避免了翻船情况。
2.引流泵为航船提供主要的驱动动力。倾斜管倾斜设置,则水流在倾斜管内流动时,水流具有向下的分力,则船体受到向上的反向推力,进一步避免了船体下沉的情况。由于引流管道设置于吸水器内,且吸水器内的水相对静止,则引流管道受到的阻力减小。
3.倾斜管靠近船尾的一端连接锥形的喷枪,则水流喷出的流速增加,进一步提高倾斜管内喷出的水流的速度。水流能将周围的水排开,进一步减小船体把底部扰流对船体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船体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则船体移动的速度能进一步提高。
4.吸水器的截面形状为梭形,则吸水器表面为流线型。水流从弧形的吸水器表面流过,水流对吸水器的阻力减小,则整个航船能以更快的速度航行。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转化率较高,提高了航船的航速。
5.发电机组能为引流泵和自吸泵供电,保证引流泵和自吸泵能持续工作。
6.船底框的材料为塑料板,塑料板的重量轻,进一步使得船体上浮,减小航船航行时受到的阻力,相应提高航船移动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加以阐述,且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获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书面说明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实现到并获得。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能够用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目的和优点不限于以上具体所述,并且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带有引流管道时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带有引流管道时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带有引流管道时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1-船体;2-吸水器;3-引流管道;4-引流泵;5-喷枪;6-自吸泵;7-发电机组;8-船底框;31-水平管;32-倾斜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双鱼式多底航船,包括船体1,船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吸水器2,吸水器2的底部开口,吸水器2上安装有自吸泵6,自吸泵6的入口与吸水器2的顶部连通;所述船体1底部安装有若干船底框8,船底框8的前、后两端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船体1底部安装若干船底框8,且船底框8的前、后两端开口,则航船行径时,水流从船底框8经过,避免采用船舱时船舱对水流的阻挡。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航船航行时的阻力较小,可相应提高航行速度。并且船底框8能为航船提供足够的浮力,且船底框的数量越多,浮力越大,因此,船体1部分能始终处于水面以上。船体1两侧的吸水器2始终吸有水,则自吸泵6能将吸水器2上部空间的空气排走,则吸水器2能始终吸满水,则两个吸水器2能起到平衡船体1的作用,保证船体1移动时始终保持平衡,避免了翻船情况。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双鱼式多底航船,包括船体1,船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吸水器2,吸水器2的底部开口,吸水器2上安装有自吸泵6,自吸泵6的入口与吸水器2的顶部连通;所述船体1底部安装有若干船底框8,船底框8的前、后两端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船体1底部安装若干船底框8,且船底框8的前、后两端开口,则航船行径时,水流从船底框8经过,避免采用船舱时船舱对水流的阻挡。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航船航行时的阻力较小,可相应提高航行速度。并且船底框8能为航船提供足够的浮力,且船底框的数量越多,浮力越大,因此,船体1部分能始终处于水面以上。船体1两侧的吸水器2始终吸有水,则自吸泵6能将吸水器2上部空间的空气排走,则吸水器2能始终吸满水,则两个吸水器2能起到平衡船体1的作用,保证船体1移动时始终保持平衡,避免了翻船情况。
更进一步,所述吸水器2内安装有引流管道3,引流管道3包括相互连通的水平管31和倾斜管32,水平管31内靠近船头的一端安装有引流泵4,往靠近船尾的方向上倾斜管32逐渐向下倾斜。
引流泵4为航船提供主要的驱动动力。倾斜管32倾斜设置,则水流在倾斜管32内流动时,水流具有向下的分力,则船体1受到向上的反向推力,进一步避免了船体1下沉的情况。由于引流管道3设置于吸水器2内,且吸水器2内的水相对静止,则引流管道3受到的阻力减小。
所述倾斜管32靠近船尾的一端连接有喷枪5,喷枪5为锥形管。倾斜管32靠近船尾的一端连接锥形的喷枪5,则水流喷出的流速增加,进一步提高倾斜管32内喷出的水流的速度。水流能将周围的水排开,进一步减小船体1把底部扰流对船体1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船体1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则船体1移动的速度能进一步提高。
所述吸水器2的截面形状为梭形。吸水器2像鱼的形状且为两个,则本实用新型称为双鱼式多底航船。吸水器2的截面形状为梭形,则吸水器2表面为流线型。水流从弧形的吸水器2表面流过,水流对吸水器2的阻力减小,则整个航船能以更快的速度航行。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转化率较高,提高了航船的航速。
实施例3: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双鱼式多底航船,包括船体1,船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吸水器2,吸水器2的底部开口,吸水器2上安装有自吸泵6,自吸泵6的入口与吸水器2的顶部连通;所述船体1底部安装有若干船底框8,船底框8的前、后两端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船体1底部安装若干船底框8,且船底框8的前、后两端开口,则航船行径时,水流从船底框8经过,避免采用船舱时船舱对水流的阻挡。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航船航行时的阻力较小,可相应提高航行速度。并且船底框8能为航船提供足够的浮力,且船底框的数量越多,浮力越大,因此,船体1部分能始终处于水面以上。船体1两侧的吸水器2始终吸有水,则自吸泵6能将吸水器2上部空间的空气排走,则吸水器2能始终吸满水,则两个吸水器2能起到平衡船体1的作用,保证船体1移动时始终保持平衡,避免了翻船情况。
更进一步,所述吸水器2内安装有引流管道3,引流管道3包括相互连通的水平管31和倾斜管32,水平管31内靠近船头的一端安装有引流泵4,往靠近船尾的方向上倾斜管32逐渐向下倾斜。
引流泵4为航船提供主要的驱动动力。倾斜管32倾斜设置,则水流在倾斜管32内流动时,水流具有向下的分力,则船体1受到向上的反向推力,进一步避免了船体1下沉的情况。由于引流管道3设置于吸水器2内,且吸水器2内的水相对静止,则引流管道3受到的阻力减小。
所述倾斜管32靠近船尾的一端连接有喷枪5,喷枪5为锥形管。倾斜管32靠近船尾的一端连接锥形的喷枪5,则水流喷出的流速增加,进一步提高倾斜管32内喷出的水流的速度。水流能将周围的水排开,进一步减小船体1把底部扰流对船体1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船体1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则船体1移动的速度能进一步提高。
所述吸水器2的截面形状为梭形。吸水器2像鱼的形状且为两个,则本实用新型称为双鱼式多底航船。吸水器2的截面形状为梭形,则吸水器2表面为流线型。水流从弧形的吸水器2表面流过,水流对吸水器2的阻力减小,则整个航船能以更快的速度航行。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转化率较高,提高了航船的航速。
所述船体1上安装有发电机组7,发电机组7分别与引流泵4和自吸泵6电连接。发电机组7能为引流泵4和自吸泵6供电,保证引流泵4和自吸泵6能持续工作。
所述船底框8的材料为塑料板。船底框8的材料为塑料板,塑料板的重量轻,进一步使得船体1上浮,减小航船航行时受到的阻力,相应提高航船移动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双鱼式多底航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船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吸水器(2),吸水器(2)的底部开口,吸水器(2)上安装有自吸泵(6),自吸泵(6)的入口与吸水器(2)的顶部连通;所述船体(1)底部安装有若干船底框(8),船底框(8)的前、后两端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鱼式多底航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器(2)内安装有引流管道(3),引流管道(3)包括相互连通的水平管(31)和倾斜管(32),水平管(31)内靠近船头的一端安装有引流泵(4),往靠近船尾的方向上倾斜管(32)逐渐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鱼式多底航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管(32)靠近船尾的一端连接有喷枪(5),喷枪(5)为锥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鱼式多底航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器(2)的截面形状为梭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鱼式多底航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上安装有发电机组(7),发电机组(7)分别与引流泵(4)和自吸泵(6)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双鱼式多底航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底框(8)的材料为塑料板。
CN202020223198.0U 2020-02-27 2020-02-27 双鱼式多底航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85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3198.0U CN211685493U (zh) 2020-02-27 2020-02-27 双鱼式多底航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3198.0U CN211685493U (zh) 2020-02-27 2020-02-27 双鱼式多底航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85493U true CN211685493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78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2319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85493U (zh) 2020-02-27 2020-02-27 双鱼式多底航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854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037253A1 (zh) 引前水推进船舶
CN102795315A (zh) 水道捯水滨海战斗舰
CN106114749B (zh) 一种风波互补双体船
CN202557783U (zh) 船舶水泵动力推进器
CN211685493U (zh) 双鱼式多底航船
CN103612705B (zh) 单喷水推进器的水面单体无人艇
CN109572923B (zh) 一种槽道滑行艇
CN206813241U (zh) 一种带球艏的m型消波滑行艇
CN108945280A (zh) 一种带球艏的m型消波滑行艇
CN204415697U (zh) 游艇
CN113022778A (zh) 一种抗风浪双体甲板设备运输船
CN111268044A (zh) 双鱼式船用吸水器
CN103625602B (zh) 双喷水推进器的水面单体无人翼滑艇
KR100441113B1 (ko) 내항성능 향상을 위한 공기챔버가 형성된 위그선
CN218559117U (zh) 一种浮筒端部安装件及漂浮结构
CN214985894U (zh) 一种抗风浪双体甲板设备运输船
CN220953314U (zh) 一种内河船用浮动取水装置
CN211844838U (zh) 一种双鱼式多底航船
CN217125050U (zh) 一种用于内河的气泡减阻船
CN208344506U (zh) 一种微型运动水翼船
CN108995761B (zh) 一种能够减小河水阻力的船体
CN213705724U (zh) 一种浮桶式游览观光船
CA2887343A1 (en) Boat
CN217864677U (zh) 一种流体增压吸入装置
CN218559137U (zh) 一种高稳定性救生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