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78294U - 出水装置和花洒 - Google Patents

出水装置和花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78294U
CN211678294U CN201922056545.5U CN201922056545U CN211678294U CN 211678294 U CN211678294 U CN 211678294U CN 201922056545 U CN201922056545 U CN 201922056545U CN 211678294 U CN211678294 U CN 211678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impeller
water outlet
driving portion
driv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565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锦灿
谢伟藩
蔡雨冬
刘晓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gii Sanitary War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gii Sanitary War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gii Sanitary War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gii Sanitary War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565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78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78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7829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水装置和花洒,出水装置包括壳体、叶轮、第一叶片及第二叶片,壳体围成收容腔。叶轮安装于收容腔内,叶轮设置有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在叶轮的转动方向上错开且间隔设置。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活动安装于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之间。叶轮转动时,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选择性的驱动第一叶片或第二叶片沿叶轮的轴线方向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使用时,水流从进水孔进入并冲击叶轮,叶轮转动并驱动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转动,此时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驱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水流仅从第一叶片或第二叶片处通过,进而实现局部出水且周期性的改变出水位置起到按摩作用。

Description

出水装置和花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水装置和花洒。
背景技术
目前,花洒、淋浴头等出水装置在家庭或公共场所中广为应用,其主要用于淋浴,但现有的出水装置通常只有调节水流大小,或者改变水流喷出的状态,功能单一,已不能满足用户对于出水装置的使用需求,尤其是不能为用户提供按摩等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水装置和花洒,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水装置,包括壳体、叶轮、第一叶片以及第二叶片,壳体围成收容腔,壳体具有进水孔和出水孔。叶轮转动安装于收容腔内并由从进水孔进入的水流驱动,叶轮设置有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在叶轮的转动方向上相互错开,且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在叶轮的轴线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叶片活动安装于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之间。第二叶片活动安装于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之间,当叶轮转动时,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选择性的驱动第一叶片或第二叶片沿叶轮的轴线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部具有朝向第二驱动部的第一斜面,第二驱动部具有朝向第一驱动部的第二斜面,叶轮转动过程中,第一斜面选择性地与第一叶片或第二叶片相抵,第二斜面选择性地与第二叶片或第一叶片相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的朝向第二驱动部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斜面配合的第三斜面,第二叶片的朝向第二驱动部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斜面配合的第四斜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开设有与第一驱动部配合的第一让位槽,第一让位槽与第二叶片相邻,第二叶片开设有与第一驱动部配合的第二让位槽,第二让位槽与第一叶片相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水装置还包括安装轴,安装轴安装于收容腔内,叶轮转动安装于安装轴,第一叶片具有与安装轴配合的第一卡槽,第二叶片具有与安装轴配合的第二卡槽,安装轴嵌入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叶轮包括轮体、转动筒、第一驱动部以及第二驱动部,转动筒转动套设于安装轴,轮体固定连接于转动筒的外壁,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设置于转动筒的外壁,且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沿转动筒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主体和面盖,主体设置有进水孔,面盖设置有出水孔,面盖安装于主体并围成收容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水孔的轴线方向与叶轮的轴线方向相交,以使从进水孔进入的水流冲击叶轮并驱动叶轮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水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住主体以及第一叶片,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住主体以及第二叶片。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花洒,包括上述的出水装置和握把,握把连接于出水装置的壳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水装置和花洒,在使用时,水流从进水孔进入并可以冲击叶轮,使得叶轮转动并同步驱动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转动,此时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驱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使得水流仅从第一叶片或第二叶片处通过,进而实现局部出水且可以周期性的改变出水位置,达到对人体的按摩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水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水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水装置中的壳体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水装置中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水装置中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水装置中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水装置的一种出水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水装置的另一种出水状态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花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出水装置10,包括壳体100、叶轮200、第一叶片300以及第二叶片400,其中叶轮200、第一叶片300以及第二叶片400均安装于壳体100内,叶轮200可以相对于壳体100进行转动。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壳体100围成收容腔101,收容腔101可以供设置其他元件,同时供水流通过,壳体100具有进水孔111和出水孔124,水流可从进水孔111进入收容腔101,并从出水孔124向外流出。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主体110和面盖120,面盖120装配于主体110并围成收容腔101。可以理解的是,面盖120可以通过镙接、卡接等方式与主体110进行装配。本实施例中,面盖120和主体110通过螺钉紧固形成装配。同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面盖120和主体110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圈,以增加壳体100的水密性,防止水流从装配间隙中流出。
其中主体110上设置进水孔111,其中进水孔111可以设置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本实施例中,进水孔111可以设置为斜孔,即进水孔111的轴线方向不与主体110垂直,也不与叶轮200的轴线方向平行,也即是进水孔111的轴线方向与叶轮200的轴线方向相交,以使得从进水孔111进入的水流在冲击叶轮200时,具有一定的倾角,以推动叶轮200快速的转动。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水流冲击叶轮200时,叶轮200的转动速度不会太快,按摩水的出水频率随之降低,使用户能更明显的感受到水流的冲击按摩效果,同时由于叶轮200的转动速度不快,也可以避免水流在收容腔101内激起水花,也不会在出水时形成飞溅的效果。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水孔111的轴线方向也可以垂直于面盖120,即进水孔111的轴线方向平行于叶轮200的轴线方向,此时可以将叶轮200的扇叶设置成倾斜状,也可以实现水流冲击叶轮200并驱动叶轮200转动的目的。
面盖120上设置出水孔124,出水孔124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出水孔124可以均匀的分布于面盖120。出水孔124可以是圆孔或者其他形式的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水孔124可以为锥形孔,且出水孔124的孔径从面盖120的靠近主体110的一端至远离主体110的一端逐渐减小,这样设置,可以增大出水水压。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面盖120的朝向容纳腔的表面分隔成第一区域121和第二区域122,且第一区域121和第二区域122均设置有多个出水孔124。具体的,面盖120的朝向主体110的一侧设置有拦板123,拦板123围成第一区域121以及第二区域122,第一区域121与第二区域122之间被拦板123隔开,第一区域121可以供设置第一叶片300,第二区域122可以供设置第二叶片400。通过分隔形成第一区域121和第二区域122,可以使得水流在从出水孔124流出时选择性的从第一区域121流出或从第二区域122流出,这样可以增大局部的水压,当然水流也可以同时从第一区域121以及第二区域122流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水孔的数量例如可以设置为50以上,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21和第二区域122中分别设置50个出水孔124,且这些出水孔124可以密集排列。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设置高密度的出水孔124,使得出水装置10出水时,水流冲击密度大,且每个出水孔124的出水压力易于控制,实现更好的按摩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4,叶轮200转动安装于收容腔101内并由从进水孔111进入的水流驱动转动,当水流从进水孔111进入,冲击叶轮200的扇叶,推动叶轮200转动。其中叶轮200可以是平直扇叶也可以是倾斜扇叶,只要保证水流可以驱动叶轮200转动即可。本实施例中,
叶轮200设置有第一驱动部230和第二驱动部240,第一驱动部230和第二驱动部240用于驱动第一叶片300和第二叶片400按预定的方式进行运动。第一驱动部230和第二驱动部240在叶轮200的转动方向上相互错开,使得当第一驱动部230驱动第一叶片300运动时,第二驱动部240用于驱动第二叶片400运动,当第一驱动部230驱动第二叶片400运动时,第二驱动部240用于驱动第一叶片300运动,且第一驱动部230和第二驱动部240在叶轮200的轴线方向上间隔设置,可以理解,此处的间隔设置是指第一驱动部230和第二驱动部240之间在叶轮200的轴线方向上具有间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水装置10内设置有安装轴500,安装轴500大致以垂直于面盖120的方向设置于收容腔101内,并可以供安装叶轮200,其中,安装轴500的相对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于主体110和面盖120形成固定,并且,安装轴500可以连接于面盖120的第一区域121以及第二区域122之间,以避开第一区域121和第二区域122内的出水孔12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叶轮200包括轮体220、转动筒210、第一驱动部230以及第二驱动部240,转动筒210转动套设于安装轴500,轮体220固定连接于转动筒210的外壁,第一驱动部230和第二驱动部240设置于转动筒210的外壁,且第一驱动部230和第二驱动部240沿转动筒210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其中转动筒210的轴线方向即为叶轮200的轴线方向。第一驱动部230相比于第二驱动部240更靠近轮体220,即第二驱动部240位于第一驱动部230的远离轮体220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安装轴500,通过设置轴承等方式安装叶轮200。
请继续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230沿转动筒210的周向连接于转动筒210的外壁,第一驱动部230具有朝向第二驱动部240的第一斜面231,第二驱动部240具有朝向第一驱动部230的第二斜面241,第一斜面231用于在叶轮200转动过程中与第一叶片300或第二叶片400配合并驱动第一叶片300或第二叶片400运动,第二斜面241用于在叶轮200转动过程中与第一叶片300或第二叶片400配合并驱动第一叶片300或第二叶片400运动。具体的,叶轮200转动过程中,第一斜面231选择性地与第一叶片300或第二叶片400相抵,第二斜面241选择性地与第二叶片400或第一叶片300相抵。
其中,第一驱动部230在叶轮200的转动方向上的厚度逐渐增大形成第一斜面231,同样的第二驱动部240在叶轮200的转动方向上的厚度逐渐增大形成第二斜面241,这样设置,当叶轮200转动时,第一斜面231与第一叶片300或第二叶片400接触时,对第一叶片300或第二叶片400施加的压力逐渐增大,同时第一驱动部230和第二驱动部240在转动时,在第一叶片300和第二叶片400之间切换时不会发生卡顿。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5,第一叶片300活动安装于第一驱动部230和第二驱动部240之间并收容于收容腔101内,具体的是指第一叶片300至少部分的嵌入第一驱动部230和第二驱动部240之间的间隔中。本实施例中,第一叶片300设置于第一区域121内且可以在第一区域121内活动,即第一叶片300不与面盖120、第一驱动部230以及第二驱动部240固定连接。当第一叶片300受力时,第一叶片300可以沿受力方向运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300可以完全覆盖第一区域121,以使得第一叶片300在位于第一区域121内时遮挡第一区域121内的所有出水孔124,这样当第一叶片300位于第一区域121时,水流无法从第一区域121流出。当然,第一叶片300不完全覆盖第一区域121,而仅完全覆盖第一区域121内的出水孔124也可以可行的,并且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300部分覆盖大部分的第一区域121内的出水孔124也可以实现部分按摩功能。
同样的,第二叶片400活动安装于第一驱动部230和第二驱动部240之间并收容于收容腔101内,具体的是指第二叶片400至少部分的嵌入第一驱动部230和第二驱动部240之间的间隔中。本实施例中,第二叶片400设置于第二区域122内且可以在第二区域122内活动,即第二叶片400不与面盖120、第一驱动部230以及第二驱动部240固定连接。当第二叶片400受力时,第二叶片400可以沿受力方向运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叶片400可以完全覆盖第二区域122,以使得第二叶片400在位于第二区域122内时遮挡第一区域121内的所有出水孔124,这样当第二叶片400位于第二区域122时,水流无法从第二区域122流出。当然,第二叶片400不完全覆盖第二区域122,而仅完全覆盖第二区域122内的出水孔124也可以可行的,并且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叶片400部分覆盖大部分的第二区域122内的出水孔124也可以实现部分按摩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第一叶片300和第二叶片400活动,第一叶片300和第二叶片400在设置时,可以与拦板123间隙配合,以防止第一叶片300和第二叶片400被拦板123卡住。
当叶轮200转动时,第一驱动部230和第二驱动部240选择性的驱动第一叶片300或第二叶片400沿叶轮200的轴线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其中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是指第一叶片300和第二叶片400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例如:当第一叶片300朝向靠近面盖120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叶片400朝向远离面盖120的方向运动;当第一叶片300朝向远离面盖120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叶片400朝向靠近面盖120的方向运动。
请一并参阅图2、图5以及图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300大致为半圆形,第二叶片400大致为半圆形,且第一叶片300和第二叶片400可以拼接形成大致的圆形,第一叶片300设置有第一安装轴500配合的第一卡槽320,第二叶片400设置有与安装轴500配合的第二卡槽420,安装轴500嵌入第一卡槽320以及第二卡槽420内形成装配,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第一叶片300与安装轴500之间是间隙配合的,即第一叶片300与安装轴500之间未连接,同样的,第二叶片400与安装轴500之间也是间隙配合的,即第二叶片400与安装轴500之间也未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叶片300的朝向第二驱动部240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斜面241配合的第三斜面310,其中在叶轮200转动过程中,第三斜面310可以与第二斜面241完全贴合,并且当第三斜面310刚开始与第二斜面241贴合时,第二驱动部240向第三斜面310施加朝向远离面盖120方向的力,使得第一叶片300朝向远离面盖120的方向翘起,当第三斜面310与第二斜面241脱离时,第一叶片300在自身重力的驱动下可以回复至初始位置。
第二叶片400的朝向第二驱动部240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斜面241配合的第四斜面410,当第四斜面410刚开始与第二斜面241贴合时,第二驱动部240向第四斜面410施加朝向远离面盖120方向的力,使得第二叶片400朝向远离面盖120的方向翘起,当第四斜面410与第二斜面241脱离时,第二叶片400在自身重力的驱动下可以回复至初始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驱动部240与第一叶片300接触时,不与第二叶片400接触,当第二驱动部240与第二叶片400接触时,不与第一叶片300接触。
参阅图6,第一叶片300还开设有与第一驱动部230配合的第一让位槽330,第一让位槽330与第二叶片400相邻,即第一让位槽330位于靠近第二叶片400的位置。第二叶片400开设有与第一驱动部230配合的第二让位槽430,第二让位槽430与第一叶片300相邻,即第二让位槽430位于靠近第一叶片300的位置。
以下以第二让位槽430为例进行说明,当叶轮200转动时,第一驱动部230的第一斜面231开始与第一叶片300接触时,对第一叶片300施加朝向面盖120方向的力,使得第一叶片300朝向面盖120方向运动,此时第二驱动部240与第二叶片400接触并驱动第二叶片400朝向远离面盖120的方向运动,当第一驱动部230转动至逐渐与第一叶片300脱离时,第二驱动部240转动至逐渐与第二叶片400脱离,且第二叶片400为相对于第一叶片300以及面盖120起翘的状态。此时第一驱动部230会被第二叶片400卡住,通过设置第二让位槽430,第一驱动部230在切换至第二叶片400时会首先进入第二让位槽430内,随着第二叶片400与第二驱动部240相脱离,第二叶片400回复至初始状态,此时第一驱动部230便可以逐渐的对第二叶片400施加朝向面盖120的力,形成周期性的运动。
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水装置10还可以包括第一弹性件710和第二弹性件720,第一弹性件710的两端分别抵住主体110以及第一叶片300,第二弹性件720的两端分别抵住主体110以及第二叶片400,第一弹性件710和第二弹性件720的作用主要是对第一叶片300和第二叶片400施加主动的回复力。具体的,第一叶片300和第二叶片400在第二驱动部240的作用下翘起后,会分别挤压第一弹性件710和第二弹性件720,当第二驱动部240与第一叶片300脱离后,第一弹性件710恢复形变对第一叶片300施加朝向面盖120方向的力,使得第一叶片300能快速的回复初始位置。
可以理解,本申请中上述的初始位置仅表示第一叶片300和第二叶片400在出水装置10未通水流时的位置,此时第一叶片300位于第一区域121,第二叶片400位于第二区域122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水装置10的工作原理是:
参阅图2,图2中的出水装置10为未通水状态,当出水装置10未通水时,第一叶片300和第二叶片400均位于初始位置,其中初始位置是指第一叶片300和第二叶片400分别位于第一区域121和第二区域122内,并遮盖第一区域121的出水孔124以及第二区域122的出水孔124。
参阅图7,当出水装置10通水后,水流冲击叶轮200并带动叶轮200转动,此时第一驱动部230和第二驱动部240随之转动,当第一驱动部230转动至与第一叶片300接触时,第二驱动部240转动至与第二叶片400接触。此时,第一叶片300受到第一驱动部230的朝向面盖120方向的力,第一叶片300被压在第一区域121内,受到第一叶片300的遮挡,位于第一区域121内的出水孔124被遮盖,水流无法从第一区域121流出;第二叶片400受到第二驱动部240的朝向远离面盖120方向的力,第二叶片400起翘,此时位于第二区域122内的出水孔124漏出,水流经过叶轮200与第二叶片400之间的间隙通过进入第二区域122,并从第二区域122内的出水孔124流出。
参阅图8,当叶轮200继续转动,至第一驱动部230运动至与第二叶片400接触,第二区域122部运动至第一叶片300接触时。此时,第二叶片400受到第一驱动部230的朝向面盖120方向的力,第二叶片400被压在第二区域122内,受到第二叶片400的遮挡,位于第二区域122内的出水孔124被遮盖,水流无法从第二区域122流出;第一叶片300受到第二驱动部240的朝向远离面盖120方向的力,第一叶片300起翘,此时位于第一区域121内的出水孔124漏出,水流经过叶轮200与第一叶片300之间的间隙通过进入第一区域121,并从第一区域121内的出水孔124流出。
如此往复,水流会周期性的从第一区域121或第二区域122流出,由于出水位置周期性的改变,用户在使用时,出水装置10的水流周期性的改变打在人体皮肤的不同位置,起到按摩作用。
以上的工作原理仅为了方便理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出水装置10工作时是周期性的从第一区域121或第二区域122出水,因此上述的工作原理并不用于限定出水装置10在使用时的出水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水装置10还可以包括第三叶片或者更多的叶片,此时对应的叶轮200上可以设置第三驱动部或者更多的驱动部。只需保证第三叶片多个驱动部在转动过程中与一个叶片配合即可。
上述的出水装置10可以应用于花洒、淋浴头或者其他的喷头等装置。作为一种示例,参阅图9,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花洒20,其可以包括握把600以及上述的出水装置10,其中,出水装置10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阅前述内容。握把600可以安装于壳体100的主体110并与容纳腔相互连通,握把600可以通过柔性管道连通水源并用于用户握持。其中,主体110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与握把600进行连接,握把600内设置水道,在装配后水道可以与主体110上的进水孔111连通以供给水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围成收容腔,所述壳体具有进水孔和出水孔;
叶轮,所述叶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并由从所述进水孔进入的水流驱动,所述叶轮设置有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在所述叶轮的转动方向上相互错开,且所述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在所述叶轮的轴线方向上间隔设置;
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之间;以及
第二叶片,所述第二叶片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之间,当叶轮转动时,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选择性的驱动所述第一叶片或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叶轮的轴线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二驱动部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驱动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驱动部的第二斜面,所述叶轮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斜面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叶片或所述第二叶片相抵,所述第二斜面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叶片或所述第一叶片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的朝向第二驱动部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斜面配合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二叶片的朝向所述第二驱动部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斜面配合的第四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部配合的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一让位槽与所述第二叶片相邻,所述第二叶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部配合的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二让位槽与所述第一叶片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安装轴,所述安装轴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叶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轴,所述第一叶片具有与所述安装轴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叶片具有与所述安装轴配合的第二卡槽,所述安装轴嵌入所述第一卡槽以及所述第二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轮体、转动筒、所述第一驱动部以及所述第二驱动部,所述转动筒转动套设于所述安装轴,所述轮体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筒的外壁,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设置于所述转动筒的外壁,且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沿所述转动筒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和面盖,所述主体设置有进水孔,所述面盖设置有出水孔,所述面盖安装于所述主体并围成所述收容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叶轮的轴线方向相交,以使从所述进水孔进入的水流冲击所述叶轮并驱动所述叶轮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住主体以及所述第一叶片,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主体以及所述第二叶片。
10.一种花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出水装置以及握把,所述握把连接于所述壳体。
CN201922056545.5U 2019-11-25 2019-11-25 出水装置和花洒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678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6545.5U CN211678294U (zh) 2019-11-25 2019-11-25 出水装置和花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6545.5U CN211678294U (zh) 2019-11-25 2019-11-25 出水装置和花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78294U true CN211678294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88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56545.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678294U (zh) 2019-11-25 2019-11-25 出水装置和花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782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0388A (zh) * 2019-11-25 2020-03-06 恒洁卫浴集团有限公司 出水装置和花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0388A (zh) * 2019-11-25 2020-03-06 恒洁卫浴集团有限公司 出水装置和花洒
CN110860388B (zh) * 2019-11-25 2024-04-16 恒洁卫浴集团有限公司 出水装置和花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52323B1 (en) Flushing and flow guiding device for electric nose hair cutter
AU602202B2 (en) Hydrotherapy massage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11678294U (zh) 出水装置和花洒
CN111841909A (zh) 一种出水组件和花洒
CN110860388B (zh) 出水装置和花洒
KR101118680B1 (ko) 자기 구동 구조를 갖는 물 분사 장치
JP6176692B1 (ja) シャワー装置、及び多機能シャワー装置
CN116116593A (zh) 一种出水结构及花洒
CN210846802U (zh) 一种出水组件和花洒
CN215744178U (zh) 旋转摆动出水装置和花洒
CN210357611U (zh) 出水组件和花洒
CN220193217U (zh) 冲牙器
CN218881081U (zh) 一种喷水机构和智能坐便器
CN212104398U (zh) 马桶喷水装置、智能马桶盖及智能马桶
CN218360007U (zh) 出水装置
CN217518837U (zh) 一种水泵机构、冲牙器主机及冲牙器
CN117282558B (zh) 出水装置
KR20240015181A (ko) 안마기가 구비되는 샤워기
CN218108045U (zh) 一种旋转出水密封结构、旋转喷水装置及花洒
CN116657719A (zh) 一种喷头及智能马桶
CN218190346U (zh) 一种按摩喷头
CN218394194U (zh) 一种旋转式喷嘴
CN210994836U (zh) 一种偏心式颗粒水出水结构
CN212652004U (zh) 喷淋头、工作头及喷淋清洁装置
CN117598804A (zh) 冲牙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