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77139U - 一种废气净化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气净化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77139U
CN211677139U CN201922449441.0U CN201922449441U CN211677139U CN 211677139 U CN211677139 U CN 211677139U CN 201922449441 U CN201922449441 U CN 201922449441U CN 211677139 U CN211677139 U CN 211677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gas
waste gas
purification
chamber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94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振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zhong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zhong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zhong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zhong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94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77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77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771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净化塔,该废气净化塔包括净化室、输入器、废气进口和净化气出口。净化室用于提供反应空间,净化室内设置有用于引导废气流并将其整合成多相流的涡旋流体的气动旋流发生器;输入器用于向净化室内输入吸收液,输入器位于气动旋流发生器的下游;废气进口位于净化室的上游;净化气出口位于净化室的下游。该废气净化塔结构简单、造价低、投资省、净化效率高、操作方便、零维修工作量,又能对高温、高浓度、大流量的废气进行处理,能够保证满足国家和用户的要求为准则,并且能在各种复杂工况条件下,使处理后的净化效率达99%。

Description

一种废气净化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净化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气净化塔。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废气(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存在着诸多缺点,例如能耗高,处理装置设备庞大,结构复杂,部件多,制造、管理、维护困难,尤其是对大流量、高温度废气,处理起来不仅需要大量的前处理辅助设备,而且处理效果也不够理想,很不便管理,有些废气处理设备对于处理不同类型、不同工况条件的废气又在应用上受到不同限制,在高投入的情况下并不能保证应有的处理效率,特别是处理高温、高浓度、大流量的工业废气,很多处理装置效果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净化塔,其结构简单、造价低、投资省、净化效率高、操作方便、零维修工作量,又能对高温、高浓度、大流量的废气进行处理,能够保证满足国家和用户的要求为准则,并且能在各种复杂工况条件下,使处理后的净化效率达99%。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气净化塔,包括净化室、输入器、废气进口和净化气出口,其中:
所述净化室用于提供反应空间,所述净化室内设置有用于引导废气流并将其整合成多相流的涡旋流体的气动旋流发生器;
所述输入器用于向所述净化室内输入流速调整后的吸收液,所述输入器位于所述气动旋流发生器的下游;
所述废气进口位于所述净化室的上游;
所述净化气出口位于所述净化室的下游。
优选地,在上述废气净化塔中,若废气温度低于50℃,则由所述输入器输入的所述吸收液的流量和由所述废气进口输入的废气流的流量的液气比的数值范围设定为0.3L/M3
和/或,若废气温度的范围为50℃至100℃,则所述液气比的数值范围为0.3L/M3至0.8L/M3,其中,随所述废气温度的升高,所述液气比的设定数值逐渐增加;
和/或,若废气温度达到500℃,则通过所述吸收液,能够将所述废气温度降至70℃以下。
优选地,在上述废气净化塔中,所述气动旋流发生器包括中心轴和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的内侧连接端均与所述中心轴连接,多个所述叶片的外端沿周向依次排布且与所述净化室的内壁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废气净化塔中,多个所述叶片构成球冠形组合体,所述球冠形组合体的底部相对所述球冠形组合体的开口部远离所述输入器。
优选地,在上述废气净化塔中,每个所述叶片的所述内侧连接端的叶片弧度和宽度到所述外端的叶片弧度和宽度逐渐增大。
优选地,在上述废气净化塔中,所述净化室包括依次连接的下筒体、中间筒体和上筒体,其中:
所述气动旋流发生器设置在所述中间筒体内;
所述输入器为环形输送槽,且凸出设置在所述中间筒体和所述上筒体之间,所述环形输送槽外设置有用于输送所述吸收液的输入管。
优选地,在上述废气净化塔中,所述输入管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输入器的两侧。
优选地,在上述废气净化塔中,还包括除雾器和溢流口,其中:
所述除雾器用于收集反应后产生的雾珠,并将其凝结合并成更大的液滴,液滴大于预设值后返回所述净化室,所述除雾器位于所述净化室的下游,并且,所述净化气出口设置在所述除雾器的出口处;
所述溢流口设置于所述废气净化塔的底部。
优选地,在上述废气净化塔中,还包括整流室,所述整流室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废气进口,内侧设置有多个平行布置的导流板,用于将从所述废气进口进来的废气流调整成与所述整流室的中心轴线平行的直线气流。
优选地,在上述废气净化塔中,还包括导流环,所述导流环设置在所述净化室和所述除雾器内的除雾板组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工作时,由于气动旋流发生器的作用,在净化室内,经过气动旋流发生器时形成涡核,再经过输入器连续地输入吸收液后,快速成长为气、液、固三相物质流混合的流体,即涡旋液体柱,并维持稳定的运动状态,整个过程中,吸收液被废气流细化成微纳米级状态,由于液体被细化,液体比表面增大,并与进入其中的气相和固相物质产生密集的碰撞,所以气、液、固传质面积是一般设备的几倍至几十倍以上,给吸收液与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反应提供了极佳的条件,从而形成对废气污染物的高效处理,并且,单位体积中流体的宏观涡旋体速度高,相比其他废气处理设备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设备体积小,但单位设备体积的处理量要大很多,处理效率要高很多。
此外,即便是在不稳定的工况条件下,无论废气流量怎样波动,就是超出设计流量±65%,也会在净化区内形成一个高速运动的气、液、固三相混流层对废气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废气处理过程中无短路、无盲区、无死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中的气动旋流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中的输入器和输入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中的除雾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其中:
1-净化气出口,2-上锥体,3-除雾板组件,4-直筒体,
5-导流环,6-下锥体,7-挡流环,8-上筒体,
9-输入器(或称为吸收液导入机构),10-输入管,11-中间筒体,
12-气动旋流发生器,13-下筒体,14-导流锥,
15-导流板,16-废气进口,17-气体整流室,18-溢流口,19-底座板,
90-环形槽口,91-环形盘面,92-环形槽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中的气动旋流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中的输入器和输入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中的除雾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中设置有净化室、输入器9、废气进口16和净化气出口1。其中:净化室用于为气、液、固三相物质流提供反应空间,净化室内设置有用于引导废气流并将其整合成多相流的涡旋流体的气动旋流发生器12;输入器9,或称为吸收液整流导入机构,用于向净化室内均衡多向地输入吸收液,输入器9位于气动旋流发生器12的下游;废气进口16位于净化室的上游;净化气出口1位于净化室的下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工作时,由于气动旋流发生器12的作用,在净化室内,经过气动旋流发生器12时形成涡核,再经过输入器9连续地输入吸收液后,快速成长为气、液、固三相物质流混合的流体,即涡旋液体柱,并维持稳定的运动状态,整个过程中,吸收液被废气流细化成微纳米级状态,由于液体被细化,液体比表面增大,并与进入其中的气相和固相物质产生密集的碰撞,所以气、液、固传质面积是一般设备的几倍至几十倍以上,给吸收液与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反应提供了极佳的条件,从而形成对废气污染物的高效处理,并且,单位体积中流体的宏观涡旋体速度高,相比其他废气处理设备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设备体积小,但单位设备体积的处理量要大很多,处理效率要高很多。
此外,即便是在不稳定的工况条件下,无论废气流量怎样波动,就是超出设计流量±65%,也会在净化区内形成一个高速运动的气、液、固三相混流层对废气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废气处理过程中无短路、无盲区、无死角,符合国家对废气和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技术条件与规范的要求和节能降耗要求。
从而,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具有如下特点:
(1)由于废气经过多相流大涡旋柱废气净化塔时必须通过高速运动的涡旋液体柱,涡旋液体柱内微涡团又高速多相高频率的碰撞,因而进入涡旋液柱体的废气与吸收液产生强烈的反应,并绕净化室内周向运动,所以与直线运动相比,反应行程长(具体实施时,可根据设定,令废气在涡旋液体柱中运行三周以上才脱离),所以在同样反应高度内,反应行程是现有技术中直线接触废气处理装置的十倍左右,又由于穿越涡旋液体柱的废气在穿越时又高密度的切割液体层,与吸收液得到高密度的碰撞,所以吸收剂与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接触反应几乎达到100%,对于高浓度的有害废气有着很好的处理效果。
(2)在该废气净化塔中,可令废气直接进入厚度达一米左右的涡旋液体柱(此时,气动旋流发生器12和除雾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两米),从而气、液、固三相接触密度非常高,换热迅速,实际中处理500℃左右的废气时,废气与吸收液混合一秒左右就降至20℃左右,对处理高温烟气无须多余的辅助设备,只需一个净化室就能满足高温废气的处理要求。
(3)处理流量大,经模拟和工程实际的情况得到证实,该废气净化塔单塔处理能力达45万m3、处理烟气温度达500℃上下,模拟仿真处理量为100万m3以上,就是超过此范围,也可以做成一塔多净化室的结构。所以在处理废气流量上基本无限制。
(4)装置选材广泛,目前市场上的废气处理设备面对的腐蚀问题也是一个长期困扰着行业的头痛问题,往往为了在强酸性工况条件下防腐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来寻求防腐技术、材料、构造和技术方案,而且还不能达到很好的、长期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处理装置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结构,进入净化室初期首先在气动旋流发生器12内形成涡核,并随着气液的不断补充生长成高速运转的液体旋流柱,三相混流体在涡核的驱动下动力连续强劲,即便是在净化室壁面粗糙的条件下,动力消减也很少,所以,为了满足强酸环境下的要求,可以应用多种耐腐蚀材料(如麻石)也对反应处理层影响不大,由于可以利用不光滑的耐腐蚀的材料,所以广泛适应了各种腐蚀性气体和烟气的处理,使废气处理的范围更广泛,可根据不同性质的废气选择不同的材料制造。
(5)该废气净化塔为多相流大涡旋柱废气净化塔,设备体积小,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实现目前市场上一般废气处理设备体积的二分之一以下,高度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占用空间小。
在具体实施例中,上述废气净化塔工作时,由于实际工程中的废气工况比较复杂,比如污染物浓度不同、废气温度不同,从而需要根据废气温度,来对由输入器9输入的吸收液的流量和由废气进口16输入的废气流的流量的液气比进行具体设置。例如:
若废气温度低于50℃,则由输入器9输入的吸收液的流量和由废气进口16输入的废气流的流量的液气比的数值范围设定为0.3L/M3
若废气温度范围为50℃至100℃,则上述液气比的数值范围设定为0.3L/M3至0.8L/M3,其中,随废气温度的升高,液气比的设定数值逐渐增加;
此外,若废气温度达到500℃,则通过吸收液能够将废气温度降至70℃以下,即通过提高液气比,令吸收液与废气混合后的流体温度降至70℃以下。
如此,能对废气进行高效处理,而且阻力小,相应动力消耗少。
可见,该废气净化塔能耗低,对于一般废气(废气温度范围为50℃至100℃),处理1M3废气时需要的循环吸收液的液量只有0.5升左右,是目前市场广泛使用的废气处理装置的1/20至1/5,其压力和扬程低,一般扬程在10m以下就能达到要求,相比一些几十米高的净化塔,用于输送吸收液的液体输送设备体积小、能耗低两倍以上,废气处理流量小的装置扬程只有2m左右就能满足要求,而且对压力没有要求,只要吸收液在设定的流量下达到进入塔内高度就可以了,大大降低能耗,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运行费用。
具体地,气动旋流发生器12包括中心轴和多个叶片,多个叶片的内侧连接端均与中心轴连接,多个叶片的外端沿周向依次均匀排布且与净化室内壁连接。如图3中所示,气动旋流发生器12中的多个叶片依次叠加,相邻叶片之间具有大于零的预设距离,且各叶片间隔相等,以形成多向流;并且,每个叶片均相对净化室横截面倾斜布置,其倾斜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一般要求是大于零度,小于九十度,以形成“涡旋流体”。从而将废气流引导并整合成多相流的涡旋流体。
具体地,为了让废气流切入吸收液的线更长,并且线上各质点是单向多维的。因此,气动旋流发生器12中的多个叶片构成球冠形组合体,球冠形组合体的底部相对球冠形组合体的开口部远离输入器9(可参见图1);每个叶片的内侧连接端的叶片宽度到外端的叶片宽度逐渐增大;并且,每个叶片均为半月牙形,或类似于半月牙形的不规则形状(可参见图3)。从而使相邻叶片之间的废气流在一定的空间内,最大切入线的加速驱动输入净化室内的吸收液液柱高速运动,并多维不等速地切入液柱之中。
具体地,上述净化室包括依次连接且直径相等的下筒体13、中间筒体11和上筒体8。其中:气动旋流发生器12设置在中间筒体11内;输入器9为环形输送槽(可参见图4),且凸出设置在中间筒体11和上筒体8之间(可参见图2),即环形输送槽外凸出中间筒体11和上筒体8的外壁面;并且,输入器9外设置有用于输送吸收液的输入管10。如图4中所示,该环形输送槽的内侧为用于向净化器内输送液体的环形槽口90,外侧为环形槽底92,上侧和下侧分别为环形盘面91,输入管10连接在下侧环形盘面上。
可见,输入器9上不设喷头,只要吸收液进入净化室就能对废气进行有效处理,从而对压力没有要求,对吸收液的水质要求也很低,只要是适合废气处理的液体,或添加吸收剂后就可以利用的液体即可,哪怕是含有10%左右固体杂质的工业废水都可以加以利用。从而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适应水质要求低,对废水的利用率高,不存在结垢和阻塞等问题,简化了净化装置结构,减少了运行故障,方便了运行管理。
优选地,在输入器9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输入管10。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个输入管10,且沿周向均匀地设置在输入器9上。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具体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中还设置有除雾器和溢流口18。其中:除雾器位于净化室的下游,用于凝结反应后的流体(即反应后的气、液、固三相物质流)中的液滴;净化气出口1设置在除雾器的出口处;溢流口18设置于废气净化塔的底部。当除雾器凝结的液滴较多,重力较大时,会回落到废气净化塔内的底部,由溢流口18排出后收集。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除雾器的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下锥体6、直筒体4和上锥体2,直筒体4内设置有除雾板组件3。优选地,直筒体4的直径大于净化室的直径,以尽量扩大除雾板组件3的直径,充分过滤,保证除雾效果。
而且,上锥体2和直筒体4上分别设置有手孔,这两个手孔是冲洗孔,用于定期清洗设备内部。因为在有些情况下,日积月累会造成除雾板组件3上积灰,那就需要根据情况三个月至一年的时间内对除雾器组件3进行冲洗一次。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中还设置有整流室17。其中,整流室17的外侧设置有废气进口16,内侧设置有多个平行布置的导流板15,用于将从废气进口16进来的废气流调整成与整流室17的中心轴线平行的直线气流。每个导流板15均为开口与废气进口16相对的弧形板,用于将紊乱的废气流调整转换成垂直上升的直线气流,此处直线气流是指沿整流室中心轴线(也是净化塔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流动的气流。
优选地,整流室17的直径大于净化室的直径。
具体地,整流室17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板19,底座板19上设置有多个与整流室17的外壁连接的加强板,以对废气净化塔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中还设置有导流环5,导流环5设置在下锥体6内,且位于净化室和除雾器内的除雾板组件3之间。通过导流环5,有利于将反应后的流体的输送方向调整成沿净化塔中心轴线流动的直线气流,且分散地、较为均为地与除雾板组件3接触。
具体地,由于涡旋液体高速旋转,有些情况下会旋转到上部除雾器内,影响脱水除雾,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中还设置有挡流环7,挡流环7设置在除雾器的下锥体6和净化室的上筒体8之间。挡流环7主要是用于切断上升的液流,不让其继续上升,挡流环7所以也可以叫“挡水环”。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的工作过程基本为(可参见图图1、图2和图6):
首先,带有污染物的废气流通过废气进口16进入整流室17内;
整流室17内的导流板15将紊乱的废气流整理成垂直上升的气流,以给气动旋流发生器12制造一个合格的流场;
废气流继续上升,进入净化室,经过净化室内的气动旋流发生器12后形成多相流的涡旋流体;
与此同时,循环池内的吸收液通过液体输送泵输送到输入器9,由输入器9输入净化室内,吸收液和涡旋流体在净化室内混合,产生净化反应(由于在净化气出口1处或净化气出口1的下游设置有引流泵,所以废气净化塔内的流体具有负压引力;由于吸收液的液体重量小于涡旋流体的负压引力,所以吸收液不会下落);
净化处理后的混合流体被引出净化室,进入除雾器,经过除雾板组件3后:混合流体中的液滴逐渐凝结后回落至净化室,参加反应后再落入塔底,并由溢流口18排出;除雾后的净化气由净化气出口1排出,并由引风机引入排气筒排入大气;
至此,完成废气净化处理的整个过程。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具有诸多优点,例如:
1、处理流量大,单塔处理废气量大,并可采用一塔多净化室的结构,使处理量无限制;
2,处理浓度高,可处理废气污染物浓度达50000mg/Nm3下的废气;
3,处理效率高:处理后的废气排放浓度可达15mg/Nm3左右:
4,结构简单,体积小,相对其他烟气和废气处理装置,有着体积小,结构紧凑,制作简单方便,管理容易,
5、耗能少,吸收液输入高度在10m以下,液气比≤0.8/1,净化室部分阻力在250-450Pa,能耗少,运行费用低。
6,无喷嘴,本处理装置不需要喷嘴,只要将吸收液导入废气处理室即可,由于不需要喷嘴,扬程低,所以对输入压力没有要求,也不会因为采用类似喷头的部件而产生阻塞所带来的清洗吹扫和更换喷头零部件或组件的麻烦。
7,用材广泛,由于用材广泛,可以普通钢材、不锈钢材、石材,塑料作为制造材料,所以可以根据不同的腐蚀气体选用不同的材料制造材料,解决了目前废气处理设备不能处里多种腐蚀性气体的问题。
8,适应高温气体的处理,由于废气进入液体柱内,所以高温气体和液体全方位连续接触,热交换的条件好,热交换效率特别高。
以烟气流量50000m3/h,SO2浓度3500mg/Nm3烟气温度80℃为例进行说明,如下表:
Figure BDA0002345242840000111
9,设备阻力小,经测定净化室阻力在250Pa-450Pa之间,整塔阻力在550Pa-700Pa之间,能满足国家对废气(烟气)净化装置技术条件、性能和节能降耗的要求。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塔适用治理废气污染范围广泛,对产生温室气体或雾霾的各种污染源的处理有着良好的效果。可用于各种锅炉和工业炉窑烟气、化工生产中的工艺废气、建材、冶金工业生产的尾气污染的处理,对高浓度大流量的烟气、有机废气和恶臭气体、含有固体杂质和超细粉尘废气等的处理,有着非常好的净化效果。在净化效率、液气比、阻力、能耗等多项技术指标方面处于国际先进行列。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废气净化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室、输入器(9)、废气进口(16)和净化气出口(1),其中:
所述净化室用于提供反应空间,所述净化室内设置有用于引导废气流并将其整合成多相流的涡旋流体的气动旋流发生器(12);
所述输入器(9)用于向所述净化室内输入流速调整后的吸收液,所述输入器(9)位于所述气动旋流发生器(12)的下游;
所述废气进口(16)位于所述净化室的上游;
所述净化气出口(1)位于所述净化室的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旋流发生器(12)包括中心轴和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的内侧连接端均与所述中心轴连接,多个所述叶片的外端沿周向依次排布且与所述净化室的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净化塔,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叶片构成球冠形组合体,所述球冠形组合体的底部相对所述球冠形组合体的开口部远离所述输入器(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叶片的所述内侧连接端的叶片弧度和宽度到所述外端的叶片弧度和宽度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室包括依次连接的下筒体(13)、中间筒体(11)和上筒体(8),其中:
所述气动旋流发生器(12)设置在所述中间筒体(11)内;
所述输入器(9)为环形输送槽,且凸出设置在所述中间筒体(11)和所述上筒体(8)之间,所述环形输送槽外设置有用于输送所述吸收液的输入管(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10)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输入器(9)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净化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雾器和溢流口(18),其中:
所述除雾器用于将反应后生成的雾珠凝结合并成更大的液滴,液滴大于预设值后返回所述净化室,所述除雾器位于所述净化室的下游,并且,所述净化气出口(1)设置在所述除雾器的出口处;
所述溢流口(18)设置于所述废气净化塔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气净化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流室(17),所述整流室(17)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废气进口(16),内侧设置有多个平行布置的导流板(15),用于将从所述废气进口(16)进来的废气流调整成与所述整流室(17)的中心轴线平行的直线气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气净化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环(5),所述导流环(5)设置在所述净化室和所述除雾器内的除雾板组件(3)之间。
CN201922449441.0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废气净化塔 Active CN211677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9441.0U CN211677139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废气净化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9441.0U CN211677139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废气净化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77139U true CN211677139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96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9441.0U Active CN211677139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废气净化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771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4291A (zh) * 2020-11-17 2021-02-12 庄伙金 一种工业废气高温净化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4291A (zh) * 2020-11-17 2021-02-12 庄伙金 一种工业废气高温净化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85183C2 (ru) Смешив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е для смешивания потоков текучей среды в трубе
CN201140029Y (zh) 复杂有机废气吸收净化装置
CN101406805B (zh) 气动脱硫单元
CN102657991B (zh) 一体化文丘里空气洗涤装置
CN101799169B (zh) 一种引导气流切向冲击液面形成含湿气流的装置
CN202410505U (zh) 一种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装置
CN105561776A (zh) 一种工业燃煤锅炉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协同脱除系统
CN109731451A (zh) 一种水泥窑烟气sds干法脱硫及低尘scr脱硝净化装置及工艺
CN110152485A (zh) 一种水泥窑炉烟气高温脱硝除尘装置
CN211677139U (zh) 一种废气净化塔
CN103007728A (zh) 一种环管旋流湿法烟气脱硫塔的工作方法
CN101757826A (zh) 旋流水雾除尘器
CN103611400A (zh) 一种立式气动回转自激废气净化装置
CN206980436U (zh) 一种旋流相变筛滤烟气脱硫余能回收一体化反应器
CN103170243A (zh) 一种管状光催化空气净化器
CN112138542A (zh) 一种高温烟气除尘脱硝脱硫系统及方法
CN202666616U (zh) 一体化文丘里空气洗涤装置
CN201609640U (zh) 一种引导气流切向冲击液面形成含湿气流的旋水子结构
RU161437U1 (ru) Распылительная решетка жидкости
CN111167290A (zh) 一种废气净化塔
CN204320092U (zh) 一种带有缩放形孔板的烟气洗涤机构
CN207076344U (zh) 一种净化一体设备及净化一体系统
CN207187462U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联合动力波的工业废气净化装置
CN101332397A (zh) 大型化旋流塔板
CN213885694U (zh) 一种高温烟气除尘脱硝脱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