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74517U - 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74517U
CN211674517U CN201920488984.0U CN201920488984U CN211674517U CN 211674517 U CN211674517 U CN 211674517U CN 201920488984 U CN201920488984 U CN 201920488984U CN 211674517 U CN211674517 U CN 211674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power supply
working end
heating wire
force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8898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依秋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airuom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airuom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airuom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airuom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8898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74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74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745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属电热熔焊封闭血管并切割组织的电外科设备,由设有电阻发热丝的钳夹第一工作端、对应的钳夹第二工作端、铰接部、第一钳柄、第二钳柄、第一指环、第二指环及电源和电路组成,电阻发热丝截面呈三角形、半圆形或圆形,近端与钳夹第一工作端的金属近端连接,远端在钳夹第一工作端的远端转向背面与低阻抗的导线连接。第一钳柄和第一指环处设有电源开关和直流电源接口,直流电源接口的正极与导线电连接,直流电源接口的负极通过电源开关与钳夹第一工作端的金属近端电连接,电源开关和直流电源接口上设有指示灯和蜂鸣器,以提示通电及工作状态。钳式电热熔焊刀提高了手术血管封闭和组织切割效果,轻便、灵活、安全、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电外科设备,特别属电热熔焊封闭血管并切割组织的手术装置。
背景技术
切割和止血是外科手术的重要步骤。现代医学的切割方法和止血技术众多,但仍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比如电外科技术就是从冷刀技术上发展而来,目的是提高效率、减少创伤。电外科最常用的设备是高频单极电刀和双极电凝镊,让高频高密度电流通过电极接触的手术部位,使组织产生高温汽化切割及热凝固止血。单极电刀切割效果好但止血效果不好,且应用电火花(高频高压电流在电极和组织间放电产生高温等离子电弧光)高温汽化组织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并造成较大范围的热损伤。高频电刀的高压电流需要通过人体和与人体接触的负极板回路,极容易造成病人意外伤害。特别是身体有金属植入物或起博器的病人,禁用高频电刀。双极电凝的高频高压电流从双电极之间的组织通过,产生高温使组织蛋白凝固,止血效果好但切割效果不好,需要配合单极电刀或冷器械刀剪切割组织。双极电凝的电流密度不好控制,当功率调大而接触面积较小时,会产生组织高温碳化,烧焦且与电极粘连。当功率调小而接触面积较大时,则通过组织的电流密度太小,达不到使组织蛋白凝固应有的温度,止血效果不好。国内外已有很多技术设计对双极电凝进行了改进,如新近的美国专利 US9861430、US9532829、US9610091,双极钳采用射频电流使所钳夹的组织产生热凝固血管封闭,另外再由机械装置移动一种包括在细长轴上的管状切割器切开组织。另一美国专利 US9,833,285则在双极钳上采用第一能量封闭血管,第二能量切割组织。用于钳夹组织块的两个相对应工作电极通常无法在组织内产生均匀的热效应,不论所钳夹的组织是薄还是非常厚,随着组织内射频能量密度的增加,温度升高,组织内水份蒸发脱水,表面变干,并会抑制额外的电阻加热,降低熔焊效果。当提高射频电压并遇组织阻抗升高时,会瞬间发生组织局部干燥和炭化,进而可能导致组织内的血管熔焊封闭不均匀,止血效果不好。而且射频电流还会从工作电极被钳夹的组织开始横向扩散,导致钳旁侧组织出现较大的热损伤,或产生旁路电流,可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因此,这一领域的专家们仍不断致力于对当前用于熔焊封闭血管并切割组织的电外科手术器械和工作端进行改良。应用激光技术可以边切割组织边凝固封闭血管,但热损伤较大且价格昂贵,对较大的血管封闭较果不好。目前临床腔镜外科中应用较多的是超声刀技术,如美国专利US9872699和中国专利申请CN200580034395等。在超声组织加热器中,采用非常高的频率(超声波)振动元件或棒与组织保持接触,快速振动产生热量,导致组织中的蛋白质凝固和分解,达到止血和切割的目的。超声刀技术效果较好,但热损伤偏大,而且设备耗材价格昂贵,增加医疗费用。
美国专利US6626901、US6908463、US7211079、US7211080、US7588566、US8016820公开一系列用于封闭和连接或切割组织的电热装置和方法。这种装置由两个具有近端和远端工作面相对的工作单元组成,其中至少一个工作单元表面装有封闭和切割组织的电阻线加热元件,工作单元表面还加装有耐高温绝缘套管。工作单元可以是镊子或钳子两个可张开或闭合的夹持臂或颚部,用于钳夹组织并加热。当组织被加热超过100摄氏度时,钳口或镊子之间的组织就会被分解,从而被“切割”。当组织被加热到50到90摄氏度时,组织就会简单地“密封”或“焊接”到邻近的组织。该装置利用热量和压力的组合来熔焊封闭相邻的组织,并使附带组织热损伤最小化。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200920102971和CN200620047879与上述专利技术类似。美国专利US7011656、US7329255、US7771424、US8100908、PCT专利申请WO9838935以及中国专利申请CN200480040297和CN200680014510,对以上用于封闭和连接或切割组织的电热装置和方法的专利进行了改进。主要的改进是在第一夹持臂的夹持面和电阻丝之间增加一导热板,改良加热分布。另一改进是将电阻丝加热元件改为金属化陶瓷加热元件。美国加州Starion Instruments公司(现转为MICROLINE SURGICAL公司)生产这种热结扎封闭切割装置,在中国市场商品名为电热能手术系统,俗称热能刀。热能刀在工作时无电流通过人体组织,仅通过直接的热能传导及刀头的压力来完成血管闭合和组织切割。损伤小、安全,可用于普外、泌外、妇科、胸外、耳鼻喉、心血管等多个科室的开放手术和腔镜手术,能进行切割、止血、大血管闭合等操作,还特别适合扁桃体切除和桡动脉及大隐静脉摘取术(用于心脏搭桥)。在这种装置中,电阻丝加热元件是在镊子或钳子的两个对立的工作单元表面之一,封闭或切割的血管在电极的相对工作单元之间。当电阻丝通电加热,与电阻丝相邻的组织血管被加热到超过100摄氏度的温度,组织蛋白结构就会分解,从而在这个位置对组织血管进行“切割”。在这个“切割区”的两边,组织只会被加热到50到90摄氏度。在这个较低的温度时,组织蛋白会变性,从而熔焊在一起。因此,当在机械的作用下,将两个相反的工作表面轻轻挤压,组织就会“熔焊封闭”在一起,从而在中央“切割区”的两侧各形成一个“封闭区”。在这两个封闭区,血管的末端将被封闭,相当进行了血管结扎。
当在与组织直接接触的电阻丝上加热时,实际加热的温度取决于电阻丝的瓦特密度。为了达到较高的局部温度,需要高瓦特密度,特别是在“切割”温度范围(超过100摄氏度)。由于受小而轻的直流电源限制,为了达到足够高的电阻和产生高的瓦特密度,特别是对于组织的切割温度,需要采用直径较小的电阻丝。使用小直径电阻丝进行组织封闭和切割的一个缺点是,电阻丝和周围组织之间的接触面积很小,来自电阻丝的热量只施加于组织的一小块区域,不利于封闭血管断端。应该增加组织加热面积,在血管断端建立较大的“封闭区”,才能确保血管封闭止血。美国专利US8100908和中国专利申请CN200480040297设置了增加导热板的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美国专利US7918848、US8961503和US9636163等同样在以上电热熔焊的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一种既能高效率分离和摘取桡动脉及大隐静脉(用于心脏搭桥)又能确保最小的周围组织热损伤,同时可安全切断血管并进行封闭的装置。该实用新型包括一根细长的轴,在其远端具有第一和第二相对可移动的细长颚部。第一个颚部的表面提供了焊接组织的第一个加热元件和切断组织的第二个加热元件。
按以上的专利技术生产的已经商品化的产品,如电热能手术系统在临床应用中仍发现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例如用于耳鼻咽喉科做扁桃体手术的热能刀,呈加长的枪状镊样,前端较直且张不开,夹持组织不够紧,手术过程只有前端较小的部位能接触组织,效率低,切割组织和封闭血管效果欠佳。特别是当手术做到扁桃体下极时,镊子张不开,遇到出血时止血效果不好。另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钳较长较大,也不太适合做扁桃体或腭咽成型手术。现有技术产品另一普遍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是电阻发热丝直径较细小,如进口热能刀的电阻发热丝直径是0.25mm,无负载供电电压为6至9伏,热能比较集中,切割速度快但止血效果较差。如要获得较好止血效果得加导热板或采用间歇脉冲供电的方式以降低温度,但降低温度则使效率下降且极容易发生刀头粘连。而且其短镊或长钳的工作端均为直长形状,特别不适合呈现一定角度的解剖部位手术,如扁桃体、软腭、舌根及多数头颈和普通外科的手术。
血管钳是外科手术中最常用的临时止血器械,灵活方便,使用方便,还可用于分离和钳夹组织。钳式电外科器械也已有多种样式用于临床,最早可见于美国专利US1586645,尔后较有代表性的有US6464704、US20050004568、中国专利CN1608597、CN206950223、CN2657598 和PCT专利WO02/098313。这些专利技术基本都是采用双极电凝的模式,应用高频或射频电流通过两个电极之间被钳夹的组织,产生热能使蛋白凝固血管封闭,达到止血的效果。但由于如同其它双极电凝器械,不能切割组织,只得采用其它器械如冷刀具或电热电火花器械来辅助剪切。为了保持血管钳的灵活轻便特性,同时能达到封闭血管及切割组织的功能,本实用新型进行了以下的设计和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同类技术产品尚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由设有电阻发热丝电热器件的钳夹第一工作端、对应的钳夹第二工作端、铰接部、第一钳柄、第二钳柄、第一指环、第二指环及电源和电路组成的钳式电热熔焊刀,外形与钳夹功能与传统的不锈钢弯血管钳近似。所述电阻发热丝近端与弧形钳夹第一工作端的金属近端连接,远端在钳夹第一工作端的远端转向背面与低阻抗的导线连接,电阻发热丝通过耐高温绝缘材料与钳夹第一工作端的工作面紧贴,导线通过耐高温绝缘材料与钳夹第一工作端的背面紧贴。第一钳柄和第一指环处设有电源开关和直流电源接口,直流电源接口的正极与导线电连接,直流电源接口的负极通过电源开关与钳夹第一工作端的金属近端电连接,电源开关和直流电源接口上设有指示灯和蜂鸣器,以提示通电及工作状态。
电阻发热丝为高阻抗金属丝,优选地为cr20ni80镍铬合金电热丝,截面呈三角形、半圆形或圆形,优选地为等边三角形,顶角为90°至120°,优选为110°作弧形抛光,底边长0.4至1mm,半圆形或圆形的直径0.2至0.6mm,电阻发热丝长度10至30mm,其底面与钳夹第一工作端工作面上的耐高温绝缘材料紧贴,三角形顶角、半圆形或圆形突起的一面朝向弧形钳夹第二工作端的工作面,两端采用焊接或夹固方式分别与钳夹第一工作端的金属近端和远端背面的的导线连接。所述电阻发热丝和导线与钳夹第一工作端紧贴的耐高温绝缘材料为陶瓷、硅胶、玻璃纤维或聚四氟乙烯(铁氟龙),预制成套管状或其它特制的形状。所述钳夹第二工作端与钳夹第一工作端的电热器件对应的工作面覆盖有耐高温绝缘材料,耐高温绝缘材料为陶瓷、硅胶、玻璃纤维或聚四氟乙烯(铁氟龙),预制成套管状或其它特制的形状。所述低阻抗的导线采用单股或多股铜线制作,成扁平带状,由高温绝缘胶粘贴于钳夹第一工作端的背面及第一钳柄预制的凹槽处,一端与电阻发热丝连接,另一端与电源开关连接。导线也可采用单股或多股铜线制作,成圆柱状,外套耐高温绝缘套管,由钳夹第一工作端及第一钳柄预制的中空管道处通过,一端与电阻发热丝连接,另一端与电源开关连接。
钳式电热熔焊刀可制成一次性使用或多次使用的模式。一次性使用比较符合医疗卫生标准,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但比较浪费材料和资源。多次使用比较节省材料和资源,减少医用耗材费用,但每次使用后需要严格清洗消毒。由于钳式电热熔焊刀钳夹的电阻发热丝是易损元件,钳夹第一工作端又是易污染难清洗的部位,可采用钳夹第一工作端设计为一次性使用,其它部位设计为多次使用的方式。具体设计方案是钳夹第一工作端与铰接部与第一钳柄呈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采用插销式或螺帽式,设有防止钳夹第一工作端轴向转动定位卡口,并设有导线的电连接插口。如采用整体一次性使用的方式,钳式电热熔焊刀设计为第一钳柄、第二钳柄、第一指环及第二指环采用高强度医用塑料如聚氯乙烯(PVC)或聚碳酸酯 (PC)制作,内置导电线路,与导线和钳夹第一工作端的金属近端电连接,于第一钳柄和第一指环处设有电源开关和直流电源接口。第一指环及第二指环可设计加大与手指的接触面积,适合人体功能学原理且外观更加优美,如此开模批量生产还可降低成本减少耗材费用。
钳式电热熔焊刀的直流电源可采用电池供电的方式,电池选用可充电锂电池、聚合物电池或其它高能电池,电压3至5伏,优选为3.7伏,置于可消毒的电池容器中,通过插头和旋接坚固件与直流电源接口连接。钳式电热熔焊刀的直流电源也可采用外接由隔离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显示电路组成的可调节直流电源供电,设有电压和电流调节旋钮,输入电压为220伏单相交流电,输出为直流电压0至10伏可调,直流电流0至10 安可调,其正负极输出接口通过连接线和插头分别与钳式电热熔焊刀的直流电源接口正负极连接,直流电源的面板上设有输出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显示屏,整机符合医用安全标准。以上设计结构简单可靠,不须过多的关节联动结构和部件,与正极连接的导线截面可设计较大,负极回路直接以钳夹第一工作端的金属近端和第一钳柄为导体与电源开关和直流电源接口连接,降低电阻与电路热损耗,且能增加电阻发热丝的效率。由此本实用新型的钳式电热熔焊刀电路可设计为特低压直流电路,实际工作中无负载供电电压3至5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且使用时并无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所以器械与人体接触的部位都不须特别绝缘隔离。相对于其它类型的电外科设备更加安全、简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为:进一步提高了相关外科手术的血管封闭和组织切割效果,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结合常规手术血管钳的优势,使用操作更加轻便、灵活、安全、实用;结构简单,生产制作成本低,降低医疗耗材费用;可制成大小不同规格型号,适合不同部位和不同方式的手术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钳夹第一工作端和钳夹第二工作端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钳夹第一工作端和钳夹第二工作端沿AA剖面线的剖面图。
图4为AA剖面线的剖面图,特别显示电阻发热丝截面的A、B、C三种不同形状。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或可拆卸连接模式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以电池为电源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可调式直流电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由设有电阻发热丝电热器件的钳夹第一工作端1、对应的钳夹第二工作端2、铰接部、第一钳柄8、第二钳柄9、第一指环13、第二指环10及电源和电路组成的钳式电热熔焊刀,外形和钳夹功能与传统的不锈钢弯血管钳近似。所述电阻发热丝5近端与弧形钳夹第一工作端1的金属近端6连接,远端在钳夹第一工作端1的远端转向背面与低阻抗的导线7连接,电阻发热丝5通过耐高温绝缘材料4与钳夹第一工作端1的工作面紧贴,导线7通过耐高温绝缘材料与钳夹第一工作端1的背面紧贴。第一钳柄8和第一指环13处设有电源开关11和直流电源接口14,直流电源接口14的正极与导线7电连接,直流电源接口14的负极通过电源开关11与钳夹第一工作端1的金属近端6电连接,电源开关11选择为低压带LED指示灯的大电流自复位按钮开关,电源开关11和直流电源接口14上设有蜂鸣器12,蜂鸣器12 为有源电磁式蜂鸣器,工作电压为3至5伏,以提示通电及工作状态(通电待机时LED指示灯亮,通电按压电源开关11启动工作时LED指示灯熄,蜂鸣器12发出声响)。电阻发热丝5为高阻抗金属丝,优选地为cr20ni80镍铬合金电热丝,截面呈三角形、半圆形或圆形,如图4的A、B、C所示,优选地为等边三角形,顶角为90°至120°,优选为110°作弧形抛光,底边长0.4至1mm,半圆形或圆形的直径0.2至0.6mm,根据钳式电热熔焊刀的大小规格选择电阻发热丝5的大小和截面形状。对于出血较少且要求较精细的手术,如整形美容手术,可选择较小的钳式电热熔焊刀,配截面或直径较小的电阻发热丝。对于出血较多且切面不要求非常精细的手术,如舌根部分切除手术、头颈肿瘤手术和肝部分切除手术等,可选择较大的钳式电热熔焊刀,配截面或直径较大的电阻发热丝。截面呈三角形的电阻发热丝与组织接触面积较大,封闭血管效果较好,且其截面的顶角比较有利于切割和分离组织。电阻发热丝5长度10至30mm,其底面与钳夹第一工作端1工作面上的耐高温绝缘材料4紧贴,三角形顶角、半圆形或圆形突起的一面朝向弧形钳夹第二工作端2的工作面,两端采用焊接或夹固方式分别与钳夹第一工作端1的金属近端6和远端背面的导线7连接。所述电阻发热丝5和导线7与钳夹第一工作端1紧贴的耐高温绝缘材料4为陶瓷、硅胶、玻璃纤维或聚四氟乙烯(铁氟龙),预制成套管状或其它特制的形状。所述钳夹第二工作端2与钳夹第一工作端1的电阻发热丝5对应的工作面覆盖有耐高温绝缘材料3,耐高温绝缘材料3为陶瓷、硅胶、玻璃纤维或聚四氟乙烯(铁氟龙),预制成套管状或其它特制的形状。所述低阻抗的导线7采用单股或多股铜线制作,制成扁平带状,由高温绝缘胶粘贴于钳夹第一工作端1的背面及第一钳柄8预制的凹槽处,一端与电阻发热丝5连接,另一端与电源开关11连接。导线7也可采用单股或多股铜线制作,制成圆柱状,外套耐高温绝缘套管,由钳夹第一工作端 1及第一钳柄8预制的中空管道处通过(如图4的剖面图所示),一端与电阻发热丝5连接,另一端与电源开关11连接。以上耐高温绝缘材料优选为可耐受350度高温的聚四氟乙烯,(铁氟龙),预制成合适的套管状或其它特别设计的形状。
钳式电热熔焊刀可制成一次性使用或多次使用的模式。一次性使用比较符合医疗卫生标准,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但比较浪费材料和资源。多次使用比较节省材料和资源,减少医用耗材费用,但每次使用后需要严格清洗消毒。由于钳式电热熔焊刀钳夹的电阻发热丝5 是易损元件,钳夹第一工作端1又是易污染难清洗的部位,可采用钳夹第一工作端1设计为一次性使用,其它部位设计为多次使用的方式。具体设计方案是钳夹第一工作端1或连同铰接部与第一钳柄8呈可拆卸连接(如图5所示),可拆卸连接采用插销式或螺帽式,设有防止钳夹第一工作端1轴向转动定位卡口,并设有导线7的电连接插口。如采用整体一次性使用的方式,钳式电热熔焊刀设计为第一钳柄8、第二钳柄9、第一指环13及第二指环10采用高强度医用塑料如聚氯乙烯(PVC)或聚碳酸酯(PC)制作,内置导电线路,与导线7和钳夹第一工作端1的金属近端6电连接,于第一钳柄8和第一指环13处设有电源开关11和直流电源接口14。第一指环及第二指环可设计加大与手指的接触面积,适合人体功能学原理且外观更加优美,如此开模批量生产还可降低成本减少耗材费用。
钳式电热熔焊刀的直流电源可采用电池17供电的方式(如图6所示),电池17选用可充电锂电池、聚合物电池或其它高能电池,电压3至5伏,优选为3.7伏,置于设有底盖 18的可消毒电池容器16中,通过插头和旋接坚固件15与直流电源接口14连接。采用电池17供电的方式操作时比较灵活轻便,电路也比较安全。钳式电热熔焊刀的直流电源也可采用外接由隔离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显示电路组成的可调节直流电源21供电(如图7所示),设有电压和电流调节旋钮,输入电压为220伏单相交流电,输出为直流电压0至10伏可调,直流电流0至10安可调,其正负极输出接口通过连接线和插头19分别与钳式电热熔焊刀的直流电源接口14正负极连接,直流电源的面板上设有输出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显示屏22,整机符合医用安全标准。可调节直流电源21供电的方式应用范围更加广,适合不同大小钳式电热熔焊刀的和不同部位手术的需要,连续工作时间可根据需要更加持久。
使用时先根据手术部位和方式选择已消毒好的钳式电热熔焊刀(如为一次性使用的包装,则打开无菌包装盒,取出钳式电热熔焊刀),如采用电池供电电源,则打开电池容器16 的底盖18,装入电池(建议使用3.7伏的锂电池),再通过插头和旋接坚固件15与直流电源接口14连接,此时可见电源开关11上的电源指示灯发光。如采用外接直流电源21者,应先将连接线和插头19分别与钳式电热熔焊刀的直流电源接口14正负极连接,调节输出电压和电流,电压宜调节在3至5伏,电流宜调节在5至8安,此时可见电源开关11上的电源指示灯发光。测试钳式电热熔焊刀,右手如同常规血管钳般持钳,取一湿纱块放置于钳夹第一工作端1和第二工作端2之间钳夹紧,右手食指开启电源开关11,蜂鸣器发出声响,提示钳式电热熔焊刀已启动开始工作,此时可见钳夹第一工作端1和第二工作端2夹紧的湿纱布加热并有水蒸汽飘出。尽量不要空载开启电源开关11,否则易使电阻发热丝5过热损坏。
以扁桃体切除或悬雍垂腭咽成型术为例,可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术者左手持普通中弯血管钳钳夹悬雍垂尖端或腭弓,右手持钳式电热熔焊刀将其弧形钳夹第一工作端1和弧形钳夹第二工作端2夹持要切开的粘膜或组织,长度约10至20mm左右,右手食指开启电源开关11,可见钳夹第一工作端1和钳夹第二工作端2夹紧的粘膜或其它软组织加热并有水蒸汽飘出,持续夹紧约1-3秒钟可见夹紧的粘膜或其它软组织出现小范围发白并向两侧分离。切割面两侧多呈线状白色凝固带,大多无出血,创面干净,解剖层次清楚。继续按手术要求切割组织并封闭血管,直至手术完成。用于其它部位手术时,应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大小的钳式电热熔焊刀,必要时可联合其它电外科手术器械共同完成手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形式可有多样,可按小弯、中弯和大弯甚至蚊式弯等不同大小的弯血管钳模式制作,工作端可粗可细,适用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颌面外科、普通外科、血管外科、乳腺外科、整形科、骨科和多种腔镜外科手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包含有电阻发热丝电热器件的钳夹第一工作端、对应的钳夹第二工作端、铰接部、第一钳柄、第二钳柄、第一指环、第二指环及电源和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发热丝近端与弧形钳夹第一工作端的金属近端连接,远端在钳夹第一工作端的远端转向背面与低阻抗的导线连接,电阻发热丝通过耐高温绝缘材料与钳夹第一工作端的工作面紧贴,导线通过耐高温绝缘材料与钳夹第一工作端的背面紧贴;第一钳柄和第一指环处设有电源开关和直流电源接口,直流电源接口的正极与导线电连接,直流电源接口的负极通过电源开关与钳夹第一工作端的金属近端电连接,电源开关和直流电源接口上设有指示灯和蜂鸣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发热丝为高阻抗金属丝,包括cr20ni80镍铬合金电热丝,截面呈三角形、半圆形或圆形,三角形顶角为90°至120°,作弧形抛光,底边长0.4至1mm,半圆形或圆形的直径0.2至0.6mm,电阻发热丝长度10至30mm,其底面与钳夹第一工作端工作面上的耐高温绝缘材料紧贴,三角形顶角、半圆形或圆形突起的一面朝向弧形钳夹第二工作端的工作面,两端采用焊接或夹固方式分别与钳夹第一工作端的金属近端和远端背面的导线连接。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发热丝和导线与钳夹第一工作端紧贴的耐高温绝缘材料为陶瓷、硅胶、玻璃纤维或聚四氟乙烯,预制成套管状。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夹第二工作端与钳夹第一工作端的电热器件对应的工作面覆盖有耐高温绝缘材料,耐高温绝缘材料为陶瓷、硅胶、玻璃纤维或聚四氟乙烯,预制成套管状。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阻抗的导线采用单股或多股铜线制作,制成扁平带状,由高温绝缘胶粘贴于钳夹第一工作端的背面及第一钳柄预制的凹槽处,一端与电阻发热丝连接,另一端与电源开关连接。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阻抗的导线采用单股或多股铜线制作,制成圆柱状,外套耐高温绝缘套管,由钳夹第一工作端及第一钳柄预制的中空管道处通过,一端与电阻发热丝连接,另一端与电源开关连接。
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夹第一工作端与铰接部和第一钳柄呈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采用插销式或螺帽式,设有防止钳夹第一工作端轴向转动定位卡口,并设有导线的电连接插口。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柄、第二钳柄、第一指环及第二指环采用高强度医用塑料如聚氯乙烯或聚碳酸酯制作,内置导电线路,与导线和钳夹第一工作端的金属近端电连接,于第一钳柄和第一指环处设有电源开关和直流电源接口。
9.按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采用电池供电,电池采用可充电锂电池或高能电池,电压3至5伏,置于设有底盖的可消毒电池容器中,通过插头和坚固件与电源接口连接。
10.按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采用外接设有隔离变压器和整流电路的可调节直流电源供电,设有电压和电流调节旋钮,输入电压为220伏交流电,输出为直流电压0至10伏可调,直流电流0至10安可调,其正负极输出接口通过连接线和插头分别与低温电热熔焊刀的直流电源接口正负极连接,直流电源的面板上设有输出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显示屏,整机符合医用安全标准。
CN201920488984.0U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74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8984.0U CN211674517U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8984.0U CN211674517U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74517U true CN211674517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71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8898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74517U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74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0246400B2 (en) Vessel sealing system using capacitive RF dielectric heating
US7235073B2 (en) Cooled electrosurgical forceps
US7083613B2 (en) Ringed forceps
US6626901B1 (en) Electrothermal instrument for sealing and joining or cutting tissue
US4640279A (en) Combination surgical scalpel and electrosurgical instrument
AU2001271688A1 (en) Cooled electrosurgical forceps
US20140148801A1 (en) Surgical device
CN110279462A (zh) 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
CN211674517U (zh) 一种钳式电热熔焊刀
CN113967064A (zh) 一种增强血管封闭功能热熔焊刀
CN108294820A (zh) 一种低温电热熔焊刀
CN209404937U (zh) 一种低温电热熔焊刀
CN211674526U (zh) 一种可拆卸的血管闭合器
CN219250398U (zh) 一种等离子手术刀
JPH0433653A (ja) 血管凝固止血装置
CN219501153U (zh) 一种双极电凝钳
CN211187503U (zh) 具有电切电凝功能可重复使用的剪刀和血管钳及刮匙套组
Munro et al. Energy-based surgical devices
BRILL et al. Energy-based surgical devices 3
AU2004200343B8 (en) Electrothermal device for sealing and joining or cutting tissue
JP2003220075A (ja) 熱式処置具
Elkins et al. Suggested Read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