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58434U - 辅助如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辅助如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58434U
CN211658434U CN202020081107.4U CN202020081107U CN211658434U CN 211658434 U CN211658434 U CN 211658434U CN 202020081107 U CN202020081107 U CN 202020081107U CN 211658434 U CN211658434 U CN 211658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motor
rotor
sets
stee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811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寿晓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00811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58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58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58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如厕装置,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两套升降支架及分别对应的升降驱动装置、脚踏锻炼机构;两套升降支架相互平行设置支撑在上横梁的两端,分别包括:支撑立柱、安装在支撑立柱底端的底座以及活动套装在支撑立柱上的升降管,升降管的一端与上横梁固定;下横梁固定在两根支撑立柱之间;两套升降驱动装置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底座上并与对应的升降管连接,两套升降驱动装置能够同步驱动两根升降管进行升降动作从而带动上横梁上升或下降;脚踏锻炼机构包括:脚踏杆、安装在脚踏杆重心位置的安装轴承、和分别安装在脚踏杆两端的两个脚踏板,安装轴承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两套升降支架之间,使用者通过踩踏两个脚踏板进行下肢康复锻炼。

Description

辅助如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如厕装置。
背景技术
行动不便者,尤其是肢体肌力下降者往往存在下蹲如厕的困难,并且不借助外力会增加摔跤等意外发生的风险,目前市场上只有一些简易的扶靠装置来协助解决此类问题,不能做到根据需要调整高度且不方便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如厕装置,高度调整方便,且体积小方便携带,解决了使用者如厕不便的问题,还能够帮助使用者进行下肢康复锻炼。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如厕装置,所述辅助如厕装置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两套升降支架及分别对应的升降驱动装置、脚踏锻炼机构;所述两套升降支架相互平行设置并垂直于地面支撑在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分别包括:支撑立柱、安装在支撑立柱底端的底座以及活动套装在支撑立柱上的升降管,所述升降管的一端与所述上横梁固定;所述下横梁固定在两根支撑立柱之间;两套升降驱动装置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升降支架的底座上并与对应的升降管连接,两套升降驱动装置能够同步驱动两根升降管沿着对应的支撑立柱进行升降动作从而带动所述上横梁上升或下降;所述脚踏锻炼机构包括:脚踏杆、安装在所述脚踏杆重心位置的安装轴承和分别安装在所述脚踏杆两端的两个脚踏板,所述安装轴承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所述两套升降支架之间,使用者通过踩踏所述两个脚踏板进行下肢康复锻炼。
优选地,每一升降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连接组件以及两根运动纵杆,每根运动纵杆具有安装端和支撑端,两根运动纵杆的安装端对称于对应的支撑立柱活动安装在对应的底座的两端,两根运动纵杆的支撑端与对应的升降管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接组件驱动所述两根运动纵杆的安装端进行对向运动或背向运动,使得所述两根运动纵杆的支撑端升高或降低,从而带动所述升降管上升或下降。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子、钢丝绳以及分别设置在转子两侧的两个定滑轮,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绕过对应的定滑轮与对应的一根运动纵杆的安装端固定,所述钢丝绳的中段围绕所述转子并固定在所述转子上,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所述转子逆时针旋转,使得所述钢丝绳缠绕在所述转子上,所述钢丝绳的两端拉动所述两根运动纵杆的安装端对向运动,从而通过所述两根运动纵杆的支撑端升高带动所述升降管上升;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所述转子顺时针旋转,并在所述升降管以及所述上横梁的压力作用下所述钢丝绳从所述转子周围绕下,所述两根运动纵杆的安装端背向运动,从而通过所述两根运动纵杆的支撑端降低带动所述升降管下降。
优选地,所述底座沿着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两条滑槽,在每根所述运动纵杆的安装端铰接安装一根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一条对应的滑槽中,所述横杆的两端能够沿着所述两个滑槽滑动。
优选地,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在对应的滑槽中,并能够沿着所述滑槽移动以减小摩擦力。
优选地,在每根横杆与相邻的底座端头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在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转子逆时针旋转时,所述钢丝绳的两端拉动所述两根运动纵杆的安装端对向运动,所述两个弹簧被拉伸;在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转子顺时针旋转时,所述钢丝绳从所述转子周围绕下,所述两个弹簧复位,带动所述两根运动纵杆的安装端背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升降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两根支撑立柱之间的用于容纳所述电机的电机箱。
优选地,所述辅助如厕装置还包括:为所述电机供电的可充电电源、控制电机工作的控制电路以及所述电机的启停遥控装置。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开关S1、开关S2、触点a以及触点b组成的控制回路;所述开关S1、所述开关S2、触点c以及触点d组成的供电回路;所述开关S1、所述开关S2分别与所述遥控装置电连接,所述触点a、所述触点b分别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触点c、所述触点d分别与所述可充电电源的电流输出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垂直固定的横向支架和纵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通过挂钩安装在所述两根支撑立柱之间,所述纵向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之间,所述脚踏锻炼机构的安装轴承安装在所述连接装置的重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如厕装置,所述两套升降支架用于支撑所述上横梁,并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两套升降支架可以进行升降动作,从而带动所述上横梁上升或下降,使用者可以抓握或者将手臂依靠在所述上横梁上,通过所述上横梁上升或下降帮助使用者在如厕时下蹲或站立,或者协助使用者进行下蹲训练,高度调整方便,且体积小方便携带;使用者还可以利用所述脚踏锻炼机构锻炼下肢的肌肉力量,根据使用者的需要,通过调整所述两套升降支架的升降,能够调整所述脚踏锻炼机构的高度,使用者可以坐在床边或凳子上做下肢锻炼康复运动,解决了使用者如厕不便的问题,还能够帮助使用者进行下肢康复锻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辅助如厕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辅助如厕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辅助如厕装置中升降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辅助如厕装置中控制电机工作的控制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上横梁 2 升降支架
201 支撑立柱 202 底座
203 升降管 204 滑槽
205 电机箱 3 升降驱动装置
301 运动纵杆 302 定滑轮
303 钢丝绳 304 转子
305 横杆 4 脚踏锻炼机构
401 安装轴承 402 脚踏杆
403 脚踏板 5 连接装置
6 下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行动不便者,尤其是肢体肌力下降者往往存在下蹲如厕困难的问题,不借助外力会增加摔跤等意外发生的风险,目前市场上只有一些简易的扶靠装置来协助解决此类问题,不能做到根据需要调整高度且不方便携带。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如厕装置,所述辅助如厕装置包括上横梁1、下横梁6、两套升降支架2及分别对应的升降驱动装置3、脚踏锻炼机构4;所述两套升降支架2相互平行设置并垂直于地面支撑在所述上横梁1的两端,分别包括:支撑立柱201、安装在支撑立柱201底端的底座202以及活动套装在支撑立柱201上的升降管203,所述升降管203的一端与所述上横梁1固定;所述下横梁6固定在两根支撑立柱201之间;两套升降驱动装置3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升降支架2的底座202上并与对应的升降管203连接,两套升降驱动装置3能够同步驱动两根升降管203沿着对应的支撑立柱201进行升降动作从而带动所述上横梁1上升或下降;所述脚踏锻炼机构4包括:脚踏杆402、安装在所述脚踏杆402重心位置的安装轴承401、和分别安装在所述脚踏杆402两端的两个脚踏板403,所述安装轴承401通过连接装置5安装在所述两套升降支架2之间,使用者通过踩踏所述两个脚踏板403进行下肢康复锻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如厕装置包括上横梁1、下横梁6、两套升降支架2及分别对应的升降驱动装置3、脚踏锻炼机构4;所述两套升降支架2用于支撑所述上横梁1,并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所述两套升降支架2可以进行升降动作,从而带动所述上横梁1上升或下降,使用者可以抓握或者将手臂依靠在所述上横梁1上,通过所述上横梁1上升或下降帮助使用者在如厕时下蹲或站立,或者协助使用者进行下蹲训练,高度调整方便,且体积小方便携带;使用者还可以利用所述脚踏锻炼机构4锻炼下肢的肌肉力量,根据使用者的需要,通过调整所述两套升降支架2的升降,能够调整所述脚踏锻炼机构4的高度,使用者可以坐在床边或凳子上做下肢锻炼康复运动,解决了使用者如厕不便或者不便进行下肢康复锻炼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两套升降支架2相互平行设置并垂直于地面支撑在所述上横梁1的两端,分别包括:支撑立柱201、安装在支撑立柱201底端的底座202以及活动套装在支撑立柱201上的升降管203,所述升降管203的一端与所述上横梁1固定;所述下横梁6固定在两根支撑立柱201之间。设置所述底座202以增强所述升降支架2支撑的稳定性,所述下横梁6安装在所述两套升降支架2之间,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以增加安装的稳定性;所述升降管203活动套装在支撑立柱201上,并能够沿着所述支撑立柱201的外壁做升降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两套升降驱动装置3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升降支架2的底座202上并与对应的升降管203连接,两套升降驱动装置3能够同步驱动两根升降管203沿着对应的支撑立柱201进行升降动作从而带动所述上横梁1上升或下降;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调节所述上横梁1的高度,也可以用于辅助使用者在如厕时下蹲或站立,具体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整所述上横梁1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优选地,每一升降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连接组件以及两根运动纵杆301,每根运动纵杆301具有安装端和支撑端,两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对称于对应的支撑立柱201活动安装在对应的底座202的两端,两根运动纵杆301的支撑端与对应的升降管203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接组件驱动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进行对向运动或背向运动,使得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支撑端升高或降低,从而带动所述升降管203上升或下降。通过电机带动所述连接组件,使得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进行对向运动或背向运动,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进行对向运动时,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支撑端升高,从而带动所述升降管203上升;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进行背向运动时,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支撑端降低,从而带动所述升降管203下降,以实现所述升降管203的上升和下降,以辅助使用者进行使用高度的调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子304、钢丝绳303以及分别设置在转子304两侧的两个定滑轮302,以实现电机通过所述连接组件驱动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进行对向运动或背向运动。具体地,所述钢丝绳303的两端分别绕过对应的定滑轮302与对应的一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固定,所述钢丝绳303的中段围绕所述转子304并固定在所述转子304上,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所述转子304逆时针旋转,使得所述钢丝绳303缠绕在所述转子304上,所述钢丝绳303的两端拉动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对向运动,从而通过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支撑端升高带动所述升降管203上升;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所述转子304顺时针旋转,并在所述升降管203以及所述上横梁1的压力作用下所述钢丝绳303从所述转子304周围绕下,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背向运动,从而通过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支撑端降低带动所述升降管203下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座202沿着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两条滑槽204,在每根所述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铰接安装一根横杆305,所述横杆305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一条对应的滑槽204中,所述横杆305的两端能够沿着所述两个滑槽204滑动。将所述钢丝绳303的两端分别绕过一个定滑轮302与对应的一根横杆305固定,所述横杆305与所述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铰接安装,所述钢丝绳303能够拉动所述横杆305从而能够带动所述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运动。
优选地,所述钢丝绳303与所述横杆305连接的一端,可以设置两个分叉连接头,所述两个分叉连接头能够分别与所述横杆305的两端固定,使得所述横杆305的受力更加的均匀,在滑动的过程中更加的平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横杆30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在对应的滑槽204中,并能够沿着所述滑槽204移动以减小摩擦力,使得滑动更加的平稳,使用者在使用时更加的舒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优选地,在每根横杆305与相邻的底座202端头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在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转子304逆时针旋转时,所述钢丝绳303的两端拉动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对向运动,所述两个弹簧被拉伸;在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转子304顺时针旋转时,所述钢丝绳303从所述转子304周围绕下,所述两个弹簧复位,带动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背向运动,能够帮助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复位至预定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升降支架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两根支撑立柱201之间的用于容纳所述电机的电机箱205,便于在移动或携带时,将所述电机进行搬运和携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辅助如厕装置还包括:为所述电机供电的可充电电源、控制电机工作的控制电路以及所述电机的启停遥控装置。使用者可以使用遥控装置控制电机逆时针旋转或者顺时针旋转,从而控制所述上横梁1的上升或下降,以辅助使用者在如厕时下蹲或站立,或根据需要调整所述上横梁1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开关S1、开关S2、触点a以及触点b组成的控制回路;所述开关S1、所述开关S2、触点c以及触点d组成的供电回路;所述开关S1、所述开关S2分别与所述遥控装置电连接,所述触点a、所述触点b分别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触点c、所述触点d分别与所述可充电电源的电流输出端电连接。具体地,当S1与c,S2与b相连时,电动机带动转子逆时针旋转,两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之间的距离变小,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支撑端升高,从而带动所述升降管203上升,所述上横梁1随之上升。
当S1与a,S2与d相连时,电动机带动转子304顺时针旋转,两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之间的距离变大,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支撑端降低,从而带动所述升降管203下降,所述上横梁1随之下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脚踏锻炼机构4包括:脚踏杆402、安装在所述脚踏杆402重心位置的安装轴承401、和分别安装在所述脚踏杆402两端的两个脚踏板403,所述安装轴承401通过连接装置5安装在所述两套升降支架2之间,使用者通过踩踏所述两个脚踏板403能够进行下肢康复锻炼。例如,使用者可以坐在床边或凳子上做下肢锻炼康复运动,可以通过调整所述两套升降支架2的高度,来调整所述踩踏脚踏板403的高度,使用方便,且不用占用更多的场地,节省了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5包括垂直固定的横向支架和纵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通过挂钩安装在所述两根支撑立柱201之间,所述纵向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横梁1与所述下横梁6之间,所述脚踏锻炼机构4的安装轴承401安装在所述连接装置5的重心位置。使得所述脚踏锻炼机构4能够牢固的固定,且在进行脚踏锻炼的过程中,不会使辅助如厕装置发生偏移,稳定性良好;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安装或拆卸所述脚踏锻炼机构4,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如厕装置,所述两套升降支架2用于支撑所述上横梁1,并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所述两套升降支架2可以进行升降动作,从而带动所述上横梁1上升或下降,使用者可以抓握或者将手臂依靠在所述上横梁1上,通过所述上横梁1上升或下降帮助使用者在如厕时下蹲或站立,或者协助使用者进行下蹲训练,高度调整方便,且体积小方便携带;使用者还可以利用所述脚踏锻炼机构4锻炼下肢的肌肉力量,根据使用者的需要,通过调整所述两套升降支架2的升降,能够调整所述脚踏锻炼机构4的高度,使用者可以坐在床边或凳子上做下肢锻炼康复运动,解决了使用者如厕不便或者不便进行下肢康复锻炼的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辅助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如厕装置包括上横梁(1)、下横梁(6)、两套升降支架(2)及分别对应的升降驱动装置(3)、脚踏锻炼机构(4);
所述两套升降支架(2)相互平行设置并垂直于地面支撑在所述上横梁(1)的两端,分别包括:支撑立柱(201)、安装在支撑立柱(201)底端的底座(202)以及活动套装在支撑立柱(201)上的升降管(203),所述升降管(203)的一端与所述上横梁(1)固定;
所述下横梁(6)固定在两根支撑立柱(201)之间;
两套升降驱动装置(3)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升降支架(2)的底座(202)上并与对应的升降管(203)连接,两套升降驱动装置(3)能够同步驱动两根升降管(203)沿着对应的支撑立柱(201)进行升降动作从而带动所述上横梁(1)上升或下降;
所述脚踏锻炼机构(4)包括:脚踏杆(402)、安装在所述脚踏杆(402)重心位置的安装轴承(401)和分别安装在所述脚踏杆(402)两端的两个脚踏板(403),所述安装轴承(401)通过连接装置(5)安装在所述两套升降支架(2)之间,使用者通过踩踏所述两个脚踏板(403)进行下肢康复锻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升降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连接组件以及两根运动纵杆(301),每根运动纵杆(301)具有安装端和支撑端,两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对称于对应的支撑立柱(201)活动安装在对应的底座(202)的两端,两根运动纵杆(301)的支撑端与对应的升降管(203)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接组件驱动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进行对向运动或背向运动,使得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支撑端升高或降低,从而带动所述升降管(203)上升或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子(304)、钢丝绳(303)以及分别设置在转子(304)两侧的两个定滑轮(302),所述钢丝绳(303)的两端分别绕过对应的定滑轮(302)与对应的一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固定,所述钢丝绳(303)的中段围绕所述转子(304)并固定在所述转子(304)上,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所述转子(304)逆时针旋转,使得所述钢丝绳(303)缠绕在所述转子(304)上,所述钢丝绳(303)的两端拉动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对向运动,从而通过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支撑端升高带动所述升降管(203)上升;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所述转子(304)顺时针旋转,并在所述升降管(203)以及所述上横梁(1)的压力作用下所述钢丝绳(303)从所述转子(304)周围绕下,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背向运动,从而通过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支撑端降低带动所述升降管(203)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2)沿着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两条滑槽(204),在每根所述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铰接安装一根横杆(305),所述横杆(305)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一条对应的滑槽(204)中,所述横杆(305)的两端能够沿着所述两个滑槽(204)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0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在对应的滑槽(204)中,并能够沿着所述滑槽(204)移动以减小摩擦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根横杆(305)与相邻的底座(202)端头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在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转子(304)逆时针旋转时,所述钢丝绳(303)的两端拉动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对向运动,所述两个弹簧被拉伸;在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转子(304)顺时针旋转时,所述钢丝绳(303)从所述转子(304)周围绕下,所述两个弹簧复位,带动所述两根运动纵杆(301)的安装端背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架(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两根支撑立柱(201)之间的用于容纳所述电机的电机箱(20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如厕装置还包括:为所述电机供电的可充电电源、控制电机工作的控制电路以及所述电机的启停遥控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开关S1、开关S2、触点a以及触点b组成的控制回路;所述开关S1、所述开关S2、触点c以及触点d组成的供电回路;所述开关S1、所述开关S2分别与所述遥控装置电连接,所述触点a、所述触点b分别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触点c、所述触点d分别与所述可充电电源的电流输出端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5)包括垂直固定的横向支架和纵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通过挂钩安装在所述两根支撑立柱(201)之间,所述纵向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横梁(1)与所述下横梁(6)之间,所述脚踏锻炼机构(4)的安装轴承(401)安装在所述连接装置(5)的重心位置。
CN202020081107.4U 2020-01-14 2020-01-14 辅助如厕装置 Active CN211658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1107.4U CN211658434U (zh) 2020-01-14 2020-01-14 辅助如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1107.4U CN211658434U (zh) 2020-01-14 2020-01-14 辅助如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58434U true CN211658434U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39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81107.4U Active CN211658434U (zh) 2020-01-14 2020-01-14 辅助如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584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50926U (zh) 神经内科护理用康复椅
CN100548255C (zh) 电动式辅助站立架
KR102165104B1 (ko) 전자동 승하강 지팡이
CN211658434U (zh) 辅助如厕装置
CN201949561U (zh) 康复器械
CN111134922A (zh) 辅助如厕装置
CN210903955U (zh) 移动移乘式减重步行训练器
CN111012597A (zh) 组合式护理床
CN215132074U (zh) 一种护栏可自动升降的病床
CN114632305B (zh) 一种产后康复治疗仪
CN202776791U (zh) 一种多功能助行轮椅起坐装置
CN205494204U (zh) 一种多功能病床
CN213284163U (zh) 一种机器人式康复护理设备
CN211634008U (zh) 组合式护理床
CN107970573A (zh) 步行康复训练阶梯
CN211301965U (zh) 一种瑜伽辅助平衡训练器材
CN219271479U (zh) 一种移动式步行训练机器人
CN111603374A (zh) 一种精神科医疗康复用的腿部刺激装置
CN115300859B (zh) 一种训练腰部柔韧度和腹部力量的辅助训练装置及方法
CN218187672U (zh) 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平行杠
CN213942006U (zh) 一种体育专业用体能训练装置
CN216777424U (zh) 一种便于起身的电动床
CN105080061B (zh) 双杠升降式四肢康复器
CN112546540B (zh) 一种基于电磁原理加阻的健身锻炼用拉力器
CN211724506U (zh) 一种高低拉健身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