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58213U - 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及旋切系统 - Google Patents

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及旋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58213U
CN211658213U CN201921707293.1U CN201921707293U CN211658213U CN 211658213 U CN211658213 U CN 211658213U CN 201921707293 U CN201921707293 U CN 201921707293U CN 211658213 U CN211658213 U CN 211658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blade
face
tube
living tiss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072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宏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engchuan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engchuan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engchuan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engchuan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072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58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58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58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其刀管端部沿壁厚方向开设有与刀管外周壁成夹角设置的刃面,该刃面与刀管外周壁之间夹角相交形成用于切割活体组织的锋利刃口,开设的刃面一方面增大了刃口的前进切割的锋利程度,另一方面端面为斜平面或波浪形的弧形面时与外刀管配合形成对组织的剪切力作用,同时也减少了与活体组织接触面积进而减少了刃口的阻力,提升了刃口的切割效率和切断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靠薄壁刀管自身壁厚形成的正圆形刃口切割组织时刃口不锋利、切割进给阻力大、无剪切力作用不易切断活体组织从而造成撕扯损伤活体组织的问题。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的旋切系统,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及旋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及旋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乳腺活检与旋切系统包括外刀管以及内套于外刀管内用于切割活体组织的内刀管,内刀管在切割活体组织时,都是靠内刀管自身较薄的壁厚形成的正圆形刃口切割活体组织,正圆形刃口与活体组织接触的面积最大,进刀最慢,切割效率低且不易切断容易撕扯损伤活体组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及旋切系统,其刃口锋利,进刀快,切割效率高且易切断活体组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包括一具有壁厚的刀管和位于所述刀管端部的端面,所述端面沿刀管壁厚方向开设有一与所述刀管外周壁成夹角设置的刃面,所述刃面与所述刀管外周壁之间夹角相交形成一用于切割活体组织的锋利的刃口。
优选地,所述端面为弧形面、波浪形面、与所述刀管轴线成夹角的斜平面或与所述刀管轴线垂直的平面。
优选地,所述刃面与所述刀管的外周壁之间的夹角大小设置成相等或不等。
优选地,所述刃面为弧形面、斜平面或弧形面与斜平面组合形成的面。
优选地,所述刃面为斜平面,所述刃面与所述刀管的外周壁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40°。
优选地,所述刃面为弧形面,所述刃面的起始端和终止端之间的连接线与所述刀管的外周壁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40°。
优选地,所述刃面上各处的延长线相交后形成的交点与所述刀管的轴线之间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刃面上各处的延长线相交后形成的交点与所述刀管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9±0.1mm。
一种旋切系统,包括一外刀管以及一内套于所述外刀管内往复移动和旋转的内刀管,还包括如上所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刀头结构,所述刀头结构固设于所述内刀管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其刀管端部沿壁厚方向开设有与刀管外周壁成夹角设置的刃面,该刃面与刀管外周壁之间夹角相交形成用于切割活体组织的锋利刃口,开设的刃面一方面增大了刃口的前进切割的锋利程度,另一方面端面为斜平面或波浪形的弧形面时与外刀管配合形成对组织的剪切力作用,同时也减少了与活体组织接触面积进而减少了刃口的阻力,提升了切割效率和切断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靠薄壁刀管自身壁厚形成的正圆形刃口切割组织时刃口不锋利、切割进给阻力大、无剪切力作用不易切断活体组织从而造成撕扯损伤活体组织的问题。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的旋切系统,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的另一侧面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中端面为内凹的弧形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中端面为外凸的弧形面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中端面为斜平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中两斜平面组合形成的端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中端面为平面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端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包括一具有壁厚的刀管1和位于刀管1端部的端面2,端面2沿刀管1壁厚方向开设有一与刀管1外周壁成夹角设置的刃面3,刃面3与刀管1外周壁4之间夹角相交形成一用于切割活体组织的锋利的刃口,刃口沿端面2的外周缘设置。
如图4~8所示,优选地,所述端面2为弧形面、波浪形面(端面的波浪周期为一个或一个以上)、与刀管1轴线成夹角的斜平面或与刀管1轴线垂直的平面,本实施例中端面2为斜平面。
如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刃面3与刀管1的外周壁4之间的夹角大小设置成相等(∠10=∠11)。
如图1~3所示,优选地,所述刃面3为弧形面、斜平面或弧形面与斜平面组合形成的面,本实施例中刃面3为斜平面,采用斜平面可以一次加工成型,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刃面3为斜平面,刃面3与刀管1的外周壁4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40°,本实施例中夹角范围优选为23°。
优选地,所述刃面3为弧形面,刃面3的起始端31和终止端32之间的连接线与刀管的外周壁4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40°。
优选地,所述刃面3为斜平面时,其各处的延长线相交后形成的交点与刀管1的轴线之间间隔设置,此种设计可以使刀管1外周壁各处不同位置分别与刃面3之间的夹角一致,便于一次性加工刃面4,减少了加工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刃面3为斜平面时,其各处的延长线相交后形成的交点与刀管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9±0.1mm。
一种旋切系统,包括一外刀管以及一内套于所述外刀管内往复移动和旋转的内刀管,还包括如上中任一项的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刀头结构固设于内刀管的端部。
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原理相同,结构类似,其区别在于,刃面3与刀管1的外周壁4之间的夹角大小设置成不等(∠13>∠12),本实施例中,刃面3上各处不同位置分别与刀管1外周壁4之间的夹角从刃面4的起始端(∠12处)至终止端(∠13处)由小到大过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其刀管1端部沿壁厚方向开设有与刀管1外周壁成夹角设置的刃面2,该刃面2与刀管1外周壁4之间夹角相交形成用于切割活体组织的锋利刃口,开设的刃面2一方面增大了刃口前进切割的锋利程度,另一方面端面为斜平面或波浪形的弧形面时与外刀管配合形成对活体组织的剪切力作用,同时也减少了与活体组织接触面积进而减少了刃口的阻力,提升了刃口的切割效率和切断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靠薄壁刀管自身壁厚形成的正圆形刃口切割组织时刃口不锋利、切割进给阻力大、无剪切力作用不易切断活体组织从而造成撕扯损伤活体组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旋切系统,包括一外刀管以及一内套于外刀管内往复移动和旋转的内刀管,还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刀头结构固设于内刀管的端部(本实施例中刀头结构采用焊接的方式固设于内刀管的端部);外刀管、内刀管和动力装置都属于现有技术,通过描述即可清楚的表达,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省略附图。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包括一具有壁厚的刀管和位于所述刀管端部的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沿所述刀管壁厚方向开设有一与所述刀管外周壁成夹角设置的刃面,所述刃面与所述刀管外周壁之间夹角相交形成一用于切割活体组织的锋利的刃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为弧形面、波浪形面、与所述刀管轴线成夹角的斜平面或与所述刀管轴线垂直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面与所述刀管的外周壁之间的夹角大小设置成相等或不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面为弧形面、斜平面或弧形面与斜平面组合形成的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面为斜平面,所述刃面与所述刀管的外周壁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4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面为弧形面,所述刃面的起始端和终止端之间的连接线与所述刀管的外周壁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4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面上各处的延长线相交后形成的交点与所述刀管的轴线之间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面上各处的延长线相交后形成的交点与所述刀管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9±0.1mm。
9.一种旋切系统,包括一外刀管以及一内套于所述外刀管内往复移动和旋转的内刀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所述刀头结构固设于所述内刀管的端部。
CN201921707293.1U 2019-10-12 2019-10-12 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及旋切系统 Active CN211658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7293.1U CN211658213U (zh) 2019-10-12 2019-10-12 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及旋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7293.1U CN211658213U (zh) 2019-10-12 2019-10-12 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及旋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58213U true CN211658213U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31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07293.1U Active CN211658213U (zh) 2019-10-12 2019-10-12 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及旋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58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42726B1 (en) Tissue collection needle
US5964777A (en) 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
US7641667B2 (en) Tissue cutting instrument
US20020052619A1 (en) Dermal punches
US20130110147A1 (en) Tube set for a rotary tissue cutter with curved inner blade
JP2019514560A (ja) 超音波骨カッターのカッターヘッド
CN105269602A (zh) 旋转式电动剃须刀
CN211658213U (zh) 活体组织切除的刀头结构及旋切系统
CN213918371U (zh) 一种修眉刀的刀片
CN210931554U (zh) 刀具组件及旋切系统
US4615119A (en) Blade for a vibratory cutter
CN110141311A (zh) 一种旋切刀
CN208851538U (zh) 一种软组织冲裁用的双向切割冲裁刀组
CN201710418U (zh) 一种适用于环绕式切除的手术刀片
CN201609393U (zh) 月牙形手术刀
JP3151055U (ja) 押し切り安全手動刃物
CN215960158U (zh) 具有断屑槽的刨削刀具
JP2010252822A (ja) 調理具
CN215960159U (zh) 高切削效率的刨削刀具
CN217645259U (zh) 一种旋切活检针刀头结构
CN211355740U (zh) 一种新型超声骨刀刀头
CN220632127U (zh) 活检取样针的外刀管及活检取样针
CN220370035U (zh) 用于骨组织斜向切割的超声切骨刀具
CN212973019U (zh) 医用往复磨削头及医用磨削刀具
CN212438817U (zh) 一种等离子体肋软骨切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