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50871U -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50871U
CN211650871U CN202020141775.1U CN202020141775U CN211650871U CN 211650871 U CN211650871 U CN 211650871U CN 202020141775 U CN202020141775 U CN 202020141775U CN 211650871 U CN211650871 U CN 211650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groove
clamping
mounting groov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17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超
陈�胜
夏国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417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50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50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508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所述风道组件包括净味盒、风道壳体和形成于风道壳体一侧的送风通道,所述风道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风道壳体开设有与所述送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安装槽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设置有卡柱,所述净味盒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卡柱卡接的第一卡槽,以将所述净味盒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送风通道和净味盒分设于风道壳体的两侧,避免了送风通道流动的高速冷风对净味盒直吹的情况,使得净味盒内的空气净化材料不易产生风化现象,延长了净味盒使用寿命的同时避免了冰箱内存储的物品被污染。

Description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消费者对于冰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冰箱异味问题一直以来是冰箱行业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目前,一般将净味盒装配到冰箱的风道内,对风道吹向储物室的空气进行净化,从而达到空气净化效果。但由于风道内的风速较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净味盒内的空气净化材料容易风化而产生白色细小粉末,而细小粉末容易随风道内的风从出风口吹出,导致冰箱内储存的物品造成污染,因此,现有的净味盒不仅使用寿命短且易对冰箱内储存的物品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风道组件的净味盒使用寿命短且易对冰箱内存储的物品造成污染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风道组件包括净味盒、风道壳体和形成于风道壳体一侧的送风通道,所述风道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风道壳体开设有与所述送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安装槽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设置有卡柱,所述净味盒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卡柱卡接的第一卡槽,以将所述净味盒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优选地,所述卡柱包括主体部和卡接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连接,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部连接,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所述连接块朝向所述安装槽底壁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爪,两个所述卡爪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卡槽连通的第二卡槽,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
优选地,所述卡接部呈梯形设置,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卡接部形状相匹配;所述卡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卡接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卡接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台阶,所述第一卡槽的侧壁对应所述台阶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卡接部限位于第一卡槽内的凸棱。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连接之间还设置有弧形过渡部,所述弧形过渡部的宽度自所述连接部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呈渐增设置,以使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弧形过渡部以及所述主体部卡紧。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所述连接部、所述弧形过渡部以及所述卡接部一体成型设置。
优选地,所述净味盒包括盒体和盖设于所述盒体的盒盖,所述盒体朝向所述盒盖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连接块的容置槽,所述盒盖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安装块的避让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呈“T”形设置;所述卡爪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凸起;所述容置槽的侧壁设置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面向所述容置槽槽口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凸起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环绕于所述净味盒外的防护环,所述防护环卡接于所述安装槽底壁并将所述安装槽的槽口边缘完全覆盖。
优选地,所述防护环包括防护部和自所述防护部向所述安装槽延伸的环状延伸部,所述环状延伸部抵紧所述安装槽的侧壁,所述环状延伸部设置有卡扣,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开设有与所述卡扣卡接的卡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内胆和如上所述的风道组件,所述内胆内形成制冷间室,所述风道壳体安装在所述内胆上,所述送风通道形成于所述风道壳体上朝向所述内胆的一侧,所述安装槽设置于所述风道壳体背离所述内胆的一侧,所述送风通道通过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制冷间室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风道组件组装时,先通过将连接块与净味盒连接,将连接块的第一卡槽与卡柱对准,然后按压净味盒,通过按压的方式使得第一卡槽与卡柱卡接,以将净味盒安装于安装槽内,由于安装槽靠近出风口设置,出风口附近的冷风能先经过安装在安装槽内的净味盒,通过净味盒的净化,然后吹出,加快了净味盒的空气净化效率,并且,此时的净味盒与送风通道分别对应设置于风道壳体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送风通道和净味盒分设于风道壳体的两侧,避免了送风通道流动的高速冷风对净味盒直吹的情况,使得净味盒内的空气净化材料不易产生风化现象,延长了净味盒使用寿命的同时避免了冰箱内存储的物品被污染。仅通过按压的方式就能将净味盒安装于安装槽内,安装方式简单且便利,提高了净味盒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风道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风道壳体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净味盒和防护环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制盒体和连接块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连接块和风道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风道壳体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62243695000003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62243695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中对“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的描述以图1 和图9中所示的方位为基准,仅用于解释在图1和图9所示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道组件。
如图1和图2、图7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风道组件 100包括净味盒3、风道壳体1和形成于风道壳体1一侧的送风通道2,风道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槽11,风道壳体1开设有与送风通道2连通的出风口13,安装槽11靠近出风口13设置;安装槽11的底壁设置有卡柱12,净味盒3连接有连接块4;连接块4开设有用于与卡柱12卡接的第一卡槽45,以将净味盒3安装于安装槽11内。
本实施例的风道组件100主要应用于制冷设备200中,例如冰箱、冷柜以及酒柜,本实施例以冰箱为例进行说明。净味盒3内装有用于净化空气的空气净化材料。送风通道2形成于风道壳体1的后侧,净味盒3安装于风道壳体1的前侧,本实施例的安装槽11为风道壳体1向后凹陷形成。
本实施例的风道组件100组装时,先将连接块4与净味盒3连接,再将连接块4的第一卡槽45与卡柱12对准,然后按压净味盒3,通过按压的方式使得第一卡槽45与卡柱12卡接,以将净味盒3安装于安装槽11内,由于安装槽11靠近出风口13设置,出风口13附近的冷风能先经过安装在安装槽11 内的净味盒3,通过净味盒3的净化,然后吹出,加快了净味盒3的空气净化效率,并且,此时的净味盒3与送风通道2分别对应设置于风道壳体1的两侧。本实施例通过将送风通道2和净味盒3分设于风道壳体1的两侧,避免了送风通道2流动的高速冷风对净味盒3直吹的情况,使得净味盒3内的空气净化材料不易产生风化现象,延长了净味盒3使用寿命的同时避免了冰箱内存储的物品被污染。本实施例仅通过按压的方式就能将净味盒3安装于安装槽11内,安装方式简单且便利,提高了净味盒3的安装效率。
具体地,卡柱12包括主体部121和卡接部122,主体部121的一端与安装槽11的底壁连接,主体部121的另一端与卡接部122连接,卡接部122与第一卡槽45卡接;连接块4朝向安装槽11底壁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爪41,两个卡爪41之间形成与第一卡槽45连通的第二卡槽42,主体部 121与第二卡槽42卡接。按压净味盒3时,使连接块4与卡柱12卡接时,主体部121和第二卡槽42先接触并进行卡接,继续按压净味盒3,卡接部122 伸入第一卡槽45内并与第一卡槽45卡接。通过第一卡槽45与卡接部122卡接、第二卡槽42与主体部121卡接形成两层卡接关系,将净味盒3牢固安装于安装槽11内,防止净味盒3脱落。
本实施例中,卡接部122呈梯形设置,第一卡槽45与卡接部122形状相匹配;卡柱12还包括设置于主体部121和卡接部122之间的连接部123;卡接部122和连接部123之间形成台阶125,第一卡槽45的侧壁对应台阶125 设置有用于将卡接部122限位于第一卡槽45内的凸棱(图未示)。由于卡接部122朝向第一卡槽45的方向呈梯形,使得卡接部122能缓慢进入第一卡槽 45内,并与第一卡槽45的侧壁挤压,此时凸棱卡接于卡接部122与连接部 123之间,从而将卡接部122限位于第一卡槽45内。
如图3、图6至图8所示,主体部121和连接部之间还设置有弧形过渡部 124,弧形过渡部124的宽度自连接部123向主体部121的一侧呈渐增设置,以使第二卡槽42与弧形过渡部124以及主体部121卡紧。按压净味盒3的过程中,连接块4的第二卡槽42首先与弧形过渡部124接触,弧形过渡部124 逐渐撑开两个卡爪41,使得第二卡槽42与弧形过渡部124以及主体部121卡紧,进一步按压净味盒3,使得主体部121以及弧形过渡部124与第二卡槽 42卡接到位,同时第一卡槽45与卡接部122卡接到位,完成净味盒3的安装,结构简单且巧妙。
具体地,为方便卡柱12的生产制造,主体部121、连接部123、弧形过渡部124以及卡接部122一体成型设置,避免了主体部121、连接部123以及卡接部122的装配过程,减少了制造、装配工序,从而提高了净味盒3的生产效率。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净味盒3包括盒体31和盖设于盒体31的盒盖32,盒体31朝向盒盖3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块311,安装块311开设有用于容置连接块4的容置槽312,盒盖32开设有用于避让安装块311 的避让孔321。
在将净味盒3安装在安装槽11内之前,先将连接块4与净味盒3连接,具体地,先将盒体31上的安装块311穿过盒盖32的避让孔321,形成盒盖 32与盒体31之间的初步装配,然后将连接块4穿过避让孔321插入容置槽 312内,完成连接块4与净味盒3之间的连接,然后将连接块4的第一卡槽 45与卡接部122卡接,第二卡槽42与主体部121卡接,将净味盒3安装于安装槽11内。
本实施例的连接块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43和第二连接板44,第一连接板43和第二连接板44呈“T”形设置;卡爪41设置于第二连接板44,第一连接板43设置有凸起431;容置槽312的侧壁设置限位凸台313,限位凸台313面向容置槽312槽口的一端抵接第二连接板44,限位凸台313与凸起431过盈配合。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限位凸台313和安装块311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连接板43的形状和第二连接板44的形状均为长方体,两个凸起431设置于第一连接板43相对的两侧,容置槽312内的两个限位凸台313分别对应两个凸起431设置;连接块4穿过避让孔321插入容置槽312内时,首先将第一连接板43插入容置槽312内,使得凸起431与限位凸台313过盈配合,将第一连接板43限位,避免出现第一连接板43过度伸入容置槽312的情况,限位凸台313的前端将第二连接板44抵紧,避免第二连接板44过度伸入容置槽312内,以保证第二连接板44上的第二卡槽42与主体部121正常卡接,同时容置槽312的槽壁还能对卡爪41起到防护作用,防止出现卡爪41过度张开而出现损坏的情况。
如图4所示,风道组件100还包括环绕于净味盒3外的防护环5,防护环 5卡接于安装槽11底壁并将安装槽11的槽口边缘完全覆盖。将本实施例的净味盒3安装在风道壳体1后,将防护环5卡接于安装槽11底壁,使防护环5 将安装槽11的槽口完全覆盖,从而提高风道壳体1的外观美观性,同时还能防止安装槽11的槽口边缘外露而出现划伤人员的情况。具体地,防护环5包括防护部51和自防护部51向安装槽11延伸的环状延伸部52,环状延伸部52抵紧安装槽11的侧壁,环状延伸部52设置有多个卡扣53,多个卡扣53 沿环状延伸部52边缘间隔设置,安装槽11的底壁开设有与卡扣53卡接的卡孔(图未示),卡孔与卡扣53一一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的环状延伸部52沿前后方向延伸,防护环5安装时,先将环状延伸部52与安装槽11的侧壁抵紧,然后将卡扣53卡接入卡孔,此时防护部 51将安装槽11的槽口边缘完全覆盖。本实施例通过防护环5的卡扣53和环状延伸部52的配合,将防护环5与安装槽11的侧壁和底壁牢固连接,从而保证了防护环5的安装稳定性和安装便利性。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200,制冷设备200包括内胆210和如上的风道组件100,内胆210内形成制冷间室220,风道壳体1 安装在内胆210上,送风通道2形成于风道壳体1上朝向内胆210的一侧,安装槽11设置于风道壳体1背离内胆210的一侧,送风通道2通过出风口13 与制冷间室220连通。该风道组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制冷设备200的冷风通过风道壳体1上的送风通道2,最后从出风口13吹入制冷间室220,对制冷间室220内存储的物品进行制冷。本实施例的制冷间室220包括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冷冻间室220a和冷藏间室220b,本实施例的净味盒3安装于冷藏间室220b内,并靠上设置,保证出风口13吹出的冷风先经过净味盒3然后下沉,从而提高净味盒3的空气净化效率。由于制冷设备 2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净味盒、风道壳体和形成于风道壳体一侧的送风通道,所述风道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风道壳体开设有与所述送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安装槽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设置有卡柱,所述净味盒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卡柱卡接的第一卡槽,以将所述净味盒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包括主体部和卡接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连接,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部连接,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所述连接块朝向所述安装槽底壁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爪,两个所述卡爪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卡槽连通的第二卡槽,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呈梯形设置,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卡接部形状相匹配;所述卡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卡接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卡接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台阶,所述第一卡槽的侧壁对应所述台阶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卡接部限位于第一卡槽内的凸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还设置有弧形过渡部,所述弧形过渡部的宽度自所述连接部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呈渐增设置,以使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弧形过渡部以及所述主体部卡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所述连接部、所述弧形过渡部以及所述卡接部一体成型设置。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味盒包括盒体和盖设于所述盒体的盒盖,所述盒体朝向所述盒盖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连接块的容置槽,所述盒盖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安装块的避让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呈“T”形设置;
所述卡爪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凸起;
所述容置槽的侧壁设置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面向所述容置槽槽口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凸起过盈配合。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环绕于所述净味盒外的防护环,所述防护环卡接于所述安装槽底壁并将所述安装槽的槽口边缘完全覆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环包括防护部和自所述防护部向所述安装槽延伸的环状延伸部,所述环状延伸部抵紧所述安装槽的侧壁,所述环状延伸部设置有卡扣,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开设有与所述卡扣卡接的卡孔。
10.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内胆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所述内胆内形成制冷间室,所述风道壳体安装在所述内胆上,所述送风通道形成于所述风道壳体上朝向所述内胆的一侧,所述安装槽设置于所述风道壳体背离所述内胆的一侧,所述送风通道通过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制冷间室连通。
CN202020141775.1U 2020-01-19 2020-01-19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11650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1775.1U CN211650871U (zh) 2020-01-19 2020-01-19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1775.1U CN211650871U (zh) 2020-01-19 2020-01-19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50871U true CN211650871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82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1775.1U Active CN211650871U (zh) 2020-01-19 2020-01-19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508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20003920A (ko) 승차용 헬멧
CA2279543A1 (en) Control box for a room air conditioner
CA2278278A1 (en) Refrigerator water tank
CN211650871U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A2060492A1 (en) Radio integrated with bicycle handlebars
CN107708366B (zh) 电控盒以及空调器
CN211650869U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07420980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81085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986947U (zh) 具有防水功能的节能灯
CN211650866U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392283Y (zh) 布线板
CN211650867U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09857221U (zh) 加湿装置和空调器
CN211650870U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18527692U (zh) 咪头保护结构以及电子雾化器
CN217635960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15638051U (zh) 装饰条安装结构和热水器
CN218065036U (zh) 吸油烟机的语音模块安装组件以及吸油烟机
CN213161360U (zh) 雾化头装配结构及雾化装置
US3237004A (en) Projection mounted clearance lights for trailers
CN213989392U (zh) 一种空调收线盒
CN208056181U (zh) 压力罐及净水器
CN216431962U (zh) 除湿机
JPS6340391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