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50509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50509U
CN211650509U CN201922495049.XU CN201922495049U CN211650509U CN 211650509 U CN211650509 U CN 211650509U CN 201922495049 U CN201922495049 U CN 201922495049U CN 211650509 U CN211650509 U CN 211650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box
electric control
box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50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发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950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50509U/zh
Priority to US17/779,085 priority patent/US20220412600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77635 priority patent/WO202113490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50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50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底盘和电控盒。所述电控盒的底部构造有与所述底盘抵持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上构造形成有多个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适用于供气流流通。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能够增强电控盒的散热效果,以减少所述电控盒内部因温度过高而烧坏电控元件的情况出现。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空调器适用于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或制热。空调器的电控盒在工作时,电控盒内部的电控元件会产生有热量。这些热量积聚在电控盒内部,容易导致电控盒内部温度过高而烧坏电控元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器,旨在增强电控盒的散热效果,以减少所述电控盒内部因温度过高而烧坏电控元件的情况出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底盘和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所述电控盒的底部构造有与所述底盘抵持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上构造形成有多个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适用于供气流流通。
可选地,所述电控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在其底部的一端呈缺角设置,以在该缺角位置形成有供线体穿入所述电控盒内部的缺口;所述支撑结构构造于所述盒体的远离所述缺口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盒体包括底板及适配罩盖于所述底板上的盒盖,所述支撑结构构造于所述底板的下端;或者所述支撑结构构造于所述盒盖的下端。
可选地,所述底板包括外层金属底板及内层塑料底板,所述盒盖包括外层金属盒盖及内层塑料盒盖;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内层塑料盒盖的下端的第一支撑件;和/或,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内层塑料底板的下端的第二支撑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多个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电控盒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间隔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的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将所述散热通道分隔成上侧子通道和下侧子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包括设于所述上侧子通道的通风面上的竖隔板,所述竖隔板贯设有与所述上侧子通道连通的通风孔。
可选地,所述横隔板的远离所述竖隔板的侧边缘开设有缺口槽。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电控盒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件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可选地,所述盒体在所述缺口的一侧还构造有预定位件,所述预定位件适用于与所述底盘插置定位,所述预定位件构造形成有散热通道。
可选地,所述盒体的远离所述缺口的一端还构造有固定脚,所述固定脚适用于与所述底盘连接固定,所述固定脚构造有散热通道。
可选地,所述电控盒还包括电控板和电抗器,所述电控板和电抗器沿上下向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盒盖构造有主腔体及对应于所述主腔体一端的下方的副腔体,所述主腔体适用于供所述电控板上的元件容置,所述副腔体适用于供所述电抗器容置。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为窗式空调器,所述窗式空调器适用于安装到墙体的窗口处。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盘上的机壳,所述机壳上构造有供位于墙体窗口处的遮挡件伸入的分隔槽,所述机壳由所述分隔槽分隔为室内侧壳体和室外侧壳体。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分隔槽所述密封件适用于通过活动以在收纳状态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密封件收纳于所述分隔槽内;在所述工作状态下,所述密封件从所述分隔槽侧向伸出,适用于供所述遮挡件和/或所述窗口的内壁抵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电控盒的底部构造支撑结构,可使得电控盒的底部和底盘间隔分开,有助于电控盒底部的热量向外散出;并且,还在该支撑结构上构造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适用于供气流流通,从而电控盒产生的热量可以传导到支撑结构上,而后通过支撑结构上的散热通道与空气对流,进而通过气流将热量带走,实现对电控盒散热,提高电控盒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调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电控盒和底盘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电控盒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电控盒的盒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内层塑料底板安装有电控部件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内层塑料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电控盒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处的放大图;
图10为8中电控盒内部的内层塑料盒盖的后视图;
图11为图10中B处的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密封件处于收纳状态;
图13为图12中空调器的密封件切换至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349312940000031
Figure BDA000234931294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实施例,所述空调器适用于对室内环境制冷或制热。所述空调器可以是空调室内机或空调室外机,也可以是窗式空调器,窗式空调器适用于安装到墙体的窗口处。为避免赘述,在以下实施例中,主要以所述空调器为窗式空调器为例进行详细介绍,其他机型可以参照实施。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空调器100的一实施例中,空调器100包括底盘110和电控盒200。所述电控盒200安装于底盘110上,并位于室外侧壳体122内,所述电控盒200的底部构造有与底盘110抵持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上构造形成有多个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适用于供气流流通。
具体说来,所述支撑结构的结构没有具体限定,只需要其能够形成有散热通道即可。如图4所示,散热通道具体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缝隙,还可以是长条形风道,具体可以根据支撑结构的形状结构进行相应设计。支撑结构构造于电控盒200底部的方式,可以是但不局限于:支撑结构与电控盒200的盒体210一体成型;或者,该支撑结构为单独制造成型的零部件,而后连接固定到电控盒200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电控盒200的底部构造支撑结构,可使得电控盒200的底部和底盘110间隔分开,有助于电控盒200底部的热量向外散出;并且,还在该支撑结构上构造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适用于供气流流通,从而电控盒200产生的热量可以传导到支撑结构上,而后通过支撑结构上的散热通道与空气对流,进而通过气流将热量带走,实现对电控盒200散热,提高电控盒200的散热效率。
请参阅图4,对于所述支撑结构构造的位置,在此没有限定。具体可以是位于电控盒200底部的两端,或者位于电控盒200底部的中间位置,亦或者是遍布电控盒200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盒200包括盒体210,盒体210在其底部的一端呈缺角设置以在形成有缺口;所述支撑结构构造于盒体210的远离所述缺口的一端。
具体说来,所述缺口的顶壁或侧壁设有过线孔,所述电控盒200的导线的一端从该过线孔穿入到盒体210的内部,以与其内部的电控板220连接,导线的另一端则连接到空调器100的电控部件(例如显示板、或室外温度传感器、或室内温度传感器、或压缩机排气或回气温度传感器等)。通过将所述支撑结构构造于盒体210的远离所述缺口的一端,可以减小支撑结构对缺口位置的线体的干涉,避让线体在所述缺口位置穿线。
请参阅图4和图5,至于盒体210的结构,盒体210包括底板211及适配罩盖于底板211上的盒盖212。因此,可以将所述支撑结构构造于底板211的下端;或者,将所述支撑结构构造于盒盖212的下端。
具体说来,底板211适用于供电控盒200的电控元件安装,所述电控元件可以是电控板220、或电抗器230、散热器240等。在装配过程中,先将电控元件固定到底板211上,再将盒盖212盖合到底板211上,最后将盒盖212和底板211连接固定即可。所述支撑结构可以构造于底板211的下端,或者所述支撑结构构造于盒盖212的下端,亦或者,在底板211的下端和盒盖212的下端均构造有所述支撑结构。
对于上述电控盒200的盒体210而言,盒体210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规范,其中一项便是盒体210应当具有防火功能。在相关技术中,通常会将盒体210仅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但是这样会使得盒体210比较笨重,且成本较高。
请参阅图4和图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底板211包括外层金属底板300及内层塑料底板400,盒盖212包括外层金属盒盖500及内层塑料盒盖600。即是说,电控盒200的盒体210实际具有内层部分和外层部分,其中,内侧部分由前述内层塑料底板400和内侧塑料盒体210组成,外层部分则由前述外层金属底板300和外层金属盒体210组成。外层部分采用防锈钣金件制成,或者在其表面喷涂金属层,以使得电控盒200的盒体210安全可靠。
请参阅图4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构造于内层塑料盒盖600的下端的第一支撑件630;和/或,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内层塑料底板400的下端的第二支撑件410。即是说,将支撑结构构造于盒体210的内层部分。这样设计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为内层部分直接接收到电控盒200内部的电控元件散发出的热量,从而所述内层部分可以直接将热量传导到支撑结构上,而无需通过外层部分机壳120传热,散热快速;另一方面为内层部分均为塑料,成本较低且便于支撑结构与内层塑料底板400或内层塑料盒盖600一体成型。
请参阅图7至图9,对于第一支撑件630而言,该第一支撑件630包括多个支撑板631,多个支撑板631沿所述电控盒20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以在相邻的两个支撑板631之间间隔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具体说来,支撑板631相对两个侧面形成散热面,使得支撑结构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当气流从该散热通道通过时,气流将电控盒200传导到支撑板631的散热面上的热量带走,散热效果较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630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支撑板631的横隔板632,横隔板632将所述散热通道分隔成上侧子通道和下侧子通道。所述第一支撑件630通过横隔板632将相邻两个支撑板631连接成一体,可以增强所述第一支撑件630的强度。并且,横隔板632的上下两个侧面均形成有散热面,增大了第一支撑件630整体的散热面积,从而当气流从该上侧子通道和下侧子通道通过时,气流将横隔板632的散热面上的热量带走,大大改善散热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7至图9,可选地,在横隔板632的远离竖隔板633的侧边缘开设有缺口槽6321。所述缺口槽6321的存在可以减小横隔板632对气流流动的阻力,有利于外部气流从上侧子通道和下侧子通道分流通过。
请参阅图10至图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630还包括设于所述上侧子通道的通风面上的竖隔板633,竖隔板633贯设有与所述上侧子通道连通的通风孔634。
具体说来,竖隔板633的相对两侧边缘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支撑板631连接,竖隔板633的下边缘与横隔板632连接,竖隔板633的上边缘则与盒体210的底壁连接。该竖隔板633将盒体210、至少两个支撑板631及横隔板632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可提高支撑结构的强度。为竖隔板633遮挡上侧子通道内气流的流动,故在竖隔板633贯设有与所述上侧子通道连通的通风孔634。
对于所述第二支撑件410而言,所述第二支撑件410沿所述电控盒20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支撑件410贯设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通孔411,所述条形通孔411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具体说来,第二支撑件410沿所述电控盒200的长度方向支撑电控盒200,使得电控盒200安装稳定,不易倾倒。第二支撑件410上的条形通孔411数量为多个,多个条形通孔411沿第二支撑件41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条形通孔411不仅可提高支撑结构的散热效果,且还能减轻内层塑料底板400的重量,进而减少电控盒200整体的重量。
请参阅图2和图10,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为方便电控盒200安装,在盒体210的底部在所述缺口的一侧还构造有预定位件610,所述预定位件610适用于与底盘110插置定位。盒体210的远离所述缺口的一端还构造有固定脚620,所述固定脚620适用于与底盘110连接固定。
具体在此,预定位件610和固定脚620均构造于内层塑料盒盖600的下端。安装电控盒200时,先将电控盒200的预定位件610与底盘110插置定位,而后采用连接件将电控盒200的固定脚620底盘110的连接固定即可。所述连接件可以是螺钉。为增强内层塑料盒盖600的散热,还可以在所述预定位件610构造有通孔611,通孔611形成有散热通道;当然,也可以在所述固定脚620也构造有散热通道,这样可以增减散热通道的数量,进而增大散热效率。
请参阅图6和图7,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电控盒200还包括电控板220和电抗器230,所述电控板220和电抗器230沿上下向安装于底板211;内层塑料盒盖600构造有主腔体601及对应于主腔体601一端的下方的副腔体602,主腔体601适用于供所述电控板220上的元件容置,副腔体602适用于供电抗器230容置。所述电控盒200还包括安装于电控板220上的散热器240,散热器240从盒盖212向外伸出。
如前述所言,底板211包括外层金属底板300及内层塑料底板400,电控板220重量相对较小,从而可将电控板220安装于内层塑料底板400上,所述电控板220上安装有电容等高度较高的元件,这类元件将自电控板220伸入到内层塑料盒盖600的主腔体601内。而考虑到电控器本身重量较大,因此将电抗器230穿过内层塑料底板400而固定到外层金属底板300上。安装好电抗器230之后,电抗器230自所述外层金属底板300伸入到内层塑料盒盖600的副腔体602内。
请参阅图1,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空调器100还包括安装于底盘110上的机壳120,机壳120上构造有分隔槽123,机壳120由分隔槽123分隔为室内侧壳体121和室外侧壳体122。当空调器100安装到墙体的窗口上之后,室外侧壳体122位于室外,室内侧壳体121位于室内,这样可以阻隔室外侧部件产生的噪音向室内侧传播,达到降噪效果。然后,将遮挡件下拉至伸入到该空调器100的分隔槽123内,遮挡件将空调器100两侧和窗口的侧壁之间的间隙遮挡,从而可以减少室内的冷量或热量从该空间向室外泄露。应说明的是,遮挡件可以遮挡光线的窗扇、或窗百叶、或窗帘等,也可以是其他可以遮挡外部物体进入室内的防护窗板等。
在一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室内换热器120、室外换热器130、室内风机140及室外风机150。其中,室内换热器120和室内风机140安装于室内侧壳体121内;室外换热器130和室外风机150安装于室外侧壳体122中。当空调器100工作时,所述室内风机140驱动室内空气进入室内侧壳体121中,以与室内换热器120换热,并将换热后的空气从室内侧壳体121向室内环境吹出,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制冷和制热。与此同时,所述室外风机150驱动室外空气进入室外侧壳体122中,以与室外换热器130换热,并将换热后的空气从室外侧壳体122向室外环境吹出。
因此,将电控盒200设置为与室外风机150的进风侧对应,从而在空调器100工作时,室外风机150驱动的气流会从电控盒200周围通过,从而将电控盒200产生的一部分热量带走。为提高电控盒200的散热效率,在电控盒200的底部还构造有支撑结构,电控盒200通过该支撑结构支撑于底盘110上,这样可使得电控盒200的底部和底盘110间隔分开,有助于电控盒200底部的热量向外散出。
请参阅图12和图13,在一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密封件700,密封件700可活动地安装于分隔槽123上,密封件700适用于通过活动以在收纳状态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收纳状态下,密封件700收纳于分隔槽123内;在所述工作状态下,密封件700从分隔槽123侧向伸出,适用于供遮挡件和/或所述窗口的内壁抵持。
在该窗口安装好空调器100之后,将密封件700活动至所述工作状态,使得密封件700从空调器100的分隔槽123侧向伸出,密封件700的底面与窗口的底壁抵持;然后,将遮挡件下拉至伸入到该空调器100的分隔槽123内,直到遮挡件的下边缘接触到与分隔件、密封件700均抵持,密封件700将遮挡件和窗口的底壁至今的间隙遮挡密封,减少室内的冷量或热量从该间隙向室外泄露。当不需要或运输空调器100时,则将密封件700活动到所述收纳状态,减少密封件700占用空间,便于空调器100收纳或包装。
对于密封件700的活动安装方式则有多种。例如,密封件700可滑动地安装于分隔件上;或者,密封件700可转动地安装于分隔件;亦或者,密封件700可弹性伸缩地安装于分隔件。具体在此,密封件700可转动地安装于分隔槽123,以通过转动而在所述工作状态和所述收纳状态之间切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底盘;以及
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所述电控盒的底部构造有与所述底盘抵持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上构造形成有多个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适用于供气流流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在其底部的一端呈缺角设置,以在该缺角位置形成有供线体穿入所述电控盒内部的缺口;所述支撑结构构造于所述盒体的远离所述缺口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底板及适配罩盖于所述底板上的盒盖,所述支撑结构构造于所述底板的下端;或者所述支撑结构构造于所述盒盖的下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外层金属底板及内层塑料底板,所述盒盖包括外层金属盒盖及内层塑料盒盖;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内层塑料盒盖的下端的第一支撑件;和/或,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内层塑料底板的下端的第二支撑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多个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电控盒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间隔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的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将所述散热通道分隔成上侧子通道和下侧子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包括设于所述上侧子通道的通风面上的竖隔板,所述竖隔板贯设有与所述上侧子通道连通的通风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板的远离所述竖隔板的侧边缘开设有缺口槽。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电控盒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件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10.如权利要求2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在所述缺口的一侧还构造有预定位件,所述预定位件适用于与所述底盘插置定位,所述预定位件构造形成有散热通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远离所述缺口的一端还构造有固定脚,所述固定脚适用于与所述底盘连接固定,所述固定脚构造有散热通道。
12.如权利要求3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还包括电控板和电抗器,所述电控板和电抗器沿上下向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盒盖构造有主腔体及对应于所述主腔体一端的下方的副腔体,所述主腔体适用于供所述电控板上的元件容置,所述副腔体适用于供所述电抗器容置。
13.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为窗式空调器,所述窗式空调器适用于安装到墙体的窗口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盘上的机壳,所述机壳上构造有供位于墙体窗口处的遮挡件伸入的分隔槽,所述机壳由所述分隔槽分隔为室内侧壳体和室外侧壳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分隔槽所述密封件适用于通过活动以在收纳状态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其中:
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密封件收纳于所述分隔槽内;
在所述工作状态下,所述密封件从所述分隔槽侧向伸出,适用于供所述遮挡件和/或所述窗口的内壁抵持。
CN201922495049.XU 2019-12-31 2019-12-31 空调器 Active CN211650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5049.XU CN211650509U (zh) 2019-12-31 2019-12-31 空调器
US17/779,085 US20220412600A1 (en) 2019-12-31 2020-03-03 Air conditioner
PCT/CN2020/077635 WO2021134902A1 (zh) 2019-12-31 2020-03-03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5049.XU CN211650509U (zh) 2019-12-31 2019-12-31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50509U true CN211650509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702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5049.XU Active CN211650509U (zh) 2019-12-31 2019-12-31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505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78228B2 (ja) 通信装置用キャビネット
KR20090053491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CN211476125U (zh) 窗式空调器
JP4946930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具備する格納装置
CN211650509U (zh) 空调器
CN210625091U (zh) 集成式散热系统及冰箱
CN211261055U (zh) 电控盒及窗式空调器
CN110906459A (zh) 空调器
CN215637642U (zh) 电控盒组件和整体式空调器
CN111023321A (zh) 电控盒及窗式空调器
CN215808919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3687038U (zh) 天花式空调器和天花式空调系统
JPWO2018078836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CN211701049U (zh) 一种机电控制柜的散热装置
CN211739320U (zh) 空调室外机
CN114206079A (zh) 散热器安装结构及窗式空调器
CN211481689U (zh) 电控盒及窗式空调器
CN216281740U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CN213818483U (zh) 一种具有降温散热结构的室外机柜
CN215929866U (zh) 一种除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6051954B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215222671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补偿式电力稳压器
CN218846303U (zh) 空调器
CN214371256U (zh) 一种冷柜机灯箱面板
CN216953295U (zh) 空调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