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46280U -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46280U
CN211646280U CN202020045003.8U CN202020045003U CN211646280U CN 211646280 U CN211646280 U CN 211646280U CN 202020045003 U CN202020045003 U CN 202020045003U CN 211646280 U CN211646280 U CN 211646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shboard
fixed
frame
gate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450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华
鄂英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0450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46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46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462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所述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均插入闸板架内,所述闸板架固定在坝体上,所述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的顶部均固定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端部与螺母座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座活动套设在丝杆上,所述丝杆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一轴承座支撑,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在龙门架的立柱上,所述龙门架固定在坝体上,所述丝杆的上端端部固定套设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伞齿轮固定套设在转轴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闸板、第二闸板、锯齿部、导杆、连接架和两个丝杆,使得该闸门升降装置的结构强度、升降稳定性均得到大大提高,安全性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水利水电工程包括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等,水利闸门是用于关闭和开放水通道的控制设施,是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以拦截水流,控制水位、调节流量、排放泥沙和飘浮物等,其活动部分包括面板梁系等称重结构、支承行走部件、导向及止水装置和吊耳等,埋件部分包括主轨、导轨、铰座、门楣、底槛、止水座等,它们埋设在孔口周边,用锚筋与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牢固连接,分别形成与门叶上支承行走部件及止水面,以便将门叶结构所承受的水压力等荷载传递给水工建筑物,并获得良好的闸门止水性能,但是现有的闸门升降装置不易控制,安全性较低,闸门的下降动作主要依靠门体自重,因此在执行下降动作时往往稳定性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闸门升降装置不易控制,安全性较低,闸门的下降动作主要依靠门体自重,因此在执行下降动作时往往稳定性不理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所述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均插入闸板架内,所述闸板架固定在坝体上,所述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的顶部均固定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端部与螺母座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座活动套设在丝杆上,所述丝杆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一轴承座支撑,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在龙门架的立柱上,所述龙门架固定在坝体上,所述丝杆的上端端部固定套设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伞齿轮固定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转轴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二轴承座支撑,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在龙门架的立柱上端,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套设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直齿轮固定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固定在龙门架的横梁顶部。
优选的,所述丝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丝杆对称设置在连接架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顶部亦固定有导杆,所述导杆的顶端穿过龙门架的顶面且固定有标志旗,所述导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杆对称设置在连接架的顶部两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锯齿部,两个所述锯齿部之间相互扣合,所述锯齿部的锯齿形状设置为等腰梯形。
优选的,所述龙门架的立柱底部通过加固板加固。
优选的,所述闸板架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均滑动设置在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上方的电机分别固定在龙门架的两端,且两个所述电机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箱。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闸板、第二闸板和锯齿部,两个闸板的设置使得整个闸门系统的结构强度得到大大提高,且第一闸板与第二闸板之间通过锯齿部相互扣合,使得第一闸板或第二闸板在相互升降时,锯齿部起到导向作用,闸板的升降稳定性更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杆和标志旗,导杆在闸板升降时亦起到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闸板的升降稳定性,避免闸板架上的卡槽定位失效,闸板升降不够准确,造成装置瘫痪,标志旗的设置则使得远处的人员方便观察闸门的升降情况,直观性更好。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架、两个丝杆、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转轴、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和电机,使得该闸板的升降均有驱动力进行驱动,闸板的升降位置便于控制,且两个丝杆也限制了闸板的偏移,确保闸板能准确插入闸板架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龙门架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闸板与第二闸板连接结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闸板;2、闸板架;3、坝体;4、连接架;5、螺母座;6、丝杆;7、第一轴承座;8、第一伞齿轮;9、第二伞齿轮;10、转轴;11、第二轴承座;12、第一直齿轮;13、第二直齿轮;14、电机;15、防护箱;16、龙门架;17、加固板;18、导杆;19、标志旗;20、第二闸板;21、锯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闸板1和第二闸板20,两个闸板的设置使得整个闸门系统的结构强度得到大大提高,第一闸板1和第二闸板20均插入闸板架2内,闸板架2固定在坝体3上,第一闸板1和第二闸板20的顶部均固定有连接架4,连接架4的底部有两个支脚,对称设置在闸板的顶部两端,保证闸板升降受力均衡,连接架4的端部与螺母座5固定连接,螺母座5活动套设在丝杆6上,丝杆6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一轴承座7支撑,第一轴承座7固定在龙门架16的立柱上,龙门架16固定在坝体3上,丝杆6的上端端部固定套设有第一伞齿轮8,第一伞齿轮8与第二伞齿轮9啮合,第二伞齿轮9固定套设在转轴10上,转轴10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二轴承座11支撑,第二轴承座11固定在龙门架16的立柱上端,转轴10的中部固定套设有第一直齿轮12,第一直齿轮12与第二直齿轮13啮合,第二直齿轮13固定套设在电机14的输出轴上,电机14固定在龙门架16的横梁顶部。
进一步,丝杆6设置有两个,两个丝杆6对称设置在连接架4的两侧,两个丝杆6的设置限制了第一闸板1和第二闸板20的偏移,确保第一闸板1和第二闸板20能准确插入闸板架2内。
进一步,连接架4的顶部亦固定有导杆18,导杆18的顶端穿过龙门架16的顶面且固定有标志旗19,导杆18设置有两个,两个导杆18对称设置在连接架4的顶部两端,导杆18在第一闸板1和第二闸板20升降时起到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闸板的升降稳定性,标志旗19的设置则使得远处的人员方便观察闸门的升降情况,直观性更好。
进一步,第一闸板1和第二闸板20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锯齿部21,两个锯齿部21之间相互扣合,锯齿部21的锯齿形状设置为等腰梯形,锯齿部21的设置使得第一闸板1或第二闸板20在相互升降时,锯齿部21起到导向作用,闸板的升降稳定性更好。
进一步,龙门架16的立柱底部通过加固板17加固,提高龙门架16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闸板架2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第一闸板1和第二闸板20均滑动设置在卡槽内,卡槽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第一闸板1和第二闸板20能准确插入闸板架2内。
进一步,第一闸板1和第二闸板20上方的电机14分别固定在龙门架16的两端,保证整个龙门架16顶部重量的均衡,且两个电机14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箱15,防护箱15起到防尘、防雨等作用。
工作原理:当需要将闸板升起时,启动电机14正转,电机14带动第二直齿轮13转动,第二直齿轮13带动第一直齿轮12转动,第一直齿轮12带动转轴10转动,转轴10带动第二伞齿轮9转动,第二伞齿轮9带动两个第一伞齿轮8转动,两个第一伞齿轮8分别带动两个丝杆6转动,两个丝杆6分别带动各自的螺母座5上升,两个螺母座5带动连接架4上升,连接架4带动第一闸板1、第二闸板20上升,在上升的同时,导杆18亦带标志旗19上升,从而完成闸板升起操作,当需要将闸板降下时,启动电机14反转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闸板(1)和第二闸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闸板(1)和第二闸板(20)均插入闸板架(2)内,所述闸板架(2)固定在坝体(3)上,所述第一闸板(1)和第二闸板(20)的顶部均固定有连接架(4),所述连接架(4)的端部与螺母座(5)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座(5)活动套设在丝杆(6)上,所述丝杆(6)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一轴承座(7)支撑,所述第一轴承座(7)固定在龙门架(16)的立柱上,所述龙门架(16)固定在坝体(3)上,所述丝杆(6)的上端端部固定套设有第一伞齿轮(8),所述第一伞齿轮(8)与第二伞齿轮(9)啮合,所述第二伞齿轮(9)固定套设在转轴(10)上,所述转轴(10)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二轴承座(11)支撑,所述第二轴承座(11)固定在龙门架(16)的立柱上端,所述转轴(10)的中部固定套设有第一直齿轮(12),所述第一直齿轮(12)与第二直齿轮(13)啮合,所述第二直齿轮(13)固定套设在电机(14)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14)固定在龙门架(16)的横梁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6)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丝杆(6)对称设置在连接架(4)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4)的顶部亦固定有导杆(18),所述导杆(18)的顶端穿过龙门架(16)的顶面且固定有标志旗(19),所述导杆(18)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杆(18)对称设置在连接架(4)的顶部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闸板(1)和第二闸板(20)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锯齿部(21),两个所述锯齿部(21)之间相互扣合,所述锯齿部(21)的锯齿形状设置为等腰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16)的立柱底部通过加固板(17)加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架(2)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闸板(1)和第二闸板(20)均滑动设置在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闸板(1)和第二闸板(20)上方的电机(14)分别固定在龙门架(16)的两端,且两个所述电机(14)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箱(15)。
CN202020045003.8U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46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5003.8U CN211646280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5003.8U CN211646280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46280U true CN211646280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704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4500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46280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462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67616U (zh) 一种移动伸缩式测风塔
CN104631396B (zh) 叠套式取水闸门
CN211646280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闸门升降装置
CN210238342U (zh) 一种组合式社区路标指示牌
CN212052582U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装置
CN216141997U (zh) 一种用于水电厂蓄水库用具有调节功能的水闸结构
CN215053806U (zh) 一种带电动维修平台的预制泵站
CN21559489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模板
CN216023868U (zh) 一种工地用粉尘降尘处理装置
CN213625632U (zh)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
CN21971122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网
CN220620012U (zh) 一种便于运输的分体式钢闸门
CN217478964U (zh) 一种土木工程升降装置
CN219774166U (zh) 一种地铁盾构用施工防护结构
CN216406110U (zh) 一种土木工程房建用稳固型升降施工台
CN213233345U (zh) 智能型一体化螺杆式启闭机
CN21469560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拔桩机
CN212742510U (zh) 一种土木建筑基桩装置
CN109826559A (zh) 一种简易钻机及施工方法
CN215405986U (zh) 一种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监测装置
CN212836591U (zh) 一种建筑机械专用简易支撑架
CN21697804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检测装置
CN215676853U (zh) 一种用于形变测量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易观测墩
CN216816250U (zh) 一种铁路混凝土简支梁静载试验反力架
CN216461850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板材打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