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44722U - 一种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44722U
CN211644722U CN201922403504.9U CN201922403504U CN211644722U CN 211644722 U CN211644722 U CN 211644722U CN 201922403504 U CN201922403504 U CN 201922403504U CN 211644722 U CN211644722 U CN 211644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flocculation
pipe
sewage treatment
water inlet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035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强
毕勇刚
赖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l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Cheng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l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Che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l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Cheng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l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Cheng
Priority to CN2019224035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44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44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44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涉及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污水处理装置所述装置为集装箱式结构,所述箱内设置有脉冲电源、电絮凝管组、控制箱、进水管路系统和出水管路系统,所述脉冲电源为电絮凝管组供电,所述电絮凝管组设置在所述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之间,所述控制箱用于运行控制整个装置以及流量监测显示,且所述控制箱安装在集装箱内部的一端。电絮凝管组采用双通并联组合布置,结构紧凑,集约程度高,降低制造成本,功能布局合理,占地面积小,操作维护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的电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微电解、电化学氧化还原、电浮选、电絮凝和电渗析等。其中电絮凝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颇具竞争力的水处理技术, 它是利用铝或铁的氢氧化物的絮凝性来凝聚水中的胶体物质从而使水获得净化的一种电化学处理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高效、稳定和无需投加化学药剂等显著特点,在各种污水的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絮凝的应用己经有较长的历史,由于此项技术存在着电耗大、电极消耗快、阳极易钝化等不足,一定程度制约了其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极材料的开发、反应器的研制以及对传统电化学工艺的改进,使得电絮凝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如反应器出现了同心式电絮凝管的电极形式,与传统的板式、格栅式、圆柱式、絮凝床、絮凝槽相比,在结构或者运行方式方面得到较大改进,使电絮凝技术更具备工业化应用条件。
但在工程实践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单体处理规模较大的工业化应用装置少,无法适应大流量处理要求;二是装置集约化程度低,功能布局分散,体积大,占地面积多;三是现场安装工程量大,生产成型慢;四是制造和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所述装置为集装箱式结构,所述箱内设置有脉冲电源、电絮凝管组、控制箱、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所述脉冲电源为电絮凝管组供电,所述电絮凝管组设置在所述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之间,所述控制箱用于电源控制以及流量监测显示,且所述控制箱安装在所述集装箱内的一端,与所述脉冲电源相邻。
优选地,本装置采用集装箱式结构,包括框架、顶板、侧板、端门和底板等,整个集装箱体尺寸参照标准集装箱尺寸或结合运输及标准箱体设计尺寸设备大小做出相应调整。
框架采用方管焊接;顶板采用彩钢瓦制作,用于防雨隔热;侧板采用彩钢板加保温板制作,用于防雨隔热;侧板上安装有排气扇,用于调节集装箱内温度;底板采用竹胶板制作。
箱体出水端开一扇门,用于人员设备巡查、检修维护;箱体两端上下部开有进水孔和出水孔,用于管道贯穿布置。
箱内还布有线槽,用于敷设电源线和信号线;线槽采用PVC或镀锌板制作。
优选地,所述电絮凝管组包括多个电絮凝管,所述电絮凝管采用同心式电絮凝管,包括内管、外管和绝缘块、连接法兰,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为不同直径的金属管,采用铁管或铝管制成,所述连接法兰用于连接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的空间是电絮凝反应室,所述绝缘块安装在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所述电絮凝管的两端设置有电源接线鼻子A和电源接线鼻子B。
优选地,所述电絮凝管组采用双通并联组合布置,既留出人员检修空间和电絮凝管运输通道,又可尽可能多的安装电絮凝管,提高空间利用率,包括两组四列纵向排列的电絮凝管,所述电絮凝管的两端通过电絮凝管支架固定;
所述脉冲电源为两组,每组脉冲电源分别与一组电絮凝管相连。
优选地,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主管、进水分管和进水支管,所述进水主管安装在所述装置的进水口处且与所述进水分管相连,所述进水支管连接在所述进水分管的分流处;所述进水支管与所述电絮凝管组中的电絮凝管一一对应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水支管采用连接法兰与所述电絮凝管的内管相连;所述进水支管上安装有球阀、流量计和流量控制阀,球阀用于调节进水流量;流量计用于显示实时流量,使管网平衡调节更方便,更精确。流量控制阀可根据要求设定流量,自动消除并联管线中因压力波动所引起的流量偏差,保持设定流量不变,确保电絮凝处理效果。此处球阀、流量计、流量控制阀均采用标准件。
优选地,所述出水系统包括出水支管、出水分管和出水主管,所述出水支管连接在所述电絮凝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分管之间,所述出水主管连接在所述出水分管之后且安装在箱体的出水口处。
优选地,所述出水支管采用连接法兰与电絮凝管的外管出水口相连;所述出水支管上安装活接和球阀,用于管道的快速拆卸。
优选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排气扇和电动葫芦,所述排气扇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侧板顶角上;所述电动葫芦安装在两组所述电絮凝组中间的箱体顶部,用于电絮凝管的检修与更换,采用定型设备。
优选地,所述脉冲电源安装于电源支架上,采用正负周期电子换向脉冲电源,可将380v交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脉冲电源,并定时正负倒极,防止电极钝化,保持电化学反应的高效进行。每组电絮凝管配置1套脉冲电源,脉冲电源分别与电絮凝管和控制箱相连。
优选地,所述控制箱分为弱电区和强电区,所述弱电区安装有流量显示表头,用于集中显示安装在各电絮凝流量表传送的流量值;所述强电区与配置脉冲电源直接相连,并实现为污水泵、排气扇和电动葫芦的配电与控制。
污水处理装置的控制箱和电絮凝管组之间设置有防水隔断门。隔断门采用 PVC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调节池、污水泵和气浮机,所述调节池、所述污水泵、所述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和所述气浮机顺次采用管道相连,所述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污水泵相连,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气浮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该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紧凑,集约程度高,降低制造成本,功能布局合理,占地面积小,操作维护方便。絮凝管采用双通并联组合布置,既留出人员检修通道和电絮凝管运输通道,又可尽可能多的安装电絮凝管,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因为采用集装箱结构,可以直接运至处理现场,简单连接后既可使用,既可在室内使用,也可在户外直接安装使用,二次施工量小,特别是户外使用时,无需征地、建厂房,节省投资,安装快捷简单,降低施工成本。该污水处理装置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核心设备与其他工艺结合使用,形成污水处理系统,使用范围广,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的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的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内部结构左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的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的电絮凝管道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的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的控制箱的电路控制原理图;
图5是实施例2中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1是集装箱式箱体结构,2是排气扇,3是脉冲电源,4是防水隔断门,5是进水管支架,6是进水系统,7是电絮凝管组,8是电动葫芦,9是电絮凝管支架, 10是出水系统,11是控制箱,12是内管,13是电源接线鼻子A,14是连接法兰, 15是外管,16是电源接线鼻子B,17是调节池,18是污水泵,19是集装箱,20是气浮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所述装置为箱体结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脉冲电源、电絮凝管组、控制箱、进水管路系统和出水管路系统,所述脉冲电源为整个污水处理装置供电,所述电絮凝管组设置在所述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之间,所述控制箱用于电源控制以及流量监测显示,且所述控制箱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一端,与所述脉冲电源相邻。
本实施例中的箱体结构采用集装箱式结构,其箱体包括框架、顶板、侧板、端门和底板等。箱体尺寸参照标准集装箱尺寸或结合运输及标准箱体设计尺寸设备大小做出相应调整。框架采用方管焊接;顶板采用瓦楞彩钢板制作,用于防雨隔热;侧板采用彩钢板加保温板制作,用于防雨隔热;侧板上安装有排气扇,用于调节集装箱内温度;底板采用竹胶板制作。
为了方便人员设备巡查、检修维护,在箱体出水端开一扇门。箱体两端上下部开有进水孔和出水孔,用于出水管道和进水管道的贯穿布置。
箱内还布有线槽,用于敷设电源线和信号线,防止线路暴露,保证安全。
本实施例中的电絮凝管组采用双通并联组合布置,既留出人员检修通道和电絮凝管运输通道,又可尽可能多的安装电絮凝管,提高空间利用率,包括两组纵向排列的电絮凝管,所述电絮凝管的两端通过电絮凝管支架固定。
电絮凝管组包括多个电絮凝管,所述电絮凝管采用同心式电絮凝管,包括内管、外管和绝缘块,所述绝缘块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为不同直径的金属管,该金属管可以采用铁或铝制成。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的空间是电絮凝反应室,所述电絮凝管的两端设置有电源接线鼻子A和电源接线鼻子B,也采用铁或铝制成,与金属管道材质一致。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主管、进水分管和进水支管,采用“主管-分管-支管”的管路模式,所述进水主管安装在所述装置的进水口处且与所述进水分管相连,所述进水支管连接在所述进水分管的分流处;所述进水支管与所述电絮凝管组中的电絮凝管一一对应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进水支管采用连接法兰与所述电絮凝管的内管相连;所述进水支管上安装有球阀、流量计和流量控制阀,球阀用于调节进水流量;流量计用于显示实时流量,使管网平衡调节更方便,更精确。流量控制阀可根据要求设定流量,自动消除并联管线中因压力波动所引起的流量偏差,保持设定流量不变,确保电絮凝处理效果。此处球阀、流量计、流量控制阀均采用标准件。
与进水系统类似,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出水系统包括出水支管、出水分管和出水主管,所述出水支管连接在所述电絮凝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分管之间,所述出水主管连接在所述出水分管之后且安装在箱体的出水口处。所述出水支管采用法兰与电絮凝管的外管出水口相连;所述出水支管上安装活接和球阀,用于管道的快速拆卸。
为了固定水管,本实施例中的所有管路系统均通过支架进行支撑。
为了散热和安装方便,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排气扇和电动葫芦,所述排气扇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侧板顶角上;所述电动葫芦安装在两组所述电絮凝组中间的箱体顶部,用于电絮凝管的检修与更换,采用定型设备。
所述脉冲电源安装于电源支架上,采用正负周期电子换向脉冲电源,可将 380v交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脉冲电源,并定时正负倒极,防止电极钝化,保持电化学反应的高效进行。包括脉冲电源A和脉冲电源B,与电絮凝管和控制箱相连。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控制箱分为弱电区和强电区,所述弱电区安装有流量显示表头,用于集中显示安装在各电絮凝流量表传送的流量值;所述强电区与配置脉冲电源直接相连,并实现为污水泵、排气扇和电动葫芦的配电与控制。
污水处理装置的控制箱和电絮凝管组之间设置有防水隔断门,防水隔断门采用塑料推拉门结构,用于保护脉冲电源免受水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实施例1中所述的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调节池、污水泵和气浮机,所述调节池、所述污水泵、所述集装箱污水处理装置和所述气浮机顺次采用管道相连,所述集装箱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污水泵相连,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气浮机相连。
按图1制作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用于微污染河水异地处理,设计处理量1200t/d,户外安装,与气浮机配套使用形成污水处理系统,如图5所示。
集装箱尺寸按标准箱体制作,外形尺寸6058mm×2438mm×2591mm。
框架采用100mmx100mmx3mm方管焊接;给水管支架、电絮凝管支架、脉冲电源支架采用50mmx50mmx2mm方管焊接;电动葫芦支架采用10号槽钢制作。防水隔断采用推拉门形式,用厚度5mmPVC板制作。
顶板和侧板采用瓦楞彩钢板与岩棉板制作,厚度50mm。底板采用15mm厚竹胶板制作。排气扇采用工业排气扇,外框尺寸400mmx400mm,4件。
采用同心式电絮凝管16件,分2组4列安装;单管长度3000mm。
采用380V正负周期电子换向脉冲电源,2组16件。
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均采用DN110、DN80、DN50的UPVC给水管;球阀、流量计、流量控制阀和活接均采用DN50标准件。
电动葫芦选用提升重量500kg固定式电动葫芦。
控制箱按图3制作和连接各部件,控制箱外形尺寸400mmx500mmx150mm。
使用时,按如下步骤操作:
1)安装就位后,将进水管与污水泵出水口连接,出水管与后端的气浮机进水口连接;控制箱接入电源。
2)设定脉冲电源参数:电流、电压、换向时间等。
3)开启污水泵,脉冲电源和排气扇,根据出水监测指标用进水球阀将流量调节到工艺要求的数值。
4)开启气浮机,装置进入运行状态。
5)监测控制箱上的流量变化情况和脉冲电源上的参数变化情况,出现偏差时及时调整。
6)电絮凝管出现故障需要更换时,停机后用电动葫芦进行更换。
7)停机时关闭总电源。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该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紧凑,集约程度高,降低制造成本,功能布局合理,占地面积小,操作维护方便。絮凝管采用双通并联组合布置,既留出人员检修通道和电絮凝管运输通道,又可尽可能多的安装电絮凝管,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因为采用集装箱结构,可以直接运至处理现场,简单连接后既可使用,既可在室内使用,也可在户外直接安装使用,二次施工量小,特别是户外使用时,无需征地、建厂房,节省投资,安装快捷简单,降低施工成本。该污水处理装置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核心设备与其他工艺结合使用,形成污水处理系统,使用范围广,适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集装箱式结构,所述箱内设置有脉冲电源、电絮凝管组、控制箱、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所述脉冲电源为电絮凝管组供电,所述电絮凝管组设置在所述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之间,所述控制箱用于运行控制整个装置以及流量监测显示,且所述控制箱安装在集装箱内部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管组包括多个电絮凝管,所述电絮凝管采用同心式电絮凝管,包括内管、外管和绝缘块,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为不同直径的金属管,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的空间是电絮凝反应室,所述绝缘块设置在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所述电絮凝管的两端设置有电源接线端子A和电源接线鼻子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管组包括两组纵向排列的电絮凝管,所述电絮凝管的两端通过电絮凝管支架固定;
所述脉冲电源为两组,每组脉冲电源分别与一组电絮凝管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主管、进水分管和进水支管,所述进水主管安装在所述装置的进水口处且与所述进水分管相连,所述进水支管连接在所述进水分管的分流处;所述进水支管与所述电絮凝管组中的电絮凝管一一对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支管采用法兰与所述电絮凝管的内管相连;
所述进水支管上安装在进水管支架上,并在所述进水支管上安装有球阀、流量计和流量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系统包括出水支管、出水分管和出水主管,所述出水支管连接在所述电絮凝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分管之间,所述出水主管连接在所述出水分管之后且安装在箱体的出水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支管采用法兰与电絮凝管的外管出水口相连;
所述出水支管上安装活接和球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排气扇和电动葫芦,所述排气扇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侧板顶角上;所述电动葫芦安装在两组所述电絮凝组中间的箱体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分为弱电区和强电区,所述弱电区安装有流量显示表头,用于集中显示安装在各电絮凝进水管流量表传送的流量值;所述强电区为脉冲电源、污水泵、排气扇和电动葫芦配电,并对其进行启闭控制;
所述控制箱和电絮凝管组之间设置有防水隔断门。
10.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调节池、污水泵和气浮机,所述调节池、所述污水泵、所述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和所述气浮机顺次采用管道相连,所述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污水泵相连,所述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气浮机相连。
CN201922403504.9U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11644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03504.9U CN211644722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03504.9U CN211644722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44722U true CN211644722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99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03504.9U Active CN211644722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447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9330A (zh) 换热站智能网络控制系统
CN211644722U (zh) 一种集装箱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CN102788383A (zh) 一种模块式智能换热机组
CN206034534U (zh) 压力自动调节水网系统
CN110542270A (zh) 一种pcw系统专用冷却机组
CN208567571U (zh) 一种具有多重散热功能的大型冷却塔
CN204962677U (zh) 水冷系统
CN206959625U (zh) 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节能冷却循环水装置
CN210261294U (zh) 基于物联网的光伏发电污水处理系统
CN208805069U (zh) 一种不易结垢的电石清液循环冷却装置
CN207230693U (zh) 悬挂式楼宇智能机组
CN202309479U (zh) 一种风电变流器水冷装置
CN215594233U (zh) 一种站外一体化工厂预制加压泵站
CN101748413A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的海水管道防腐防污装置
CN104180416A (zh) 生活区临建房冬季供暖系统
CN111408469A (zh) 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
CN213272761U (zh) 一种模块化换热站
CN201195017Y (zh) 一体结构变电站消防系统
CN215756812U (zh) 一种模块化预制水厂
CN211290003U (zh) 具有防腐蚀的锅炉
CN205258207U (zh) 一种污水回用处理池
CN208101012U (zh) 一种用于pp-r管生产的冷却定型装置
CN210267443U (zh) 一种高炉冲渣水换热供暖装置
CN214061784U (zh) 一种可移动式一体化临时给水泵站
CN211914132U (zh) 一种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