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14132U - 一种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14132U
CN211914132U CN202020491131.5U CN202020491131U CN211914132U CN 211914132 U CN211914132 U CN 211914132U CN 202020491131 U CN202020491131 U CN 202020491131U CN 211914132 U CN211914132 U CN 211914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ld
section
drainage tube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911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宁
祝英浩
黄金磊
邢振中
廖彭伟
郑立文
方航
张风雷
杨正凯
王庆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Electric Power Test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of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Electric Power Test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of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Electric Power Test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of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Electric Power Test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of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911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14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14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141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技术方案是,磨煤机入口风道包括热风引流管、冷风引流管、冷热风混合室和混合风引流管,热风引流管和冷风引流管的出口均与冷热风混合室的进口相连,冷热风混合室的出口与混合风引流管的进口相连,混合风引流管的出口装有用于与磨煤机入口相连的接头,所述的混合风引流管上设置有检测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垂直的热风引流管和冷风引流管中的布风板将冷、热风进行均匀分流,并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冷热风混合室内充分混,解决了引流装置存在冷风与热风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同时对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报警,提示工作人员进行检查或维护,避免了磨煤机工作效率降低或损坏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煤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磨煤机是将煤块破碎并磨成煤粉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煤粉制备中。针对无烟煤、烟煤、褐煤等不同煤种,需要将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在不同的范围内,而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主要通过控制磨煤机入口的一次风温来实现。磨煤机入口的一次风由热一次风与冷一次风混合而成,通过调节冷一次风与热一次风的混合比例来调节磨煤机入口一次风温,但是市场上的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目前,现有的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存在装置出现损坏,维修时不方便拆卸,引流装置有时会出现风堵现象,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影响磨煤机的工作效率,甚至会损坏装置,且存在冷风与热风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可有效解决磨煤机入口风道冷热风混合和风堵现象监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包括煤机入口风道,磨煤机入口风道包括热风引流管、冷风引流管、冷热风混合室和混合风引流管,热风引流管和冷风引流管的出口均与冷热风混合室的进口相连,冷热风混合室的出口与混合风引流管的进口相连,混合风引流管的出口装有用于与磨煤机入口相连的接头,热风引流管包括依次相连的热风引流段和热风导入段,热风导入段与冷热风混合室相连且热风导入段的轴线为竖直线,冷风引流管包括依次相连的冷风导流段和冷风导入段,冷风导入段与冷热风混合室相连且冷风导入段的轴线为水平线,热风导入段内设置有覆盖其通风截面的第一布风板,第一布风板上均布有上下贯通的第一布风通道,冷风导入段内设置有覆盖其通风截面的第二布风板,第二布风板上均布有左右贯通的第二布风通道,所述的混合风引流管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磨煤机入口风道是否发生风堵现象并发出报警的检测机构;热风通过第一布风板上的第一布风通道分流后形成多股热风小风段沿竖直方向送入冷热风混合室,冷风通过第二布风板上的第二布风通道分流后形成多股冷风小风段沿水平方向送入冷热风混合室,热风小风段与冷风小风段在冷热风混合室的内腔混合均匀后沿混合风引流管送入磨煤机,检测机构实时监测混合风引流管的气流流量,当发生风堵现象时,检测机构报警,便于及时维修,避免风堵现象产生影响磨煤机的工作效率以及损坏装置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布风通道与第二布风通道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布风通道与第二布风通道在对应的布风板上均呈矩形阵列布置,若第一布风通道沿横向数量为行,沿纵向数量为列,第二布风通道沿竖直方向数量为行,沿纵向数量为列,则第一布风通道的行数与第二布风通道的行数相等,第一布风通道的列数与第二布风通道的列数相等,位于同一列的第一布风通道中心点的连线与位于同一列的第二布风通道中心点的连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优选的,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在混合风引流管上的安装面板,安装面板上分别设置有空气流量传感器、控制器、报警器和蓄电池,蓄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与空气流量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相连,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检测端伸入混合风引流管的内腔,空气流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直接将引流装置装入磨煤机入口风道即可直接使用,通过相互垂直的热风引流管和冷风引流管中的布风板将冷、热风进行均匀分流,并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冷热风混合室内充分混,解决了引流装置存在冷风与热风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同时对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报警,提示工作人员进行检查或维护,避免了磨煤机工作效率降低或损坏的风险,同时整体采用拆装式连接,方便整体或局部拆卸检修,形成一个整体的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其使用方便,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机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布风板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布风板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热风导入段、冷风导入段和冷热风混合室的剖视图(底部为方位指示图);箭头a为热风通过第一布风通道的流向指示,箭头a1为箭头a的延长线,箭头b为冷风通过第二布风通道的流向指示,箭头b1为箭头b的延长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6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煤机入口风道,磨煤机入口风道包括热风引流管4、冷风引流管5、冷热风混合室1和混合风引流管6,热风引流管4和冷风引流管5的出口均与冷热风混合室1的进口相连,冷热风混合室1的出口与混合风引流管6的进口相连,混合风引流管6的出口装有用于与磨煤机入口相连的接头3,热风引流管4包括依次相连的热风引流段16和热风导入段17,热风导入段17与冷热风混合室1相连且热风导入段17的轴线为竖直线,冷风引流管5包括依次相连的冷风导流段19和冷风导入段18,冷风导入段18与冷热风混合室1相连且冷风导入段18的轴线为水平线,热风导入段17内设置有覆盖其通风截面的第一布风板24a,第一布风板24a上均布有上下贯通的第一布风通道25a,冷风导入段18内设置有覆盖其通风截面的第二布风板24b,第二布风板24b上均布有左右贯通的第二布风通道25b,所述的混合风引流管6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磨煤机入口风道是否发生风堵现象并发出报警的检测机构2;热风通过第一布风板24a上的第一布风通道25a分流后形成多股热风小风段沿竖直方向送入冷热风混合室1,冷风通过第二布风板24b上的第二布风通道25b分流后形成多股冷风小风段沿水平方向送入冷热风混合室1,热风小风段与冷风小风段在冷热风混合室的内腔混合均匀后沿混合风引流管送入磨煤机,检测机构2实时监测混合风引流管的气流流量,当发生风堵现象时,检测机构报警,便于及时维修,避免风堵现象产生影响磨煤机的工作效率以及损坏装置的问题。
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第一布风通道25a与第二布风通道25b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所述的第一布风通道25a与第二布风通道25b在对应的布风板上均呈矩形阵列布置,若第一布风通道25a沿横向数量为行,沿纵向数量为列,第二布风通道25b沿竖直方向数量为行,沿纵向数量为列,则第一布风通道的行数与第二布风通道的行数相等,第一布风通道的列数与第二布风通道的列数相等,位于同一列的第一布风通道中心点的连线与位于同一列的第二布风通道中心点的连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如图6所示,三个箭头指示为横向、纵向和竖直方向的方位指示,图6为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的同一列布风通道的剖视图,同一列的第一布风通道的轴线延长线均与同一列各个第二布风通道轴线的延长线相交,这样建立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当热风和冷风通过布风通道分流后,能够相互碰撞朝各个方向扩散混合,这样使得各个分流后的热风小风段与冷风小风段可以在冷热风混合室中充分混合,解决了引流装置存在冷风与热风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所述的第一布风通道25a与第二布风通道25b的截面均为正六边形。
所述的检测机构2包括固定在混合风引流管6上的安装面板7,安装面板7上分别设置有空气流量传感器8、控制器9、报警器10和蓄电池11,蓄电池11通过导线12分别与空气流量传感器8、控制器9和报警器10相连,空气流量传感器8的检测端伸入混合风引流管的内腔,空气流量传感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9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9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使用时,蓄电池为其余各个元器件供电,空气流量传感器8的检测端实时监测混合风引流管内的气体流量,当气流会出现基本流动的现象,会出现气流流量过小的情况,此时控制器收到该流量信号,并向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报警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查或维修,避免风堵现象产生影响磨煤机的工作效率以及损坏装置的问题。
所述控制器为现有技术,如型号为80C51的PLC控制器,所述空气流量传感器8为现有技术,如型号为FS4001的气体质量流量传感器。
所述的接头3包括接头本体14,接头本体14的一端外壁上连接有向外凸起的连接板13,连接板13上开有用于与磨煤机入口螺栓连接的螺纹孔,接头本体14的另一端内壁上设置有与混合风引流管6螺纹连接的内螺纹26。
使用时,磨煤机入口上开有与螺纹孔对应的安装孔,将连接板上的螺纹孔与磨煤机入口上的安装孔对准,通过连接螺栓15压紧固定即可,混合风引流管6端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23,二者可以旋装连接,通过拆装式的连接结构,将混合风引流管通过接头装在磨煤机上,当引流结构损坏需要拆卸维修时,可以通过卸下连接螺栓、转动螺纹将整个装置取下,解决了现有的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存在装置出现损坏,维修时不方便拆卸的问题。
所述的混合风引流管6包括弯头段21、主管段22和连接段20,弯头段21的两个口部的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个口部与冷热风混合室1下口同轴相连,另一个口部与主管段22的一端相连,主管段22的另一端与连接段20的一端相连,连接段20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接头螺纹连接的外螺纹23。
弯头段21与冷热风混合室1下口之间、弯头段21与主管段22之间、主管段22与连接段20之间均可采用法兰连接,方便拆装。
所述热风引流段16和热风导入段17之间以及热风导入段17与冷热风混合室1之间均可采用法兰连接,同时热风引流段16远离热风导入段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热风提供管路连接的连接法兰,方便拆装连接;所述冷风导流段19和冷风导入段18之间以及冷风导入段18与冷热风混合室1之间均可采用法兰连接,同时冷风导流段远离冷风导入段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冷风提供管路连接的连接法兰,方便拆装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热风引流段远离热风导入段的一端与热风提供管路法兰连接,提供热风;将冷风导流段远离冷风导入段的一端与冷风提供管路法兰连接,提供冷风,热风通过热风导入段内第一布风板上的第一布风通道分流后形成多股热风小风段沿竖直方向送入冷热风混合室,冷风通过冷风导入段内第二布风板上的第二布风通道分流后形成多股冷风小风段沿水平方向送入冷热风混合室1,由于第一布风通道与第二布风通道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热风小风段与冷风小风段在冷热风混合室的内腔混合均匀后沿混合风引流管送入磨煤机,空气流量传感器8的检测端实时监测混合风引流管内的气体流量,当发生风堵现象时,气流会出现基本流动的现象,即会出现气流流量过小的情况,此时控制器收到该流量信号,并向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报警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查或维修,避免风堵现象产生影响磨煤机的工作效率以及损坏装置的问题;由于各个管路之间均材料法兰连接、螺栓连接或螺纹连接,当引流结构损坏需要拆卸维修时,可以通过卸下连接法兰、连接螺栓或转动螺纹将整个装置取下,解决了现有的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存在装置出现损坏,维修时不方便拆卸的问题,其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直接将引流装置装入磨煤机入口风道即可直接使用,通过相互垂直的热风引流管和冷风引流管中的布风板将冷、热风进行均匀分流,并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冷热风混合室内充分混合,解决了引流装置存在冷风与热风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实际运行中,当冷热风混合不均匀时,磨煤机入口测点风温偏差在5%以上,这样影响磨煤机的工作效率及磨煤机出口温度;而使用本申请技术方案后,冷热风能混合均匀,磨煤机入口风温偏差保持在2%以内,这样可以提高磨煤机的工作效率且能控制磨煤机的出口温度。同时对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报警,提示工作人员进行检查或维护,避免了磨煤机工作效率降低或损坏的风险,同时整体采用拆装式连接,方便整体或局部拆卸检修,形成一个整体的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其使用方便,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Claims (7)

1.一种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包括煤机入口风道,其特征在于,磨煤机入口风道包括热风引流管(4)、冷风引流管(5)、冷热风混合室(1)和混合风引流管(6),热风引流管(4)和冷风引流管(5)的出口均与冷热风混合室(1)的进口相连,冷热风混合室(1)的出口与混合风引流管(6)的进口相连,混合风引流管(6)的出口装有用于与磨煤机入口相连的接头(3),热风引流管(4)包括依次相连的热风引流段(16)和热风导入段(17),热风导入段(17)与冷热风混合室(1)相连且热风导入段(17)的轴线为竖直线,冷风引流管(5)包括依次相连的冷风导流段(19)和冷风导入段(18),冷风导入段(18)与冷热风混合室(1)相连且冷风导入段(18)的轴线为水平线,热风导入段(17)内设置有覆盖其通风截面的第一布风板(24a),第一布风板(24a)上均布有上下贯通的第一布风通道(25a),冷风导入段(18)内设置有覆盖其通风截面的第二布风板(24b),第二布风板(24b)上均布有左右贯通的第二布风通道(25b),所述的混合风引流管(6)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磨煤机入口风道是否发生风堵现象并发出报警的检测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布风通道(25a)与第二布风通道(25b)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布风通道(25a)与第二布风通道(25b)在对应的布风板上均呈矩形阵列布置,第一布风通道的行数与第二布风通道的行数相等,第一布风通道的列数与第二布风通道的列数相等,位于同一列的第一布风通道中心点的连线与位于同一列的第二布风通道中心点的连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布风通道(25a)与第二布风通道(25b)的截面均为正六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机构(2)包括固定在混合风引流管(6)上的安装面板(7),安装面板(7)上分别设置有空气流量传感器(8)、控制器(9)、报警器(10)和蓄电池(11),蓄电池(11)通过导线(12)分别与空气流量传感器(8)、控制器(9)和报警器(10)相连,空气流量传感器(8)的检测端伸入混合风引流管的内腔,空气流量传感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9)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9)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3)包括接头本体(14),接头本体(14)的一端外壁上连接有向外凸起的连接板(13),连接板(13)上开有用于与磨煤机入口螺栓连接的螺纹孔,接头本体(14)的另一端内壁上设置有与混合风引流管(6)螺纹连接的内螺纹(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风引流管(6)包括弯头段(21)、主管段(22)和连接段(20),弯头段(21)的两个口部的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个口部与冷热风混合室(1)下口同轴相连,另一个口部与主管段(22)的一端相连,主管段(22)的另一端与连接段(20)的一端相连,连接段(20)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接头螺纹连接的外螺纹(23)。
CN202020491131.5U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 Active CN211914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91131.5U CN211914132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91131.5U CN211914132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14132U true CN211914132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74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91131.5U Active CN211914132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141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70856U (zh) 一种锅炉脱硝scr装置出口烟道网格取样系统
CN206593132U (zh) 一种磨煤机出口管道风粉调平装置
CN109340570B (zh) 一种橇装油气混输装置
CN111408469A (zh) 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
CN211914132U (zh) 一种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
CN212468458U (zh) 磨煤机排渣箱渣量监控处理系统
CN110926792B (zh) 多工况加载的切削液集中过滤系统可靠性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02229187U (zh) 工业用燃气燃烧器
CN109459097B (zh) 一种在线除垢及冷热态比对的矩阵分布式流量测量装置
CN215294982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给料系统
CN215410682U (zh) 一种加固型防漏气承接焊法兰
CN211425836U (zh) 多工况加载的切削液集中过滤系统可靠性试验装置
CN212361617U (zh) 天然气分支管道的检测装置
CN212206216U (zh) 一种褐煤掺烧磨煤机一次风量防堵测量装置
CN211753947U (zh) 一种均流防堵氨空混合器
CN209398873U (zh) 一种液压驱动的调节缩孔装置
CN113339834A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给料系统
CN208526986U (zh) 一种低品位铝土矿选矿浮选气泡发生器
CN111214952A (zh) 均流防堵氨空混合器及均流防堵喷氨方法
CN220206380U (zh) 一种冶金炉集水箱
CN214611796U (zh) 一种便于检测管路内结垢程度的循环水系统
CN117983389A (zh) 一种立磨机联合给排料装置
CN210198816U (zh) 烟道内烟气含氧量测量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燃煤锅炉
CN216207922U (zh) 一种针对电厂一次风管的煤粉细度快速取样测量装置
CN217155505U (zh) 一种煤气流量计自动吹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