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32661U - 治疗枕 - Google Patents

治疗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32661U
CN211632661U CN201921847148.3U CN201921847148U CN211632661U CN 211632661 U CN211632661 U CN 211632661U CN 201921847148 U CN201921847148 U CN 201921847148U CN 211632661 U CN211632661 U CN 211632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fixed
protruding part
fastening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471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凯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ifeng Desig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ifeng Desig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ifeng Desig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ifeng Desig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471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32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32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326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治疗枕,包括由竹条构成的枕头主体和枕头主体两端的固定枕头机构,竹条两端插在固定枕头机构内侧,竹条沿固定枕头机构的外轮廓曲线均匀分布,所述治疗枕还包括紧固调节装置,所述紧固调节装置包括连杆和连接在连杆两端的端帽,所述连杆贯穿于枕头主体内部,与端帽配合固定在固定枕头机构上。通过在治疗枕上设置紧固调节装置,方便随时调节,提高紧固效果,为治疗枕提供良好的支撑力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治疗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枕结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治疗枕。
背景技术
CN201721805138.4公开了一种竹枕,包括条形竹片形成的枕面和连接条形竹片两端的支撑座,支撑座内侧边缘设有插孔,条形竹片两端安装于支撑座的插孔中,枕面纵向截面的上部为前高后低的双峰曲线,双峰的中间段为凹曲线,双峰曲线的高峰最高点为支撑点ZC,低峰最高点为平衡点PH,凹曲线最低点为承重点CZ,支撑点ZC垂直线和承重点CZ水平线的交点为A点,且双峰曲线与A点垂直方向呈35~50°的交点为两睡眠点SM,睡眠点SM与A点的距离d1为23~27mm。该竹枕的枕面与人体颈椎生理曲度相符,枕面设计合理,与人体颈部曲线紧密贴合,能有效调理甚至预防颈椎疾病。
CN201721805140.1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的竹枕,包括条形竹片形成的曲型枕面和连接条形竹片两端的支撑座,支撑座内侧边缘设有插孔,条形竹片两端安装于支撑座的插孔中,支撑座底面设有高度调节结构。通过高度调节结构增加或减少竹枕的高度,给有颈椎劳损、椎间盘突出等颈椎病痛的人群做颈部牵引和拉伸装置,矫正病发者的颈部体位,有效缓减颈背的病症。
CN200420081161.X公开了一种清凉护颈竹塑枕头,由两端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中的条形竹片所组成,所述的支架是塑料制成的两端板,两端板制有隔片和插孔,插孔中安装条形竹片,在枕头底面制有开口,开口中安装塑料活动板,活动板与两端板相连接。
上述三份专利所述竹枕均采用条形竹片作为主材料,通过插在两端支撑座中的插孔来支撑条形竹片,所述竹枕的主要受力区域为条形竹片覆盖区域,两端的支撑座主要起支撑作用,头部和颈部主要给条形竹片施加向下的力,条形竹片会向两端支撑座施加向下、向外的力,所述竹枕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条形竹片向两端支撑座所施加力的累积,支撑座会向外滑动,导致条形竹片出现松动、脱落于支撑座的现象,降低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枕,借以改善现有竹枕在颈部和头部所施加的作用力下出现竹片松脱落于支撑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枕,包括由竹条构成的枕头主体和枕头主体两端的固定枕头机构,竹条两端插在固定枕头机构内侧,竹条沿固定枕头机构的外轮廓曲线均匀分布,所述治疗枕还包括紧固调节装置,所述紧固调节装置包括连杆和连接在连杆两端的端帽,所述连杆贯穿于枕头主体内部,与端帽配合固定在固定枕头机构上。本实用新型将连杆设置在枕头主体内部,与端帽配合固定在固定枕头机构上,为阻止两端的固定枕头机构向外部移动,设置连杆贯穿于枕头主体内部,端帽设置在固定枕头机构上,与连杆配合产生向中心的拉力,抵消固定枕头机构向外部移动的一部分位移,增加固定枕头机构的固定力;连杆两端设置有螺纹,端帽与其旋转连接,可以随时紧固松动的固定枕头机构,方便省力;整个紧固调节装置设置在治疗枕的内部,充分利用空间,没有增加外在的附加造型,保持枕头的美观性。
所述固定枕头机构设有凹位,凹位内设有孔,所述连杆穿过所述孔与所述端帽连接固定。所设凹位是为了留出容纳手指安装端帽的空间。
至少一个端帽与连杆固定,所述凹位可以呈圆形、也可以呈方形,或是其他形状,所述凹位深度大于端帽的高度。为了加强紧固效果,端帽的个数可增加。从美观角度考虑,所述凹位的深度可大于端帽的高度。
进一步地,考虑到枕面的面积较大,设置一组紧固调节装置所能紧固固定枕头机构的区域过小,为尽可能地减小固定枕头机构的位移,可设置两组或两组以上紧固调节装置。
为了模拟人体正常生理曲线,所述固定枕头机构顶面包括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及两者之间的过渡凹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尺寸小于第二凸出部,竹条沿固定枕头机构的外轮廓曲线均匀分布,形成沿所述外轮廓拉伸的治疗枕整体形状,竹条之间设有间隙,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过渡凹部,以保证颈部和头部有充分的接触面积。由于颈部和头部所接触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区域受力较大,并为了保证同等的紧固效果,在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区域内至少包括两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紧固调节装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枕的稳定性,所述固定枕头机构底面为一水平面;为了模拟颈部到肩部的正常生理曲线,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水平面之间设有前弧形过渡区;为了保证造型的对称美,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水平面之间设有后弧形过渡区;若两组紧固调节装置集中于固定枕头机构的中心或者下方,固定枕头机构的两端或上方区域所受紧固力会减小,均不能保证良好的紧固效果,所以两组分别设置在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区域内的紧固调节装置与固定枕头机构底面的距离,和其与前弧形过渡区或后弧形过渡区的距离,相差在1cm以内。
上枕面为竹条发生松动的主要区域,所述紧固调节装置的位置偏上或偏下不能保证更好的紧固效果,所以所述设置在第一凸出部区域内的紧固调节装置与固定枕头机构底面的距离,和其与第一凸出部的距离,相比应在1:0.3~0.6之间;所述设置在第二凸出部区域内的紧固调节装置与固定枕头机构底面的距离,和其与第二凸出部的距离,相比应在1:0.8~1.2之间。
由于固定枕头机构在受力后会发生形变,若紧固调节装置的位置过于集中在固定枕头机构的中心,则其两端所受紧固调节装置的拉力减小,从而出现中间紧固,两端竹条松动的情况,故两组分别设置在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区域内的紧固调节装置在底面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应分别位于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的最高点在底面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前弧形过渡区前端点和后弧形过渡区后端点在底面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
两个固定枕头机构底部还设有附加连接机构,通过连接附加机构以增加治疗枕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治疗枕上设置至少两组紧固调节装置,使其产生向中心的拉力,抵消固定枕头机构向外部移动的一部分位移,降低固定枕头机构发生形变的几率,增加固定枕头机构的支撑力和稳定性,提高紧固效果,所述紧固调节装置通过连杆与端帽螺纹旋转连接,方便随时调节。整个紧固调节装置设置在治疗枕的内部,充分利用空间,没有增加外在的附加造型,保持枕头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紧固调节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紧固调节装置的尺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紧固调节装置的垂直尺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紧固调节装置的水平尺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治疗枕,包括由竹条1构成的枕头主体和枕头主体两端的固定枕头机构2,以及两组紧固调节装置。固定枕头机构2内侧有插孔,竹条1两端插在固定枕头机构2内侧的插孔中,插孔沿固定枕头机构2外轮廓曲线均匀分布。固定枕头机构2是有两个凸出部的不规则形体,固定枕头机构2的两个端面上设有凹位5,凹位5内设有孔6,所述紧固调节装置包括连杆3和连接在连杆两端的端帽4,连杆3穿过孔6,连杆3上的螺纹7分别与两个端帽4旋转连接。连杆3和端帽4的连接也可以是卡扣连接,亦或是其他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凹位6呈圆形,直径为1.5cm,深度大于端帽4的高度。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固定枕头机构2顶面包括第一凸出部A、第二凸出部B及两者之间的过渡凹部C,第一凸出部A、第二凸出部B与水平面之间设有前弧形过渡区D和后弧形过渡区E,两组紧固调节装置与固定枕头机构2底面的距离H1、H2,和其与前弧形过渡区D或后弧形过渡区E的距离h1、h2,相差1cm。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紧固调节装置与固定枕头机构2底面的距离H1,和其与第一凸出部A的距离H3,相比在1:0.3~0.6之间;所述紧固调节装置与固定枕头机构底面的距离H2,和其与第二凸出部B的距离H4,相比在1:0.8。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两组紧固调节装置在底面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分别位于第一凸出部A和第二凸出部B的最高点A′、B′在底面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前弧形过渡区前端点D′和后弧形过渡区后端点E′在底面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治疗枕,包括由竹条构成的枕头主体和枕头主体两端的固定枕头机构,竹条两端插在固定枕头机构内侧,竹条沿固定枕头机构的外轮廓曲线分布,形成沿所述外轮廓拉伸的治疗枕整体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枕还包括紧固调节装置,所述紧固调节装置包括连杆和连接在连杆两端的端帽,所述连杆贯穿于枕头主体内部,与端帽配合固定在固定枕头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枕头机构设有凹位,凹位内设有孔,所述连杆穿过所述孔与所述端帽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枕头机构顶面包括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及两者之间的过渡凹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尺寸小于第二凸出部;竹条之间设有间隙,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过渡凹部;至少包括两组所述紧固调节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枕,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组分别设置在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区域内的所述紧固调节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枕头机构底面为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与水平面之间设有前弧形过渡区和后弧形过渡区;两组分别设置在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区域内的所述紧固调节装置与所述固定枕头机构底面的距离,和其与所述前弧形过渡区或后弧形过渡区的距离,相差在1cm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枕,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一凸出部区域内的所述紧固调节装置与所述固定枕头机构底面的距离,和其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距离,相比在1:0.3~0.6之间;所述设置在所述第二凸出部区域内的所述紧固调节装置与所述固定枕头机构底面的距离,和其与所述第二凸出部的距离,相比在1:0.8~1.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枕,其特征在于:两组分别设置在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区域内的所述紧固调节装置在底面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的最高点在底面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前弧形过渡区前端点和后弧形过渡区后端点在底面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枕头机构底部还设有附加连接机构。
CN201921847148.3U 2019-10-30 2019-10-30 治疗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32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7148.3U CN211632661U (zh) 2019-10-30 2019-10-30 治疗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7148.3U CN211632661U (zh) 2019-10-30 2019-10-30 治疗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32661U true CN211632661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91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4714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32661U (zh) 2019-10-30 2019-10-30 治疗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326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45650U (zh) 椅子头枕
CN211632661U (zh) 治疗枕
CN112741465A (zh) 治疗枕
CN204092496U (zh) 颈肩康复器
CN204245782U (zh) 双蝶形护颈枕头
CN104257484B (zh) 颈肩康复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3576156U (zh) 记忆枕
CN210631007U (zh) 颈椎调节枕
CN201806373U (zh) 仰侧卧两高度头颈双曲线双支承护颈椎枕头
CN112741464A (zh) 颈椎调节枕
CN216365663U (zh) 一种护颈枕头托
CN210354151U (zh) 枕头结构
CN204499800U (zh) 一种背垫及使用该背垫的背包
CN203609127U (zh) 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
CN203073959U (zh) 枕头
CN216494655U (zh) 一种可调式颈部康复枕
CN206534447U (zh) 一种记忆枕
CN201641322U (zh) 三维可调颈椎康复保健枕头
CN112450672B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枕头
CN201256829Y (zh) 具有仰卧和侧卧生理曲度的颈椎保健枕
CN205625453U (zh) 一种多功能枕头
CN210631008U (zh) 新型枕头
CN2404424Y (zh) 健康枕头
CN213282415U (zh) 一种枕头
CN219289150U (zh) 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枕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Termination date: 20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