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09127U - 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 - Google Patents

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09127U
CN203609127U CN201320729073.5U CN201320729073U CN203609127U CN 203609127 U CN203609127 U CN 203609127U CN 201320729073 U CN201320729073 U CN 201320729073U CN 203609127 U CN203609127 U CN 203609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bottom plate
spring
plate
buff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290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靖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207290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09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09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0912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枕芯包括缓冲层及套设于所述缓冲层内的形变装置,所述形变装置包括底板及向上拱起形成曲面的弹簧板,所述弹簧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可在所述底板上向所述底板的自由端滑动;本实用新型底板处于固定状态,弹簧板设于底板上并向上拱起,使得缓冲层也相应地向上拱起,当人睡在枕头本体上时,头颈部压力使得弹簧板弯曲变形以形成分别适应头颈部的合适睡眠高度,不仅可以适度地支撑头部,还可以温和地支撑颈部,使人体颈椎和脊椎始终保持自然生理状态,确保血液循环流畅和睡眠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头,特别涉及一种能够使人体睡眠时颈椎和脊椎保持自然生理状态的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
背景技术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光与枕头作伴在睡眠中渡过,枕头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了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们睡眠时必须采用枕头。枕头一般由枕芯和枕套两个部分构成。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于枕头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枕头的知识了解的不深,导致人们在枕头的选择上存在着许多误区、在使用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习惯,时间一长,这些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导致了许多人的头、颈、肩、背及内脏等多方面症状。现有的枕头,包括枕套和枕芯,使用者将头枕在枕头的最高处,造成颈椎悬空,颈椎形成过度屈曲,颈周肌肉、韧带关节处于紧张状态,使椎动脉的通路受阻,容易出现睡醒后颈项僵直,头昏乏力的现象。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枕头进行改进,使人体睡眠时的头部和颈椎可以枕到不同高度的部位使人体颈椎和脊椎始终保持自然生理状态,确保血液循环流畅和睡眠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使人体睡眠时的头部和颈椎可以枕到不同高度的部位使人体颈椎和脊椎始终保持自然生理状态,确保血液循环流畅和睡眠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枕芯包括缓冲层及套设于所述缓冲层内的形变装置,所述形变装置包括底板及向上拱起形成曲面的弹簧板,所述弹簧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可在所述底板上向所述底板的自由端滑动。
进一步,所述弹簧板的自由端向内弯曲,形成用于在所述底板上滑动的弯头。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自由端设有用于阻挡所述弯头继续滑动的阻头。
进一步,所述枕头本体包括设于两侧的侧卧部及设于中间的仰卧部,所述缓冲层包括与所述底板接触的下缓冲层及与所述弹簧板接触的上缓冲层,所述底板包括与所述侧卧部对应的侧卧底板及与所述仰卧部对应的仰卧底板,所述弹簧板包括与所述侧卧部对应的侧卧弹簧板及与所述仰卧部对应的仰卧弹簧板,所述侧卧底板与所述下缓冲层全接触,所述仰卧底板与所述下缓冲层部分接触。
进一步,所述仰卧底板与所述下缓冲层之间的接触面的宽度为所述下缓冲层宽度的1/3-2/3。
进一步,所述侧卧底板与所述仰卧底板一体成形形成所述底板,所述侧卧弹簧板与所述仰卧弹簧板分体设置。
进一步,所述缓冲层为海绵层。
进一步,还包括装有中药的药垫,所述药垫铺在所述上缓冲层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其底板处于固定状态,弹簧板设于底板上并向上拱起,使得缓冲层也相应地向上拱起,当人睡在枕头本体上时,头颈部压力使得弹簧板弯曲变形以形成分别适应头颈部的合适睡眠高度,不仅可以适度地支撑头部,还可以温和地支撑颈部,使人体颈椎和脊椎始终保持自然生理状态,确保血液循环流畅和睡眠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枕芯包括缓冲层1及套设于所述缓冲层1内的形变装置,所述形变装置包括底板及向上拱起形成曲面的弹簧板,所述弹簧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可在所述底板上向所述底板的自由端滑动;缓冲层1具有一定弹性,能够缓冲形变装置对人体的反作用力;缓冲层1具有用于容纳形变装置的内腔;向上即朝向枕头本体使用面的方向;当底板材料与弹簧板材料一致时,二者可以一体成型;底板处于固定状态,弹簧板设于底板上并向上拱起,使得缓冲层1也相应地向上拱起,当人睡在枕头本体上时,头颈部压力使得弹簧板弯曲变形以形成分别适应头颈部的合适睡眠高度,不仅可以适度地支撑头部,还可以温和地支撑颈部,使人体颈椎和脊椎始终保持自然生理状态,确保血液循环流畅和睡眠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板的自由端向内弯曲,形成用于在所述底板上滑动的弯头4;弹簧板与底板的连接处为连接端,对应的另一端即为自由端;向内弯曲即向弹簧板方向弯曲;弯头4的截面为优弧形,便于在底板上滑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自由端设有用于阻挡所述弯头4继续滑动的阻头5;阻头5可以是一直立挡板,也可以是与弯头4形状配合的弧形板;当弯头4滑动至底板的自由端末端时,阻头5对其形成阻挡作用,从而使弹簧板的形变终止,防止过度形变损坏缓冲层1,有效保证本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枕头本体包括设于两侧的侧卧部8及设于中间的仰卧部9,所述缓冲层1包括与所述底板接触的下缓冲层11及与所述弹簧板3接触的上缓冲层12,所述底板包括与所述侧卧部8对应的侧卧底板21及与所述仰卧部对应的仰卧底板22,所述弹簧板包括与所述侧卧部8对应的侧卧弹簧板31及与所述仰卧部9对应的仰卧弹簧板32,所述侧卧底板21与所述下缓冲层11全接触,所述仰卧底板32与所述下缓冲层11部分接触;侧卧部8适用于侧卧睡姿,仰卧部9适用于仰卧睡姿,每一侧卧部8及仰卧部9均占枕头本体的1/3,适于人体睡眠;下缓冲层11与上缓冲层12通过缝接连接,中间形成用于容纳形变装置的内腔;与侧卧部8及仰卧部9的长度对应,底板和弹簧板在长度方向上也可分为侧卧底板21、仰卧底板22及侧卧弹簧板31、仰卧弹簧板32;侧卧底板21与下缓冲层11全接触,使得该部分对应的上缓冲层12均向上拱起,适于侧卧时支撑人体头颈部;仰卧底板32与下缓冲层11部分接触,使得该部分对应的上缓冲层12仅部分向上拱起,适于仰卧时支撑人体头颈部,至于具体的接触比例,则使不同适用人群而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仰卧底板32与所述下缓冲层11之间的接触面的宽度为所述下缓冲层11宽度的1/2;该比例适用于大部分人群,以增强本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的普遍适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卧底板21与所述仰卧底板22一体成形形成所述底板,所述侧卧弹簧板31与所述仰卧弹簧板32分体设置;一体化的底板能增强本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的强度;而分体式的弹簧板使人体在侧卧和仰卧时侧卧弹簧板31与仰卧弹簧板32分别产生形变,互不干扰。
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1为海绵层;海绵具有优良的弹性,能够有效缓冲弹簧板对人体施加的反作用力,使人体头颈部得到放松,增加舒适性;而且,海绵的回复弹性好,保证本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仍保持外形稳定,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装有中药的药垫7,所述药垫7铺在所述上缓冲层11的上表面;药垫7内装有葛根、姜黄、海风藤、细辛、羌活、独活、川芎、乳香、没药、蚕砂中一种或几种或全部的混合物,对头痛、失眠等有辅助治疗作用,其用量及组份分配比视枕头本体的大小而定;药垫7上还可以设有孔,使人体无需药垫7滋养的耳部得到放松,进一步改善睡眠质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枕芯包括缓冲层及套设于所述缓冲层内的形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装置包括底板及向上拱起形成曲面的弹簧板,所述弹簧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可在所述底板上向所述底板的自由端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板的自由端向内弯曲,形成用于在所述底板上滑动的弯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自由端设有用于阻挡所述弯头继续滑动的阻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包括设于两侧的侧卧部及设于中间的仰卧部,所述缓冲层包括与所述底板接触的下缓冲层及与所述弹簧板接触的上缓冲层,所述底板包括与所述侧卧部对应的侧卧底板及与所述仰卧部对应的仰卧底板,所述弹簧板包括与所述侧卧部对应的侧卧弹簧板及与所述仰卧部对应的仰卧弹簧板,所述侧卧底板与所述下缓冲层全接触,所述仰卧底板与所述下缓冲层部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仰卧底板与所述下缓冲层之间的接触面的宽度为所述下缓冲层宽度的1/3-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卧底板与所述仰卧底板一体成形形成所述底板,所述侧卧弹簧板与所述仰卧弹簧板分体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海绵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有中药的药垫,所述药垫铺在所述上缓冲层的上表面。
CN201320729073.5U 2013-11-18 2013-11-18 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09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29073.5U CN203609127U (zh) 2013-11-18 2013-11-18 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29073.5U CN203609127U (zh) 2013-11-18 2013-11-18 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09127U true CN203609127U (zh) 2014-05-28

Family

ID=50761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2907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09127U (zh) 2013-11-18 2013-11-18 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091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8450A (zh) * 2014-09-18 2014-12-10 彭光远 保健枕
CN109793605A (zh) * 2019-02-27 2019-05-24 郑牧之 侧仰均可安睡的自变形颈椎牵引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8450A (zh) * 2014-09-18 2014-12-10 彭光远 保健枕
CN104188450B (zh) * 2014-09-18 2016-05-18 彭光远 保健枕
CN109793605A (zh) * 2019-02-27 2019-05-24 郑牧之 侧仰均可安睡的自变形颈椎牵引枕
CN109793605B (zh) * 2019-02-27 2020-11-17 郑牧之 侧仰均可安睡的自变形颈椎牵引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41179B2 (ja) 熟眠用整形枕
JP2020525241A (ja)
CN103249333B (zh) 枕头
CN202375701U (zh) 一种保健枕
CN203609127U (zh) 曲面弹簧芯颈椎自适应枕
KR20140130885A (ko) 경추베개
CN204541544U (zh) 可调型颈椎保健枕
CN204445115U (zh) 枕头
CN203354193U (zh) 一种圆柱形颈枕
CN203483617U (zh) 一种脖颈手术体位垫
CN201370362Y (zh) 一种颈椎病康复保健枕
CN208875910U (zh) 球体按摩枕
CN206403554U (zh) 一种矫正颈椎预防颈椎疾病提高睡眠质量的枕头
TWM583261U (zh) 枕頭結構
CN204292748U (zh) 一种多功能保健枕头
CN219763000U (zh) 一种组合颈椎枕
CN109480565A (zh) 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
CN204744541U (zh) 颈椎固定枕
CN210810311U (zh) 一种新型养生枕
CN101129240A (zh) 颈枕
CN202775459U (zh) 一种异形颈康枕
CN102366280A (zh) 凹形枕头
CN202426071U (zh) 颈椎康复枕
TW202007320A (zh) 枕頭之結構改良
CN201734329U (zh) 一种保健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Termination date: 201411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