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5790U - 一种气液式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液式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5790U
CN211625790U CN201922462968.7U CN201922462968U CN211625790U CN 211625790 U CN211625790 U CN 211625790U CN 201922462968 U CN201922462968 U CN 201922462968U CN 211625790 U CN211625790 U CN 211625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ipe
gas
outer shel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629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
李群山
谭萌
卢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cot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cot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cot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cot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629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5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5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5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式分离器,包括两端封闭的外壳、内管、护网、填料、过滤网组件、进液管和出液管;内管位于外壳的内部,进液管位于外壳的一端,且进液管贯穿外壳的一侧侧壁,出液管位于外壳的另一端;内管靠近进液管的一端连接有护网,内管与外壳之间靠近出液管的一端连接有挡板,靠近挡板且位于与出液管相反一侧的内管内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内管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填料,且填料位于护网与挡板之间;内管靠近出液管的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组件,且过滤网组件与出液管连接;外壳靠近进液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本装置可以对溶液进行3级气液分离,增加了其气液分离能力和机组中溶液泵的抽吸能力,使得机组的溶液得到了更好的循环。

Description

一种气液式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收式机组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式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直燃型吸收式机组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溶液泵、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机构组成,其中吸收器与溶液泵之间一般还连接有气液式分离器,其气液分离的能力对溶液泵的抽吸至关重要,用于保障溶液在整个机组内的循环。在机组进行融霜时,大量的气体会进入吸收器中,从而会造成吸收器的内部溶液较少,使得溶液泵抽不到溶液,造成溶液泵的抽吸能力差的问题,从而会影响溶液在整个机组内的循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式分离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融霜时大量气体进入到吸收器中所导致的溶液泵的抽吸能力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气液式分离器,包括两端封闭的外壳、内管、护网、填料、过滤网组件、进液管和出液管;内管位于外壳的内部,进液管位于外壳的一端,且进液管贯穿外壳的一侧侧壁,出液管位于外壳的另一端;内管靠近进液管的一端连接有护网,护网的四周延伸至外壳的内壁,内管与外壳之间靠近出液管的一端连接有挡板,靠近挡板且位于与出液管相反一侧的内管内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内管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填料,且填料位于护网与挡板之间;内管靠近出液管的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组件,且过滤网组件与出液管连接;外壳靠近进液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
可选地,外壳还包括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第一封头位于靠近进液管的外壳的一端,第二封头位于靠近出液管的外壳的一端。
可选地,外壳的出气口处还设置有阀门。
可选地,通孔与挡板之间的最短间距为18mm。
可选地,通孔为圆形、弧形或多边形。
可选地,填料包括拉西环或鲍尔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式分离器,在内管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填料,在内管的管壁上设置通孔,利用本装置可以使气体含量多的溶液经过3级气液分离得到全是液体或气体含量大大减少的溶液,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增加了该气液式分离器的气液分离能力,从而增加了溶液泵的抽吸能力,使得机组的溶液得到了更好的循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式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1、阀门 2、第一封头
3、外壳 4、护网
5、内管 6、填料
7、过滤网组件 8、挡板
9、第二封头 10、通孔
11、进液管 12、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部”、“下部”、“内部”和“外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指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液式分离器,包括两端封闭的外壳3、内管5、护网4、填料6、过滤网组件7、进液管11和出液管12;内管5位于外壳3的内部,进液管11位于外壳3的一端,且进液管11贯穿外壳3的一侧侧壁,出液管12位于外壳3的另一端;内管5靠近进液管11的一端连接有护网4,护网4的四周延伸至外壳3的内壁,内管5与外壳3之间靠近出液管12的一端连接有挡板8,靠近挡板8且位于与出液管12相反一侧的内管5内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0;内管5与外壳3之间设置有填料6,且填料6位于护网4与挡板8之间;内管5靠近出液管12的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组件7,且过滤网组件7与出液管12连接;外壳3靠近进液管11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虽然图1中该气液式分离器显示为横置,但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其使用时应当为出液管12位于下方的竖直状态。
进一步地来说,外壳3还包括第一封头2和第二封头9,第一封头2位于靠近进液管11的外壳3的一端,第二封头9位于靠近出液管12的外壳3的一端,第一封头2和第二封头9使外壳3处于密封状态。外壳3的出气口处还设置有阀门1,用于气液分离出的气体的排除,本实施例中,阀门1为角阀。
进一步地来说,挡板8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外壳3与内管5之间。靠近挡板8且位于与出液管12相反一侧的内管5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10,本实施例中,该通孔10为30个。通孔10可以是圆形、弧形、多边形等等,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0为圆形,通孔10的直径为4~6mm,可选地,该通孔10的直径为5mm。在本实施例中,当通孔10为多个时,通孔10可均匀分布在内管5的管壁上,通孔10可设置为环绕内管5管壁的一周,通孔10沿与护网4垂直方向上可设置为多个。通孔10的形状、数量、直径和通孔10在内管5管壁上的分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化,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的限定,在上述描述的内容上所作出的通孔10的形状、直径、数量和分布的改变也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进一步地来说,护网4固定在内管5上,护网4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内管5上,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内管5上,护网4可包括网格为菱形的钢板网,其网格大小为3mm×3mm。
进一步地来说,填料6包括拉西环或鲍尔环,其主要是提供气液两相足够的接触表面,提高气液两相的分离效果。一般来说,拉西环和鲍尔环由金属、塑料或陶瓷做成,拉西环或鲍尔环可以以规整方式填充在内管5和外壳3之间,也可以通过乱堆方式填充在内管5和外壳3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
当利用上述气液式分离器工作时,首先,氨溶液从进液管11进入,气体含量少或没有气体的溶液直接通过内管5上护网4上的网格进入到内管5的过滤网组件7中,溶液经过滤网组件7过滤后直接由机组中的溶液泵从出液管12将其抽走。另一部分气体含量多的氨溶液利用溶液快速冲击外壳3的离心力进行第一级气液分离,除去少量的气体,气体从外壳3上的出气口直接排出,然后,经过第一级气液分离的氨溶液通过填料6振动进行第二级气液分离,通过填料6分离的溶液通过内管5管壁上的多个通孔10进入到内管5中,溶液进入内管5后冲击内管5管壁进行第三级气液分离,气体可通过内管5上的护网4上的网格排出,然后,气体经外壳3上的出气口直接排出,经过3级气液分离的溶液再经过过滤网组件7过滤从出液管12排出,其直接由机组中的溶液泵抽走。通过以上的3级气液分离使得溶液泵抽到的溶液全是液体或气体含量大大减少,给溶液泵抽吸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提高了溶液泵的抽吸能力,使得机组的溶液得到了更好的循环。
第一级气液分离和第三级气液分离的原理:第一级气液分离和第三级气液分离均属于离心分离,带有气体的溶液由于气体和液体的密度不同,当气体和液体混合冲击外壳或者内管时,会发生旋转流动,液体的离心力大于气体的离心力,因此,液体有离心分离的倾向,液体附着在外壳或者内管管壁上,并由于重力的作用汇集在一起。
第二级气液分离:第二级气液分离属于填料分离,带有气体的溶液由于气体和液体的密度不同,当气体和液体混合一起流动时,如果遇到填料,气体会折流而走,而液体由于惯性继续有一个向前的速度,向前的液体附着在填料表面上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气液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封闭的外壳、内管、护网、填料、过滤网组件、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内管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进液管位于所述外壳的一端,且所述进液管贯穿外壳的一侧侧壁,所述出液管位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所述内管靠近进液管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护网,所述护网的四周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内管与外壳之间靠近出液管的一端连接有挡板,靠近所述挡板且位于与所述出液管相反一侧的内管内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内管与外壳之间设置有所述填料,且所述填料位于所述护网与挡板之间;所述内管靠近出液管的一端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过滤网组件,且所述过滤网组件与出液管连接;所述外壳靠近进液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所述第一封头位于靠近进液管的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第二封头位于靠近出液管的所述外壳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出气口处还设置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与挡板之间的最短间距为1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弧形或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包括拉西环或鲍尔环。
CN201922462968.7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气液式分离器 Active CN211625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2968.7U CN211625790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气液式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2968.7U CN211625790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气液式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5790U true CN211625790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4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62968.7U Active CN211625790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气液式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57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8941B (zh) 用于油气分离的离心单元及卧式油气分离器
WO2013120409A1 (zh) 气液分离器
CN203264880U (zh) 离心叶轮式油分离装置
CN102671469A (zh) 一种离心式气液分离器
CN201973964U (zh) 一种具有气液分离功能的立式蒸发器
CN211625790U (zh) 一种气液式分离器
CN209386644U (zh) 一种油分离器和空调机组
CN111043800A (zh) 一种气液式分离器
CN211215541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
CN205561585U (zh) 泥浆冷却塔
CN207123106U (zh) 一种卧式气液分离器
CN108465301B (zh) 气体压缩机组合式旋风折流大口径气液复分离装置
CN216278374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排气降温装置
CN109357451A (zh) 一种油分离器和空调机组
CN206989516U (zh) 一种用于空调储液器网布焊接的定位装置
CN210631884U (zh) 气液分离罐
CN205779122U (zh) 发动机用油气分离器
CN202562150U (zh) 气液分离装置
CN210409836U (zh) 一种中压汽水分离器的罐体结构
CN206604341U (zh) 柴油发电机排气口废油回收装置
CN205980443U (zh) 用于热泵的集成装置
CN210814304U (zh) 一种高压气液分离器
CN206478910U (zh) 一种储液器及其压缩机
CN220214272U (zh) 一种大流量高效多边形立式捕沫器
CN215654542U (zh) 一种废气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