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5211U - 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5211U
CN211625211U CN201922211954.8U CN201922211954U CN211625211U CN 211625211 U CN211625211 U CN 211625211U CN 201922211954 U CN201922211954 U CN 201922211954U CN 211625211 U CN211625211 U CN 211625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tank
heat preservation
steam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119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ub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eng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eng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eng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119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5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5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5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包括热水箱和冷水箱,所述热水箱下部外侧安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部开设有保温腔,所述热水箱上侧安装有箱盖,所述箱盖上侧安装有出汽支管,所述出汽支管一端连接有出汽总管,所述出汽总管一端与保温腔连接,所述保温腔另一端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连接有锅炉,所述锅炉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冷凝器,冷凝器下侧通过连接管与冷水箱连接,冷凝器一端安装有出气弯管,本实用新型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能够利用蒸汽对热水箱外侧进行保温处理,同时蒸汽还能对锅炉进行加热处理,最后蒸汽经冷凝器凝固的水体回流至热水箱或锅炉进行重复循环利用,增加了蒸汽的利用率,节能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在使用后绝大部分变成冷凝水,其水质接近或达到纯水的水质,可以作为蒸汽锅炉的补水,是宝贵的可再次利用的能源。目前,发达国家的蒸汽冷凝水的回收利用率平均超过80%,而我国低于30%,极有节能潜力。国内蒸汽加热和输送设备中,只有在冷凝水量较大且集中的单体加热设备才考虑回收,其回收装置简单,冷凝水经闪蒸后进入循环水或纯水系统,其二次蒸汽一般不回收。尽管单个疏水阀冷凝水和二次蒸汽量小,但累计冷凝水和二次蒸汽总量很大。没回收的冷凝水和二次蒸汽一般都就地排放,不但造成能源浪费,还严重影响现场环境和人员安全。制药生产企业,将药材有效成分提取需要大量蒸汽,用于煎煮和蒸发,以取得有效成分。但是使用过的蒸汽,不能进行二次利用,比较浪费资源。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420844371.3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包括疏水器排水管一1、疏水器排水管一1与热水箱2连接,热水箱2通过蒸汽管3与冷水箱5连接,蒸汽管3上设置电汽轮压缩机4,蒸汽管3伸入冷水箱5内,伸入深度为冷水箱5高度的2/3至2/5,冷水箱5上端设置疏水器排水管二6、排汽管8,疏水器排水管二6与冷水箱5连接的一端安装疏水器7,疏水器排水管二6另一端与热水箱2连接,排汽管8上设置蒸汽阀9,冷水箱5下端设置排水管10,排水管10上设置排水阀11,该实用新型可以将冷凝水和二次蒸汽循环利用。但是,只能通过蒸汽进行单一的利用,而且不便于对蒸汽水分进行回收利用,利用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蒸汽进行单一的利用,而且不便于对蒸汽水分进行回收利用,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包括热水箱和冷水箱,所述热水箱下部外侧安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部开设有保温腔,所述热水箱上侧安装有箱盖,所述箱盖上侧安装有出汽支管,所述出汽支管一端连接有出汽总管,所述出汽总管一端与保温腔连接,所述保温腔另一端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连接有锅炉,所述锅炉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冷凝器,冷凝器下侧通过连接管与冷水箱连接,冷凝器一端安装有出气弯管。
优选的,所述冷水箱底部一侧连接有回水总管,所述回水总管一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有第一回水管和第二回水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水管一端与热水箱上部连通,所述第二回水管一端与锅炉上端一侧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盖上侧安装有泄压阀,所述箱盖与热水箱上侧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水箱底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排水管,所述保温腔一端连接有第二排水管,所述冷水箱底部一侧连接有第三排水管,且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上均安装有排水阀。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气泵。
优选的,所述回水总管上安装有水泵,且第一回水管和第二回水管均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出汽支管安装有多个,且出汽支管下侧与箱盖连接处设置成倒置喇叭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热水箱下部外侧安装有保温层,保温层内部开设有保温腔,且水箱、保温腔和锅炉通过管道连通,能够利用蒸汽对热水箱外侧进行保温处理,同时蒸汽还能对锅炉进行加热处理,增加了蒸汽的利用率,节能效果较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锅炉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冷凝器,冷凝器下侧通过连接管与冷水箱连接,冷水箱底部一侧连接有回水总管,回水总管一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有第一回水管和第二回水管,最后蒸汽经冷凝器凝固的水体回流至热水箱或锅炉进行重复循环利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汽支管安装有多个,且出汽支管下侧与箱盖连接处设置成倒置喇叭状,便于将热水箱产生的蒸汽快速排出输送至保温腔内,而且箱盖上侧安装有泄压阀,用于进行泄压,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水箱;2、箱盖;3、保温层;4、保温腔;5、出汽支管;6、出汽总管;7、泄压阀;8、冷水箱;9、回水总管;10、水泵;11、锅炉;12、气泵;13、排气管;14、第一回水管;15、第二回水管;16、冷凝器;17、连接管;18、出气弯管;19、第三排水管;20、第一排水管;21、第二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包括热水箱1和冷水箱8,所述热水箱1下部外侧安装有保温层3,所述保温层3内部开设有保温腔4,保温腔4内通入蒸汽,能够利用蒸汽对热水箱1外侧进行保温处理,减少热量的损失,所述热水箱1上侧安装有箱盖2,便于对热水箱1上侧进行打开,便于对热水箱1内部进行清理,所述箱盖2上侧安装有出汽支管5,所述出汽支管5一端连接有出汽总管6,所述出汽总管6一端与保温腔4连接,所述保温腔4另一端连接有排气管13,所述排气管13上安装有气泵12,便于进行排气,所述排气管13一端连接有锅炉11,所述锅炉11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冷凝器16,用于对蒸汽进行冷凝处理,冷凝器16下侧通过连接管17与冷水箱8连接,便于对冷凝水进行回收处理,冷凝器16一端安装有出气弯管18,便于进行排气处理,且各设备之间通过PLC控制柜进行调控。
优选的,所述冷水箱8底部一侧连接有回水总管9,所述回水总管9一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有第一回水管14和第二回水管15,第一回水管14一端与热水箱1上部连通,所述第二回水管15一端与锅炉11上端一侧连接,使得蒸汽经冷凝器16凝固的水体回流至热水箱1或锅炉11进行重复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箱盖2上侧安装有泄压阀7,用于进行泄压,提高使用安全性,所述箱盖2与热水箱1上侧螺纹连接,便于箱盖2与热水箱1之间拆装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水箱1底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排水管20,所述保温腔4一端连接有第二排水管21,所述冷水箱8底部一侧连接有第三排水管19,且第一排水管20、第二排水管21和第三排水管19上均安装有排水阀,便于热水箱1底部、保温腔4底部和冷水箱8底部一侧进行排水。
优选的,所述回水总管9上安装有水泵10,且第一回水管14和第二回水管15均安装有阀门,便于控制第一回水管14和第二回水管15的开闭。
优选的,所述出汽支管5安装有多个,且出汽支管5下侧与箱盖2连接处设置成倒置喇叭状,便于将热水箱产生的蒸汽快速排出输送至保温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热水箱1用于进行加热热水,而且通过热水箱1下部外侧安装有保温层3,保温层3内部开设有保温腔4,且热水箱1、保温腔4和锅炉11通过管道连通,能够利用蒸汽对热水箱1外侧进行保温处理,同时蒸汽还能对锅炉11进行加热处理,增加了蒸汽的利用率,节能效果较好;而且通过锅炉11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冷凝器16,冷凝器16下侧通过连接管17与冷水箱8连接,冷水箱8底部一侧连接有回水总管9,回水总管9一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有第一回水管14和第二回水管15,使得蒸汽经冷凝器16凝固的水体回流至热水箱1或锅炉11进行重复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包括热水箱(1)和冷水箱(8),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箱(1)下部外侧安装有保温层(3),所述保温层(3)内部开设有保温腔(4),所述热水箱(1)上侧安装有箱盖(2),所述箱盖(2)上侧安装有出汽支管(5),所述出汽支管(5)一端连接有出汽总管(6),所述出汽总管(6)一端与保温腔(4)连接,所述保温腔(4)另一端连接有排气管(13),所述排气管(13)一端连接有锅炉(11),所述锅炉(11)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冷凝器(16),冷凝器(16)下侧通过连接管(17)与冷水箱(8)连接,冷凝器(16)一端安装有出气弯管(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箱(8)底部一侧连接有回水总管(9),所述回水总管(9)一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有第一回水管(14)和第二回水管(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水管(14)一端与热水箱(1)上部连通,所述第二回水管(15)一端与锅炉(11)上端一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上侧安装有泄压阀(7),所述箱盖(2)与热水箱(1)上侧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箱(1)底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排水管(20),所述保温腔(4)一端连接有第二排水管(21),所述冷水箱(8)底部一侧连接有第三排水管(19),且第一排水管(20)、第二排水管(21)和第三排水管(19)上均安装有排水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3)上安装有气泵(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总管(9)上安装有水泵(10),且第一回水管(14)和第二回水管(15)均安装有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汽支管(5)安装有多个,且出汽支管(5)下侧与箱盖(2)连接处设置成倒置喇叭状。
CN201922211954.8U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 Active CN211625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1954.8U CN211625211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1954.8U CN211625211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5211U true CN211625211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28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11954.8U Active CN211625211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52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25211U (zh) 一种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节能装置
CN205279052U (zh) 混凝土管桩蒸压釜余汽回收净化结构
CN204662174U (zh) 一种烘缸蒸汽高效循环利用系统
CN201488608U (zh) 蒸柜废蒸气水热交换回收器及其对外连接结构
CN201042189Y (zh) 一种制豆腐皮机
CN202018031U (zh) 凝结水闪蒸蒸汽利用装置
CN209386847U (zh) 负压热网加热器
CN205402676U (zh) 一种食用油脂工程冷凝水回收节能装置
CN207407320U (zh) 一种锅炉排污水热量回收装置
CN208582206U (zh) 一种电蒸箱用水结构及电蒸箱
CN206113688U (zh) 一种乏汽回收装置
CN208708987U (zh) 无冷凝水恒温存储柜
CN112815298A (zh) 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
CN206875407U (zh) 一种动力站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5593397U (zh) 冷凝水回收系统
CN205077316U (zh) 除氧器和凝结水箱蒸汽回用系统
CN206207738U (zh)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1976546U (zh) 一种单板干燥机用污水疏水装置
CN205299478U (zh) 一种泛汽凝结水余热回收装置
CN205077315U (zh) 蒸发钝化二次蒸汽回用系统
CN216047591U (zh) 一种定期排污扩容器乏汽回收装置
CN210855360U (zh) 一种用于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的蒸汽冷凝装置
CN214406228U (zh) 一种可回收再利用锅炉除氧器乏汽的采暖系统
CN212620216U (zh) 一种新型冷却塔
CN208436415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二效节能浓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3

Address after: 223000 No. 30, Taiping Middle Road, Shihe Town, Huai'an District, Hua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Dub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200 Shunfeng Road, W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HENG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