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15298A - 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15298A
CN112815298A CN202110058547.7A CN202110058547A CN112815298A CN 112815298 A CN112815298 A CN 112815298A CN 202110058547 A CN202110058547 A CN 202110058547A CN 112815298 A CN112815298 A CN 1128152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recovery system
condensate
condensate water
water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585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Mingzhou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Mingzhou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Mingzhou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Mingzhou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5854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152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15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52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DPREHEATING, OR ACCUMULATING PREHEATED, FEED-WATER FOR STEAM GENERATION; FEED-WATER SUPPLY FOR STEAM GENERATION; CONTROLLING WATER LEVEL FOR STEAM GENERATION;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OMOTING WATER CIRCULATION WITHIN STEAM BOILERS
    • F22D11/00Feed-water supply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main groups
    • F22D11/02Arrangements of feed-water pumps
    • F22D11/06Arrangements of feed-water pumps for returning condensate to boil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9/0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condensers arranged or modifi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BSTEAM OR VAPOUR CONDENSERS
    • F28B9/00Auxiliary system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F28B9/10Auxiliary system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extracting, cooling, and removing non-condensable g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包括汽轮机、凝汽器、设置于凝汽器一侧的疏水膨胀箱、与疏水膨胀箱连接的低压加热器、除氧器以及水箱,所述汽轮机与所述凝汽器连接,所述疏水膨胀箱底部与所述凝汽器底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疏水膨胀箱的顶部出气口连接至所述汽封冷却器,所述汽封冷却器与所述除氧器连接,所述凝汽器与所述除氧器之间设置有提供凝结水在凝气水回收系统内运动动力的凝结水泵。本申请具有提升对于汽轮机内部产生的蒸汽的回收利用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余热利用技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凝结水回收系统是一种对热发电厂中的汽轮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蒸汽进行冷凝回收的系统。
现有的凝结水回收系统一般是将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经过凝汽器冷却凝结水,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送入除氧器,最后再送入锅炉进行重新利用。
但是上述凝结水回收系统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仅仅通过凝汽器对于汽轮机内部的蒸汽进行冷凝回收,整体的回收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对于汽轮机内部产生的蒸汽的回收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包括汽轮机、凝汽器、设置于凝汽器一侧的疏水膨胀箱、与疏水膨胀箱连接的汽封冷却器、除氧器以及水箱,所述汽轮机与所述凝汽器连接,所述疏水膨胀箱底部与所述凝汽器底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疏水膨胀箱的顶部出气口连接至所述汽封冷却器,所述汽封冷却器与所述除氧器连接,所述凝汽器与所述除氧器之间设置有提供凝结水在凝气水回收系统内运动动力的凝结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汽轮机位置排出的蒸汽经过凝汽器的冷凝之后形成凝结水,凝结水经过除氧器的除氧后,在凝结水泵的作用下重新回流至锅炉内进行回收利用,从而起到对于蒸汽冷凝回收的效果;而凝汽器无法进行冷凝的蒸汽,进入到汽封冷却器内,从而起到对于蒸汽的进一步冷却,使得更多的蒸汽冷凝成凝结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升对于汽轮机内部产生的蒸汽的回收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汽封冷却器与所述除氧器之间增设有低压加热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汽轮机排往凝汽器中的蒸汽量,降低了能源损失,进一步提升对于汽轮机内部产生的蒸汽的回收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低压加热器的个数为两个,分别包括设置于靠近所述汽封冷却器的第一低压加热器以及远离汽封冷却器一侧的第二低压加热器,所述第二低压加热器的一端与第一低压加热器连接,另一端与除氧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个低压加热器,提升了整个凝结水系统整体的容错率,当其中一台低压加热器发生损坏后,能够通过管路直接切换使用另一台低压加热器,且同时使用两台低压加热器,当需要将相同流量的凝结水升至相同的温度,所需要的时间减半,缩短了凝结水的加热周期,从而提升了凝结水的回收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低压加热器和第二低压加热器上均设置有凝结水回流管,所述凝结水回流管上设置有闸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闸阀控制凝结水在第一低压加热器和第二低压加热器内部的循环时间,从而对位于第一低压加热器和第二低压加热器内部的凝结水的温度进行控制,达到适宜的温度后输送至除氧器内,进一步减少了汽轮机排往凝汽器中的蒸汽量,降低了能源损失。
可选的,所述汽封冷却器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至所述凝汽器上的再循环回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升对于汽轮机内部产生的蒸汽的回收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凝汽器的底部设置有一异径管,所述异径管的底部连接有三通,所述三通的两侧均连接有真空闸阀,所述真空闸阀的两侧远离所述三通的一侧均设置有垫片型滤网,所述凝结水泵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与三通两侧的所述垫片型滤网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进入到凝结水泵内的凝结水进行过滤,降低了凝结水内的杂质导致凝结水泵受到腐蚀的概率。
可选的,每一所述凝结水泵均连接有止回阀以及闸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凝结水回流至凝结水泵内。
可选的,所述汽机本体抽气管道的中部连接有一凝结水管道,所述凝结水管道与所述疏水膨胀箱并联至汽封冷却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升对于汽轮机内部产生的蒸汽的回收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汽轮机产生的气缸喷淋水通过管道并联至汽封冷却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升对于汽轮机内部产生的蒸汽的回收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汽封冷却器,提升对于汽轮机内部产生的蒸汽的回收利用率;
通过设置低压加热器,进一步提升对于汽轮机内部产生的蒸汽的回收利用率;
通过设置凝结水回流管,减少了汽轮机排往凝汽器中的蒸汽量,降低了能源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汽轮机;11、凝结水管道;2、凝汽器;21、真空闸阀;22、垫片型滤网;23、异径管;24、凝结水泵;3、疏水膨胀箱;4、低压加热器;41、第一低压加热器;411、凝结水回流管;42、第二低压加热器;5、除氧器;6、水箱;7、汽封冷却器;71、再循环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参照图1,包括汽轮机1、凝汽器2、设置于凝汽器2一侧的疏水膨胀箱3、与疏水膨胀箱3连接的汽封冷却器7、除氧器5以及水箱6。
汽轮机1与凝汽器2连接,汽机本体抽气管道的中部连接有一凝结水管道11,凝结水管道11与疏水膨胀箱3并联至汽封冷却器7。汽轮机1产生的气缸喷淋水通过管道并联至汽封冷却器7。经过汽封冷却器7未能够进行冷凝的蒸汽以及疏水回流至凝汽器2内,使得凝汽器2能够汇集各种疏水,减少汽水损失。
凝汽器2的底部设置有一异径管23,异径管23的底部连接有三通,三通的两侧均连接有真空闸阀21,真空闸阀21的两侧远离三通的一侧均设置有垫片型滤网22,凝结水泵24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与三通两侧的垫片型滤网22连接。每一凝结水泵24均连接有止回阀以及闸阀。
疏水膨胀箱3底部与凝汽器2底部的出水口连通,疏水膨胀箱3的顶部出气口连接至汽封冷却器7,汽封冷却器7与除氧器5连接,凝汽器2与除氧器5之间设置有提供凝结水在凝气水回收系统内运动动力的凝结水泵24。
汽封冷却器7与除氧器5之间增设有低压加热器4。低压加热器4的个数为两个,分别包括设置于靠近汽封冷却器7的第一低压加热器41以及远离汽封冷却器7一侧的第二低压加热器42,第二低压加热器42的一端与第一低压加热器41连接,另一端与除氧器5连接。第一低压加热器41和第二低压加热器42上均设置有凝结水回流管411,凝结水回流管411上设置有闸阀。
能够通过闸阀控制凝结水在第一低压加热器41和第二低压加热器42内部的循环时间,从而对位于第一低压加热器41和第二低压加热器42内部的凝结水的温度进行控制,达到适宜的温度后输送至除氧器5内,减少了汽轮机1排往凝汽器2中的蒸汽量,降低了能源损失。
汽封冷却器7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至凝汽器2上的再循环回流管71,未能够进行冷凝的蒸汽经过再循环回流管71进入到凝汽器2内,重新对蒸汽进行冷凝,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对于汽轮机1产生的蒸汽的回收利用率。
本实施例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的实施原理为:从汽轮机1位置排出的蒸汽经过凝汽器2的冷凝之后形成凝结水,凝结水经过除氧器5的除氧后,在凝结水泵24的作用下重新回流至锅炉内进行回收利用,从而起到对于蒸汽冷凝回收的效果;而凝汽器2无法进行冷凝的蒸汽,进入到汽封冷却器7内,从而起到对于蒸汽的进一步冷却,使得更多的蒸汽冷凝成凝结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升对于汽轮机1内部产生的蒸汽的回收利用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包括汽轮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凝汽器(2)、设置于凝汽器(2)一侧的疏水膨胀箱(3)、与疏水膨胀箱(3)连接的汽封冷却器(7)、除氧器(5)以及水箱(6),所述汽轮机(1)与所述凝汽器(2)连接,所述疏水膨胀箱(3)底部与所述凝汽器(2)底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疏水膨胀箱(3)的顶部出气口连接至所述汽封冷却器(7),所述汽封冷却器(7)与所述除氧器(5)连接,所述凝汽器(2)与所述除氧器(5)之间设置有提供凝结水在凝气水回收系统内运动动力的凝结水泵(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封冷却器(7)与所述除氧器(5)之间增设有低压加热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加热器(4)的个数为两个,分别包括设置于靠近所述汽封冷却器(7)的第一低压加热器(41)以及远离汽封冷却器(7)一侧的第二低压加热器(42),所述第二低压加热器(42)的一端与第一低压加热器(41)连接,另一端与除氧器(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压加热器(41)和第二低压加热器(42)上均设置有凝结水回流管(411),所述凝结水回流管(411)上设置有闸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封冷却器(7)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至所述凝汽器(2)上的再循环回流管(7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汽器(2)的底部设置有一异径管(23),所述异径管(23)的底部连接有三通,所述三通的两侧均连接有真空闸阀(21),所述真空闸阀(21)的两侧远离所述三通的一侧均设置有垫片型滤网(22),所述凝结水泵(24)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与三通两侧的所述垫片型滤网(2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凝结水泵(24)均连接有止回阀以及闸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机本体抽气管道的中部连接有一凝结水管道(11),所述凝结水管道(11)与所述疏水膨胀箱(3)并联至汽封冷却器(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1)产生的气缸喷淋水通过管道并联至汽封冷却器(7)。
CN202110058547.7A 2021-01-16 2021-01-16 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 Pending CN1128152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8547.7A CN112815298A (zh) 2021-01-16 2021-01-16 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8547.7A CN112815298A (zh) 2021-01-16 2021-01-16 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5298A true CN112815298A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69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58547.7A Pending CN112815298A (zh) 2021-01-16 2021-01-16 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152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0414A (zh) * 2021-09-02 2021-12-31 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武昌热电分公司 供热首站凝结回水氮气调节除氧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8735A (zh) * 2017-05-31 2017-07-21 西安石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余热发电装置
CN209083350U (zh) * 2018-09-26 2019-07-09 广州华跃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大型工业供热机组乏汽回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8735A (zh) * 2017-05-31 2017-07-21 西安石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余热发电装置
CN209083350U (zh) * 2018-09-26 2019-07-09 广州华跃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大型工业供热机组乏汽回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0414A (zh) * 2021-09-02 2021-12-31 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武昌热电分公司 供热首站凝结回水氮气调节除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6787B (zh) 一种半开式高温热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5690909U (zh) 一种水冷机组热泵回热真空节能系统
CN102022145B (zh) 一种乏汽余热回收机组
CN112815298A (zh) 一种凝汽水回收系统
CN205424891U (zh) 一种锅炉汽轮机系统中除氧器乏汽的热能回收装置
CN204612228U (zh) 一种低温余热利用系统
CN104807245A (zh) 一种低温余热利用系统及余热利用方法
CN202441442U (zh) 一种发电厂空冷机组回热式汽动引风机热力循环系统
CN103953961A (zh) 空冷机组高背压与热泵联合供热系统
CN109469523A (zh) 一种利用凝汽式小汽轮机排汽余热加热入炉新风的系统
CN207907205U (zh) 一种大型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
CN105605552A (zh) 一种锅炉汽轮机系统中除氧器乏汽的热能回收装置
CN204881237U (zh) 一种具有强化换热效果的蒸汽换热系统
CN209326399U (zh) 冷凝岛系统
CN205208540U (zh) 一种背压机组真空除氧器系统
CN211290005U (zh) 一种热力发电厂废热回收系统
CN209801595U (zh) 热管模式相变供热系统
CN209744495U (zh) 300mw以上空冷机组双背压和热泵联合供热系统
CN209308765U (zh) 一种利用凝汽式小汽轮机排汽余热加热入炉新风的系统
CN103775329B (zh) 一种具备供热和纯凝双模式的给水泵密封水系统
CN207407320U (zh) 一种锅炉排污水热量回收装置
CN107726878B (zh) 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
CN114234695B (zh) 榨油车间冷凝水热能回收运用系统及其回收方法
CN206055601U (zh) 一种除氧器排汽回收装置
CN220103105U (zh) 一种蒸汽余热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