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0552U - 一种循环水水温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水水温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0552U
CN211620552U CN202020335044.0U CN202020335044U CN211620552U CN 211620552 U CN211620552 U CN 211620552U CN 202020335044 U CN202020335044 U CN 202020335044U CN 211620552 U CN211620552 U CN 211620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exchanger
blast furnace
clean ring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3504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朝阳
康勇
邹颖
邓仁华
涂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yu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yu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yu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yu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3504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0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0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0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last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水水温调节装置,具有:第一高炉和第二高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与第一高炉通过管路连接,第二换热器与第二高炉通过管路连接;净环水池,数量在两个以上,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通过管路与净环水池连通并形成一个回路;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与每个净环水池连通;补水管,与每个净环水池均通过管路连通,保持水温度相对稳定,减少了泵站设备设施的频繁启停。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水水温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水水温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供水车间泵站主要承担着高炉及其大部分辅助设施循环冷却水供给,对于高炉生产工艺来说供水温度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两座高炉均采用联合软水密闭循环系统,该系统软水降温是通过板式换热器热交换来完成。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虽然两座高炉使用相同各自独立的两套系统,但是冷却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供水系统却是使用一套相互连通的冷却塔系统,再加上净环系统(二次泵吸水池)使用单一补水口,二次泵吸水口位置问题,造成了水池水温控制难度大,冷却塔风机降温时频繁启停,软水系统温度波动也比较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持水温度相对稳定,减少了泵站设备设施的频繁启停的循环水水温调节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水水温调节装置,具有:
第一高炉和第二高炉;
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一高炉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高炉通过管路连接;
净环水池,数量在两个以上,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通过管路与所述净环水池连通并形成一个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与每个净环水池连通;
补水管,与每个净环水池均通过管路连通。
所述补水管与每个净环水池的连接端各设有一个阀门。
所述净环水池水温保持在29℃~32℃之间。
所述净环水池共有8个。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减少了泵站设备设施的频繁启停,减少了备品备件消耗的频率,降低了员工设备维修保养劳动强度,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软水温度相对稳定,高炉看水工基本上不用因水温变化而进行调整操作,降低下道工序的劳动强度,有利于高炉产品质量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循环水水温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第一高炉,2、第二高炉,3、第一换热器,4、第二换热器,5、净环水池,6、补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循环水水温调节装置,具有:
第一高炉1和第二高炉2;
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3与第一高炉1通过管路连接,第二换热器4与第二高炉2通过管路连接;
净环水池5,数量在两个以上,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换热器4均通过管路与净环水池5连通并形成一个回路;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换热器4均与每个净环水池5连通;
补水管6,与每个净环水池5均通过管路连通。在原有单一水池补水管6上新接一根DN100补水管6布至每个吸水池,并通过阀门控制均衡流量,保持净环水池5补水尽量平均分配到每个吸水池,平衡各吸水池供水温度。
补水管6与每个净环水池5的连接端各设有一个阀门,通过阀门控制均衡每个净环水池5的流量,平衡温度。
软水待温度在正常范围内平稳后,调节控温设施保持在软水温度范围上限运行。净环水池5共有8个。
合理调控二次水流量和二次水温度,精确调控软水温度,控温优先以调整流量为主,控制风机开停冷却为辅(再调控除二次泵吸水池对应的风机以外的风机运行,即9#高炉控温主要依靠2#、3#、4#风机,10#高炉控温主要依靠6#、 7#、8#风机,通常依气候条件保持净环水池5水温在29℃~32℃之间),如还是不能调整至要求软水温度范围内,在考虑通过调整二次泵运行台数调整二次出水流量控温。
操作方法:1、优先调节二次泵出水阀门来调节出水流量,控制温度至用户要求范围内,如不能满足再开停二次泵扩大流量调节范围,使软水温度至用户要求范围内。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风机运行次序,净环水温严重偏离29℃-32℃范围的,优先启停靠近二次泵吸水口的风机,净环水池5温度在范围内的,优先恒定运行远离二次泵吸水口的风机。3、净环水池5补水以小流量均衡补水为主,出现水温异常情况可开原补水阀大流量补水降温或停止补水操作。
调控软水温度时以二次水流量调节作为“粗调”,调节二次水温度作为“精调”,两者相互协调,可避免频繁启停风机或二次泵,在回水温度变化较大时也能使软水温度变化更趋于平稳,温度得到有效地控制。
自2015年5月份完成改造后开始,九泵站软水温度控制采用该操作法以来,统计了2014年与2015年九泵站供水控温设施运行平稳的6、7、8月份运行单耗情况见附表1,表中可以看出降低运行单耗147kWh/104t。九泵站年供水量约为7200*104t,电价以0.6元/kWh计算每年可节约63.5万元。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原操作方法使用过程中会频繁的启停冷却塔风机或二次水泵,设备维修和备品备件更换周期较短,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新操作法减少了泵站设备设施的频繁启停,减少了备品备件的频率,降低了员工设备维修保养劳动强度,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原操作方法容易引起软水水温的波动,高炉看水工需根据水温波动进行相应的调整操作,会增加高炉看水工劳动强度。采用新的操作法后,软水温度相对稳定,高炉看水工基本上不用因水温变化而进行调整操作,降低下道工序的劳动强度,有利于高炉产品质量的稳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循环水水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高炉和第二高炉;
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一高炉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高炉通过管路连接;
净环水池,数量在两个以上,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通过管路与所述净环水池连通并形成一个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与每个净环水池连通;
补水管,与每个净环水池均通过管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水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与每个净环水池的连接端各设有一个阀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水水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环水池水温保持在29℃~32℃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水水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环水池共有8个。
CN202020335044.0U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循环水水温调节装置 Active CN211620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5044.0U CN211620552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循环水水温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5044.0U CN211620552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循环水水温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0552U true CN211620552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21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35044.0U Active CN211620552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循环水水温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05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0337B (zh) 循环冷却水系统及其方法
CN109442818B (zh) 一种冷却水流量分配水利平衡系统
WO2023116015A1 (zh) 制氢设备和制氢设备的电解槽温度控制方法
CN102287968A (zh) 循环水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CN105066544B (zh) 一种小温变组合式冷却循环水系统
CN109654680A (zh) 一种稳健性增强的空调冷冻水换热器一次侧水泵控制方法
CN109442817B (zh) 一种厂区冷冻水供水网络水力平衡系统
CN111712101A (zh) 气体稳压装置及风力发电变流器水冷系统
CN111059030A (zh) 基于冷却水量动态独立控制的空压机三级冷却系统及方法
CN211620552U (zh) 一种循环水水温调节装置
CN111561440A (zh) 一种高效率空压机机组控制系统
CN204854126U (zh) 循环冷却水系统
CN209197509U (zh) 一种避免冷却塔盘管冻裂的余热再利用系统
CN204987606U (zh) 一种小温变组合式冷却循环水系统
CN208983525U (zh) 一种大型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CN219634448U (zh) 注塑模具冷却循环系统
CN210772978U (zh) 新型降温装置
CN213021084U (zh) 一种用于聚氨酯生产的冷却水控温装置
CN105084474B (zh) 一种联合式高纯度冷却循环水系统
CN214172537U (zh) 一种纯水恒温加热装置
CN220871251U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池调节系统
CN218146707U (zh) 一种管道式水体温度调节装置
CN220689487U (zh) 一种风冷式自动恒压冷却水系统
CN215447512U (zh) 带减温换热功能的氢气调压装置
CN217591407U (zh) 喷淋装置及具有其的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