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10605U - 一种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10605U
CN211610605U CN201921220731.1U CN201921220731U CN211610605U CN 211610605 U CN211610605 U CN 211610605U CN 201921220731 U CN201921220731 U CN 201921220731U CN 211610605 U CN211610605 U CN 211610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ion
fixing
foot
ankle pump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07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蕾
吴勇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2207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10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10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106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包括:固定底座、运动板、脚部固定装置、弹性连接件、牵引带、腿部固定装置,运动板的下端与固定底座铰接,弹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固定底座且另一端连接于运动板,脚部固定装置设置于运动板的板面上,牵引带的一端连接于运动板且另一端设有手持部,腿部固定装置设置于固定底座上并且和脚部固定装置位于运动板的同一侧。本方案提供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可以在使用者自主完成踝泵运动的同时锻炼上肢的运动,预防肌肉挛缩及下肢静脉血栓,有效促进患侧肢体康复,适用于偏瘫、长期卧床及下肢肌力3级以下等人群。

Description

一种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
背景技术
因为长期卧床或手术之后的制动,均可能导致血流变慢,血小板在血管周边停留和聚集,容易形成血栓,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下肢功能的恢复。踝泵运动是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它包括踝关节的屈伸和环绕运动。对于卧床及手术之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适用于久坐久站人群,比如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或久坐办公室者,可以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对于偏瘫、长期卧床且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患者来说,患者不能自主完成踝泵运动,因此,无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影响下肢功能的回复。
因此,如何使偏瘫、卧床等患者自主实现踝泵运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用于帮助偏瘫、卧床等患者实现自主踝泵运动,有效促进患侧肢体康复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包括:固定底座、运动板、脚部固定装置、弹性连接件、牵引带、腿部固定装置,所述运动板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底座铰接,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底座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运动板,所述脚部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运动板的板面上,所述牵引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运动板且另一端设有手持部,所述腿部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上并且和所述脚部固定装置位于所述运动板的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运动板上与所述脚部固定装置相对的位置设有脚底踩踏板,所述脚底踩踏板的表面设有硅胶层。
优选地,所述脚部固定装置包括脚部固定带和脚部固定带调节扣,所述脚部固定带的两端连接于所述脚底踩踏板的两侧,所述脚部固定带调节扣用于调节所述脚部固定带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脚底踩踏板的两侧设有滑道,所述脚部固定带的端部通过弹性卡扣滑动连接于所述滑道。
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力绳。
优选地,所述固定底座或所述运动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弹力绳长度的弹力绳调节扣。
优选地,所述运动板与所述腿部固定装置之间的所述固定底座上还设有脚踝固定带。
优选地,所述脚踝固定带与所述腿部固定装置之间的所述固定底座上还设有跟腱固定部,所述跟腱固定部上端设有凹陷部。
优选地,所述跟腱固定部为硅胶材质。
优选地,所述运动板连接有并列设置的两条所述牵引带。
优选地,两条所述牵引带之间通过牵引带固定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牵引带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带长度的牵引带长度调节扣。
优选地,所述手持部为手套。
优选地,所述腿部固定装置包括腿部固定区和腿部固定带,所述腿部固定区支撑腿部下侧,所述腿部固定带连接于所述腿部固定区并用于环绕腿部周向固定,所述腿部固定区设有网状透气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包括:固定底座、运动板、脚部固定装置、弹性连接件、牵引带、腿部固定装置,运动板的下端与固定底座铰接,弹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固定底座且另一端连接于运动板,脚部固定装置设置于运动板的板面上,牵引带的一端连接于运动板且另一端设有手持部,腿部固定装置设置于固定底座上并且和脚部固定装置位于运动板的同一侧。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前,使用者采取仰卧位,将所需踝泵运动锻炼的患侧脚部通过脚部固定装置固定在运动板上,同时,利用腿部固定装置将患侧腿部进行固定,再利用健侧手部抓住牵引带端部的手持部,准备完毕;进行踝泵运动时,利用健侧上肢向头部方向举起,同时,通过克服弹性连接件的弹力作用,拉动患侧脚部绕脚踝向上勾起,维持数秒后,放下上肢并放松牵引带,弹性连接件的弹力作用将运动板拉向固定底座侧,即,回到初始位置,同时带动患侧脚部向下弯曲并维持数秒,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踝泵运动。
可见,本方案提供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可以在使用者自主完成踝泵运动的同时锻炼上肢的运动,预防肌肉挛缩及下肢静脉血栓,有效促进患侧肢体康复,适用于偏瘫、长期卧床及下肢肌力3级以下等人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运动板与固定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
1-运动板、2-滑道、3-弹性卡扣、4-弹力绳、5-固定底座、6-牵引带、7-按钮式调节阀、8-跟腱固定部、9-牵引带固定扣、10-牵引带长度调节扣、11-手套、12-腿部固定区、13-腿部固定带、14-网状透气区、15-脚踝固定带、16-脚部固定带、17-脚部固定带调节扣、18-脚底踩踏板、19-弹力绳调节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运动板与固定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包括:固定底座5、运动板1、脚部固定装置、弹性连接件、牵引带6、腿部固定装置,运动板1的下端与固定底座5铰接,弹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固定底座5且另一端连接于运动板1,脚部固定装置设置于运动板1的板面上,牵引带6的一端连接于运动板1且另一端设有手持部,腿部固定装置设置于固定底座5上并且和脚部固定装置位于运动板1的同一侧。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前,使用者采取仰卧位,将所需踝泵运动锻炼的患侧脚部通过脚部固定装置固定在运动板1上,同时,利用腿部固定装置将患侧腿部进行固定,再利用健侧手部抓住牵引带6端部的手持部,准备完毕;进行踝泵运动时,利用健侧上肢向头部方向举起,同时,通过克服弹性连接件的弹力作用,拉动患侧脚部绕脚踝向上勾起,维持数秒后,放下上肢并放松牵引带6,弹性连接件的弹力作用将运动板1拉向固定底座5,即,回到初始位置,同时带动患侧脚部向下弯曲并维持数秒,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踝泵运动。
可见,本方案提供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可以在使用者自主完成踝泵运动的同时锻炼上肢的运动,预防肌肉挛缩及下肢静脉血栓,有效促进患侧肢体康复,适用于偏瘫、长期卧床及下肢肌力3级以下等人群。
如图1所示,固定底座5与运动板1之间以按钮式调节阀7实现铰接连接,按钮式调节阀7镶嵌于运动板1底面且外部设有调节按钮,手动控制该调节按钮,可以控制铰接处的配合松紧程度,从而调节固定底座5与运动板1之间的预紧力。运动板1的背面与固定底座5之间以一条或多条(本方案中采用了4条)弹力绳4连接,当然,还可以选用弹簧、弹性块等弹性连接件。运动板1的四角以圆弧状修饰,避免尖锐处破损患者皮肤,提高使用安全性。运动板1可以采用树脂、玻璃、木材等材料制作而成,本方案优选采用树脂。固定底座5的作用是用于安装运动板1和腿部固定装置等部件,固定底座5可以设计成板状结构或框架结构等,其材质与运动板1类似,本方案不再赘述。
优选地,固定底座5或运动板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弹力绳4长度的弹力绳调节扣19,如图2所示。根据患者偏瘫程度或自理能力,可以通过调节弹力绳4的初始长度,从而调节弹力绳4的初始弹力以及在踝泵运动过程中对患者脚部施加的弹力。
优选地,运动板1上与脚部固定装置相对的位置设有脚底踩踏板18,用于患者脚底直接踩踏,脚底踩踏板18的表面设有硅胶层,避免板面过冷给患者造成冷刺激,增加脚部舒适度。脚底踩踏板18可以选用树脂、木材、玻璃等材料制作而成,其长度和宽度可以根据人体脚掌大小设计,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本方案中的脚底踩踏板18长度50厘米左右,宽度为12厘米左右。
优选地,脚部固定装置包括脚部固定带16和脚部固定带调节扣17,脚部固定带16的两端连接于脚底踩踏板18的两侧,脚部固定带调节扣17用于调节脚部固定带16的长度,可以选用现有的皮带调节扣的结构。脚部固定带16用于固定患者的足背部,其中,脚部固定带16的宽度优选大于4厘米,避免固定带过细时对患者脚部产生压疮。
优选地,脚底踩踏板18的两侧设有滑道2,脚部固定带16的端部通过弹性卡扣3滑动连接于滑道2。滑道2沿脚底踩踏板18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弹性卡扣3可以沿滑道2内滑动并锁定于滑道2内的任意位置。通过设置滑道2和弹性卡扣3,可以使脚部固定带16相对脚底踩踏板18的位置实现调节,从而便于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大小的脚部进行固定,提高了本方案提供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的适用范围。
优选地,运动板1与腿部固定装置之间的固定底座5上还设有脚踝固定带15。脚踝固定带15用于固定患者的脚踝部位,其具体可以采用弹性固定带或魔术贴固定带等方式固定脚踝部,可自行调节固定松紧程度,脚踝固定带15的内侧优选设有海绵层,增加患者舒适性。
优选地,脚踝固定带15与腿部固定装置之间的固定底座5上还设有跟腱固定部8,跟腱固定部8上端设有凹陷部,凹陷部用于与患者的跟腱部位吻合,提高舒适性,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优选地,跟腱固定部8为硅胶材质,改善柔软触感,增加跟腱部位的舒适度,同时保证支撑强度,当然,还可以选择树脂、木材或橡胶等材质,本文不再赘述。
优选地,运动板1连接有并列设置的两条牵引带6。具体的,两条牵引带6分别连接于运动板1两侧,如此设置可以提高牵引带6对运动板1的牵拉稳定性。
优选地,两条牵引带6之间通过牵引带固定扣9连接,如此设置,可以集中固定两条牵引带6,使作用力集中。牵引带固定扣9可以设计为现有的环状固定扣,或者双孔的猪鼻扣的结构等,本文不再赘述。进一步优选地,牵引带固定扣9可以沿牵引带6滑动,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牵引带固定扣9滑动至牵引带6的任意位置,便于调节固定效果。
优选地,牵引带6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牵引带6长度的牵引带长度调节扣10。该长度调节扣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皮带长度调节扣。通过设置牵引带长度调节扣10,可以根据患者身高、臂长等因素自行调节牵引带6的长度,从而更加便于患者自主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牵引带6端部的手持部可以设计为供手握持的环,或者设计为手套状等等。优选地,本方案中的手持部为手套哦11,如图1所示。通过设计手套11,增加握手动作安全性,使手臂牵引下肢时更加牢固。
进一步优选地,手套11设计为露指手套,如图1所示,增加手部通透性。
本方案中在两条牵引带6的末端均设置有一个手套11,使用时,将两只手套11戴在患者双手,掌心相对,手指交叉,用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向头部举高,或者举过头顶,从而带动脚部进行踝泵运动,促进患侧肢体的康复。
优选地,腿部固定装置包括腿部固定区12和腿部固定带13,腿部固定区12支撑腿部下侧,腿部固定带13连接于腿部固定区12并用于环绕腿部周向固定,腿部固定带13可自行调节长度,便于固定不同粗细的患者腿部,腿部固定区12设有网状透气区14。网状通气区14设有多个排气孔,避免大面积的腿部固定区12对患者腿部产生压疮,降低腿部温度,使患者更加舒适。
另外,腿部固定区12可以采用树脂、玻璃、木材或金属等材质,本方案中优选采用树脂材料。腿部固定区12的内侧面还优选设计有软硅胶,进一步增加患者腿部固定部位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自主进行踝泵运动,可以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2)通过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进行踝泵运动,增强患者自主锻炼的能力;
3)使用本方案提供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可以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偏瘫患者早期康复。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5)、运动板(1)、脚部固定装置、弹性连接件、牵引带(6)、腿部固定装置,所述运动板(1)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底座(5)铰接,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底座(5)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运动板(1),所述脚部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运动板(1)的板面上,所述牵引带(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运动板(1)且另一端设有手持部,所述腿部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5)上并且和所述脚部固定装置位于所述运动板(1)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板(1)上与所述脚部固定装置相对的位置设有脚底踩踏板(18),所述脚底踩踏板(18)的表面设有硅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固定装置包括脚部固定带(16)和脚部固定带调节扣(17),所述脚部固定带(16)的两端连接于所述脚底踩踏板(18)的两侧,所述脚部固定带调节扣(17)用于调节所述脚部固定带(16)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底踩踏板(18)的两侧设有滑道(2),所述脚部固定带(16)的端部通过弹性卡扣(3)滑动连接于所述滑道(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力绳(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5)或所述运动板(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弹力绳(4)长度的弹力绳调节扣(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板(1)与所述腿部固定装置之间的所述固定底座(5)上还设有脚踝固定带(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踝固定带(15)与所述腿部固定装置之间的所述固定底座(5)上还设有跟腱固定部(8),所述跟腱固定部(8)上端设有凹陷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板(1)连接有并列设置的两条所述牵引带(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牵引带(6)之间通过牵引带固定扣连接(9)。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带(6)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带(6)长度的牵引带长度调节扣(1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为手套(11)。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固定装置包括腿部固定区(12)和腿部固定带(13),所述腿部固定区(12)支撑腿部下侧,所述腿部固定带(13)连接于所述腿部固定区(12)并用于环绕腿部周向固定,所述腿部固定区(12)设有网状透气区(14)。
CN201921220731.1U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10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0731.1U CN211610605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0731.1U CN211610605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10605U true CN211610605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16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073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10605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106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7675A (zh) * 2021-04-16 2021-06-15 南京磁脉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踝泵运动器
CN114748313A (zh) * 2022-04-18 2022-07-15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预防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7675A (zh) * 2021-04-16 2021-06-15 南京磁脉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踝泵运动器
CN114748313A (zh) * 2022-04-18 2022-07-15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预防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46112B1 (ko) 전동보행보조기
CN211610605U (zh) 一种踝泵运动自主运动辅助器
US7270627B2 (en) Exerciser
JPH08103458A (ja) 身体装着用バンド
CN217162570U (zh) 一种下肢自主康复训练装置
CN206508204U (zh) 一种神经外科单人操作康复锻炼装置
CN204709317U (zh) 下肢锻炼带
CN211095759U (zh) 一种足踝复合康复训练带
CN210785275U (zh) 足踝骨科医疗康复辅助步行器
CN113041025A (zh) 一种便捷式按摩型循序减压弹力袜助穿装置
CN214910012U (zh) 一种下肢功能康复的锻炼带
JP3138801U (ja) 肩関節部の負荷軽減装置
CN208877093U (zh) 一种多角度肢体功能位固定器
CN212730887U (zh) 一种膝关节自主功能锻炼带
KR20080005879U (ko) 바디 슬림 벨트
CN211512548U (zh) 一种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
CN215822281U (zh) 一种具有防深静脉血栓训练功能的足部锻炼康复装置
CN217773125U (zh) 一种卧床患者用预防足下垂锻炼装置
CN205948011U (zh) 手臂按摩器
CN211676131U (zh) 一种预防足下垂的锻炼装置
CN210963578U (zh) 一种风湿免疫腿部关节保护装置
CN214858573U (zh) 一种偏瘫患者仰卧位功能枕
CN217908804U (zh) 一种具有防摔倒保护功能的下肢训练仪
CN215020515U (zh) 一种便捷式按摩型循序减压弹力袜助穿装置
CN220046420U (zh) 一种步行移位辅助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