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10383U - 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10383U
CN211610383U CN201921937513.XU CN201921937513U CN211610383U CN 211610383 U CN211610383 U CN 211610383U CN 201921937513 U CN201921937513 U CN 201921937513U CN 211610383 U CN211610383 U CN 211610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oard
bed
jack
hole
st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375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朝忠
唐运宽
陆启峰
梁根诚
林起庆
刘丽萍
李坚硕
朱旺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ffiliated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ffiliated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ffiliated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ffiliated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19375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10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10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10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和第三床板,所述第一床板和第三床板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床板的两端铰接,所述第二床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第一床板的第一锁定装置和用于固定第三床板的第二锁定装置,所述第一床板底部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两根第一立柱,两根所述立柱底部均设有万向轮,所述第一床板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两根第一立柱,两根所述第一立柱底部均设有万向轮,所述第三床板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两根第二立柱,两根所述第二立柱底部均设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能够变换为躺床形态和座椅形态,方便不同地形进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
背景技术
现在临床上应用于急救的担架都是躺着,难以满足病人现实的需求。有的病人需要坐着才舒服,有的需要躺着。在上下楼梯时,如果病人躺着抬下来速度慢、需要的人手多、而且也不方便。鉴于此,我们需要设计一款既能躺着也能背着的多功能担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该急救担架能够变换不同形态,方便不同地形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包括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和第三床板,所述第一床板和第三床板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床板的两端铰接,第一床板和第三床板均能够相对于第二床板翻转,所述第二床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第一床板的第一锁定装置和用于固定第三床板的第二锁定装置,所述第一床板底部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两根第一立柱,两个所述第一立柱位于第一床板远离第二床板的一端,两根所述第一立柱底部均设有万向轮,所述第三床板底部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两根第二立柱,两个所述第二立柱位于第三床板远离第二床板的一端,两根所述第二立柱底部均设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床板远离第二床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护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床板顶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护栏,所述第二护栏包括两根支撑杆和一根横杆,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分别与第二床板的顶面连接,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横杆两端连接,且横杆与第二床板两端延伸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和横杆均为伸缩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床板底部分别设有两道大小与所述第一立柱大小相匹配的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床板靠近第一立柱一端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收纳槽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内插接有第一插销,所述第一立柱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当所述第一立柱朝所述第一床板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立柱能够完全收纳于所述第一收纳槽内,所述第一插销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内,当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一床板垂直时,所述第一插销能够限制所述第一立柱旋转;所述第三床板底部分别设有两道大小与所述第二立柱大小相匹配的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三床板靠近第二立柱一端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收纳槽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内插接有第二插销,所述第二立柱上设有第二定位孔,当所述第二立柱朝所述第三床板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立柱能够完全收纳于所述第二收纳槽内,所述第二插销能够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内,当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二床板垂直时,所述第二插销能够限制所述第二立柱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定位杆和一根连接杆,两根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杆连接,两根所述定位杆分别与所述连接杆垂直,所述第一床板的其中一侧壁上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二床板靠近第一床板一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三插孔,所述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均位于相同一侧;当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位于同一平面时,所述两根定位杆能够分别插入第一插孔和第三插孔,并使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相对固定;当第一床板旋转至与第二床板垂直时,所述两根定位杆能够分别插入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并使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相对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锁定装置与第一锁定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三床板的其中一侧壁上设有第四插孔和第五插孔,所述第二床板靠近第三床板一端的侧壁上设有第六插孔,所述第四插孔、第五插孔和第六插孔均位于相同一侧;当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位于同一平面时,所述两根定位杆能够分别插入第四插孔和第六插孔,并使第二床板和第三床板相对固定;当第三床板旋转至与第二床板垂直时,所述两根定位杆能够分别插入第五插孔和第六插孔,并使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相对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床板下方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二床板的底部通过气杆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第一床板朝上旋转至合适位置,并通过第一锁定装置进行固定,通过将第三床板向下旋转至合适位置,并通过第二锁定装置进行固定,将第一立柱旋转至第一床板底部,将第二立柱旋转至第三床板底部,此时第一床板能够充当背板,第二床板充当坐板,病人可坐在担架变换成的座椅上,方便上下楼梯对病人进行搬运。
2.由于所述第三床板原理第二床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护栏,第一护栏可以给病人在坐位时充当脚垫。
3.由于第二床板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护栏,第二护栏包括两根支撑杆和一根横杆,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分别与第二床板的顶部连接,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横杆连接,从而能够调节横杆的高度以使其在病人坐位时充当扶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躺床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座椅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附图中,1-第一床板,2-第二床板,3-第三床板,4-第一立柱,5-横杆,6-支撑杆,7-第一护栏,8-第二立柱,9-第一插销,10-第一锁定装置,11-第二锁定装置,12-第二插孔,13-第五插孔,14-气杆,15-支撑座,16-第二插销,17-第一插孔,18-第四插孔,19-第一定位孔,20-第二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3所示,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包括第一床板1、第二床板2和第三床板3,第一床板1和第三床板3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床板2的两端铰接,第二床板2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第一床板1的第一锁定装置10和用于固定第三床板3的第二锁定装置11,第一床板1底部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两根第一立柱4,两根第一立柱4底部均设有万向轮,第三床板3底部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两根第二立柱8,两根第二立柱8底部均设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三床板3远离第二床板2的一端设有第一护栏7,第一护栏7在急救担架变换为座椅时能够当作垫脚使用。第二床板2顶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护栏,第二护栏包括两根支撑杆6和一根横杆5,两根支撑杆6的下端分别与第二床板2的顶部连接,两根支撑杆6的上端分别与横杆5连接,支撑杆6和横杆5均为伸缩杆,第二护栏在急救担架变换为座椅时能够当作扶手使用,而且横杆5和支撑杆6均为可伸缩结构,方便将横杆5和支撑杆6调节至合适位置。第二床板2下方设有支撑座15,支撑座15与第二床板2的底部通过气杆14连接,气杆14的结构和现有的可调节座椅的气杆相似,在急救担架变换为座椅时,可以调节气杆14的高度使支撑座15和第三床板3能够在地面上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床板1底部分别设有两道大小与第一立柱4大小相匹配的第一收纳槽,第一床板1靠近第一立柱4一端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收纳槽连通,第一通孔内插接有第一插销9,第一立柱4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9,当第一立柱4朝第一床板1方向旋转时,第一立柱4能够完全收纳于第一收纳槽内,第一插销9能够插入第一定位孔19内,当第一立柱4与第一床板1垂直时,第一插销9能够限制第一立柱4旋转;第三床板3底部分别设有两道大小与第二立柱8大小相匹配的第二收纳槽,第三床板3靠近第二立柱8一端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二收纳槽连通,第二通孔内插接有第二插销16,第二立柱8上设有第二定位孔20,当第二立柱8朝第三床板3方向旋转时,第二立柱8能够完全收纳于第二收纳槽内,第二插销16能够插入第二定位孔20内,当第二立柱8与第二床板2垂直时,第二插销16能够限制第二立柱8旋转,本实施例中,第一收纳槽与第一床板1两端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收纳槽与第三床板3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通孔的轴向和第一定位孔19的轴向均与所述第一收纳槽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二通孔的轴向和第二定位孔20的轴向均与所述第二收纳槽的长度方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锁定装置10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定位杆和一根连接杆,两根定位杆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杆连接,两根定位杆分别与连接杆垂直,第一床板1的其中一侧壁上设有第一插孔17和第二插孔12,第二床板2靠近第一床板1一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三插孔,第一插孔17、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均位于相同一侧;当第一床板1与第二床板2位于同一平面时,两根定位杆能够分别插入第一插孔17和第三插孔,并使第一床板1和第二床板2相对固定;当第一床板1旋转至与第二床板2垂直时,两根定位杆能够分别插入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并使第一床板1和第二床板2相对固定。第二锁定装置11的结构与第一锁定结构类似,第三床板3的其中一侧壁上设有第四插孔18和第五插孔13,第二床板2靠近第三床板3一端的侧壁上设有第六插孔,第四插孔18、第五插孔13和第六插孔均位于相同一侧;当第二床板2与第三床板3位于同一平面时,两根定位杆能够分别插入第四插孔18和第六插孔,并使第二床板2和第三床板3相对固定;当第三床板3旋转至与第二床板2垂直时,两根定位杆能够分别插入第五插孔13和第六插孔,并使第三床板3和第二床板2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还可在第一床1板上设置第七插孔(图中未画出),当第一床1和第二床板2呈120度时,将第一锁定装置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三插孔和第七插孔,使得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呈120度锁定。此时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如图1为躺床形态,如图2为座椅形态,还可旋转第一床板1与第二床板2呈120度的倾斜状态,且保持第三床板3与第二床板2位于同一平面,形成第三种躺椅形态,从而能够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
通过将第一床板1朝上旋转至合适位置,并通过第一锁定装置进行固定,通过将第三床板3向下旋转至合适位置,并通过第二锁定装置进行固定,将第一立柱4旋转至第一床板1底部进行收纳,将第二立柱8旋转至第三床板3底部进行收纳,此时第一床板1能够充当背板,第二床板2充当坐板,第一护栏7能够充当脚垫,第二护栏能够充当扶手,病人可坐在担架变换成的座椅上,方便上下楼梯对病人进行搬运。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和第三床板,所述第一床板和第三床板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床板的两端铰接,第一床板和第三床板均能够相对于第二床板翻转,所述第二床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第一床板的第一锁定装置和用于固定第三床板的第二锁定装置,所述第一床板底部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两根第一立柱,两个所述第一立柱位于第一床板远离第二床板的一端,两根所述第一立柱底部均设有万向轮,所述第三床板底部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两根第二立柱,两个所述第二立柱位于第三床板远离第二床板的一端,两根所述第二立柱底部均设有万向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床板远离第二床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护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床板顶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护栏,所述第二护栏包括两根支撑杆和一根横杆,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分别与第二床板的顶面连接,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横杆两端连接,且横杆与第二床板两端延伸方向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和横杆均为伸缩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板底部分别设有两道大小与所述第一立柱大小相匹配的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床板靠近第一立柱一端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收纳槽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内插接有第一插销,所述第一立柱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当所述第一立柱朝所述第一床板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立柱能够完全收纳于所述第一收纳槽内,所述第一插销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内,当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一床板垂直时,所述第一插销能够限制所述第一立柱旋转;所述第三床板底部分别设有两道大小与所述第二立柱大小相匹配的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三床板靠近第二立柱一端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收纳槽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内插接有第二插销,所述第二立柱上设有第二定位孔,当所述第二立柱朝所述第三床板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立柱能够完全收纳于所述第二收纳槽内,所述第二插销能够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内,当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二床板垂直时,所述第二插销能够限制所述第二立柱旋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定位杆和一根连接杆,两根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杆连接,两根所述定位杆分别与所述连接杆垂直,所述第一床板的其中一侧壁上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二床板靠近第一床板一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三插孔,所述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均位于相同一侧;当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位于同一平面时,所述两根定位杆能够分别插入第一插孔和第三插孔,并使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相对固定;当第一床板旋转至与第二床板垂直时,所述两根定位杆能够分别插入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并使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相对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装置与第一锁定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三床板的其中一侧壁上设有第四插孔和第五插孔,所述第二床板靠近第三床板一端的侧壁上设有第六插孔,所述第四插孔、第五插孔和第六插孔均位于相同一侧;当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位于同一平面时,所述两根定位杆能够分别插入第四插孔和第六插孔,并使第二床板和第三床板相对固定;当第三床板旋转至与第二床板垂直时,所述两根定位杆能够分别插入第五插孔和第六插孔,并使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相对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床板下方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二床板的底部通过气杆连接。
CN201921937513.XU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 Active CN211610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7513.XU CN211610383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7513.XU CN211610383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10383U true CN211610383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25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37513.XU Active CN211610383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103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1726A (zh) * 2021-11-08 2022-02-25 上海品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多用碳纤维便携式担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1726A (zh) * 2021-11-08 2022-02-25 上海品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多用碳纤维便携式担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111667A1 (en) Multi-Functional, Convertible Treatment-Table
CN211610383U (zh) 一种多功能急救担架
CN215385683U (zh) 一种神经外科腰椎锻炼座椅
CN201375624Y (zh) 康复车高度调节装置和康复车
CN203989685U (zh) 一种跪立位动静平衡训练装置
CN103990250A (zh) 跪立位动静平衡训练装置
CN206714477U (zh) 园艺工具摆放架
CN211675198U (zh) 一种骨科康复护理装置
CN213157505U (zh) 一种多功能术后活动辅助装置
CN209032930U (zh) 一种分段式电动起立床
CN210250194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牵引装置
CN209490210U (zh) 一种易调节的妇产科用助产手术床
CN218129188U (zh) 一种康复科多功能助行装置
CN219397963U (zh) 一种带辅助支撑的移动病床
CN211750791U (zh) 一种脊柱外科手术辅助装置
CN219423251U (zh) 一种康复助行装置
CN210931818U (zh) 一种新型手术器械车
CN214386824U (zh) 一种便携式多用旅行凳
CN210673722U (zh) 一种医用辅助行走装置
CN213553128U (zh) 一种外科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
CN217447818U (zh) 一种用于ct下肢扫描用辅助装置
CN220002273U (zh) 一种患者康复用助行装置
CN220370156U (zh) 一种手术牵引架
CN214714070U (zh) 用于骨科护理的下肢锻炼装置
CN214433058U (zh) 一种应用于网球相关的裁判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