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08389U - 一种自锁拉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锁拉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08389U
CN211608389U CN201922347476.3U CN201922347476U CN211608389U CN 211608389 U CN211608389 U CN 211608389U CN 201922347476 U CN201922347476 U CN 201922347476U CN 211608389 U CN211608389 U CN 211608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self
piece
pulling
p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4747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贵飞
李安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4747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08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08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08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锁拉头,包括拉体和与所述拉体活动连接的拉片,所述拉片上设置有锁件,以在所述拉片活动至锁紧位时卡入至拉链中,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拉片与所述拉体相连的弹性装置,以在所述拉片脱离锁紧位时弹性变形。当自锁拉头到达拉链的预定位置,此时松开拉片,在弹性装置的弹性形变力下,此时弹性装置驱动拉片恢复至自锁位,以完成拉头的自锁,进而有效地阻止拉头相对拉链移动。因为设置了弹性装置,以在拉片脱离自锁位,产生形变,进而在松开拉片时,能够自动驱动拉片进入到自锁位,完成拉头的自锁,使得操作更为简单方便。综上所述,该自锁拉头能够有效地解决自锁拉头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锁拉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锁拉头。
背景技术
拉链被广泛地用作服装、日用杂货品、产业用件等产品开闭器具。拉链一般具有拉链带以及拉链带侧缘部沿着带长度方向形成有的链牙、和能够滑动拉头,通过使拉头沿着链牙列向拉链链牙的啮合方向或者分离方向滑动,能够关闭或者打开拉链。
而已有拉头半自动拉头主体上的模壁来卡住拉片横杆的位置从而固定拉片,从而使拉头的拉片变成不可晃动状态。这种拉头因通过弹簧片固定,因此在运动时容易因拉片未拉到固定位置而导致使用者受伤,此外,该拉头也会因此而失去锁力,拉链会自动崩开。日常穿戴使用会出现很多此类问题,
目前的拉头,因拉片无法自动回复到初始位置,导致拉片经常会卡顿在中间,从而导致拉链失去锁力。其次,因拉片卡顿在中间位置,使用者在运动时容易碰到拉片而导致受伤。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自锁拉头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锁拉头,该自锁拉头可以有效地解决自锁拉头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锁拉头,包括拉体和与所述拉体活动连接的拉片,所述拉片上设置有锁件,以在所述拉片活动至锁紧位时卡入至拉链中,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拉片与所述拉体相连的弹性装置,以在所述拉片脱离锁紧位时弹性变形。
在该自锁拉头中,在应用时,将该自锁拉头安装在拉链上,通过外力克服弹性装置的形变力,以驱动拉片脱离自锁位,然后拉动拉体沿着拉链移动,以完成合链或者分链。而当自锁拉头到达拉链的预定位置,此时松开拉片,在弹性装置的弹性形变力下,此时弹性装置驱动拉片恢复至自锁位,以完成拉头的自锁,进而有效地阻止拉头相对拉链移动。在该自锁拉头中,设置了弹性装置,以在拉片脱离自锁位,产生形变,进而在松开拉片时,能够自动驱动拉片进入到自锁位,完成拉头的自锁,使得操作更为简单方便。综上所述,该自锁拉头能够有效地解决自锁拉头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拉片与所述拉体的一侧形成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拉体包括导向柱和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导向柱两端的底板,分别在所述导向柱的左右两侧,所述导向柱与两端的底板的头部之间形成分链槽,两端所述底板的尾部之间形成合链槽,一端的所述底板与所述拉片通过沿左右延伸的横杆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锁件为锁针,对应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锁针孔,以在所述拉片位于锁紧位时,所述锁件穿入至锁针孔内,以进入至所述分链槽或合链槽。
优选地,所述横杆的尾向侧设置有所述锁针孔,所述横杆的头向侧设置有所述弹性装置。
优选地,所述弹性装置为压缩弹性装置,且对应所述底板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弹性装置的容纳槽。
优选地,所述容纳槽延伸至所述导向柱内。
优选地,所述弹性装置为压缩弹簧。
优选地,所述拉片包括柄部和板部,所述柄部一端与所述板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性装置相抵,所述柄部中部固定有所述横杆,所述锁件固定在所述板部内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拉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拉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片的上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片的下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拉体1、拉片2、弹性装置3、导向柱11、底板12、锁针孔13、容纳槽14、固定爪15、锁件21、板部22、柄部23、横杆2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锁拉头,以有效地解决自锁拉头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拉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拉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拉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片的上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片的下侧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锁拉头,具体的该自锁拉头包括拉体1、拉片2和弹性装置3。
其中拉体1主要用对拉链的两条链牙进行合链和分链,即设置有两个分链槽和一个大口端两侧分别与两个分链槽衔接的合链槽,以通过合链槽逐渐实现合链,具体的,如何更好的形成合链和分链,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其中拉片2与拉体1活动连接,以使拉片2相对拉体1活动,且能够活动至锁紧位,并在活动至锁紧位时,拉片2上的锁件21能够卡入至拉链中,如卡入至拉链链牙缝隙中或卡入至拉链的布带中,以通过卡入拉链中,阻止拉头相对拉链移动,进而起到自锁的作用。其中锁件21一般为锁针结构,即工作端为针结构,优选卡入至链牙缝隙中,并以此达到自锁。
其中弹性装置3两端分别与拉片2与拉体1相连,以在拉片2脱离锁紧位时发生弹性变形,进而产生弹性形变力,当外力消除后,该弹性变形力能够驱动拉片2向锁紧位移动,以恢复至锁紧位。其中弹性装置3如可以是拉伸弹性装置3,如拉伸弹簧,两端分别与拉片2和拉体1连接,以驱动拉片2向锁紧位活动,以使得保持自动锁紧,进而有效地实现自锁。
在该自锁拉头中,在应用时,将该自锁拉头安装在拉链上,通过外力克服弹性装置3的形变力,以驱动拉片2脱离自锁位,然后拉动拉体1沿着拉链移动,以完成合链或者分链。而当自锁拉头到达拉链的预定位置,此时松开拉片2,在弹性装置3的弹性形变力下,此时弹性装置3驱动拉片2恢复至自锁位,以完成拉头的自锁,进而有效地阻止拉头相对拉链移动。在该自锁拉头中,设置了弹性装置3,以在拉片2脱离自锁位,产生形变,进而在松开拉片2时,能够自动驱动拉片2进入到自锁位,完成拉头的自锁,使得操作更为简单方便。综上所述,该自锁拉头能够有效地解决自锁拉头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其中拉片2与拉体1活动连接,具体的活动连接方式具有多种,如球铰连接、线绞连接、滑动连接等。为了方便连接,以及方便操作拉片2,此处优选拉片2与拉体1的一侧形成转动连接,即形成线绞连接。
如上所述,拉体1一般具有多种结构,一种较为常见的拉体1包括导向柱11和两个分别连接在导向柱11两端的底板12,底板12的左右两侧边边沿具有凸起部,两两端底板12的凸起部形成收口状卡扣。其中分别在导向柱11 的左右两侧,导向柱11与两端的底板12的头部之间形成分链槽,两端底板 12的尾部之间形成合链槽,其中导向柱11横截面一般呈三角型,且其中一个尖角朝向合链槽,且位于合链槽的左右方向中部。此时一端的底板12与拉片2通过沿左右延伸的横杆24转动连接,该端底板12在实际使用中,常常称为上底板,另一端的底板12对应为下底板,其中上底板和下底板大小形状相同,且相向设置,即边沿凸起部相向凸起。
其中为了方便通过横杆24铰接,此处优选拉片2与横杆24一体成型,对应的所述底板12外侧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横杆24两端的固定爪15,固定爪15朝向底板12的一侧设置有U型槽,U型槽槽壁与对应底板12之间形成与横杆24端部配合的铰接孔,铰接孔与所述横杆24端部转动配合。为了方便使用,此处优选在所述拉片2为锁紧位时,此时拉片2与底板12平行设置。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优选其中锁件21为锁针,对应的底板12上设置有锁针孔13,以在拉片2位于锁紧位时,锁件21穿入至锁针孔13内,以进入至分链槽或合链槽中,进而卡入至拉链中。
为了方便布置各个结构,此处优选横杆24的尾侧设置有锁针孔13,而横杆24的头侧设置有弹性装置3,具体的,其中弹性装置3可以为压缩弹性装置3,如压缩弹簧。为了方便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此处优选对应的底板12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弹性装置3的容纳槽14,即上底板12设置有锁针孔13和容纳槽14。考虑到压缩弹性装置3具有一定的长度要求,基于此,此处优选容纳槽14延伸至导向柱11内,以借用导向柱11的内部空间起到更好的隐藏弹性装置3的作用。为了避免弹性装置3脱落,此处优选弹性装置3一端与容纳槽14的槽底固定连接或者与拉片2固定连接。
其中拉片2具体的,可以包括柄部23和板部22,其中柄部23一端与所述板部22固定连接,而柄部23另一端与弹性装置3相抵,其中柄部23中部固定有横杆24。而锁件21固定在板部22内侧,即板部22靠近底板12的一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自锁拉头,包括拉体和与所述拉体活动连接的拉片,所述拉片上设置有锁件,以在所述拉片活动至锁紧位时卡入至拉链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拉片与所述拉体相连的弹性装置,以在所述拉片脱离锁紧位时弹性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与所述拉体的一侧形成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体包括导向柱和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导向柱两端的底板,分别在所述导向柱的左右两侧,所述导向柱与两端的底板的头部之间形成分链槽,两端所述底板的尾部之间形成合链槽,一端的所述底板与所述拉片通过沿左右延伸的横杆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件为锁针,对应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锁针孔,以在所述拉片位于锁紧位时,所述锁件穿入至锁针孔内,以进入至所述分链槽或所述合链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的尾向侧设置有所述锁针孔,所述横杆的头向侧设置有所述弹性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压缩弹性装置,且对应所述底板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弹性装置的容纳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延伸至所述导向柱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压缩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包括柄部和板部,所述柄部一端与所述板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性装置相抵,所述柄部中部固定有所述横杆,所述锁件固定在所述板部内侧。
CN201922347476.3U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自锁拉头 Active CN211608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7476.3U CN211608389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自锁拉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7476.3U CN211608389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自锁拉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08389U true CN211608389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1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47476.3U Active CN211608389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自锁拉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083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65274U (zh) 一种拉链及其按压解锁式拉头
DE102006040239B4 (de) Kordelstopper
CN211608389U (zh) 一种自锁拉头
CN208048180U (zh) 双拉头拉链的辅助连接具、拉链及服装
CN212574366U (zh) 一种上止拉链装置和一种服饰
US6715187B1 (en) Zip fastener top-end piece arrangement
CN108669716B (zh) 防撞拉头和防撞拉链
CN107373918B (zh)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拉链
CN216907059U (zh) 一种拉链
CN213128335U (zh) 一种可方便分开的拉链
CN219108861U (zh) 一种拉链
CN111096524A (zh) 一种末端带拆卸式活动止挡的闭口拉链
CN214016305U (zh) 一种拉链及其导轨拉头
CN213405089U (zh) 一种拉链插销装置和一种服饰
CN211211697U (zh) 一种带拉片稳定结构的象鼻头拉链
CN217827000U (zh) 防滑拉链
CN220174621U (zh) 一种防止衣服卡入拉链的拉头
CN212521054U (zh) 行李箱及其绑束带固定结构
CN215270937U (zh) 一种拉链及其拉头
CN213154418U (zh) 一种可隐藏拉片的拉头
CN219373975U (zh) 一种可自动卡紧的双拉头拉链
CN215189702U (zh) 一种带锁定功能的双头拉链
CN214432297U (zh) 一种易拉拉链
CN215913536U (zh) 一种新型拉链
CN209817625U (zh) 一种用于自动售货机的门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