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07899U - 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07899U
CN211607899U CN202020082076.4U CN202020082076U CN211607899U CN 211607899 U CN211607899 U CN 211607899U CN 202020082076 U CN202020082076 U CN 202020082076U CN 211607899 U CN211607899 U CN 211607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pond
collection
decoration device
ecolog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8207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义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annuo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nnuo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nnuo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nnuo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8207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07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07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07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涉及地面装饰结构的技术领域,包括雨水收集部和组合部;雨水收集部的顶面设置为雨水的承接面,组合部环绕于雨水收集部的外侧,组合部和雨水收集部之间围设形成养殖池,养殖池与雨水收集部连通,使得承接面承接的雨水下渗并能够流入养殖池。由于雨水收集部顶部的承接面可对雨水进行收集,雨水下渗后可进入到组合部和雨水收集部之间围设形成的养殖池内,实现了对雨水的利用;养殖池内可养殖有观赏鱼类或者莲藕等其它喜水类动植物,养殖池内的动植物具有良好的艺术装饰性;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可直接预埋在硬质路面上,一方面具有对雨水收集利用的功能,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功能多样,艺术价值高。

Description

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面装饰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
背景技术
园林艺术是一种利于美学的规律去改造、改善或创造园林环境的手法,使得园林环境更自然、更美丽及更符合时代与社会审美的要求。现有的公园、绿地和其它生态娱乐场所都包含有园林艺术。
在公园和绿地等富有园林艺术的场所,多设置有户外走廊,为了提高走廊的艺术性或趣味性,一些户外走廊设计为透明式,例如玻璃栈道,一些走廊建设在水面上,例如吊桥。
传统的户外走廊功能较为单一,缺乏一种观赏性好、功能多样且方便对户外地面快速装饰或美化的装置。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装饰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缺乏一种观赏性好、功能多样且方便对户外地面快速装饰或美化的装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面装饰装置,包括雨水收集部和组合部;
所述雨水收集部的顶面设置为雨水的承接面,所述组合部环绕于所述雨水收集部的外侧,所述组合部和所述雨水收集部之间围设形成养殖池,所述养殖池与雨水收集部连通,使得所述承接面承接的雨水下渗并能够流入所述养殖池。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部包括收集本体、渗流管和浇注介质;
所述浇注介质浇注于所述收集本体内,所述浇注介质的顶面设置为所述承接面,所述渗流管预埋于所述浇注介质内,所述承接面承接的雨水沿所述渗流管下渗。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部还包括第一过滤层;
所述第一过滤层铺设于所述收集本体内且位于所述浇注介质的下部,所述第一过滤层通过第一连通管与所述养殖池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渗透膜。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部还包括延伸体;
所述延伸体设置于所述组合部和所述收集本体之间,并沿所述收集本体的周向设置,所述延伸体和所述收集本体之间围设形成雨水的分流池,所述分流池分别与所述收集本体和所述养殖池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池通过第二连通管与所述收集本体连通;
所述延伸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连通口,所述分流池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养殖池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池内铺设有第二过滤层;
所述第二过滤层用于对从所述分流池进入到所述养殖池内的雨水进行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体、所述收集本体和所述组合部一体连接,且通过混凝土3D打印工艺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透气管;
所述透气管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上方,所述透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养殖池连通,另一端伸入到所述收集本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池和所述养殖池上盖设有透明盖体。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部的外壁上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养殖池连通,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组合部外。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面装饰装置,包括雨水收集部和组合部;雨水收集部的顶面设置为雨水的承接面,组合部环绕于雨水收集部的外侧,组合部和雨水收集部之间围设形成养殖池,养殖池与雨水收集部连通,使得承接面承接的雨水下渗并能够流入养殖池。
由于雨水收集部顶部的承接面可对雨水进行收集,且雨水下渗后可进入到组合部和雨水收集部之间围设形成的养殖池内,实现了对雨水的利用;养殖池内可养殖有观赏鱼类或者莲藕等其它喜水类动植物,养殖池内的动植物具有良好的艺术装饰性;本申请提供的地面装饰装置可直接预埋在硬质路面上,一方面具有对雨水收集利用的功能,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功能多样,艺术价值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面装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面装饰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面装饰装置带有延伸体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标:100-雨水收集部;110-收集本体;120-渗流管;130-浇注介质;140-第一过滤层;200-组合部;210-养殖池;220-第一连通管;300-延伸体;310-分流池;320-第二连通管;330-第二过滤层;400-透气管;410-溢流管;500-透明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面生态化装饰装置,包括雨水收集部100和组合部200;雨水收集部100的顶面设置为雨水的承接面,组合部200环绕于雨水收集部100的外侧,组合部200和雨水收集部100之间围设形成养殖池210,养殖池210与雨水收集部100连通,使得承接面承接的雨水下渗并能够流入养殖池210。
具体的,雨水收集部100可设置为槽式的雨水收集结构,较佳的,雨水收集部100包括底面和围墙式的侧面,底面和侧面之间围设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可填充土壤和混凝土等物质;组合部200的结构和雨水收集部100的结构基本相同,组合部200也包括底面和围墙式侧面,组合部200的底面和雨水收集部100的底面共面设置,组合部200的侧面环绕雨水收集部100的侧面设置,组合部200的底面和侧面以及雨水收集部100的侧面之间围设形成养殖池210。
此外,组合部200的外壁上设置有溢流管410,溢流管410的一端与养殖池210连通,另一端设置于组合部200外。当养殖池210内的雨水超过固定高度后,会通过溢流管410流出,避免雨水从组合部200的顶部溢出,溢流管410可设置为多个,多个溢流管410沿组合部200的外壁间隔均匀设置,多个溢流管410可增加雨水的溢流速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地面装饰装置,由于雨水收集部100顶部的承接面可对雨水进行收集,且雨水下渗后可进入到组合部200和雨水收集部100之间围设形成的养殖池210内,实现了对雨水的利用;养殖池210内可养殖有观赏鱼类或者莲藕等其它喜水类动植物,养殖池210内的动植物具有良好的艺术装饰性;本申请提供的地面装饰装置可直接预埋在硬质路面上,一方面具有对雨水收集利用的功能,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功能多样,艺术价值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中的雨水收集部100包括收集本体110、渗流管120和浇注介质130;浇注介质130浇注于收集本体110内,浇注介质130的顶面设置为承接面,渗流管120预埋于浇注介质130内,承接面承接的雨水沿渗流管120下渗。
具体的,收集本体110设置为由底面和围墙式的侧面组合形成的槽状结构,渗流管120可设置为橡胶软管和PVC管等中空导管,较佳的,渗流管120设置为PVC管,且渗流管120的直径可合理选择;渗流管120设置为多个,多个渗流管120间隔均匀设置在收集本体110内,且渗流管120竖直设置;浇注介质130可设置为浇注砂浆或者混凝土等,较佳的,浇注介质130设置为混凝土,混凝土浇注在收集本体110内,渗流管120凝固在混凝土内,混凝土的顶面承接的雨水沿渗流管120向收集本体110的底面渗流。
此外,浇注介质130的顶面略低于收集本体110的顶面,以在浇注介质130的顶面和收集本体110之间形成雨水的收集凹槽,凹槽深度可设置在十毫米左右,渗流管120的顶部伸出浇注介质130的顶面,伸出的长度为3-5毫米。
进一步的,雨水收集部100还包括第一过滤层140;第一过滤层140铺设于收集本体110内且位于浇注介质130的下部,第一过滤层140通过第一连通管220与养殖池210连通。
具体的,第一过滤层140可设置为过滤膜、滤棉和过滤陶粒等过滤介质,较佳的,第一过滤层140包括多种粒径的陶粒,且陶粒的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减小,陶粒的直径范围在5-25毫米之间,陶粒原料易得,过滤效果良好,也利于降低建造预算;第一过滤层140预先铺设在收集本体110内,浇注介质130浇注在第一过滤层140上,渗流管120的底端伸入到第一过滤层140内。第一连通管220设置为PVC水管,第一连通管220的一端预埋在第一过滤层140的靠近底层的位置,另一端伸入到养殖池210内,使得收集本体110内的雨水通过第一过滤层140过滤后流入养殖池210,第一连通管220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连通管220沿收集本体110的外壁间隔均匀设置,多个第一连通管220相组合提高了过滤后的雨水进入到养殖池210内的速度。
进一步的,收集本体110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渗透膜。
具体的,防渗透膜可设置为多种防水的塑料薄膜,较佳的,防渗透膜设置为PVC薄膜,防渗透膜夹设在浇注介质130和收集本体110的内壁之间,防渗透膜的厚度可根据使用要求合理设置,防渗透膜用于避免收集本体110内的雨水未经第一过滤层140过滤直接通过收集本体110的侧壁渗透到养殖池210内。
进一步的,收集本体110的外壁上设置有透气管400;透气管400设置于第一连通管220的上方,透气管400的一端与养殖池210连通,另一端伸入到收集本体110内。
具体的,透气管400的一端预埋在第一过滤层140内,另一端伸入到养殖池210内,透气管400预埋在第一过滤层140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透气管400伸入到养殖池210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且透气管400伸入到养殖池210的一端朝向养殖池210的顶部开口弯折,也即透气管400的出气口高于进气口,使得出气口优先的处于养殖槽内的液位以上,通过透气管400可为第一过滤层140内的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氧气,以保证整个地面生态装饰装置内环境的均衡。
本实施例提供的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通过收集本体110、渗流管120和浇注介质130相组合,浇注介质130具有良好的承重性,浇注介质130的顶面一方面可作为雨水的承接面,另一方面可供人员站立,为休闲娱乐人员提供活动场地,结合渗流管120也实现了雨水的顺利下渗。通过在收集本体110内铺设第一过滤层140,保证了流入到养殖池210内的雨水的清洁性,利于动植物的生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中的雨水收集部100还包括延伸体300;延伸体300设置于组合部200和收集本体110之间,并沿收集本体110的周向设置,延伸体300和收集本体110之间围设形成雨水的分流池310,分流池310分别与收集本体110和养殖池210连通。
具体的,延伸体300也包括底面和围墙式的侧面,延伸体300的底面与收集本体110的外壁一体连接,且延伸体300的底面高于组合部200的底面,使得延伸体300的底面和组合部200的底面之间形成台阶面,此时组合部200、延伸体300和收集本体110之间围设形成养殖槽;延伸体300和收集本体110之间形成分流池310,收集本体110内的雨水可先进入分流池310内,再从分流池310内流入养殖池210内,避免了在降雨量较大时收集本体110内雨水不能通过下渗的方式及时流入到养殖池210内。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分流池310和养殖池210上盖设有透明盖体500。
具体的,透明盖体500较佳的设置为高强度玻璃,高强度玻璃可粘接在分流池310和养殖池210上,透明盖体500的顶面和浇注介质130的顶面齐平设置,透明盖体500一方面将分流池310和养殖池210封闭,对养殖池210内的动植物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也避免了人员进入分流池310内发生意外,另一方面使得透明盖体500的顶面和浇注介质130的顶面组合形成可供人们行走的路面或娱乐场地;此外,通过透明盖体500方便对养殖池210内养殖的动植物进行观赏,极大保留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饰装置的艺术观赏性。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分流池310通过第二连通管320与收集本体110连通;延伸体300的底面上设置有连通口,分流池310通过连通口与养殖池210连通。
具体的,第二连通管320设置为PVC水管,第二连通管320的顶端和浇注介质130的顶面齐平或略微伸出浇注介质130的顶面,且第二连通管320的顶端设置有过滤水漏,第二连通管320的底端伸入到分流池310;连通口设置为圆形通孔,莲藕汤口设置为多个,多个连通口间隔均匀设置。
进一步的,分流池310内铺设有第二过滤层330;第二过滤层330用于对从分流池310进入到养殖池210内的雨水进行过滤。
具体的,第二过滤层330的类型和第一过滤层140设置为相同,此处不再赘述;第二连通管320的底端伸入到分流池310内且位于第二过滤层330的上方,使得通过第二连通管320流入到分流池310内的雨水事先经过第二过滤层330的过滤在流入养殖池210内。
进一步的,延伸体300、收集本体110和组合部200一体连接,且通过混凝土3D打印工艺成型。
具体的,通过混凝土3D打印工艺的方式使得延伸体300、收集本体110和组合部200三者一体成型,成型效率高,根据预先设定程序,通过混凝土3D打印可将延伸体300、收集本体110和组合部200打印成任何需要的形状,且不需要预先开设复杂的浇注模具,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便于规模化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部(100)和组合部(200);
所述雨水收集部(100)的顶面设置为雨水的承接面,所述组合部(200)环绕于所述雨水收集部(100)的外侧,所述组合部(200)和所述雨水收集部(100)之间围设形成养殖池(210),所述养殖池(210)与雨水收集部(100)连通,使得所述承接面承接的雨水下渗并能够流入所述养殖池(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部(100)包括收集本体(110)、渗流管(120)和浇注介质(130);
所述浇注介质(130)浇注于所述收集本体(110)内,所述浇注介质(130)的顶面设置为所述承接面,所述渗流管(120)预埋于所述浇注介质(130)内,所述承接面承接的雨水沿所述渗流管(120)下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部(100)还包括第一过滤层(140);
所述第一过滤层(140)铺设于所述收集本体(110)内且位于所述浇注介质(130)的下部,所述第一过滤层(140)通过第一连通管(220)与所述养殖池(21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本体(110)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渗透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部还包括延伸体(300);
所述延伸体(300)设置于所述组合部(200)和所述收集本体(110)之间,并沿所述收集本体(110)的周向设置,所述延伸体(300)和所述收集本体(110)之间围设形成雨水的分流池(310),所述分流池(310)分别与所述收集本体(110)和所述养殖池(21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池(310)通过第二连通管(320)与所述收集本体(110)连通;
所述延伸体(300)的底面上设置有连通口,所述分流池(310)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养殖池(21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池(310)内铺设有第二过滤层(330);
所述第二过滤层(330)用于对从所述分流池(310)进入到所述养殖池(210)内的雨水进行过滤。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体(300)、所述收集本体(110)和所述组合部(200)一体连接,且通过混凝土3D打印工艺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本体(110)的外壁上设置有透气管(400);
所述透气管(40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管(220)的上方,所述透气管(400)的一端与所述养殖池(210)连通,另一端伸入到所述收集本体(11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池(310)和所述养殖池(210)上盖设有透明盖体(500)。
CN202020082076.4U 2020-01-15 2020-01-15 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 Active CN211607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2076.4U CN211607899U (zh) 2020-01-15 2020-01-15 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2076.4U CN211607899U (zh) 2020-01-15 2020-01-15 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07899U true CN211607899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7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82076.4U Active CN211607899U (zh) 2020-01-15 2020-01-15 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078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4076A (zh) * 2020-01-15 2020-05-12 上海言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4076A (zh) * 2020-01-15 2020-05-12 上海言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31961A (zh) 一种新型立柱式家庭种植装置
CN209323301U (zh) 一种新型海绵城市路面结构
CN107114154A (zh) 一种带有节水湿帘降温装置的玻璃温室
CN211607899U (zh) 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
CN205546789U (zh) 一种艺术花架
CN108124645A (zh) 一种具有储水绿化功能的预制组合式防撞墙
CN202190578U (zh) 一种立体绿化花盆
CN107980433A (zh) 一种分层补水的园林育苗装置
CN111134076A (zh) 地面生态化装饰装置
CN105544345A (zh) 一种路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6365292U (zh) 立体景观花柱
CN107447853B (zh) 一种绿化建筑结构
CN206495316U (zh) 一种适合高层住宅的下沉式景观阳台花池
CN205975795U (zh) 绿化屋顶结构
CN205648600U (zh) 可移动植物墙
CN210288575U (zh) 一种庭院消防水池
CN201742762U (zh) 节水节肥的高通气花盆
CN210315774U (zh) 一种用于风景园林中的雨水收集装置
CN207863517U (zh) 一种统筹乡村规划环保地建房结构
CN210183988U (zh) 水平灌溉和垂直灌溉结合的生态节水灌溉设备
CN203780181U (zh) 一种多功能水景广场结构
CN207891737U (zh) 一种具有储水绿化功能的预制防撞墙
CN206061633U (zh) 一种自动浇水的盆景
CN201054900Y (zh) 生态净水花坛
CN105544710B (zh)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渗透、储存、可规划利用的无动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