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01614U -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01614U
CN211601614U CN201922288991.9U CN201922288991U CN211601614U CN 211601614 U CN211601614 U CN 211601614U CN 201922288991 U CN201922288991 U CN 201922288991U CN 211601614 U CN211601614 U CN 211601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irect
shutter
temperature sensor
cooling system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89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春雨
贺建平
李孟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hua Shendong Power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Power Shanxi Heq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hua Shendong Power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Power Shanxi Heq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hua Shendong Power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Power Shanxi Heq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hua Shendong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8899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01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01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01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间接空冷系统,用于对凝汽器中的水进行冷却,该系统包括:间冷塔、百叶窗、百叶窗调节器、温度传感器、空冷散热器、以及控制器,其中,间冷塔的周壁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窗口,任一个所述窗口上设置有一个百叶窗;空冷散热器分布设置在间冷塔的内壁;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连接间冷塔与凝汽器的回水管道上;百叶窗调节器通过连杆与百叶窗连接,通过控制连杆调节百叶窗的开度;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和百叶窗调节器连接,接收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向百叶窗调节器发送控制指令。从而可以在环境温度适宜的情况下降低循环水泵的使用数量,降低了厂用电量,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间接空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间接空冷系统。
背景技术
在发电厂,汽轮机内做过功后的蒸汽,需要排入凝汽器凝结成水,再返回到锅炉循环使用,通过循环水把凝汽器的热量带走,使循环水在空冷散热器内与冷空气发生交换,最终把热量释放到大气中,称为间接空冷系统。
在现有技术中,发电厂通常需要启用两台以上循环水泵工作,才能保证循环水的冷却效果。而循环水泵的功耗较大,使用成本较高,如何充分利用环境温度冷却循环水,从而降低循环水泵的使用数量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间接空冷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仅通过增加循环水泵的数量来促进循环水的冷却而不能充分利用环境温度冷却循环水,从而带来的循环水泵运行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间接空冷系统,用于对凝汽器中的水进行冷却,包括:间冷塔、百叶窗、百叶窗调节器、温度传感器、空冷散热器、以及控制器,其中,所述间冷塔的周壁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窗口,任一个所述窗口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百叶窗;所述空冷散热器分布设置在所述间冷塔的内壁;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连接所述间冷塔与所述凝汽器的回水管道上;所述百叶窗调节器通过连杆与所述百叶窗连接,通过控制所述连杆调节所述百叶窗的开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百叶窗调节器连接,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向所述百叶窗调节器发送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间接空冷系统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凝汽器连接,出水端与所述间冷塔连接。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循环水泵的电机电连接,向所述电机发送指示所述电机开启或关闭的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空冷散热器包括一组或多组散热管。
可选的,所述散热管的组数与所述百叶窗的数量相同。
可选的,所述间接空冷系统在任一扇所述百叶窗内侧设置一组散热管。
可选的,所述连杆的数量与所述百叶窗的数量相同。
可选的,所述百叶窗调节器的数量与所述百叶窗的数量相同。
可选的,所述百叶窗调节器包括:电动调节器。
可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间接空冷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连接间冷塔与凝汽器的回水管道的温度,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调节百叶窗的开度,进而可以调节间冷塔的进风量,可以充分利用环境温度冷却循环水,从而可以在环境温度适宜的情况下降低循环水泵的使用数量,降低了厂用电量,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间接空冷系统的结构图。
图1中包括间冷塔1,空冷散热器2,百叶窗3,温度传感器4,连杆5,百叶窗调节器6,凝汽器7,回水管道8,循环水泵9,控制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间接空冷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间冷塔1,空冷散热器2,百叶窗3,温度传感器4,连杆5,百叶窗调节器6,凝汽器7,回水管道8和控制器10。
在本实施例中,间冷塔1的周壁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窗口,任一个窗口上设置有一个百叶窗3。外部冷空气通过百叶窗3进入间冷塔1内,从而使得在管道内不断流动的循环水与冷空气间接接触得到冷却。空冷散热器2用于对在管道内循环流动的循环水进行散热,空冷散热器2分布设置在所述间冷塔1的内壁。由于间冷塔1的底部为圆柱形,空冷散热器2可以按照预设距离沿着间冷塔1的内壁分布设置,即空冷散热器2的散热管道沿着间冷塔的内壁形成散热管束圈。预设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百叶窗的位置来确定。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连接间冷塔1与凝汽器7的回水管道上。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回水管道上,用于测量回水管道中的循环水的温度。应理解,凝汽器7中的高温循环水在循环水泵9的作用下通过进水管道输送到间冷塔1中,循环水从间冷塔1的底部流入,沿着空冷散热器2的水管向上流动,到达管道顶端后再沿着空冷散热器2的水管向下流动至间冷塔1底部,最后通过回水管道返回凝汽器7。也就是说,流经回水管道的循环水是经过间冷塔1冷却的循环水,如果回水管道的循环水的温度较高,说明冷却效果不好,需要增加百叶窗3的开度,从而增大进风量,提高冷却效果。百叶窗调节器6通过连杆5与百叶窗3连接,通过控制连杆5调节百叶窗3的开度。连杆5的一端连接百叶窗3,在百叶窗3包括多个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多个连杆5,每一个连杆5连接一扇百叶窗3,连杆5的另一端连接百叶窗调节器6,多个连杆5可以与一个百叶窗调节器6连接,也可以设置多个百叶窗调节器6,每个连杆5与一个百叶窗调节器6连接。控制器10与温度传感器4和百叶窗调节器6连接,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向所述百叶窗调节器6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器10接收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并将该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所述温度数据的值大于预设温度的值,说明回水温度较高,所述控制器10向所述百叶窗调节器6发送增加百叶窗开度的控制指令;如果所述温度数据的值小于预设温度的值,说明回水温度较低,所述控制器10向所述百叶窗调节6器发送降低百叶窗开度的控制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某发电厂每台机组配有三台循环水泵。在夏冬两季,采用两台水泵运行,一台作为备用。而在春秋季,环境温度低温大于0℃,最高温小于20℃,因此在春秋季即使将百叶窗3开到最大,也没有管道冻坏的风险。因此,可将百叶窗3的开度开至最大,提高冷却效果,仅使用单台循环水泵运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间接空冷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4采集连接间冷塔1与凝汽器7的回水管道的温度,控制器10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调节百叶窗3的开度,进而可以调节间冷塔1的进风量,可以充分利用环境温度冷却循环水,从而可以在环境温度适宜的情况下降低循环水泵的使用数量,降低了厂用电量,节约了成本。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冷系统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循环水泵9,如图1所示。所述循环水泵9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凝汽器7连接,出水端与所述间冷塔1连接。
通过在凝汽器7与间冷塔1之间设置循环水泵9,可以提供动力将凝汽器7中的高温热水输送到间冷塔1中进行冷却。应理解,所述工作的循环水泵9的数量越多,提供的动力越大,循环水流速也越大,冷却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10还能够控制循环水泵9的使用数量,所述控制器10与所述循环水泵9的电机电连接,向所述电机发送指示所述电机开启或关闭的控制指令。
在具体应用中,当回水温度的值低于预设低温的值,且此时百叶窗3的开度已达到最小值,所述控制器10向指定电机发送关闭的控制指令。所述预设低温可以根据水管的防冻能力来设定,在此不做限定。回水温度的值低于预设温度的值,而百叶窗3的开度已达到最小值,说明无法通过减小百叶窗3的开度来提升回水温度,因此必须关闭一台循环水泵,避免由于回水温度过低而冻坏水泵。当回水温度的值高于预设高温的值,且百叶窗3的开度已到达最大值时,所述控制器10向指定电机发送开启的控制指令。预设高温的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冷却效果来设定,在此不做限定。当回水温度的值高于预设高温的值,说明回水温度较高,达不到实际所需要的冷却效果,而百叶窗3的开度已到达最大值,因此需要增加循环水泵9进而降低回水温度,提高冷却效果。从而,能够充分利用环境温度冷却循环水,降低循环水泵9的使用数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冷散热器2包括一组或多组散热管,所述多组散热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于间冷塔的底部,从凝汽器7出来的高温循环水通过进水口流入,沿着散热管向上流动,到达顶端之后向下流至出水口,并在此过程中被冷却,最终流回凝汽器7。通过设置一组或多组散热管能够有效对高温循环水进行散热。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在任一扇所述百叶窗3内侧设置一组散热管。应理解,在百叶窗内侧对应设置一组散热管,能够使得散热管能够更充分地接触到从百叶窗流入的冷空气,从而能够更好地冷却在散热管内流动的循环水。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百叶窗调节器6为电动调节器。所述电动调节器的一端与连杆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器10连接。通过电动调节器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调节百叶窗3的开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器4包括: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所述热电阻传感器设置在连接所述间冷塔1与所述凝汽器7的回水管道上,并与控制器10连接,通过设置热电阻传感器可以将测试到的回水温度的值发送至控制器1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间接空冷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4采集连接间冷塔1与凝汽器7的回水管道的温度,控制器10根据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温度数据,调节百叶窗3的开度,进而可以调节间冷塔1的进风量,可以充分利用环境温度冷却循环水,从而可以在环境温度适宜的情况下降低循环水泵9的使用数量,降低了厂用电量,节约了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间接空冷系统,用于对凝汽器中的水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间冷塔、百叶窗、百叶窗调节器、温度传感器、空冷散热器、以及控制器,其中,
所述间冷塔的周壁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窗口,任一个所述窗口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百叶窗;
所述空冷散热器分布设置在所述间冷塔的内壁;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连接所述间冷塔与所述凝汽器的回水管道上;
所述百叶窗调节器通过连杆与所述百叶窗连接,通过控制所述连杆调节所述百叶窗的开度;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百叶窗调节器连接,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向所述百叶窗调节器发送控制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或多个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凝汽器连接,出水端与所述间冷塔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循环水泵的电机电连接,向所述电机发送指示所述电机开启或关闭的控制指令。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冷散热器包括一组或多组散热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的组数与所述百叶窗的数量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任一扇所述百叶窗内侧设置有一组散热管。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数量与所述百叶窗的数量相同。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调节器的数量与所述百叶窗的数量相同。
9.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调节器包括:电动调节器。
10.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CN201922288991.9U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 Active CN211601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8991.9U CN211601614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8991.9U CN211601614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01614U true CN211601614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93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8991.9U Active CN211601614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01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4269C (zh) 冷却塔的冷却控制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冷却塔
CN208619179U (zh) 一种间接空冷机组背压控制系统
SE1551511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eat pumping
EP3933281A1 (en) Controll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a thermal energy system
CN106640555B (zh) 风力发电机组及其散热系统和散热控制方法
CN109654887A (zh) 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CN201050848Y (zh) 用于多主机空调系统冷却塔
CN106900166B (zh) 一种液气双通道共用自然冷源的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601614U (zh)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
CN104613808A (zh) 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16342A (zh) 半导体制冷设备风冷式散热控制方法
CN207039436U (zh) 机房双冷式散热结构
CN104534598B (zh) 采用双水源热泵的机房空调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2538113U (zh) 一种水冷空调及系统、双冷源空调系统
CN203702533U (zh) 一种用于泵站的水冷却系统
US20100326111A1 (en) Plant for producing sanitary hot water
EP2450641B1 (en) An installation for heat recovery from exhaust air using a heat pump, and a building comprising said installation
CN204612576U (zh) 冷却系统
CN207081146U (zh) 一种大型车间的空调系统
CN207113650U (zh)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防冻控制装置
KR101430590B1 (ko) 저수조용 냉각시스템
CN214757525U (zh) 一种可全年利用自然冷源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CN209197509U (zh) 一种避免冷却塔盘管冻裂的余热再利用系统
CN109780886A (zh) 一种适用于沙漠地区核电厂的热管式干湿联合冷却装置
CN113531880A (zh) 家庭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