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98770U - 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98770U CN211598770U CN201922211009.8U CN201922211009U CN211598770U CN 211598770 U CN211598770 U CN 211598770U CN 201922211009 U CN201922211009 U CN 201922211009U CN 211598770 U CN211598770 U CN 2115987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fixedly connected
- steam
- pipe
- gene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L形进气管,所述L形进气管内固定连接有气动调节阀,所述L形进气管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L形进气管外设置有发电机,且发电机输出端于第一通孔内转动连接,所述发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L形进气管远离气动调节阀一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高温蒸汽引入L形进气管,通过蒸汽喷射的势能带动扇叶转动从而引起发电机发电,通过蓄电池将电能储存起来;通过将高温蒸汽引入曲管中,高温蒸汽通过单向排气口进入箱体,将高温蒸汽与冷水进行热传递,使热水加热,再将热水通过水塔储存起来,能够充分利用热能,避免了热蒸汽直接释放造成能量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发电厂汽轮机轴封都有不同程度的漏汽现象,而且有的汽轮机轴封漏汽非常厉害,同时汽轮机轴封漏出的高温汽将会顺着轴承箱 的油挡进入轴承箱凝结成水,污染汽轮机油使汽轮机油乳化,如何充分回收利用这部分高温蒸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漏出的高温汽将会顺着轴承箱 的油挡进入轴承箱凝结成水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L形进气管,所述L形进气管内固定连接有气动调节阀,所述L形进气管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L形进气管外设置有发电机,且发电机输出端于第一通孔内转动连接,所述发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L形进气管远离气动调节阀一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箱体顶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箱体顶部侧壁开设有第四通孔,且第四通孔相对的箱体侧壁底部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固定连接有曲管,所述曲管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单向排气口,所述第三通孔内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第四通孔内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五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远离箱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塔,所述水塔底部设置有流水管,所述流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优选地,所述曲管远离箱体底部一端与箱体顶部封闭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电机输出端与第一通孔采用密封圈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与箱体为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电机电连接有蓄电池。
优选地,所述扇叶的面与气动调节阀的面两面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高温蒸汽引入L形进气管,通过蒸汽喷射的势能带动扇叶转动从而引起发电机发电,通过蓄电池将电能储存起来。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高温蒸汽引入曲管中,高温蒸汽通过单向排气口进入箱体,将高温蒸汽与冷水进行热传递,使热水加热,再将热水通过水塔储存起来,能够充分利用热能,避免了热蒸汽直接释放造成能量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的上下二等角轴测图。
图中:1 L形进气管、2气动调节阀、3扇叶、4发电机、5蓄电池、6箱体、7曲管、8单向排气口、9排气管、10进水管、11第一阀门、12出水管、13水塔、14流水管、15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L形进气管1,L形进气管1内固定连接有气动调节阀2,L形进气管1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L形进气管1外设置有发电机4,发电机4电连接有蓄电池5,通过蒸汽喷射的势能带动扇叶3转动从而引起发电机发电,通过蓄电池5将电能储存起来,其中蓄电池5及其电连接均为现有技术。
发电机4输出端于第一通孔内转动连接,发电机4输出端与第一通孔采用密封圈密封连接,可以有效保证转动过程中不会出现蒸汽泄漏的现象发生,造成能量损耗。
发电机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3,扇叶3的面与气动调节阀2的面两面垂直,能够有效保证蒸汽喷射能够有效冲击扇叶3侧边,提高了发电机4发电效率。
L形进气管1远离气动调节阀2一端固定连接有箱体6,箱体6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箱体6顶部开设有第三通孔。箱体6顶部侧壁开设有第四通孔,且第四通孔相对的箱体6侧壁底部开设有第五通孔,第二通孔内固定连接有曲管7,曲管7远离箱体6底部一端与箱体6顶部封闭连接,确保曲管7内的蒸汽完全进入曲管7中,高温蒸汽通过单向排气口8进入箱体6。
曲管7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单向排气口8,第三通孔内固定连接有排气管9,第四通孔内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与箱体6为螺纹连接,可以便于拆卸与安装。
进水管10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1,第五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2,且出水管远离箱体6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塔13,将高温蒸汽与冷水进行热传递,使热水加热,再将热水通过水塔13储存起来,能够充分利用热能,避免了热蒸汽直接释放造成能量损耗。
水塔13底部设置有流水管14,流水管14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5,可以对热水便捷的取用。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高温蒸汽引入曲管7中,通过蒸汽喷射的势能带动扇叶3转动从而引起发电机发电,扇叶3面与气动调节阀2面两面垂直,能够有效保证蒸汽喷射能够有效冲击扇叶3侧边,提高了发电机4发电效率,通过蓄电池5将电能储存起来,同时发电机4输出端与第一通孔采用密封圈密封连接,可以有效保证转动过程中不会出现蒸汽泄漏的现象发生,造成能量损耗,通过进水管10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1将冷水注入箱体6内,将高温蒸汽与冷水进行热传递,使热水加热,再将热水通过水塔13储存起来,能够充分利用热能,避免了热蒸汽直接释放造成能量损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L形进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进气管(1)内固定连接有气动调节阀(2),所述L形进气管(1)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L形进气管(1)外设置有发电机(4),且发电机(4)输出端于第一通孔内转动连接,所述发电机(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3),所述L形进气管(1)远离气动调节阀(2)一端固定连接有箱体(6),所述箱体(6)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箱体(6)顶部开设有第三通孔;
所述箱体(6)顶部侧壁开设有第四通孔,且第四通孔相对的箱体(6)侧壁底部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固定连接有曲管(7),所述曲管(7)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单向排气口(8),所述第三通孔内固定连接有排气管(9),所述第四通孔内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1),所述第五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2),且出水管远离箱体(6)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塔(13),所述水塔(13)底部设置有流水管(14),所述流水管(14)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管(7)远离箱体(6)底部一端与箱体(6)顶部封闭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4)输出端与第一通孔采用密封圈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0)与箱体(6)为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4)电连接有蓄电池(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3)的面与气动调节阀(2)的面两面垂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11009.8U CN211598770U (zh) | 2019-12-11 | 2019-12-11 | 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11009.8U CN211598770U (zh) | 2019-12-11 | 2019-12-11 | 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98770U true CN211598770U (zh) | 2020-09-29 |
Family
ID=72591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11009.8U Active CN211598770U (zh) | 2019-12-11 | 2019-12-11 | 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98770U (zh) |
-
2019
- 2019-12-11 CN CN201922211009.8U patent/CN2115987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481708U (zh) | 一种节能加热水箱 | |
CN204434315U (zh) | 一种太阳能和风能组合被动真空式海水淡化装置 | |
CN211598770U (zh) | 一种汽轮机轴封漏汽余热回收装置 | |
CN100404800C (zh) | 低温热源热动力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0447904C (zh) | 核能-风能自然循环联合发电系统 | |
CN104556278A (zh) | 一种太阳能和风能组合被动真空式海水淡化装置 | |
CN208366106U (zh) | 一种设备冷却塔 | |
CN207945086U (zh) | 一种生物质电厂用空压机冷却水换热装置 | |
CN212081209U (zh) | 一种汽机低压排气回收装置 | |
CN207247603U (zh) | 一种运用地热能进行加热的热水器 | |
CN208203461U (zh) | 塔式光热储能熔盐液力透平发电装置 | |
CN104315870A (zh) | 矿热炉余热节能发电加热系统 | |
CN208546278U (zh) | 一种新型干热岩地热开采装置 | |
TWM620830U (zh) | 噴灑式再加熱型蒸汽反應裝置及使用其的發電設備 | |
CN108386305A (zh) | 塔式光热储能熔盐液力透平发电装置 | |
CN203151313U (zh) | 一种带有水冷装置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 | |
CN206111418U (zh) | 冷却塔节能发电水轮机 | |
CN206655787U (zh) | 一种地热能循环发电装置 | |
CN211084112U (zh) | 一种利用烧结低温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 |
CN210569181U (zh) | 一种10kw燃料电池废热利用热水器设备 | |
CN216788656U (zh) | 一种矿用空压机余热利用装置 | |
CN108412557A (zh) | 利用废热产生空气密度差推动叶轮发电装置 | |
CN205119921U (zh) | 可控制流量及温度的壳管式热交换器 | |
CN200999701Y (zh) | 集风力、水力和太阳能再生能源利用设备 | |
CN108518312A (zh) | 一种风力发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