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97117U - 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97117U
CN211597117U CN201922414005.XU CN201922414005U CN211597117U CN 211597117 U CN211597117 U CN 211597117U CN 201922414005 U CN201922414005 U CN 201922414005U CN 211597117 U CN211597117 U CN 211597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face
waterproof wall
concrete block
wal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140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自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angzhe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angzhe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angzhe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angzhe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140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97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97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97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变形缝本体、设置在变形缝本体一侧的第一屋面和设置在变形缝本体另一侧的第二屋面,所述的第一屋面与变形缝本体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竖直的第一防水墙体,在第二屋面与变形缝本体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竖直的第二防水墙体,第一防水墙体的顶面以及第二防水墙体的顶面上均设置有第一防水垫块,在第一防水垫块的上侧放置有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砌块的底面上开设有嵌设槽,且嵌设槽的两端分别与混凝土砌块中相对的两个竖直侧面重合,第一防水墙体、第二防水墙体的上端以及第一防水垫块均嵌设在嵌设槽内。能够有效降低雨水流入到变形缝之间的量,不易出现渗漏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屋面渗漏是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是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然而在施工的过程中,渗漏主要出现在结构变化部位,特别是变形缝所在的位置处。建筑施工单位人员针对这一情况,在屋面上构造了防水结构用于防止雨水流入变形缝中。其中比较通用的一种防水结构是在屋面上变形缝两侧的水泥浇筑墩上砌墙,在墙体之间填充沥青麻丝,在墙体外侧包裹防水卷材,在墙体与屋面之间设置泛水角。在墙体顶部固定镀锌铁皮盖板用于遮住变形缝。然而这种防水结构由于镀锌铁皮盖板会因为日晒雨淋出现生锈卷曲等问题,在风吹动下雨水能够从镀锌铁皮盖板与墙体顶部缝制处流入,而变形缝两侧建筑物的沉降不同则会导致墙体与填充的沥青麻丝之间产生裂缝,从而导致雨水能够流入到变形缝中产生渗漏,亟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其能够有效降低雨水流入到变形缝之间的量,不易出现渗漏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变形缝本体、设置在变形缝本体一侧的第一屋面和设置在变形缝本体另一侧的第二屋面,所述的第一屋面与变形缝本体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竖直的第一防水墙体,在第二屋面与变形缝本体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竖直的第二防水墙体,第一防水墙体的顶面以及第二防水墙体的顶面上均设置有第一防水垫块,在第一防水垫块的上侧放置有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砌块的底面上开设有嵌设槽,且嵌设槽的两端分别与混凝土砌块中相对的两个竖直侧面重合,第一防水墙体、第二防水墙体的上端以及第一防水垫块均嵌设在嵌设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第一防水墙体和第二防水墙体的上端均位于混凝土砌块底面上的嵌设槽内,并且混凝土砌块的底面与第一防水墙体和第二防水墙体之间垫有第一防水垫块,在降雨的时候,雨水会沿着混凝土砌块的表面流下,而不易落至到混凝土块底面的嵌设槽内,从而使雨水不易流入到变形缝本体之间。在开设嵌设槽的时候,使嵌设槽的深度设置的较深,即使在第一屋面和第二屋面出现沉降后,若第一防水墙体和第二防水墙体仍位于嵌设槽内,就依然能够起到很好的防雨效果。第一防水垫块优先选用沥青麻丝,在第一防水垫块支撑起混凝土砌块的时候,第一防水垫块也被压得更为密实,使雨水不易透过沥青麻丝,并且在出现沉降现象的时候,第一防水垫块也能够被很好的垫在混凝土砌块与第一防水墙体和第二防水墙体之间,保持良好的封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防水垫块的宽度大于第一防水墙体和第二防水墙体相互远离的侧面之间的距离,第一防水垫块的底面上一体成型有两个第二防水垫块,嵌设槽中与第一防水墙体相邻的竖直侧面为第一面,嵌设槽中与第二防水墙体相邻的竖直侧面为第二面,一个第二防水垫块设置在第一面和第一防水墙体之间,另一个第二防水垫块设置在第二面和第二防水墙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防水垫块和第二防水垫块包覆在第一防水墙体和第二防水墙体上侧,能够很好的保护第一防水墙体和第二防水墙体的上端。在混凝土砌块压着第一防水垫块和第二防水垫块的时候,第一防水垫块和第二防水垫块也更为密实,使雨水不易透过第一防水垫块和第二防水垫块,防雨水渗透的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混凝土砌块的侧面上粘贴有防水卷材,混凝土砌块外侧面中,平行于嵌设槽的中心线的两个竖直侧面分别称为第三面和第四面,第三面位于第一防水墙体远离第二防水墙体的一侧,第四面位于第二防水墙体远离第一防水墙体的一侧;混凝土砌块的底面上,位于嵌设槽两侧的两个侧面分别称为第五面和第六面,第五面位于第一面和第三面之间,第六面位于第二面和第四面之间,防水卷材沿着第一面、第五面、第三面、混凝土砌块的顶面、第四面、第六面和第二面铺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凝土砌块的外侧面上包覆有防水卷材,且防水卷材的两端被压在第二防水垫块与混凝土砌块之间,有效的保护了混凝土砌块,降低混凝土砌块被风化损坏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五面与第一面相邻的一端高于与第三面相邻的一端,第六面与第二面相邻的一端高于与第四面相邻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混凝土砌块位于第一防水墙体和第二防水墙体相互远离一侧的部分形成屋檐状的结构,即使在暴雨狂风的天气时,雨水也不易被风吹落至到混凝土块底面的嵌设槽内,从而使雨水不易流入到变形缝本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混凝土砌块的顶面设置成中间凸起两侧下延的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混凝土砌块的顶面上不易积蓄雨水,使雨水能够被迅速的排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防水墙体和第二防水墙体上侧放置有至少两块混凝土砌块,在混凝土砌块靠近另一块混凝土砌块的侧面上一体成型有定位块,在混凝土砌块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嵌设入定位块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混凝土砌块能够被设置成体积较小的结构,便于制作和搬运。在将相邻两个混凝土砌块搭接在一起的时候,只需要将其中一个混凝土砌块上的定位块插入相邻的混凝土砌块的定位槽内即可完成安装所,使用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混凝土砌块上粘贴的防水卷材覆盖住相邻的两个混凝土砌块之间的缝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雨水比较容易渗入相邻两个混凝土砌块之间的缝隙,因此通过防水卷材来覆盖住缝隙,使雨水不易渗入其中,从而使雨水不易流入到变形缝本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防水墙体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一屋面上,第二防水墙体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二屋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防水墙体与第一屋面连接稳固,且第二防水墙体与第二屋面连接稳固,不易因为日晒雨淋使第一防水墙体与第一屋面之间、第二防水墙体与第二屋面之间形成裂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能够有效降低雨水流入到变形缝之间的量,不易出现渗漏的现象;
2.可以将混凝土砌块能够被设置成体积较小的结构,便于制作和搬运,安装也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隐藏防水卷材后,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混凝土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屋面;11、第一防水墙体;2、第二屋面;21、第二防水墙体;3、变形缝本体;4、第一防水垫块;41、第二防水垫块;5、混凝土砌块;51、嵌设槽;52、定位块;53、定位槽;6、防水卷材;61、第一面;62、第二面;63、第三面;64、第四面;65、第五面;66、第六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变形缝本体3,变形缝本体3的两侧分别为第一屋面1和第二屋面2。第一屋面1上一体成型有竖直的第一防水墙体11,第一防水墙体11沿着与变形缝本体3相邻的位置设置,第二屋面2上一体成型有竖直的第二防水墙体21,第二防水墙体21沿着与变形缝本体3相邻的位置设置。
参照图1和图2,在第一防水墙体11和第二防水墙体21的上端上盖设有作为第一防水垫块4的沥青麻丝。第一防水垫块4的横截面呈方形,其中两条相对的侧边称为第一边,第一边平行于第一防水墙体11,且两条第一边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防水墙体11和第二防水墙体21相互远离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在第一防水垫块4的底面上一体成型有第二防水垫块41,第二防水垫块41均沿着第一边设置,第二防水垫块41在第一防水墙体11远离第二防水墙体21的一侧以及第二防水墙体21远离第一防水墙体11的一侧各设置有一个。
参照图1和图3,在第一防水垫块4的上侧盖设有混凝土砌块5,混凝土砌块5呈方形,且其中相对的两个竖直侧面垂直于第一边,该侧面称为连接面。混凝土砌块5至少设置有两块,且混凝土砌块5沿着第一边设置,相邻的两个混凝土砌块5相互靠近的连接面紧密贴合。在混凝土砌块5的底面上开设有方形的嵌设槽51,嵌设槽51的中心线与第一边平行,且嵌设槽51的两端均与连接面重合,第一防水块、第二防水块、第一防水墙体11的上端和第二防水墙体21的上端均嵌设在嵌设槽51内。在混凝土砌块5的其中一个连接面上一体成型有定位块52,在另一个连接面上开设有定位槽53,定位块52和定位槽53在同一连接面上的投影重合。
参照图1和图3,在混凝土砌块5的侧面上粘贴有防水卷材6,防水卷材6覆盖住相邻的两个混凝土砌块5中的两个连接面之间的缝隙。嵌设槽51中与第一防水墙体11相邻的竖直侧面为第一面61,嵌设槽51中与第二防水墙体21相邻的竖直侧面为第二面62。混凝土砌块5外侧面中,平行于嵌设槽51的中心线的两个竖直侧面分别称为第三面63和第四面64,第三面63与第一面61相邻,第四面64与第二面62相邻。混凝土砌块5的底面上,位于嵌设槽51两侧的两个侧面分别称为第五面65和第六面66,第五面65位于第一面61和第三面63之间,第六面66位于第二面62和第四面64之间。在第五面65和第六面66的横截面中,第五面65与第一面61相邻的一端高于与第三面63相邻的一端,第六面66与第二面62相邻的一端高于与第四面64相邻的一端。混凝土砌块5的顶面的横截面呈圆弧形,且该圆弧所在圆的圆心低于顶面。防水卷材6沿着第一面61、第五面65、第三面63、混凝土砌块5的顶面、第四面64、第六面66和第二面62铺设。
因为第一防水块、第二防水块、第一防水墙体11的上端和第二防水墙体21的上端均位于混凝土砌块5底面上的嵌设槽51内。在降雨的时候,雨水会沿着混凝土砌块5的表面流下,而不易落至到混凝土块底面的嵌设槽51内,从而使雨水不易流入到变形缝本体3之间。在开设嵌设槽51的时候,使嵌设槽51的深度设置的较深,即使在第一屋面1和第二屋面2出现沉降后,若第一防水墙体11和第二防水墙体21仍位于嵌设槽51内,就依然能够起到很好的防雨效果。第一防水垫块4和第二防水垫块41均为沥青麻丝,在沥青麻丝支撑起混凝土砌块5的时候,沥青麻丝也被压得更为密实,使雨水不易透过沥青麻丝,在出现沉降现象的时候,第一防水垫块4也能够被很好的垫在混凝土砌块5与第一防水墙体11和第二防水墙体21之间,保持良好的封闭效果。可以将混凝土砌块5能够被设置成体积较小的结构,便于制作和搬运,安装也十分方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变形缝本体(3)、设置在变形缝本体(3)一侧的第一屋面(1)和设置在变形缝本体(3)另一侧的第二屋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屋面(1)与变形缝本体(3)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竖直的第一防水墙体(11),在第二屋面(2)与变形缝本体(3)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竖直的第二防水墙体(21),第一防水墙体(11)的顶面以及第二防水墙体(21)的顶面上均设置有第一防水垫块(4),在第一防水垫块(4)的上侧放置有混凝土砌块(5),混凝土砌块(5)的底面上开设有嵌设槽(51),且嵌设槽(51)的两端分别与混凝土砌块(5)中相对的两个竖直侧面重合,第一防水墙体(11)、第二防水墙体(21)的上端以及第一防水垫块(4)均嵌设在嵌设槽(5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防水垫块(4)的宽度大于第一防水墙体(11)和第二防水墙体(21)相互远离的侧面之间的距离,第一防水垫块(4)的底面上一体成型有两个第二防水垫块(41),嵌设槽(51)中与第一防水墙体(11)相邻的竖直侧面为第一面(61),嵌设槽(51)中与第二防水墙体(21)相邻的竖直侧面为第二面(62),一个第二防水垫块(41)设置在第一面(61)和第一防水墙体(11)之间,另一个第二防水垫块(41)设置在第二面(62)和第二防水墙体(2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砌块(5)的侧面上粘贴有防水卷材(6),混凝土砌块(5)外侧面中,平行于嵌设槽(51)的中心线的两个竖直侧面分别称为第三面(63)和第四面(64),第三面(63)位于第一防水墙体(11)远离第二防水墙体(21)的一侧,第四面(64)位于第二防水墙体(21)远离第一防水墙体(11)的一侧;混凝土砌块(5)的底面上,位于嵌设槽(51)两侧的两个侧面分别称为第五面(65)和第六面(66),第五面(65)位于第一面(61)和第三面(63)之间,第六面(66)位于第二面(62)和第四面(64)之间,防水卷材(6)沿着第一面(61)、第五面(65)、第三面(63)、混凝土砌块(5)的顶面、第四面(64)、第六面(66)和第二面(62)铺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面(65)与第一面(61)相邻的一端高于与第三面(63)相邻的一端,第六面(66)与第二面(62)相邻的一端高于与第四面(64)相邻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砌块(5)的顶面设置成中间凸起两侧下延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防水墙体(11)和第二防水墙体(21)上侧放置有至少两块混凝土砌块(5),在混凝土砌块(5)靠近另一块混凝土砌块(5)的侧面上一体成型有定位块(52),在混凝土砌块(5)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嵌设入定位块(52)的定位槽(5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砌块(5)上粘贴的防水卷材(6)覆盖住相邻的两个混凝土砌块(5)之间的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防水墙体(11)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一屋面(1)上,第二防水墙体(21)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二屋面(2)上。
CN201922414005.XU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 Active CN211597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4005.XU CN211597117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4005.XU CN211597117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97117U true CN211597117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96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14005.XU Active CN211597117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971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95580U (zh) 倒置式屋面结构
CN110080530B (zh) 严寒地区琉璃瓦坡屋面贴锚施工方法
CN110056015A (zh) 凹式加强型抗浮锚杆防水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208830A (zh) 一种屋面女儿墙泛水的施工方法及结构
CN211597117U (zh) 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
CN217128772U (zh) 倒置式屋面排水结构
CN208792646U (zh) 一种屋面板缝隙防水结构
CN208396162U (zh) 一种蓄水隔热屋面
CN103267181A (zh) 平口混凝土管连接方法
CN208870306U (zh) 一种倒置式屋面直式落水口
CN106481008A (zh) 一种民建房屋构造
CN113482248A (zh) 一种斜屋面屋脊根部防渗漏方法
CN207092154U (zh) 一种地下室排水板
CN208815798U (zh) 一种屋面落水口防水节点结构
CN218234069U (zh) 一种出屋面门的门槛泛水结构
CN220100227U (zh) 一种伸缩缝防水结构
CN212743170U (zh)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
CN109653454A (zh) 一种上人屋面出屋面排水管防风防撞支墩及施工工艺
CN212026878U (zh) 一种屋面天井防水修缮结构
CN210152083U (zh) 一种沥青瓦坡屋面天沟节点结构
CN216007576U (zh) 一种块瓦屋面山墙檐口结构
CN214834137U (zh) 一种女儿墙自防水
CN212388765U (zh) 止水变形缝结构
CN215563905U (zh) 一种块瓦屋面挑檐节点结构
CN210947451U (zh) 一种防水的女儿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