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85951U - 一种脱水风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水风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85951U
CN211585951U CN201922497845.7U CN201922497845U CN211585951U CN 211585951 U CN211585951 U CN 211585951U CN 201922497845 U CN201922497845 U CN 201922497845U CN 211585951 U CN211585951 U CN 211585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dehydration
cavity
cold water
devic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78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顺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shan Thre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shan Thre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shan Thre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shan Thre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978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85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85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85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水风干装置,它包括装置本体、若干个脱水管和冷水管,所述的装置本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的装置本体底部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的装置本体上表面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的脱水管分布在空腔内,所述的冷水管上下贯穿空腔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风热量不会浪费且可以直接重复利用的脱水风干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脱水风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水风干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和霉菌等,若不加后续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污泥脱水需要利用烘干机进行脱水,利用热风与污泥接触进行脱水,据现有技术,与污泥接触过的热风通常都是直接排除,造成了热量的浪费,同时由于与污泥接触过的热风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而无法直接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热风热量不会浪费且可以直接重复利用的脱水风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脱水风干装置,它包括装置本体、若干个脱水管和冷水管,所述的装置本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的装置本体底部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的装置本体上表面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的脱水管分布在空腔内,所述的冷水管上下贯穿空腔内。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装置本体内设空腔,脱水管分布在空腔内,冷水管上下贯穿空腔,带水的热风从进气口进入空腔内,脱水管把冷水管内的冷气分布在脱水管上,热风中的水与脱水管和冷水管接触,水冷凝在空腔,脱水后的热风从出气口排出就可以直接重复使用,热风热量不会浪费且可以直接重复利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脱水管内设有冷媒,脱水管更好地把冷水管内的冷气均布在脱水管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脱水管横截面形状为“匚”字型,所述的脱水管轴线在同一直线上,脱水管多层分布,效果好,冷凝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匚”字型开口向下,增加热风与脱水管的接触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的脱水管上端通过焊接固定在冷水管上,便于脱水管与冷水管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空腔底部设有冷媒管,所述的脱水管下端均与冷媒管连通,便于脱水管与冷媒管连接在一起,便于冷媒的填充。
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媒管一端封闭,所述的冷媒管另一端贯穿装置本体侧面,便于冷媒的填充。
作为优选,所述的冷水管上端和冷水管下端在装置本体外连通,便于冷水在冷水管内循环,冷水流到装置本体外变成常温,又可以到空腔内进行冷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脱水风干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其中,1、装置本体,2、脱水管,3、冷水管,4、空腔,5、冷媒管,6、进气口,7、出气口。
→:水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水风干装置,它包括装置本体1、若干个脱水管2和冷水管3,所述的装置本体1内设有空腔4,所述的装置本体1底部设有与空腔4连通的进气口6,所述的装置本体1上表面设有与空腔4连通的出气口7,所述的脱水管2分布在空腔4内,所述的冷水管3上下贯穿空腔4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装置本体1内设空腔4,脱水管2分布在空腔4内,冷水管3上下贯穿空腔4,带水的热风从进气口6进入空腔内,脱水管2把冷水管3内的冷气分布在脱水管2上,热风中的水与脱水管2和冷水管3接触,水冷凝在空腔4,脱水后的热风从出气口7排出就可以直接重复使用,热风热量不会浪费且可以直接重复利用。
所述的脱水管2内设有冷媒,脱水管2更好地把冷水管3内的冷气均布在脱水管2上。
所述的脱水管2横截面形状为“匚”字型,所述的脱水管2轴线在同一直线上,脱水管2多层分布,效果好,冷凝效果好。
所述的“匚”字型开口向下,增加热风与脱水管2的接触面积。
所述的脱水管2上端通过焊接固定在冷水管3上,便于脱水管2与冷水管3进行固定。
所述的空腔4底部设有冷媒管5,所述的脱水管2下端均与冷媒管5连通,便于脱水管2与冷媒管5连接在一起,便于冷媒的填充。
所述的冷媒管5一端封闭,所述的冷媒管5另一端贯穿装置本体1侧面,便于冷媒的填充。
所述的冷水管3上端和冷水管3下端在装置本体1外连通,便于冷水在冷水管3内循环,冷水流到装置本体1外变成常温,又可以到空腔4内进行冷凝。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在装置本体1内设空腔4,脱水管2分布在空腔4内,冷水管3上下贯穿空腔4,带水的热风从进气口6进入空腔内,脱水管2把冷水管3内的冷气分布在脱水管2上,热风中的水与脱水管2和冷水管3接触,水冷凝在空腔4,脱水后的热风从出气口7排出就可以直接重复使用,热风热量不会浪费且可以直接重复利用,脱水管2也有防止冷水管3内的水结冰的作用,热风由气泵带动,水由水泵带动。
工作过程:一、在冷水管3下端内通有常温水,带水的热风通过进气口6进入空腔4;二、脱水管2把冷气均不在脱水管2上,热风中的水与脱水管2表面以及冷水管3表面进行接触,水冷凝到空腔4内,实现热风脱水;三、脱水后的热风从出气口7排出直接使用,同时冷水管3的常温水变成冷水,流动到装置本体1与外界空气接触,冷水变成常温水,可以继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8)

1.一种脱水风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若干个脱水管(2)和冷水管(3),所述的装置本体(1)内设有空腔(4),所述的装置本体(1)底部设有与空腔(4)连通的进气口(6),所述的装置本体(1)上表面设有与空腔(4)连通的出气口(7),所述的脱水管(2)分布在空腔(4)内,所述的冷水管(3)上下贯穿空腔(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水风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水管(2)内设有冷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水风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水管(2)横截面形状为“匚”字型,所述的脱水管(2)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脱水风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匚”字型开口向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水风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水管(2)上端通过焊接固定在冷水管(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脱水风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4)底部设有冷媒管(5),所述的脱水管(2)下端均与冷媒管(5)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脱水风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媒管(5)一端封闭,所述的冷媒管(5)另一端贯穿装置本体(1)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水风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水管(3)上端和冷水管(3)下端在装置本体(1)外连通。
CN201922497845.7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脱水风干装置 Active CN211585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7845.7U CN211585951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脱水风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7845.7U CN211585951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脱水风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85951U true CN211585951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99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7845.7U Active CN211585951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脱水风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85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70928U (zh) 铸造件冷却通风装置
CN205635660U (zh) 一种冶金液态高温渣水淬处理系统
CN211585951U (zh) 一种脱水风干装置
ATE465380T1 (de) Vorrichtung zum wärmeaustausch zwischen flüssigkeiten, die zwei verschiedenen kreisläufen angehören
CN205505536U (zh) 一种化工生产多管喷淋冷却机
CN104152647B (zh) 一种气动搅拌液冷淬火装置
CN107619170B (zh) 一种造纸污泥的固化干燥处理方法
CN202928391U (zh) 闭式冷却塔
CN206121717U (zh) 一种节水型化工水冷却器
CN211471181U (zh) 一种污泥冷却装置
CN202446863U (zh) 一种脱水排气净油装置
CN207564804U (zh) 一种管材模具冷却装置
CN202605963U (zh) 一种工业尾气的处理系统
CN111905407A (zh) 一种高压流体萃取分离器
CN107638780B (zh) 设在多级冷风射流机上的膜干机
CN202442092U (zh) 一种冷凝水疏水装置
CN204134456U (zh) 搅拌站气路用冷干机
CN205313352U (zh) 流化床污泥干化设备
CN204799884U (zh) 一种改进砂处理设备
CN206861501U (zh) 锅炉的节水排污系统
CN204963609U (zh) 一种多效石墨换热器
CN210525888U (zh) 一种大吨位四柱液压机
CN203336988U (zh) 余热回收装置
CN211261692U (zh) 一种热风交换装置
CN219199142U (zh) 一种制氢装置富裕蒸汽回收再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