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84938U - 多叶准直器及放射治疗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叶准直器及放射治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84938U
CN211584938U CN201921922945.3U CN201921922945U CN211584938U CN 211584938 U CN211584938 U CN 211584938U CN 201921922945 U CN201921922945 U CN 201921922945U CN 211584938 U CN211584938 U CN 211584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leaf
box
driving part
collim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229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盟蒙
于飞
肖浩昱
张文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yi Innovation Factory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ur Unite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yitonghu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ur Unite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yitonghu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ur United Corp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yitonghu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229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84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84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84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叶准直器及放射治疗设备。该多叶准直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准直组件,两个准直组件之间可相对移动,至少一个准直组件包括:叶片组件,叶片组件包括叶片箱体和可移动地设置在叶片箱体中的多个叶片;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与叶片箱体连接,并驱动叶片箱体移动;第一检测部,第一检测部包括第一检测结构和第二检测结构,第一检测结构与第一驱动部连接,并检测第一驱动部的第一转动信息,以根据第一转动信息确定叶片箱体的第一箱体位置信息,第二检测结构与叶片箱体连接,并检测叶片箱体的第一线性移动信息,以根据第一线性移动信息确定叶片箱体的第二箱体位置信息。该多叶准直器使用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多叶准直器及放射治疗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叶准直器及放射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放射治疗设备常用于肿瘤等的治疗。以采用伽玛刀的放射治疗设备为例,其是根据立体几何定向原理,将体内的正常组织或病变组织选择性地确定为靶点,使用钴-60或其他放射材料产生的伽马射线进行一次性大剂量的聚焦,以照射靶点,使得照射部位产生局灶性的坏死或功能改变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现有的放射治疗设备在工作时,需要形成射野。通常情况下,放射治疗设备中采用多叶准直器(MLC,Multi-Leaf Collimator)来产生适形辐射野。多叶准直器一般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叶片箱体,每个叶片箱体上均设置有一叶片组。每个叶片箱体中的叶片可以相对箱体移动,这样两个叶片箱体上设置的叶片可以围成与肿瘤靶区的形状适应的形状(即射野)。
为了确保围成的射野形状能够满足需求,从而保证可以准确照射靶区而不伤害健康区域,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需要对叶片箱体的位置进行检测,以方便调整叶片箱体到治疗需要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对叶片箱体位置检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叶片箱体位置的准确性以及后续的治疗可靠性和治疗效果。而现有技术中仅采用十分简单的手段对叶片箱体的位置进行检测,使得可靠性不足,容易由于检测不准确而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叶准直器及放射治疗设备,以解决前述的部分或全部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叶准直器,多叶准直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准直组件,两个准直组件之间可相对移动,至少一个准直组件包括:叶片组件,叶片组件包括叶片箱体和可移动地设置在叶片箱体中的多个叶片;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与叶片箱体连接,并驱动叶片箱体移动;第一检测部,第一检测部包括第一检测结构和第二检测结构,第一检测结构与第一驱动部连接,并检测第一驱动部的第一转动信息,以根据第一转动信息确定叶片箱体的第一箱体位置信息,第二检测结构与叶片箱体连接,并检测叶片箱体的第一线性移动信息,以根据第一线性移动信息确定叶片箱体的第二箱体位置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放射治疗设备,包括上述的多叶准直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多叶准直器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准直组件可以相对移动,以便能够通过调整两个准直组件的位置,使通过多叶准直器形成的射野与靶区相适应。由于准直组件的叶片箱体和叶片用于形成射野,因此调整准直组件的位置可以理解为调整叶片箱体以及其上的叶片的位置。通过第一驱动部驱动叶片箱体移动,可以调整叶片箱体的位置。为了保证位置调整的准确性,进而保证形成的射野能够满足需求,采用第一检测部检测叶片箱体的位置,而由于第一检测部包括第一检测结构和第二检测结构,使得可以对叶片箱体的位置进行双重检测,以防止第一检测结构和第二检测结构中的一个失效时,造成位置检测不准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多叶准直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多叶准直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多叶准直器的叶片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多叶准直器的第一驱动部与第二检测结构配合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多叶准直器的叶片与第二驱动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多叶准直器的叶片与第四检测结构配合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多叶准直器的第一控制板、第二控制板和柔性电路板配合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多叶准直器的十字叉丝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实现。
如图1-图8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叶准直器,多叶准直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准直组件,两个准直组件之间可相对移动,至少一个准直组件包括叶片组件、第一驱动部20和第一检测部30。叶片组件包括叶片箱体10和可移动地设置在叶片箱体10中的多个叶片60。第一驱动部20与叶片箱体10连接,并驱动叶片箱体10移动。第一检测部30包括第一检测结构31和第二检测结构32,第一检测结构31与第一驱动部20连接,并检测第一驱动部20的第一转动信息,以根据第一转动信息确定叶片箱体10的第一箱体位置信息,第二检测结构32与叶片箱体10连接,并检测叶片箱体10的第一线性移动信息,以根据第一线性移动信息确定叶片箱体10的第二箱体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多叶准直器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准直组件可以相对移动,以便能够通过调整两个准直组件的位置,使通过多叶准直器形成的射野与靶区相适应。由于准直组件的叶片箱体10和叶片60用于形成射野,因此调整准直组件的位置可以理解为调整叶片箱体10以及其上的叶片60的位置。通过第一驱动部20驱动叶片箱体10移动,可以调整叶片箱体10的位置。为了保证位置调整的准确性,进而保证形成的射野能够满足需求,采用第一检测部30检测叶片箱体10的位置,而由于第一检测部30包括第一检测结构31和第二检测结构32,使得可以对叶片箱体10的位置进行双重检测,以防止第一检测结构31和第二检测结构32中的一个失效时,造成位置检测不准的问题。
此外,第一检测结构31检测第一驱动部20的第一转动信息,并根据第一转动信息确定叶片箱体10第一箱体位置信息,而第二检测结构32是直接检测叶片箱体10的第一线性移动信息,并根据第一线性移动信息确定第二箱体位置信息,由于两个检测结构采用了不同检测机制,提升了可靠性和准确性,而且直接检测第一线性移动信息可以避免由于传动结构误差导致的检测误差,有助于提升检测精度,检测效果更好,可以确保调节精度。
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叶准直器还包括承载底座40,叶片箱体10设置在承载底座40上,并可相对承载底座40移动。准直组件还包括箱体保护件,箱体保护件设置在叶片箱体10或承载底座40上,并限定叶片箱体10相对于承载底座40进行运动移动的极限位置。这样可以防止叶片箱体10在运动移动过程中与其他结构碰撞或者两个叶片箱体10之间相互碰撞,以避免损伤。
箱体保护件可以是任何适当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保护功能即可。例如,箱体保护件包括微动开关,微动开关设置在承载底座40或叶片箱体10上,并与第一驱动部20连接,在微动开关被触发时控制第一驱动部20停止转动。如,第一驱动部20包括制动器24,在微动开关被触发时,制动器24启动,以阻止第一驱动部20继续转动,从而使叶片箱体10停止移动。
可选地,为了提升运行的稳定性,避免叶片箱体10在移动过程中卡死,叶片箱体10上设置滑块,其通过滑块与设置在承载底座40上的直线导轨25配合,这样可以使叶片箱体10移动时沿直线导轨25移动,从而利用直线导轨25进行导向。
可选地,在承载底座40上设置有透光孔41,以供射线穿过,两个准直组件的叶片箱体10相对设置,且位于透光孔41的两侧,并可以沿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往复移动,以使最终形成的可透光区域与需要的形状适应。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准直组件的结构相同,区别在于其中零件的安装位置或设置方向等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因此仅以一个准直组件为例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准直组件中的叶片箱体10的结构和材质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例如,如图3所示,叶片箱体10包括设置有安装空间的矩形框,用于安装叶片60。安装空间的形状可以适应设置,如为梯形、矩形、圆形等。矩形框的两侧还设置有安装耳板,用于与其他固定物连接。又例如,叶片箱体10包括设置有安装空间的正六边形框等。
如图1和2所示,叶片箱体10与第一驱动部20连接,并在其驱动下而往复移动。其中,第一驱动部20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其与叶片箱体10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适当选择。
例如,第一驱动部20与叶片箱体10一一对应地设置,每个第一驱动部20用于驱动对应的叶片箱体10移动。这种驱动方式可以保证为叶片箱体10提供足够的驱动力,使其移动,而且第一驱动部20的功率选择等的灵活性也更高。叶片箱体10位置调整的灵活性也更好。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一个第一驱动部20分别与两个叶片箱体10连接的方式实现对两个叶片箱体10位置的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20包括第一旋转驱动件21、箱体丝杆22和箱体丝母23。第一旋转驱动件21与箱体丝杆22连接,并带动其转动。箱体丝母23固定在叶片箱体10上,且套设在箱体丝杆22上。当箱体丝杆22转动时推动箱体丝母23沿箱体丝杆22的轴向移动,从而带动与其连接的叶片箱体10移动。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20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第一旋转驱动件21可以是电机、液压马达等结构。为了减小体积提升结构的紧凑性,第一旋转驱动件21为电机,其通过减速器与箱体丝杆22连接。
可选地,第一检测结构31包括与第一驱动部20连接的编码器,编码器检测第一驱动部20的第一转动信息,以根据第一转动信息确定第一箱体位置信息,和/或,第二检测结构32包括直线位置传感器,直线位移传感器与叶片箱体10连接,并根据检测的叶片箱体10的第一线性移动信息确定第二箱体位置信息。
该编码器可以与第一驱动部20中的第一旋转驱动件21连接,并检测第一旋转驱动件21的第一转动信息,根据第一转动信息和传动比就可以计算出叶片箱体10移动的距离,进而确定叶片箱体10的第一箱体位置信息。其中,箱体丝杆22和箱体丝母23确定后,传动比就可以确定。
如图2和图4所示,直线位移传感器包括固定件321和移动件322,固定件321固定设置在任何适当的固定物上,移动件322一端与固定件321接触,另一端与叶片箱体10(或者是箱体丝母23)连接。在叶片箱体10移动时,移动件322随之移动,使得其与固定件321的接触位置变化,导致直线位移传感器输出的电阻值变化,以此可以确定叶片箱体10的第二箱体位置信息。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测结构32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如电容等。使电容的其中一个极板固定,另一极板随叶片箱体10移动,从而改变两个极板之间的距离,以改变电容值。这样根据电容值就可以确定叶片箱体10的第二箱体位置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直线位移传感器的分辨率大于或等于0.01mm,或者,直线位移传感器的线性精度小于或等于0.05%。这样可以实现高精度检测,以提升检测的准确性,进而提升对叶片箱体10位置调节的准确性。
如图5和图6所示,准直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部70,第二驱动部70与叶片60连接,并驱动叶片60移动。通过第二驱动部70可以调整叶片60的位置,从而通过多个叶片60围成需要的形状。
优选地,第二驱动部70与叶片60一一对应,这样通过针对每个叶片60设置对应的第二驱动部70对其进行驱动,实现了每个叶片60的独立调整,可以方便简单地控制每个叶片60移动的距离,以提升调整的便捷性和控制精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第二驱动部70,而采用手动的方式调整叶片60,或者,采用一个第二驱动部70配合多个顶出件,实现对每个叶片60的伸出量进行调节的目的。
如图5所示,叶片60上设置有阶梯孔61,该阶梯孔61用于与第二驱动部70配合,从而使其可以驱动叶片60移动。具体地,阶梯孔61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两者相互连通,且大径段与小径段之间以阶梯端面分割。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70包括转动结构和传动结构71。其中,转动结构相对叶片60可转动地设置在叶片60上。传动结构71与转动结构连接,并在转动结构的驱动下,推动叶片60移动。这种方式对叶片60的驱动简单可靠,且效率高,有助于提高效能。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转动结构包括第二旋转驱动件721和叶片丝杆722。第二旋转驱动件721与叶片丝杆722插销连接,并可驱动叶片丝杆722转动。叶片丝杆722穿入叶片60内,并与传动结构71连接,叶片丝杆722可相对第二旋转驱动件721沿叶片丝杆722的轴向移动。
由于叶片丝杆722相对第二旋转驱动件721是可沿轴向移动的,因此使得这种插销连接方式是非精确连接,从而能够在叶片60移动故障时保护叶片丝杆722,以提升安全性。同时,由于叶片丝杆722能够随第二旋转驱动件721转动,因而可以推动配合的传动结构71移动,以带动叶片60移动。
第二旋转驱动件721可以为电机液压马达等结构。以电机为例,其通过减速器与叶片丝杆722连接,叶片丝杆722穿入叶片60的阶梯孔71内,且叶片丝杆722通过轴承724支撑在叶片60上。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增强对叶片丝杆722和配合的传动结构71的安全性。转动结构还包括弹性保护件723,弹性保护件723套设在叶片丝杆722上,且位于第二旋转驱动件721的端面与叶片60之间。
例如,弹性保护件723可以是弹簧或者其他柔性材料制作的结构,以通过其形变吸收冲力。以弹簧为例,弹簧一端抵接在第二旋转驱动件721上,另一端抵接在轴承724上。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结构71包括设置在叶片丝杆722上的叶片丝母,叶片丝母的外周设置有止挡凸起711,叶片丝母设置在阶梯孔61内,且止挡凸起711位于大径段内。这样当叶片丝母被叶片丝杆722推动而移动时,由于止挡凸起711与阶梯孔61的阶梯端面或者大径段的底面的接触,使得叶片60随之一起移动,实现了简单、高效地调整叶片60位置的目的。
可选地,准直组件还包括第二检测部,第二检测部包括第三检测结构81和第四检测结构82,第三检测结构81检测第二驱动部70的第二转动信息,并根据第二转动信息确定叶片60的第一叶片位置信息;第四检测结构82与叶片60连接,并根据检测的叶片60的第二线性移动信息,确定叶片60的第二叶片位置信息。
第二检测部用于检测叶片60的位置,以便使叶片60的伸出量满足需求,从而通过多个叶片围成需要的形状。通过设置两个检测结构,使得叶片60的位置采样和运动移动控制可以满足控制单一故障时的安全性要求,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并提升可靠性,满足了单一故障时的安全性要求。
可选地,第三检测结构81包括与第二驱动部70连接的编码器,编码器检测第二驱动部70的第二转动信息,以根据第二转动信息确定第一叶片位置信息。和/或,第四检测结构82包括与叶片60连接的压触薄膜线性传感器,压触薄膜线性传感器检测叶片60的第二线性移动信息,以根据第二线性移动信息确定叶片60的第二叶片位置信息。
第三检测结构81中的编码器可以与第二旋转驱动件721连接,以检测其第二转动信息,从而根据第二转动信息和传动比计算出叶片60的第一叶片位置信息。其中,传动比可以根据传动结构的具体结构确定。
第四检测结构82可以是包括120路独立直线位移传感器的结构。每个直线位移传感器可以对应一个叶片60,以独立的对其位置信息进行检测。
例如,第四检测结构82中包括的直线位移传感器为与叶片60连接的压触薄膜线性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结构小、重量轻且具有良好的检测精度,可以适用在安装空间较小的叶片60处,以对其位置进行检测。
其中,如图6所示,压触薄膜线性传感器包括压触薄膜821和球形弹性触头822。压触薄膜821设置在位于叶片60上方的盖板(图中未示出)上,在盖板上,压触薄膜821与叶片60一一对应地设置,且沿延伸方向与叶片60移动方向一致。球形弹性触头822固定设置在叶片60上,且位于盖板下方,并可随叶片60移动,球形弹性触头822的球形触头端与压触薄膜821接触。
当叶片60移动过程中,带动其上的球形弹性触头822在压触薄膜821上移动,从而使球形弹性触头822在压触薄膜821上的位置变化,进而改变输出的电阻值,通过电阻值就可以确定叶片60的实时位置(即第二叶片位置信息)。
可选地,多叶准直器还包括十字叉丝,十字叉丝包括叉丝支架941和叉丝薄膜942。
叉丝支架941与叶片箱体10连接,叉丝支架941上设置有薄膜安装孔。叉丝薄膜942设置在叉丝支架941上并覆盖薄膜安装孔,且叉丝薄膜942上设置有设定图形的遮光覆层943。
十字叉丝用于使光野灯能在ISO附近产生一个十字叉丝投影。其包括带有图案的薄膜,即叉丝薄膜942。薄膜位置约500cm(即SSD500CM),十字图案(即遮光覆层943投影线宽为2倍印刷线宽。叉丝支架941用于支撑叉丝薄膜942,其重复安装精度约+/-0.1mm,以长期保证安装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多叶准直器还包括控制部,控制部包括第一控制板组91和第二控制板组92。第一控制板组91和第二控制板组92用于与其他电气元件连接,并根据这些电气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控制。
其中,第一控制板组9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控制板,第一控制板设置在叶片箱体10上,并随叶片箱体10移动。第二控制板组9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控制板,第二控制板设置在叶片箱体10之外的固定物(如承载底座40)上,第一控制板与第二控制板之间通过柔性电路板93连接。
这样既可以实现第一控制板组91和第二控制板组92之间的连接,又不会影响叶片箱体10等的正常移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板与固定物通过铰链机构连接,且第二控制板可相对固定物翻转;和/或,第二控制板为层叠结构的PCB电路板。这样第二控制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外翻或不外翻,提升便捷性。且使用层叠结构的PCB电路板效果更好。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放射治疗设备,其包括上述的多叶准直器。该放射治疗设置的多叶准直器对叶片60和叶片箱体10的位置检测准确,从而使得围成的区域形状更加准确,有助于提升治疗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当然,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一技术方案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表述“第一”、“第二”、“所述第一”或“所述第二”可修饰各种部件而与顺序和/或重要性无关,但是这些表述不限制相应部件。以上表述仅用于将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分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放射治疗设备和第二用户放射治疗设备表示不同的用户放射治疗设备,虽然两者均是用户放射治疗设备。例如,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第一元件可称作第二元件,类似地,第二元件可称作第一元件。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多叶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叶准直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准直组件,两个所述准直组件之间可相对移动,至少一个所述准直组件包括:
叶片组件,所述叶片组件包括叶片箱体(10)和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叶片箱体(10)中的多个叶片(60);
第一驱动部(20),所述第一驱动部(20)与所述叶片箱体(10)连接,并驱动所述叶片箱体(10)移动;
第一检测部(30),所述第一检测部(30)包括第一检测结构(31)和第二检测结构(32),所述第一检测结构(31)与所述第一驱动部(20)连接,并检测所述第一驱动部(20)的第一转动信息,以根据所述第一转动信息确定所述叶片箱体(10)的第一箱体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检测结构(32)与所述叶片箱体(10)连接,并检测所述叶片箱体(10)的第一线性移动信息,以根据所述第一线性移动信息确定所述叶片箱体(10)的第二箱体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叶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叶准直器还包括承载底座(40),所述叶片箱体(10)设置在所述承载底座(40)上,并可相对所述承载底座(40)移动,所述准直组件还包括箱体保护件,所述箱体保护件设置在所述叶片箱体(10)或所述承载底座(40)上,并限定所述叶片箱体(10)相对于所述承载底座(40)进行移动的极限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叶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保护件包括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承载底座(40)或所述叶片箱体(10)上,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20)连接,在所述微动开关被触发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20)停止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叶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结构(31)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部(20)连接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检测所述第一驱动部(20)的第一转动信息,以根据所述第一转动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箱体位置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检测结构(32)包括直线位移传感器,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与所述叶片箱体(10)连接,并根据检测的所述叶片箱体(10)的第一线性移动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箱体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叶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的分辨率大于或等于0.01mm,或者,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的线性精度小于或等于0.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叶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组件还包括:
第二驱动部(70),所述第二驱动部(70)与所述叶片(60)连接,并驱动所述叶片(60)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叶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70)包括:
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相对所述叶片(6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叶片(60)上;
传动结构(71),所述传动结构(71)与所述转动结构连接,并在所述转动结构的驱动下,推动所述叶片(60)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叶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包括第二旋转驱动件(721)和叶片丝杆(722);
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721)与所述叶片丝杆(722)插销连接,并可驱动所述叶片丝杆(722)转动;
所述叶片丝杆(722)穿入所述叶片(60)内,并与所述传动结构(71)连接,所述叶片丝杆(722)可相对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721)沿所述叶片丝杆(722)的轴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叶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还包括弹性保护件(723),所述弹性保护件(723)套设在所述叶片丝杆(722)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721)的端面与所述叶片(6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多叶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71)包括设置在所述叶片丝杆(722)上的叶片丝母,所述叶片丝母的外周设置有止挡凸起(711),所述叶片(60)上设置有供所述叶片丝杆(722)穿入的阶梯孔(61),所述阶梯孔(61)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叶片丝母设置在所述阶梯孔(61)内,且所述止挡凸起(711)位于所述大径段内。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叶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组件还包括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二检测部包括:
第三检测结构(81),所述第三检测结构(81)检测所述第二驱动部(70)的第二转动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转动信息确定所述叶片(60)的第一叶片位置信息;
第四检测结构(82),所述第四检测结构(82)与所述叶片(60)连接,并根据检测的所述叶片(60)的第二线性移动信息,确定所述叶片(60)的第二叶片位置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叶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检测结构(81)包括与所述第二驱动部(70)连接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检测所述第二驱动部(70)的第二转动信息,以根据所述第二转动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叶片位置信息,和/或,所述第四检测结构(82)包括与所述叶片(60)连接的压触薄膜线性传感器,所述压触薄膜线性传感器检测所述叶片(60)的第二线性移动信息,以根据所述第二线性移动信息确定所述叶片(60)的第二叶片位置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叶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触薄膜线性传感器包括:
压触薄膜(821),所述压触薄膜(821)设置在位于所述叶片(60)上方的盖板上,在所述盖板上,所述压触薄膜(821)与所述叶片(60)一一对应地设置,且沿延伸方向与所述叶片(60)移动方向一致;
球形弹性触头(822),所述球形弹性触头(822)固定设置在所述叶片(60)上,且位于所述盖板下方,并可随所述叶片(60)移动,所述球形弹性触头(822)的球形触头端与所述压触薄膜(821)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叶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叶准直器还包括十字叉丝,所述十字叉丝包括:
叉丝支架(941),所述叉丝支架(941)与所述叶片箱体(10)连接,所述叉丝支架(941)上设置有薄膜安装孔;
叉丝薄膜(942),所述叉丝薄膜(942)设置在所述叉丝支架(941)上并覆盖所述薄膜安装孔,且所述叉丝薄膜(942)上设置有设定图形的遮光覆层(943)。
15.一种放射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叶准直器。
CN201921922945.3U 2019-11-08 2019-11-08 多叶准直器及放射治疗设备 Active CN211584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22945.3U CN211584938U (zh) 2019-11-08 2019-11-08 多叶准直器及放射治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22945.3U CN211584938U (zh) 2019-11-08 2019-11-08 多叶准直器及放射治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84938U true CN211584938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87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22945.3U Active CN211584938U (zh) 2019-11-08 2019-11-08 多叶准直器及放射治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84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44227B (zh) 放射线治疗装置
CN103377743B (zh) 放射治疗设备和用于其的多叶准直器
US7596209B2 (en) Multi-leaf collimator
US20090074148A1 (en) Collimator for Defining a Beam of High-Energy Rays
WO199701401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radiation dose distribution
KR20090046861A (ko) 방사선 요법 치료 시스템의 교정 방법 및 장치
RU2611748C2 (ru) Мобильный рентгеновский аппарат
CN107769483B (zh) 一种直线电机的双传感反馈和传动系统
CN110538387B (zh) 一种多叶准直器及放疗设备
EP2500909A1 (en) Position sensor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multi-leaf collimator
CN211584938U (zh) 多叶准直器及放射治疗设备
WO2014147046A1 (en) Contour collimator for radiotherapy
CN106182002A (zh) 机械臂关节的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CN105559812A (zh) 乳腺x射线系统及其准直器
CN110290831B (zh) 一种多叶准直器及放射治疗装置
CN206355455U (zh) 一种多叶准直器叶片位置反馈装置
US20100057061A1 (en) Radiotherapeutic apparatus
US20110148339A1 (en) Homing and Establishing Reference Frames for Motion Axes in Radiation Systems
CN110934610A (zh) 限束器及x射线发生装置
CN103462624B (zh) 一种x射线机限束器叶片驱动装置及x射线机限束器
CN116325024A (zh) 放射治疗系统中的磁阻线性定位检测
CN215537872U (zh) 一种高精度的多叶准直器叶片位置反馈机构
CN116325025A (zh) 放射处理系统中的磁阻旋转位置检测
JP2009233279A (ja) 放射線治療装置、及びコリメータ装置
CN108742666B (zh) 一种骨科放射放大率的测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710018 Room 10301, Unit 1, Unit 3, Floor 1, Building 28, Pioneer International City Business Center, 66 Fengcheng 12 Road, X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n Dayi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Dayi Innovation Factory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18 Room 10301, Unit 1, Unit 3, Floor 1, Building 28, Pioneer International City Business Center, 66 Fengcheng 12 Road, X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n Dayi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ayitonghu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