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83009U - 一种洗碗机加热盘的装配固定结构及洗碗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洗碗机加热盘的装配固定结构及洗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83009U
CN211583009U CN201921463961.0U CN201921463961U CN211583009U CN 211583009 U CN211583009 U CN 211583009U CN 201921463961 U CN201921463961 U CN 201921463961U CN 211583009 U CN211583009 U CN 211583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heating
heating plate
fitting
wa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6396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奎
杨林
徐伟
郝素
吴奕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Dishwashe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Dishwashe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Dishwashe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Dishwash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6396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83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83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830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洗碗机加热盘的装配固定结构及洗碗机,装配固定结构包括:加热盘,其套设在洗碗机电机壳外侧;装配固定环,其通过旋转卡合固定到电机壳上,用于实现所述加热盘的内侧与电机壳的固定。通过设置加热盘套设在洗碗机电机壳外侧,使得加热部件可以设置在加热盘的下端面,使得加热部件与洗涤水隔离,不用再设置加热部件的防水,有利于结构的简化;并且加热盘作为洗涤水路的组成部分,洗涤水从加热盘上端面流过,避免了对于水流的阻挡作用,也防止了水流对于加热盘的冲击,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并且增加装配后的牢固性;设置装配固定环,通过旋转卡合固定到电机壳上,实现所述加热盘的内侧与电机壳的固定,可方便的实现装配和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洗碗机加热盘的装配固定结构及洗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碗机加热盘的装配固定结构以及洗碗机。
背景技术
洗碗机是自动清洗碗、筷、盘、碟、刀、叉等餐具的设备,按结构可分为箱式和传送式两大类,往往用于家庭、餐厅、宾馆、机关单位食堂等,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增进清洁卫生。
目前市面上生产销售的洗碗机,加热器整体体积较大,且位于洗涤腔内或加热腔内,且洗涤泵和电机的结构体积庞大,占据了较大的工作空间;为了节省空间,出现了将加热功能集成在洗涤泵内的技术方案,但结果往往会破坏原有的流道结构,从而造成额外的水力损失。并且由于加热器需要接电,因而需要将加热器的接线端伸出加热腔,加热管伸出时需要设置加热管与加热腔壁之间的密封,避免洗涤水的泄露;加热器的固定一般设置在接线端,固定在加热腔壁的外侧,并且加热器位于加热腔内,洗涤水的水流冲击加热管,导致加热管固定的松动,进而进行加热管与加热腔壁之间的密封。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洗碗机的加热盘的装配固定结构,装配操作简单,有利于增加装配后的牢固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洗碗机加热盘的装配固定结构,包括:
加热盘,其套设在洗碗机电机壳外侧,用于为洗涤水加热;
装配固定环,其通过旋转卡合固定到电机壳上,用于实现所述加热盘的内侧与电机壳的固定。
进一步的,在所述电机壳上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外筒体,所述装配固定环套装在所述外筒体的外侧,在所述外筒体与装配固定环之间设有可旋转卡合的第一周向卡合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周向卡合结构包括在所述外筒体的周向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外挡板、在所述装配固定环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第一内挡板,在所述装配固定环卡合固定后,所述第一内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外挡板的上方。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外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内挡板在周向的尺寸,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内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外挡板在周向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上设有的第一外挡板的数量与所述装配固定环上设有的第一内挡板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固定环通过旋转卡合固定在所述外筒体上,所述第一内挡板在轴向的尺寸在所述装配固定环旋转卡合的方向上逐渐增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挡板的上端面与所述装配固定环的上端面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挡板的下端面在所述装配固定环旋转卡合的方向上向下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外挡板上设有定位凸,在所述第一内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相匹配的定位槽,在所述装配固定环旋转到位后,所述定位凸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外筒体上设有沿所述第一外挡板的一端向上延伸设置的挡止筋,在所述装配固定环旋转到位后,所述挡止筋挡止在所述第一内挡板旋转安装的方向的前侧。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固定结构还包括开设在洗碗机内胆的底壁上的装配孔,所述加热盘的外侧固定在所述装配孔处。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所述加热盘与装配孔固定的装配托架,所述装配托架旋转卡合固定在所述装配孔处,在所述装配托架与装配孔处设有第二周向卡合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周向卡合结构包括在所述装配孔处的底壁上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固定爪、在所述装配托架上设有向外延伸设置的第二外挡筋,所述第二外挡筋与所述固定爪相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爪具有向下延伸的支撑部以及沿所述支撑部的下端向内折弯延伸的挡爪部,所述第二外挡筋位于所述挡爪部的上方。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外挡筋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固定爪在周向的尺寸,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爪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外挡筋在周向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盘具有环形的加热本体、沿所述加热本体的内侧向下再向内折弯延伸的内弯部、沿所述加热本体的外侧向下再向外折弯延伸的外弯部,所述内弯部、加热本体以及外弯部围绕形成凹腔,所述加热部件位于所述凹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盘的内弯部密封固定在所述电机壳上,在所述内弯部与电机壳之间设有环形的第一密封垫。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壳具有环形的上端部,所述内弯部具有沿所述加热本体内侧向下延伸设置的内延部、沿所述内延部的下端向内折弯延伸的内装沿,所述内装沿位于所述上端部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垫具有环槽形的密封本体,所述密封本体具有径向的敞口,所述内装沿位于所述密封本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本体具有位于所述内装沿上方的密封上侧部、位于所述内装沿下方的密封下侧部、连接所述密封上侧部和密封下侧部的连接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密封上侧部设有至少一根向上凸起的第一环形密封筋。
进一步的,在所述密封下侧部设有至少一根向下凸起的第二环形密封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垫还具有沿所述密封上侧部的外侧向外且向上沿的密封延伸部,所述密封延伸部位于所述内延部与电机壳之间。
基于上述的洗碗机加热盘的装配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固定结构的洗碗机,装配操作简单,有利于增加装配后的牢固性。
一种洗碗机,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内胆以及设置在所述内胆的底壁上的加热盘,所述加热盘通过上述的装配固定结构装配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设置加热盘套设在洗碗机电机壳外侧,使得加热部件可以设置在加热盘的下端面,使得加热部件与洗涤水隔离,不用再设置加热部件的防水,有利于结构的简化;并且加热盘作为洗涤水路的组成部分,洗涤水从加热盘上端面流过,避免了对于水流的阻挡作用,也防止了水流对于加热盘的冲击,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并且增加装配后的牢固性;设置装配固定环,通过旋转卡合固定到电机壳上,实现所述加热盘的内侧与电机壳的固定,可方便的实现装配和拆卸,有利于提高操作效率;并且在装配过程中,加热盘向上移动到位后,不再动作,有利于加热盘的定位。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洗碗机加热盘的装配固定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装配后剖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加热盘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加热盘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电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装配固定环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装配托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第一密封垫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截面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装配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加热盘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中底座处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中隔离过滤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以靠近内筒轴线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洗碗机加热盘的装配固定结构,洗碗机加热盘的装配固定结构包括加热盘30和装配固定环60,加热盘30套设在洗碗机电机壳11外侧,装配固定环60通过旋转卡合固定到电机壳11上,用于实现加热盘30的内侧与电机壳11的固定。通过设置加热盘30套设在洗碗机电机壳11外侧,使得加热部件34可以设置在加热盘30的下端面,使得加热部件34与洗涤水隔离,不用再设置加热部件的防水,有利于结构的简化;并且加热盘30作为洗涤水路的组成部分,洗涤水从加热盘30上端面流过,避免了对于水流的阻挡作用,也防止了水流对于加热盘的冲击,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并且增加装配后的牢固性;设置装配固定环60,通过旋转卡合固定到电机壳11上,实现加热盘30的内侧与电机壳11的固定,可方便的实现装配和拆卸,有利于提高操作效率;并且在装配过程中,加热盘30向上移动到位后,不再动作,有利于加热盘30的定位。
参见图1、图5、图13-图16所示,说明装配固定环60与电机壳11之间的装配固定结构,在电机壳11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外筒体112,装配固定环60套装在外筒体112的外侧;在外筒体112与装配固定环60之间设有可旋转卡合的第一周向卡合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周向卡合结构为在外筒体112的周向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外挡筋113、在装配固定环60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第一内挡筋61;在装配固定环60卡合固定后,第一内挡筋61位于第一外挡筋113的上方;使得装配固定环60固定在电机壳11上,并将加热盘30的内侧挤压在装配固定环60与上端部111之间。优选的,外筒体112上设有的第一外挡筋113的数量与装配固定环60上设有的第一内挡筋61的数量相同。
为了实现第一外挡筋113和第一内挡筋61的卡合相配,需要装配固定环60套装到外筒体112上,并使得第一内挡筋61位于第一外挡筋113的上侧;需要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外挡筋113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内挡筋61在周向的尺寸,相邻的两个第一内挡筋6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外挡筋113在周向的尺寸,也就是装配固定环60套装到外筒体112后向上移动,第一内挡筋61可以从相邻的两个第一外挡筋113之间穿过;相邻的两个第一内挡筋61之间的间隙也能避让第一外挡筋113,或者说第一外挡筋113能从相邻的两个第一内挡筋61之间相对向下移动;之后旋转装配固定环60,使得第一内挡筋61位于第一外挡筋113的上侧,完成对于加热盘30的内侧与电机壳11之间的固定。
参见图5-图6所示,为了便于表述说明加热盘30的结构,加热盘30具有外低内高设置的加热本体31、沿加热本体31的内侧向下再向内折弯延伸的内弯部32、沿加热本体31的外侧向下再向外折弯延伸的外弯部33,其中,内弯部32、加热本体31以及外弯部33围绕形成凹腔400,加热部件34位于凹腔400内;通过形成凹腔400,形成加热部件34的设置空间;例如加热盘30内侧或外侧的连接处渗水时,渗漏的水滴不会沿内弯部32或外弯部33向上流到凹腔400内,有利于保护加热部件34的安全性。优选设置,加热盘30采用金属材质,加热部件34采用贴附到加热本体31下端面的加热膜,有利于热量的传递。对于加热本体31在径向上的倾斜角度,加热本体31的倾斜过大,使得水流流经加热盘30时的爬坡速度过慢,使得洗涤效率降低;但加热本体31倾斜角度过小也不能起到提高加热效率的作用;优选设置,加热本体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10°,更优选的,加热本体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6°
对于内弯部32与电机壳11之间的固定,为了上端部111的外侧与加热本体31的内侧平齐设置,设置内弯部32具有沿加热本体31内侧向下延伸设置的内延部321、沿内延部321的下端向内折弯延伸的内装沿322,其中,内装沿322位于上端部111的下方;加热盘30从下向上安装,将内装沿322压紧在上端部111的下方。优选的,内装沿322水平设置,有利于内弯部32的冲压成型,并且有利于内装沿322在装配固定后受到竖向的压紧力,有利于固定后的牢固性。
电机壳11具有环形的上端部111,内装沿322位于上端部111与装配固定环60之间;内装沿322与上端部111之间的密封固定,主要依靠内装沿322与上端部111之间的压紧力;装配固定环60通过旋转卡合固定在外筒体112上,第一内挡筋61在轴向的尺寸在装配固定环60的旋转卡合的方向上逐渐增加;具体的,第一内挡筋61的上端面与装配固定环60的上端面平齐,第一内挡筋61的下端面在装配固定环60旋转卡合的方向上向下倾斜设置。在在装配固定环60的旋转过程中,装配固定环60逐渐向上挤压内装沿322,增加内装沿322与上端部111之间的压力,有利于增加密封性。
对于装配固定环60的装配到位以及避免松动,在第一外挡筋113上设有定位凸114,在第一内挡筋61上开设有与定位凸114相匹配的定位槽62,在装配固定环60旋转到位后,定位凸114位于定位槽62内,避免装配固定环60的装配到位后的松动,同时防止了装配固定环60旋转安装到位后的继续旋转,造成第一外挡筋113和第一内挡筋61的损坏。在外筒体112上设有沿第一外挡板113的一端向上延伸设置的挡止筋115,在装配固定环60旋转到位后,挡止筋115挡止在第一内挡板61旋转安装方向的前侧,用于挡止第一内挡板61在安装方向的继续移动,保证了对于装配固定环60旋转到位的挡止。优选的,定位凸114设置在第一内挡板61旋转安装方向的后部,在第一内挡板61与第一外挡筋113开始配合时,第一内挡板61旋转安装方向的前部与第一外挡筋113配合接触,之后通过旋转装配固定环60,第一内挡板61与第一外挡筋113配合接触的部位增加,到最后将要安装到位时,定位凸114才旋转到与第一外挡筋113接触;有利于装配固定环60的旋转卡合装配,减少定位凸114对于旋转安装的影响。
参见图2-图4所示,加热盘30的内侧密封固定在电机壳11上,加热盘30的外侧密封固定在内胆的底壁90上,在底壁90上开设有与加热盘30的外侧相匹配的装配孔91,外弯部33与装配孔91密封固定;电机壳11具有环形的上端部111,上端部111的外侧与加热本体31的内侧平齐设置,有利于沿径向向内的水流从加热本体31顺利的流到上端部111上;优选设置上端部111为外低内高设置或者水平设置,保持水流在径向回流方向上继续爬坡,或水平向内流动;优选的,上端部1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加热本体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有利于水流到达上端部111后沿径向向内的回流。加热盘30、电机壳11的上端部111为底壁90的组成部分。
参见图4和图11所示,对于外弯部33与装配孔91的固定,外弯部33具有沿加热本体31外侧向下延伸设置的外延部331、沿外延部331的下端向外折弯延伸的外装沿332,加热本体31伸入装配孔91内。装配固定结构还包括用于加热盘30与装配孔91固定的装配托架70,装配托架70固定在装配孔91处;通过设置装配托架70,实现对于加热盘30外侧的固定,通过旋转装配托架70,实现装配托架70卡合固定在装配孔91上,有利于装配操作方便。
在装配托架70与装配孔91处设有第二周向卡合结构,装配托架70给予外弯部33向上的压紧力;第二周向卡合结构包括在装配孔91处的底壁上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固定爪92、在装配托架70上设有向外延伸设置的多个第二外挡筋71,第二外挡筋71与固定爪92相匹配卡合。固定爪92具有向下延伸的支撑部921以及沿支撑部921的下端向内折弯延伸的的挡爪部922,第二外挡筋71位于挡爪部922的上方。加热盘30被装配托架70托住,向上移动,并且通过旋转装配托架70,使得第二外挡筋71卡合到固定爪92的上方。多个固定爪92和第二外挡筋71均周向设置,优选的,固定爪92的数量和第二外挡筋71的数量相同。装配托架71通过旋转卡合固定在装配孔91处,相邻的两个第二外挡筋71之间的距离大于固定爪91在周向的尺寸,相邻的两个固定爪9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外挡筋71在周向的尺寸;也就是装配托架70向上移动,第二外挡筋71可以从相邻的两个固定爪92之间穿过;相邻的两个第二外挡筋71之间的间隙也能避让固定爪92,或者说固定爪92能从相邻的两个第二外挡筋71之间相对向下移动;之后旋转装配托架70,使得第二外挡筋71位于固定爪92的挡爪部922的上侧,完成对于外弯部33与装配孔91的之间的固定。
参见图4、图12-图13所示,为了保证内弯部32与电机壳11之间的密封性,在内弯部32与电机壳11的上端部111之间设有环形的第一密封垫50;第一密封垫50具有环槽形的密封本体51,密封本体51具有径向的敞口,内装沿322位于密封本体51内,或者说密封本体51包覆在内装沿322外侧;通过设置内装沿322位于密封本体51内,使得内装沿322的上方和下方均具有密封部件,有利于增加密封效果。具体的,密封本体51具有位于内装沿322上方的密封上侧部511、位于内装沿322下方的密封下侧部512、连接密封上侧部511和密封下侧部512的连接部513,密封下侧部512位于内装沿322与电机壳11的上端部111之间,密封下侧部512位于内装沿322与装配固定环60之间,密封上侧部511和密封下侧部512平行设置,密封本体51具有两层平行设置的密封,分别位于内装沿322的上方和下方,有利于增加密封性。在密封上侧部511设有至少一根向上凸起的第一环形密封筋513,优选的,在密封上侧部511设有两根间隔套装设置的第一环形密封筋513,增加密封性。在密封下侧部512设有至少一根向下凸起的第二环形密封筋514,增加密封性。第一密封垫50还具有沿密封上侧部511的外侧向外且向上沿的密封延伸部52,密封延伸部52位于内延部321与电机壳11之间,将内延部321与电机壳11之间的间隙填充,避免了残水存留在间隙内,以及起到密封作用。
参阅图14-图21,说明具有上述装配固定结构的洗碗机,洗碗机包括:电机10、洗涤泵20、加热盘30,电机10具有电机壳11、固定在电机壳11上的定子、可旋转设置的转子、固定设置在转子上的转轴12,电机壳11和转轴12同轴设置,转轴12为竖向设置;洗涤泵20具有固定在转轴12上端的洗涤叶轮21、固定在电机壳11上的洗涤泵支架22、洗涤泵腔23,洗涤叶轮21的下端位于洗涤泵腔23内,在转轴12的上端固定有洗涤叶轮21,在转轴12的下端固定有排水叶轮。
洗涤水从加热本体31上流过,通过设置加热盘30套设在电机壳11的外侧,使得加热盘30作为洗涤水路的一部件,有利于结构的简化,并且避免了在水路内设置导致对于水流的阻挡。在洗碗机洗涤过程中,电机10启动,使得转轴12带动洗涤叶轮31旋转,进而使得洗涤泵腔23内的洗涤水被洗涤叶轮21泵送到洗涤腔100内,由于加热盘30环形套设在电机壳11的外侧,因而进入洗涤泵腔23内的洗涤水肯定需要流经加热本体31的上表面,使得在加热状态下到达洗涤泵腔23的洗涤水均被加热,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并设置加热本体31为内高外低设置,洗涤水从加热本体31的外侧沿径向向内流动时,需要向上爬坡,使得洗涤水回流的难度增加,导致了水流流经加热本体31时的速度减缓,使得流水流过加热本体31的时间增加,有利于提高加热盘30对于洗涤水的加热效率,并且洗涤水不会加热本体31处残留。
参见图14-图17所示,在附图中仅示出了内胆的底座部分,在内胆的底壁90上罩设有隔离过滤结构40,也是底座的底壁上罩设有隔离过滤结构40;隔离过滤结构40为环状结构,隔离过滤结构40的内径侧装配在洗涤泵支架22上,在内胆中隔离过滤结构40上侧的空间为洗涤腔100,隔离过滤结构40与加热盘30之间的空间为加热腔200,隔离过滤结构40与底壁90之间的空间为过滤腔300,过滤腔300、加热腔200均为环形的腔体。
参见图16、图12-图13所示,说明隔离过滤结构40的结构,隔离过滤结构40包括环形的平面过滤网41、位于平面过滤网41内侧的环形隔离板42,沿隔离板42的内侧设有向内水平延伸的内延伸部43,内延伸部43装配到洗涤泵20的洗涤泵支架22上。洗涤腔100、过滤腔300、加热腔200和洗涤泵腔23构成的洗涤水路,洗涤泵20用于将洗涤泵腔23内的洗涤水输送到洗涤腔100内,加热腔200环绕在洗涤泵腔23的外侧,加热腔200与洗涤泵腔23周向连通,用于将流经的洗涤水加热;过滤腔300环绕在加热腔200的外侧,过滤腔300与加热腔200周向连通,过滤腔300和加热腔200均为环形的腔体。通过设置套设的加热腔200和过滤腔300,并且周向连通,有利于在洗涤过程中从洗涤泵腔23喷射到洗涤腔100后的洗涤水的回流,并且回流的洗涤水通过加热腔后到达洗涤泵腔23,有利于增加加热效率。在洗碗机洗涤过程中,洗涤叶轮21旋转使得洗涤泵腔23内的洗涤水被洗涤叶轮21泵送到洗涤腔100内,之后洗涤水流入过滤腔300,在洗涤泵20的作用下使得过滤腔300内的洗涤水,从过滤腔300的内径侧在周向上同时向加热腔200的外径侧流动,再从加热腔200的内径侧在周向上同时流向洗涤泵腔23,形成洗涤水路;其中从过滤腔300到洗涤泵腔23形成环形的回流水路,进入洗涤泵腔23内的洗涤水肯定需要流经加热腔200,使得在加热状态下到达洗涤泵腔23的洗涤水均被加热,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
在过滤腔300与洗涤腔100之间为用于过滤洗涤水的平面过滤网41,过滤腔300位于洗涤腔100的下方,有利于洗涤腔100内的洗涤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过滤腔300内;加热腔200与洗涤腔100之间为隔离板42,隔离板42用于加热腔200与洗涤腔100在上下方向上隔离,加热腔位于洗涤腔100的下方;使得洗涤腔100内的洗涤水不能直接流入加热腔200内,洗涤腔100内的洗涤水流入过滤腔300内,过滤腔300内的洗涤水从周向流入加热腔200内;保证了从洗涤腔100回流的洗涤水都经过过滤后到达过滤腔300内,并且保证了回流的洗涤水均经过了加热腔200。
平面过滤网41水平设置,隔离板42为外低内高设置,由于从过滤腔300经加热腔200到达洗涤泵腔23为环形的回流水路,也就是从圆周的周向外侧向内流动,在流动方向上的周向的尺寸越来越小,通过隔离板42为外低内高设置,在靠近中心的方向上隔离板42的高度增加,也就是在径向向内的方向上隔离板42的高度增加,有利于保证加热腔200在径向上的体积变化不大,有利于水流的顺畅流动;同时,由于隔离板42为外低内高设置,使得喷淋到洗涤腔100后洒落到隔离板42的洗涤水可以沿倾斜面快速的流向平面过滤网41,有利于洗涤腔100内的洗涤水回流到过滤腔300内;并且隔离板42为外低内高设置,有利于增加隔离板42的结构强度。
由于隔离板42和加热本体31均为内高外低的倾斜设置,优选的,隔离板4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加热本体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形成在径向向内的方向上,加热本体31与隔离板42之间的距离增加,也就是加热腔200在径向向内的方向上高度增加,有利于水流流动的顺畅。优选设置,隔离板4的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25°,更优选的,隔离板4的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20°。
参见图18-图19所示,过滤腔300的底面内侧设有向上且向内延伸的倾斜过渡部93、沿倾斜过渡部93向内折弯延伸的连接部94,连接部94内侧为安装孔91,加热盘30的外侧与连接部94密封固定。通过设置倾斜过渡部93,使得加热腔200高于过滤腔300,也就是从过滤腔300的内径侧的水流需要向上流过倾斜过渡部93后才能达到过滤腔300内,也就是只有在洗涤泵20启动状态下,过滤腔300内的洗涤水才会向内流入加热腔200。为了便于过滤腔300内的洗涤水在周向上同时沿径向向加热腔200流动,过滤腔300与加热腔200之间设有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连通流道,过滤腔300内的洗涤水沿多个连通流道流入加热腔200,有利水流的径向流动。具体的,在倾斜过渡部93和连接部94上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多个间隔筋95,间隔筋95径向设置,多个间隔筋95周向间隔设置,间隔筋95用于间隔形成连通流道,连通流道是由相邻的两个间隔筋95、顶部的隔离板、以及下部的倾斜过渡部93和连接部94围绕形成;间隔筋95的外侧向洗涤腔300方向延伸形成延伸导流部951,用于过滤腔300的水流向连通流道流动时的导流。在间隔筋95的上端面具有与隔离板42相同的倾斜角度,间隔筋95用于支撑隔离板42。
在洗涤腔300的底面上开设有过水口,在过水口处设置杯形过滤网80,过水口与排水泵腔19连通,在洗涤腔300的底面上开设有与过水口连接的流水槽301,流水槽301的深度在靠近过水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加;有利于在排水时,流水槽301内的洗涤水向过水口流动,避免洗涤水残留在洗涤腔300内。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洗碗机加热盘的装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盘,其套设在洗碗机电机壳外侧,用于为洗涤水加热;
装配固定环,其通过旋转卡合固定到电机壳上,用于实现所述加热盘的内侧与电机壳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机壳上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外筒体,所述装配固定环套装在所述外筒体的外侧,在所述外筒体与装配固定环之间设有可旋转卡合的第一周向卡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向卡合结构包括在所述外筒体的周向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外挡板、在所述装配固定环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第一内挡板,在所述装配固定环卡合固定后,所述第一内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外挡板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外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内挡板在周向的尺寸,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内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外挡板在周向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挡板在轴向的尺寸在所述装配固定环旋转卡合的方向上逐渐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挡板的上端面与所述装配固定环的上端面平齐,所述第一内挡板的下端面在所述装配固定环旋转卡合的方向上向下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外挡板上设有定位凸,在所述第一内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相匹配的定位槽,在所述装配固定环旋转到位后,所述定位凸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所述加热盘与装配孔固定的装配托架,所述装配托架旋转卡合固定在所述装配孔处,在所述装配托架与装配孔处设有第二周向卡合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周向卡合结构包括在所述装配孔处的底壁上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固定爪、在所述装配托架上设有向外延伸设置的第二外挡筋,所述第二外挡筋与所述固定爪相卡合;所述固定爪具有向下延伸的支撑部以及沿所述支撑部的下端向内折弯延伸的挡爪部,所述第二外挡筋位于所述挡爪部的上方。
10.一种洗碗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固定结构。
CN201921463961.0U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洗碗机加热盘的装配固定结构及洗碗机 Active CN211583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63961.0U CN211583009U (zh)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洗碗机加热盘的装配固定结构及洗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63961.0U CN211583009U (zh)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洗碗机加热盘的装配固定结构及洗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83009U true CN211583009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75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63961.0U Active CN211583009U (zh)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洗碗机加热盘的装配固定结构及洗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830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32419B2 (en) Extra width dishwasher
CN211583009U (zh) 一种洗碗机加热盘的装配固定结构及洗碗机
CN109549590A (zh) 一种喷淋系统及设置有该喷淋系统的清洗机
CN211583008U (zh) 一种洗碗机的洗涤装置及洗碗机
CN110584561A (zh) 一种洗碗机加热盘的装配固定结构及洗碗机
CN110584559A (zh) 一种洗碗机
CN211583000U (zh) 一种洗碗机
CN110584562A (zh) 一种洗碗机的洗涤装置及洗碗机
CN105919533B (zh) 用于洗碗机的过滤装置及具有其的洗碗机
CN206026280U (zh) 用于洗碗机的过滤装置及具有其的洗碗机
CN211796280U (zh) 洗碗机
CN209172231U (zh) 洗碗机的喷淋组件及具有该喷淋组件的洗碗机
CN110664344A (zh) 洗碗机
CN211583007U (zh) 一种洗碗机的密封垫及洗碗机
CN211355314U (zh) 洗碗机
CN110613410A (zh) 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及洗碗机
CN211355293U (zh) 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及洗碗机
CN209733911U (zh) 水杯、水杯组件及洗碗机
EP2631350B1 (en) Draining device for a washing machine and washing machine
CN108013843B (zh) 过滤装置及洗碗机
CN206333757U (zh) 咖啡机滤网和咖啡机
CN220529948U (zh) 一种清洗机
CN218943274U (zh) 一种喷臂装置及其洗碗机
CN217592805U (zh) 过滤组件安装结构及洗碗机
CN219418049U (zh) 一种旋钮组件及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