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60536U - 骨填充假体 - Google Patents

骨填充假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60536U
CN211560536U CN201922156602.7U CN201922156602U CN211560536U CN 211560536 U CN211560536 U CN 211560536U CN 201922156602 U CN201922156602 U CN 201922156602U CN 211560536 U CN211560536 U CN 211560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ment
prosthesis
adjusting
block
bone f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566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德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566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60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60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605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填充假体,其包括假体组块和调节结构;假体组块由多个板体拼接以形成柱状结构,相邻两个板体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连接,多个板体围成容纳通道;调节结构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于容纳通道内,调节结构与假体组块传动连接。通过设置调节结构,并使调节结构带动组成假体组块的各个板体沿垂直于假体组块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进而改变假体组块的外周面,以起到调节假体组块的外周面的作用,进而使假体组块能够与腔隙大小不一的骨缺损相匹配;可见,本骨填充假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骨填充假体不能自动调节其外周面的问题。

Description

骨填充假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填充假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骨填充假体。
背景技术
骨缺损是骨科医师经常遇见的问题,目前,骨缺损填充假体分为一体式和组配式。一体式假体只是对缺损位置进行物理填充,并不存在调节功能;而组配式假体是两个或多个组件配合使用,目的是获得良好的初始稳定性。
但是,在临床使用时,骨缺损的腔隙大小不一,填充假体的外周面需要与骨缺损的腔隙相匹配,即需要调节填充假体的外周面以使其与骨缺损的腔隙相匹配。
现有的组配式假体并不能根据骨缺损的腔隙自动调节填充假体的外周面,这对组配式填充假体的临床应用造成极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填充假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骨填充假体不能自动调节其外周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填充假体,该骨填充假体包括假体组块,假体组块由多个板体拼接以形成柱状结构,相邻两个板体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连接,多个板体围成容纳通道;调节结构,调节结构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于容纳通道内,调节结构与假体组块传动连接,以通过调节结构带动各个板体沿垂直于假体组块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以改变假体组块的外周面。
进一步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本体,调节本体为柱状结构,沿调节本体的一端至调节本体的另一端的方向,调节本体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其中,调节本体的横截面积为调节本体的垂直于调节本体的延伸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其中,调节本体沿其延伸方向可往复运动地设置于容纳通道内,多个板体均与调节本体连接,以当调节本体沿其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时,通过调节本体带动各个板体沿垂直于假体组块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调节本体具有第一调节部,假体组块具有第二调节部,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相互配合,以使调节本体沿调节本体的延伸方向可往复地运动。
进一步地,调节结构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于容纳通道内,驱动装置包括传动件,传动件作用于调节本体,以使调节本体相对假体组块运动,来实现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的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传动件为转动轴,以使转动轴带动调节本体转动;调节组件还包括:第四弹性件,转动轴具有调节槽,第四弹性件设置于调节槽内并与转动轴连接;连接件,连接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调节槽内并与第四弹性件连接,调节本体与连接件连接,以在调节本体沿调节本体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时,连接件随同调节本体运动。
进一步地,连接件具有第一传动平面,调节槽的内壁面包括第二传动平面,通过第一传动平面与第二传动平面贴合接触,以使转动轴通过连接件带动调节本体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部为调节外螺纹,调节外螺纹设置于调节本体的外周壁,第二调节部为与调节外螺纹相匹配的调节内螺纹,调节内螺纹设置于容纳通道的内壁,通过调节外螺纹与调节内螺纹的相互配合使调节本体与各个板体螺接。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平面为多个,多个第一传动平面沿连接件的外周壁依次布置,第二传动平面为多个,多个第二传动平面沿调节槽的内壁依次布置,各个第二传动平面与多个第一传动平面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设置于连接件和调节本体之间,以使连接件和调节本体通过固定件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件的外周壁与传动件的外周壁齐平。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为电动机,传动件与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部件与假体组块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与假体组块活动连接,驱动部件为直线电机,传动件与直线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以使直线电机通过传动件带动调节本体沿假体组块的延伸方向可往复地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部为第一滑动面,第一滑动面设置于调节本体的外周壁,第二调节部为第二滑动面,第二滑动面设置于容纳通道的内壁,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可滑动地接触,以使调节本体相对假体组块滑动。
进一步地,驱动部件与多个板体中的至少一个板体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架,以使驱动部件与板体通过弹性支架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骨填充假体还包括:应力传感器,应力传感器设置于假体组块的外壁面,以检测假体组块的外壁面与相应的骨缺损腔壁之间的压力;处理器,应力传感器和驱动部件均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应力传感器将所检测到的实时压力值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接收实时压力值并根据接收到的实时压力值来控制驱动部件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骨填充假体还包括电源,电源用于为驱动部件供电,电源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处理器用于控制驱动部件的通断电状态。
进一步地,假体组块还具有安装腔,处理器和电源均安装于安装腔内。
进一步地,多个板体均为弧形板,多个弧形板拼接形成圆柱状结构。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板体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三弹性件,多个第三弹性件沿假体组块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骨填充假体中,该骨填充假体包括假体组块和调节结构;假体组块由多个板体拼接以形成柱状结构,相邻两个板体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连接,多个板体围成容纳通道;调节结构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于容纳通道内,调节结构与假体组块传动连接。通过设置调节结构,并使调节结构带动组成假体组块的各个板体沿垂直于假体组块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进而改变假体组块的外周面,以起到调节假体组块的外周面的作用,进而使假体组块能够与腔隙大小不一的骨缺损相匹配;可见,本骨填充假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骨填充假体不能自动调节其外周面的问题;调节假体组块的外周面来使假体组块的外周壁与相应的骨缺损腔壁贴合接触,使骨填充假体较稳定地植入相应的骨缺损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骨填充假体的实施例的骨填充假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中骨填充假体的内部剖视结构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60、骨填充假体;70、假体组块;71、板体;72、容纳通道;74、调节内螺纹;75、安装腔;42、第三弹性件;43、弹性支架;80、调节结构;81、驱动装置;811、转动轴;812、调节槽;813、电动机;82、调节组件;821、调节本体;823、第四弹性件;824、连接件;825、调节外螺纹;826、固定件;51、处理器;52、电源;53、数据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填充假体60,请参考图1和图2,该骨填充假体60包括假体组块70和调节结构80;假体组块70由多个板体71拼接以形成柱状结构,相邻两个板体71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42连接,多个板体71围成容纳通道72;调节结构80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于容纳通道72内,调节结构80与假体组块70传动连接,以通过调节结构80带动各个板体71沿垂直于假体组块70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以改变假体组块70的外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骨填充假体60中,通过设置调节结构80,并使调节结构80带动组成假体组块70的各个板体71沿垂直于假体组块70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进而改变假体组块70的外周面,以起到调节假体组块70的外周面的作用,进而使假体组块70能够与腔隙大小不一的骨缺损相匹配;可见,本骨填充假体60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骨填充假体不能自动调节其外周面的问题;调节假体组块70的外周面来使假体组块70的外周壁与相应的骨缺损腔壁贴合接触,使骨填充假体60较稳定地植入相应的骨缺损处。
为了实现调节结构80带动各个板体71沿垂直于假体组块70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调节结构80包括调节组件82,调节组件82包括调节本体821,调节本体821为柱状结构,沿调节本体821的一端至调节本体821的另一端的方向,调节本体821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其中,调节本体821的横截面积为调节本体821的垂直于调节本体821的延伸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其中,调节本体821沿其延伸方向可往复运动地设置于容纳通道72内,多个板体71均与调节本体821连接,以当调节本体821沿其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时,通过调节本体821带动各个板体71沿垂直于假体组块70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即在调节本体821沿其延伸方向往复运动过程中,当调节本体821的横截面积大于与其处于相应位置的容纳通道72的腔体的横截面积时,调节本体821能够在垂直于假体组块70延伸方向的方向对各个板体产生推力,以推动各个板体71朝背离调节本体821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假体组块70的外周面变大;当调节本体821的横截面积小于与其处于相应位置的容纳通道72的腔体的横截面积时,在第三弹性件42的作用下,各个板体71能够朝靠近调节本体821的方向运动,以使假体组块70的外周面变小;其中,容纳通道72的腔体的横截面积为该腔体垂直于容纳通道72的延伸方向的截面的面积。
具体实施过程中,沿假体组块70的顶端至底端的方向,调节本体821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容纳通道72的用于容置调节本体821的部分腔体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沿容纳通道72的延伸方向或调节本体821的延伸方向,用于容置调节本体821的该部分腔体的长度大于调节本体821的长度,以使容纳通道72的该部分腔体形成调节本体821的运动通道;当调节本体821朝向假体组块70的顶端方向运动,调节本体821的横截面积将大于与其处于相应位置的容纳通道72的腔体的横截面积,进而使假体组块70的外周面变大;当调节本体821朝向假体组块70的底端方向运动,调节本体821的横截面积将小于与其处于相应位置的容纳通道72的腔体的横截面积,进而使假体组块70的外周面变小。
具体地,调节本体821具有第一调节部,假体组块70具有第二调节部,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相互配合,以使调节本体821沿调节本体821的延伸方向可往复地运动,即在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的相互配合作用下,来实现调节本体821沿调节本体821的延伸方向可往复地运动。
具体地,调节结构80还包括驱动装置81,驱动装置81设置于容纳通道72内,驱动装置81包括传动件,传动件作用于调节本体821,以使调节本体821相对假体组块70运动,来实现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的相互配合。
为了实现传动件与调节本体821之间的配合作用,传动件为转动轴811,以使转动轴811带动调节本体821转动;即在调节本体821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的相互配合作用,使调节本体821在其延伸方向发生运动;调节组件82还包括第四弹性件823和连接件824,转动轴811具有调节槽812,第四弹性件823设置于调节槽812内并与转动轴811连接;连接件824的至少部分设置于调节槽812内并与第四弹性件823连接,调节本体821与连接件824连接,以在调节本体821沿调节本体821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时,连接件824随同调节本体821运动;即在第四弹性件823的作用下,调节本体821与连接件824能够在调节本体821的延伸方向上相对转动轴811运动。
为了使转动轴811能够稳定地带动调节本体821转动,连接件824具有第一传动平面,调节槽812的内壁面包括第二传动平面,通过第一传动平面与第二传动平面贴合接触使转动轴811与连接件824之间产生摩擦力,并在该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轴811带动连接件824转动,进而带动调节本体821转动。
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传动平面为多个,多个第一传动平面沿连接件824的外周壁依次布置,第二传动平面为多个,多个第二传动平面沿调节槽812的内壁依次布置,各个第二传动平面与多个第一传动平面一一对应地设置。可选地,连接件824为多棱柱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部为调节外螺纹825,调节外螺纹825设置于调节本体821的外周壁,第二调节部为与调节外螺纹825相匹配的调节内螺纹74,调节内螺纹74设置于容纳通道72的内壁,通过调节外螺纹825与调节内螺纹74的相互配合使调节本体821与各个板体71螺接。即在调节外螺纹825与调节内螺纹74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当调节本体821转动的同时,能够使调节本体821在其延伸方向产生运动。可选地,沿假体组块70的延伸方向,调节内螺纹74的长度大于调节外螺纹825的长度。
具体实施过程中,调节组件82还包括固定件826,固定件826设置于连接件824和调节本体821之间,以使连接件824和调节本体821通过固定件826连接。
为了使骨填充假体6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使固定件826的外周壁与传动件的外周壁齐平。
具体实施过程中,驱动装置81还包括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为电动机813,传动件与电动机813的输出轴连接,以使电动机813通过其输出轴带动传动件转动;驱动部件与假体组块70活动连接。
或者,也可作如下设计来实现调节本体821沿其延伸方向可往复地运动,驱动部件为直线电机,传动件与直线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以使直线电机通过其输出轴带动传动件沿输出轴的轴线方向可往复地运动,进而使传动件带动调节本体821沿直线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方向可往复地运动;进一步地,使直线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方向与假体组块70的延伸方向为同一方向,则假体组块70可沿其延伸方向可往复地运动。
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调节部为第一滑动面,第一滑动面设置于调节本体821的外周壁,第二调节部为第二滑动面,第二滑动面设置于容纳通道72的内壁,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可滑动地接触,以使调节本体821相对假体组块70滑动。
为了实现驱动部件与假体组块70之间的装配,驱动部件与多个板体71中的至少一个板体71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架43,以使驱动部件与板体71通过弹性支架43活动连接,即使与驱动部件连接的板体能够相对驱动部件在垂直于假体组块70延伸方向运动。可选地,驱动部件设置于容纳通道72内。可选地,弹性支架43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杆,各个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相应的板体71的内壁,各个弹性杆的另一端用于与驱动部件连接;或者,弹性支架43包括至少一个伸缩杆,各个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相应的板体71的内壁,各个伸缩杆的另一端用于与驱动部件连接;其中,板体71的内壁为板体71朝向容纳通道72的壁面。
具体地,骨填充假体60还包括应力传感器和处理器51,应力传感器设置于假体组块70的外壁面,以检测假体组块70的外壁面与相应的骨缺损腔壁之间的压力;应力传感器和驱动部件均与处理器51连接,以使应力传感器将所检测到的实时压力值传输给处理器51,处理器51接收实时压力值并根据接收到的实时压力值来控制驱动部件的运行状态。可选地,处理器51与驱动部件之间通过数据线53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处理器51接收到的实时压力值小于预设压力值时,处理器51控制驱动部件启动并运行;当处理器51接收到的实时压力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值时,处理器51控制驱动部件停止运行,此时,假体组块70的外周壁与相应的骨缺损腔壁贴合接触,以此实现骨填充假体60调节其外周面的自动化。
具体实施过程中,骨填充假体60还包括电源52,电源52用于为驱动部件供电,电源52与处理器51连接,以使处理器51用于控制驱动部件的通断电状态。当处理器51接收到的实时压力值小于预设压力值时,处理器51控制驱动部件与电源52为接通状态,以此实现控制驱动部件启动并运行;当处理器51接收到的实时压力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值时,处理器51控制驱动部件与电源52为断开状态,以此实现控制驱动部件停止运行。可选地,电源52与处理器51之间通过数据线53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中,假体组块70还具有安装腔75,处理器51和电源52均安装于安装腔75内。可选地,安装腔75设置于多个板体71中的其中一个板体71上,该板体71上还设置有线槽,数据线53的至少部分容置于该线槽内,该线槽与安装腔75连通。
具体实施过程中,多个板体71均为弧形板,由多个弧形板拼接而成的假体组块70为圆柱状结构。当假体组块70为圆柱状结构,调节假体组块70的外周面的同时也对调节假体组块70的直径进行了调节。
具体实施过程中,在相邻两个板体71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三弹性件42,多个第三弹性件42沿假体组块70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这能够进一步加强相邻两个板体71之间的弹性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三弹性件42和第四弹性件823均为弹簧或弹性带。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骨填充假体60中,该骨填充假体60包括假体组块70和调节结构80;假体组块70由多个板体71拼接以形成柱状结构,相邻两个板体71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42连接,多个板体71围成容纳通道72;调节结构80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于容纳通道72内,调节结构80与假体组块70传动连接。通过设置调节结构80,并使调节结构80带动组成假体组块70的各个板体71沿垂直于假体组块70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进而改变假体组块70的外周面,以起到调节假体组块70的外周面的作用,进而使假体组块70能够与腔隙大小不一的骨缺损相匹配;可见,本骨填充假体60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骨填充假体不能自动调节其外周面的问题;调节假体组块70的外周面来使假体组块70的外周壁与相应的骨缺损腔壁贴合接触,使骨填充假体60较稳定地植入相应的骨缺损处。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假体组块(70),所述假体组块(70)由多个板体(71)拼接以形成柱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板体(71)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42)连接,所述多个板体(71)围成容纳通道(72);
调节结构(80),所述调节结构(80)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通道(72)内,所述调节结构(80)与所述假体组块(70)传动连接,以通过所述调节结构(80)带动各个所述板体(71)沿垂直于所述假体组块(70)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以改变所述假体组块(70)的外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80)包括调节组件(82),所述调节组件(82)包括:
调节本体(821),所述调节本体(821)为柱状结构,沿所述调节本体(821)的一端至所述调节本体(821)的另一端的方向,所述调节本体(821)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其中,所述调节本体(821)的横截面积为所述调节本体(821)的垂直于所述调节本体(821)的延伸方向的截面的面积;
其中,所述调节本体(821)沿其延伸方向可往复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通道(72)内,所述多个板体(71)均与所述调节本体(821)连接,以当所述调节本体(821)沿其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时,通过所述调节本体(821)带动各个所述板体(71)沿垂直于所述假体组块(70)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本体(821)具有第一调节部,所述假体组块(70)具有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相互配合,以使所述调节本体(821)沿所述调节本体(821)的延伸方向可往复地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80)还包括驱动装置(81),所述驱动装置(81)设置于所述容纳通道(72)内,所述驱动装置(81)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作用于所述调节本体(821),以使所述调节本体(821)相对所述假体组块(70)运动,来实现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的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为转动轴(811),以使所述转动轴(811)带动所述调节本体(821)转动;所述调节组件(82)还包括:
第四弹性件(823),所述转动轴(811)具有调节槽(812),所述第四弹性件(823)设置于所述调节槽(812)内并与所述转动轴(811)连接;
连接件(824),所述连接件(824)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调节槽(812)内并与所述第四弹性件(823)连接,所述调节本体(821)与所述连接件(824)连接,以在所述调节本体(821)沿所述调节本体(821)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时,所述连接件(824)随同所述调节本体(821)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824)具有第一传动平面,所述调节槽(812)的内壁面包括第二传动平面,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平面与所述第二传动平面贴合接触,以使所述转动轴(811)通过所述连接件(824)带动所述调节本体(821)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平面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传动平面沿所述连接件(824)的外周壁依次布置,所述第二传动平面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传动平面沿所述调节槽(812)的内壁依次布置,各个所述第二传动平面与多个所述第一传动平面一一对应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部为调节外螺纹(825),所述调节外螺纹(825)设置于所述调节本体(821)的外周壁,所述第二调节部为与所述调节外螺纹(825)相匹配的调节内螺纹(74),所述调节内螺纹(74)设置于所述容纳通道(72)的内壁,通过所述调节外螺纹(825)与所述调节内螺纹(74)的相互配合使所述调节本体(821)与各个所述板体(71)螺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82)还包括:
固定件(826),所述固定件(826)设置于所述连接件(824)和所述调节本体(821)之间,以使所述连接件(824)和所述调节本体(821)通过所述固定件(826)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826)的外周壁与所述传动件的外周壁齐平。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81)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为电动机(813),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电动机(81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假体组块(70)活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81)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假体组块(70)活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为直线电机,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以使所述直线电机通过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调节本体(821)沿所述假体组块(70)的延伸方向可往复地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部为第一滑动面,所述第一滑动面设置于所述调节本体(821)的外周壁,所述第二调节部为第二滑动面,所述第二滑动面设置于所述容纳通道(72)的内壁,所述第一滑动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面可滑动地接触,以使所述调节本体(821)相对所述假体组块(70)滑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多个板体(71)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板体(71)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架(43),以使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板体(71)通过所述弹性支架(43)活动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填充假体还包括:
应力传感器,所述应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假体组块(70)的外壁面,以检测所述假体组块(70)的外壁面与相应的骨缺损腔壁之间的压力;
处理器(51),所述应力传感器和所述驱动部件均与所述处理器(51)连接,以使所述应力传感器将所检测到的实时压力值传输给所述处理器(51),所述处理器(51)接收所述实时压力值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实时压力值来控制所述驱动部件的运行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填充假体还包括:
电源(52),所述电源(52)用于为所述驱动部件供电,所述电源(52)与所述处理器(51)连接,以使所述处理器(51)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件的通断电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体组块(70)还具有安装腔(75),所述处理器(51)和所述电源(52)均安装于所述安装腔(75)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板体(71)均为弧形板,多个所述弧形板拼接形成圆柱状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板体(71)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三弹性件(42),多个所述第三弹性件(42)沿所述假体组块(70)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CN201922156602.7U 2019-12-04 2019-12-04 骨填充假体 Active CN211560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6602.7U CN211560536U (zh) 2019-12-04 2019-12-04 骨填充假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6602.7U CN211560536U (zh) 2019-12-04 2019-12-04 骨填充假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60536U true CN211560536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33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56602.7U Active CN211560536U (zh) 2019-12-04 2019-12-04 骨填充假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605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6389A (zh) * 2021-09-08 2021-11-09 河北春立航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式预应力股骨假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6389A (zh) * 2021-09-08 2021-11-09 河北春立航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式预应力股骨假体
CN113616389B (zh) * 2021-09-08 2024-03-26 河北春立航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式预应力股骨假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60536U (zh) 骨填充假体
CN103498999B (zh) 电子设备支架
EP1666079A3 (en) Loading mechanism for infusion pump
EP1374932A3 (de) Spritzenpumpe
CN101674754A (zh) 制造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接的连接机构和方法
JP2008500931A (ja) コンベヤの案内レール調整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EP1524455A2 (en) Electric cylinder
JP2013512040A (ja) 術後調整可能な寸法を有する脊椎ロッド
CA2457130A1 (en) Threaded syringe
CN103851131A (zh) 摆线传动器的外摆线行星轮凸轮
JP2007090345A (ja) 直線作動を用いる空気圧式吐出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0840624A (zh) 骨填充假体
CN210005776U (zh) 一种反射镜调节装置
CN110840625A (zh) 骨填充假体
CN211560534U (zh) 骨填充假体
CN211560535U (zh) 骨填充假体
CN101947118A (zh) 毛囊提取器
CN110840623A (zh) 骨填充假体
CN105517859A (zh) 用于电控制动设备(bbw)的模拟装置和施加对比作用的方法
CN102570703B (zh) 调平电机
CN105179706B (zh) 高压调压阀及其装配方法
CN109975971A (zh) 内窥镜动力锁紧与调节机构及内窥镜持镜系统
CN116035774A (zh) 长段骨假体
US20080130136A1 (en) Fine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zoom lens assembly
CA2992812A1 (en) Sub-micron alignment of a monitoring fiber for optical feedback in an ophthalmic endo-illumin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