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57846U - 具备压缩储能功能的停电冷却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具备压缩储能功能的停电冷却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57846U
CN211557846U CN202020522905.6U CN202020522905U CN211557846U CN 211557846 U CN211557846 U CN 211557846U CN 202020522905 U CN202020522905 U CN 202020522905U CN 211557846 U CN211557846 U CN 211557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hell
power failure
vortex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229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鹰
葛舟
李左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Micro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Micro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Micro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Micro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229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57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57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57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压缩储能功能的停电冷却模块,包括外壳、空气接头、空气压缩包、涡流冷却管和气流阀,所述空气压缩包置于外壳内,空气接头安装在外壳上,并伸出外壳,所述涡流冷却管安装在外壳内,且一端与空气接头连接,另一端伸出外壳,所述气流阀控制空气压缩包与涡流冷却管的通断。本实用新型具有低耗能,轻巧便携,安装空间小,高效散热等优点。

Description

具备压缩储能功能的停电冷却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模块,尤其是一种数据机柜内用的具备压缩储能功能的停电冷却模块。
背景技术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社会,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和便捷。通过广泛建立和布置边缘计算数据中心机柜,便可满足对高速运转下的社会对信息数据传输与存储的保证。同时,为应对突发状况,数据中心机柜需要具备以UPS(不间断电源)为基础的,可以提供应急供电冷却的相关设备系统,以满足在停电之后,机柜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冷却散热,对数据进行宝贵的存储处理。
其中常见的,针对突发停电情况的处理方法为,采用冷却水塔为主的二次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包含了诸多设备,如:水冷塔、换热器、冷水机与水泵。此冷却方式功耗大,体积大,安装复杂,维护高昂,以及会带来循环水系统结垢后导致的不通畅。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耗能,轻巧便携,安装空间小,高效散热的停电冷却模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备压缩储能功能的停电冷却模块,包括外壳、空气接头、空气压缩包、涡流冷却管和气流阀,所述空气压缩包置于外壳内,空气接头安装在外壳上,并伸出外壳,所述涡流冷却管安装在外壳内,且一端与空气接头连接,另一端伸出外壳,所述气流阀控制空气压缩包与涡流冷却管的通断。
优选的,所述空气接头处设有气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涡流冷却管的末端设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涡流冷却管具有两根,且分别位于空气压缩包的两侧,且相应的空气接头也具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空气接头安装在外壳的一侧,涡流冷却管的另一端从外壳的另一侧伸出。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在断电情况下将被激活,空气压缩包为压力容器,存储有冷却气体。当气流阀打开后,空气压缩包内的压缩空气就会经过涡流冷却管,当流经涡流冷却管的气体由于涡流效应,会在涡流冷却管的腔内进行高速旋转,从而将热空气从空气接头排出,而冷空气则会从涡流冷却管的末端排出,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具有低耗能,轻巧便携,安装空间小,高效散热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所示,一种具备压缩储能功能的停电冷却模块,包括外壳1、空气接头2、空气压缩包3、涡流冷却管4和气流阀5,所述空气压缩包3置于外壳1内,空气接头2安装在外壳1上,并伸出外壳1,所述涡流冷却管4安装在外壳1内,且一端与空气接头2连接,另一端伸出外壳1,所述气流阀5控制空气压缩包3与涡流冷却管4的通断。
参见图1所示,所述空气接头2处设有气密封圈6。气密封圈6可以保证空气接头2处的气密效果。
参见图1所示,所述涡流冷却管4的末端设有过滤网7。过滤网7可以保证冷却风为干净无杂质的冷风给机箱持续散热。
参见图1所示,所述涡流冷却管4具有两根,且分别位于空气压缩包3的两侧,且相应的空气接头2也具有两个。为了提高冷却效果,涡流冷却管4同时进行冷却,测试冷却时间可以长达五分钟。
参见图1所示,所述空气接头2安装在外壳1的一侧,涡流冷却管4的另一端从外壳1的另一侧伸出。空气接头2与涡流冷却管4的末端形成一条直线通道,保证气体的通畅。
本实用新型结合了利用高压气体释放和涡流冷却的冷热分离技术,提供了在断电时有效冷却的保障。该停电冷却模块的安装响应了模块化、自由化的宗旨,可以与机架通过插箱、悬挂或贴合的方式进行安置。
该停电储能模块内,包含了高强度的空气压缩包3,空气压缩包3为压力容器用于存储压缩空气,其中,空气压缩包3的相对两侧伸出连接管与相应的涡流冷却管4连接,并通过安装相应的气流阀5用于控制空气压缩包3与涡流冷却管4的通断,在通电情况下,空气压缩包3与涡流冷却管4为断开模式。当突发断电情况发生时,气流阀5启动,激活空气压缩包3,并释放高压冷却气体。此时高压气体会升温,然后迅速进入到涡流冷却管4的内腔管道内。涡流冷却管4作为一种有效的局部制冷方式,通过让流进的气体在管内高速运转,从而可以将空气进行有效的冷热分离,使得热空气从空气接头2处排出,冷却气体从涡流冷却管4排出,排出的冷风用来继续进行有效散热,而空气接头2处排出的热风废气会从机箱外孔排出,从而避免回流,干扰整个循环散热。
此冷却方式的具体表现方式为:在空气压缩包3的高压气体释放后,进入涡流冷却管4后的气体由于涡流效应和粘滞性的影响,会在涡流冷却管4的腔内部被迫进行高速旋转。此过程中,在涡流冷却管4的腔内漩涡外层的空气会因粘滞而迅速升温,而中心空气会快速扩散降温,从而达到冷热空气分离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低耗能,轻巧便携,安装空间小,高效散热的优点。
值得注意的是,单向气体排放阀安装于在压缩空气包上。此单向排气阀的功能为:在空气压缩包释放一段时间的气体之后,压缩包内压力会减小到一定值,不足以顶开阀片的时候,单向排气阀将会自动闭合,之后外界空气与水汽将不会进入。在每次使用后,空气压缩包可以拆卸并更换,涡旋气流喷嘴可以定期清洗维护,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具备压缩储能功能的停电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空气接头(2)、空气压缩包(3)、涡流冷却管(4)和气流阀(5),所述空气压缩包(3)置于外壳(1)内,空气接头(2)安装在外壳(1)上,并伸出外壳(1),所述涡流冷却管(4)安装在外壳(1)内,且一端与空气接头(2)连接,另一端伸出外壳(1),所述气流阀(5)控制空气压缩包(3)与涡流冷却管(4)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压缩储能功能的停电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接头(2)处设有气密封圈(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压缩储能功能的停电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冷却管(4)的末端设有过滤网(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压缩储能功能的停电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冷却管(4)具有两根,且分别位于空气压缩包(3)的两侧,且相应的空气接头(2)也具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压缩储能功能的停电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接头(2)安装在外壳(1)的一侧,涡流冷却管(4)的另一端从外壳(1)的另一侧伸出。
CN202020522905.6U 2020-04-10 2020-04-10 具备压缩储能功能的停电冷却模块 Active CN211557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22905.6U CN211557846U (zh) 2020-04-10 2020-04-10 具备压缩储能功能的停电冷却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22905.6U CN211557846U (zh) 2020-04-10 2020-04-10 具备压缩储能功能的停电冷却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57846U true CN211557846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96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22905.6U Active CN211557846U (zh) 2020-04-10 2020-04-10 具备压缩储能功能的停电冷却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578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63745Y (zh) 高压变频器热力交换与设备冷却装置
CN211557845U (zh) 带储能停电冷却装置的数据中心机柜
CN202835949U (zh) 新型多联机空调系统
WO2018166071A1 (zh) 一种服务器级冷却热管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566966U (zh) 一种背板热管一体化机柜
CN210946882U (zh) 一种综合管廊通风及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CN211557846U (zh) 具备压缩储能功能的停电冷却模块
CN202914123U (zh) 矿用气/液动局部空气调节机组
CN210130051U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
WO2020125543A1 (zh) 一种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温度控制系统
CN208983659U (zh) 一种电厂集中制冷系统冷源配置结构
CN208365702U (zh) 一种节能空调系统
CN206517734U (zh) 一种补水水冷ups电源
CN206158256U (zh) 一种节能机房
CN21468910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液冷装置
CN104654496A (zh) 采用抽热与换热制冷相结合的节能基站机房及其冷却方法
CN210948999U (zh) 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水冷却循环系统
CN204534940U (zh) 移动通信基站智能恒温系统
CN205081632U (zh) 电机冷却系统
CN201621767U (zh) 风冷空压机废热利用装置
CN210274997U (zh) 一种整体式高压变频器冷却装置
CN209449120U (zh) 一种多模式冷却集装箱数据中心
CN113432342A (zh) 一种空气源复叠式热泵设备
CN218536264U (zh) 一种空气压缩循环的环控系统
CN111637572A (zh) 一种井水源自然冷却数据中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