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51397U - 灯具 - Google Patents

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51397U
CN211551397U CN202020324097.2U CN202020324097U CN211551397U CN 211551397 U CN211551397 U CN 211551397U CN 202020324097 U CN202020324097 U CN 202020324097U CN 211551397 U CN211551397 U CN 211551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body
body fixing
fixing plate
light
right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2409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少斌
严飞飞
高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iny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in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iny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in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2409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51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51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51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包括安装支架、左灯体固定板和右灯体固定板、并列设置在左右灯体固定板之间的多个发光模组;这些发光模组沿左右灯体固定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并列排布,这些发光模组的发光面朝向同一侧,每个发光模组的两端分别与相应侧的左灯体固定板或右灯体固定板直接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左右灯体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与左右灯体固定板转动连接的转动轴线偏离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构成整体的长度中心线。本实用新型不仅精简优化了灯具整体结构,且左右灯体固定板采用钣金工艺加工制作而成,无需开模,使得随发光模组数量的变化,可任意更改左右灯体固定板的尺寸,而不产生额外费用。

Description

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灯具特别是其中的投光灯,它是一种将光源光线汇聚投向指定方向实现区域化照明的灯具。常用于广场照明、大面积作业照明、历史建筑群外墙照明、室内局部照明等场景。然而现有的投光灯灯具存在下面缺陷:其一,现有的灯具的灯体固定板采用压铸工艺,由于对于不同数量的发光模组需要匹配不同的灯体固定板,铸造不同规格型号的灯体固定板需要配备不同模具,通常定制一台模具需十几万甚至更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成本;其二,现有的灯体固定板通过端盖组件与发光模组连接固定,灯体固定板与端盖组件的连接部分呈圆弧形结构,还需要配备PC罩、塑胶堵头,不仅结构复杂、安装工艺繁琐,且使得灯具体积庞大,无形中增加了包装和运输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简优化型灯具。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灯具,包括安装支架、左灯体固定板和右灯体固定板、并列设置在左右灯体固定板之间的多个发光模组、以及设置在左右灯体固定板之间并为这些发光模组供电的供电电源;这些发光模组沿左右灯体固定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并列排布,这些发光模组的发光面朝向同一侧,每个所述发光模组的两端分别与相应侧的左灯体固定板或右灯体固定板直接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左右灯体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与左右灯体固定板转动连接的转动轴线偏离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构成整体的长度中心线;所述供电电源位于远离所述发光模组发光面的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发光模组沿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平行排布。
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支架能够跨过所述发光模组并在发光模组的两侧自由转动。
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皆分别通过一角度齿盘组件与左右灯体固定板转动连接。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的板身上皆间隔设有限位孔,每个所述发光模组的两端设有定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发光模组的两端与左右灯体固定板通过限位孔和定位孔相配合并通过定位销安装固定。
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灯体固定板或右灯体固定板上还间隔设有多个线缆避让孔,所述线缆避让孔的数目与所述发光模组的数目一一对应,所述线缆避让孔用于收容相应发光模组上伸出的线缆,使得安装时线缆能够穿过所述线缆避让孔。
6.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上对称设有连接件,所述供电电源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连接固定,所述连接件皆由左右固定板上的部分侧板翻折而成。
7.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相对位置的板身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与左右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通槽的边上翻折有侧板,定义其中在所述通槽的两个宽度方向上翻折的侧板为第一侧板,在所述通槽并靠近发光模组一侧的长度方向上翻折的侧板为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皆位于所述左右灯体定位板的内侧,所述连接件为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皆采用钣金工艺冲压制作而成。
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的内侧并以安装支架与左右灯体固定板的转动轴为中心设有一圈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的刻度范围为0-360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组与左右灯体固定板直接连接固定,不仅精简优化了灯具整体结构,且左右灯体固定板采用钣金工艺加工制作而成,无需开模,使得随发光模组数量的变化,可任意更改左右灯体固定板的尺寸,而不产生额外费用。
本实用新型安装支架与左右灯体固定板转动连接的转动轴线偏离左右灯体固定板构成整体的长度中心线,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证安装支架能够接近360旋转的情况下,大大缩短安装支架的产品尺寸,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电源和左右灯体固定板的连接件,具有两种结构选择,满足市场上主流的电源结构需求,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连接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连接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安装支架;2、PC罩;3、灯体固定板;4、发光模组;5、端盖组件;6、塑胶堵头;7、供电电源;8、角度齿盘组件;9、左灯体固定板;10、通槽;11、限位孔;12、线缆;13、右灯体固定板;14、线缆避让孔;15、刻度线;16、第一侧板;17、第二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参阅图3至图6,本实施例的灯具,包括安装支架1、左灯体固定板9和右灯体固定板13、并列设置在左右灯体固定板之间的多个发光模组4、以及设置在左右灯体固定板之间并为这些发光模组4供电的供电电源7;这些发光模组4沿左右灯体固定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并列排布,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发光模组4沿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平行排布;这些发光模组4的发光面朝向同一侧,每个所述发光模组4的两端分别与相应侧的左灯体固定板9或右灯体固定板13直接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1的两端分别与左右灯体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支架1与左右灯体固定板转动连接的转动轴线偏离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构成整体的长度中心线;所述供电电源7位于远离所述发光模组4发光面的一侧。
所述安装支架1能够跨过所述发光模组4并在发光模组4的两侧自由转动。
所述安装支架1的两端皆分别通过一角度齿盘组件8与左右灯体固定板转动连接。
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的板身上皆间隔设有限位孔11,每个所述发光模组4的两端设有定位孔,所述限位孔11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发光模组4的两端与左右灯体固定板通过限位孔11和定位孔相配合并通过定位销安装固定。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为螺孔,所述定位销为螺钉。
所述左灯体固定板9或右灯体固定板13上还间隔设有多个线缆避让孔14,所述线缆避让孔14的数目与所述发光模组4的数目一一对应,所述线缆避让孔14用于收容相应发光模组4上伸出的线缆12,使得安装时线缆12能够穿过所述线缆避让孔14。
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上对称设有连接件,所述供电电源7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连接固定,所述连接件皆由左右固定板上的部分侧板翻折而成。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相对位置的板身上开设有通槽10,所述通槽10的长度方向与左右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通槽10的两个宽度方向上翻折有侧板定义为第一侧板16,所述第一侧板16即构成所述连接件。
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的内侧并以安装支架1与左右灯体固定板的转动轴为中心设有一圈刻度线15,所述刻度线15的刻度范围为0-360度。刻度线15的设计便于实际应用中根据安装需要调节灯具的安装方位。
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皆采用钣金工艺冲压制作而成。
实施例2
一种灯具,除了在上述实施例1中的通槽10并靠近发光模组4一侧的长度方向上翻折有侧板定义为第二侧板17,所述连接件由该第二侧板17构成,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针对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释及可能产生的变化描述如下:
1.上述实施例中给出的3和图4,参阅图,角度齿盘组件8安装位置、供电电源7以及发光模组4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只是作为一种较佳方案,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上述实施例中连接件与供电电源4之间的连接,优选地,通过在连接件上开设安装孔,相应地供电电源上相应位置设置与之相匹配的定位孔,并配合螺钉安装固定,可以作为一种较佳实施方案,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3.上述实施例中给出的附图中显示发光模组4的数量为5,只是一种规格型号的灯具,只是作为附图展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举例说明,但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根据实际功率或其他工作需要该发光模组4的数量可以是1、2、3、4、5、6、7、8、10、12、20等等。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左灯体固定板(9)和右灯体固定板(13)、并列设置在左右灯体固定板之间的多个发光模组(4)、以及设置在左右灯体固定板之间并为这些发光模组(4)供电的供电电源(7);这些发光模组(4)沿左右灯体固定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并列排布,这些发光模组(4)的发光面朝向同一侧,每个所述发光模组(4)的两端分别与相应侧的左灯体固定板(9)或右灯体固定板(13)直接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1)的两端分别与左右灯体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支架(1)与左右灯体固定板转动连接的转动轴线偏离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构成整体的长度中心线;所述供电电源(7)位于远离所述发光模组(4)发光面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发光模组(4)沿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平行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能够跨过所述发光模组(4)并在发光模组(4)的两侧自由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的两端皆分别通过一角度齿盘组件(8)与左右灯体固定板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的板身上皆间隔设有限位孔(11),每个所述发光模组(4)的两端设有定位孔,所述限位孔(11)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发光模组(4)的两端与左右灯体固定板通过限位孔(11)和定位孔相配合并通过定位销安装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灯体固定板(9)或右灯体固定板(13)上还间隔设有多个线缆避让孔(14),所述线缆避让孔(14)的数目与所述发光模组(4)的数目一一对应,所述线缆避让孔(14)用于收容相应发光模组(4)上伸出的线缆(12),使得安装时线缆(12)能够穿过所述线缆避让孔(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上对称设有连接件,所述供电电源(7)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连接固定,所述连接件皆由左右固定板上的部分侧板翻折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相对位置的板身上开设有通槽(10),所述通槽(10)的长度方向与左右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通槽(10)的边上翻折有侧板,定义其中在所述通槽(10)的两个宽度方向上翻折的侧板为第一侧板(16),在所述通槽(10)并靠近发光模组一侧的长度方向上翻折的侧板为第二侧板(17),所述第一侧板(16)或第二侧板(17)皆位于所述左右灯体定位板的内侧,所述连接件为第一侧板(16)或第二侧板(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皆采用钣金工艺冲压制作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灯体固定板的内侧并以安装支架(1)与左右灯体固定板的转动轴为中心设有一圈刻度线(15),所述刻度线(15)的刻度范围为0-360度。
CN202020324097.2U 2020-03-16 2020-03-16 灯具 Active CN211551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4097.2U CN211551397U (zh) 2020-03-16 2020-03-16 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4097.2U CN211551397U (zh) 2020-03-16 2020-03-16 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51397U true CN211551397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94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24097.2U Active CN211551397U (zh) 2020-03-16 2020-03-16 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513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5220B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
CN101994978A (zh) 照明装置
CN203533269U (zh) 负离子led灯管
CN109780459B (zh) 一种led灯及按压组装方法
CN209445299U (zh) 透镜、光源模组及灯具
CN205782391U (zh) 一种采用分体式光源的筒灯
CN103343893B (zh) 一种led点光源系列照明装置
CN211551397U (zh) 灯具
CN102777829B (zh) 一种采用灯壳支架作为安装界面支架结构的led投光灯
CN205261371U (zh) 一种led吸顶灯
CN207350094U (zh) 一种拼装式led车灯
CN104654140A (zh) Led照明装置
CN202100968U (zh) 一种可拆解的led横插灯
CN203963715U (zh) 路灯
KR200462159Y1 (ko) Led 조명장치
CN210088602U (zh) 一种飞碟式led工矿灯
CN203703800U (zh) 一种具有偏置滤色片的变光彩灯组装结构
CN207621783U (zh) 一种七彩洗墙灯
CN204420766U (zh) Led照明装置
CN201496821U (zh) Led组合灯头
CN211822183U (zh) 一种led旋转跑马变色灯
CN213513500U (zh) 防眩结构投光灯
CN219493958U (zh) 简易式无框模组化led隧道灯
CN218327801U (zh) 一种可改变发光角度的led灯具
CN218789268U (zh) 一种植物照明led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