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48716U - 脚手架临时出入口 - Google Patents

脚手架临时出入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48716U
CN211548716U CN201821855106.XU CN201821855106U CN211548716U CN 211548716 U CN211548716 U CN 211548716U CN 201821855106 U CN201821855106 U CN 201821855106U CN 211548716 U CN211548716 U CN 211548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ffold
vertical
rods
cross
protection s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551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新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ang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ang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ang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ang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551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48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48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48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脚手架临时出入口,包括第一竖向脚手架、第二竖向脚手架和横向脚手架,横向脚手架连接于第一竖向脚手架和第二竖向脚手架顶部,第一竖向脚手架和第二竖向脚手架顶部之间形成出入口;所述第一竖向脚手架、第二竖向脚手架和横向脚手架由脚手架大横杆、脚手架立杆和脚手架小横杆组成,脚手架大横杆与脚手架立杆垂直设置,脚手架立杆与脚手架小横杆垂直设置,脚手架大横杆与脚手架小横杆也垂直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脚手架出入口周边设置了剪刀撑,立面和水平面多道斜撑结构,通过合理的布置,加强了出入口的结构强度,防护棚在主立杆边上设置了副立杆,与主立杆共同承受上部荷载,可提高整个防护棚加固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脚手架临时出入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脚手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脚手架临时出入口。
背景技术
脚手架作为一种重要的施工工具,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项目中。但传统的脚手架施工,尤其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结构,具有周期长、安全系数较低,搭设高度受限等缺陷,在实施过程中比一般施工过程具有更大的风险,容易引发诸多事故。
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类事故便是由脚手架临时出入口坍塌引起的。因为需要在脚手架某块区域内开设一个临时洞口,供施工人员以及相关施工设备、材料的进出。但以往开设的临时洞口,其周围支撑加固措施基本是凭借经验,未经过严格的设计论证,在洞口四周随意加撑,导致整个洞口周边结构强度不足,从而引发脚手架失稳。此外,存在脚手架与外侧防护棚相连接,将防护棚荷载直接作用在脚手架上,引起脚手架承受荷载能力不足。
综上所述,目前急需寻找一种整体结构强度高,施工方便,出入口周边加撑合理的新型脚手架临时出入口构造就显得十分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经济效益高、结构稳定、简单便捷的脚手架临时出入口。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脚手架临时出入口,包括第一竖向脚手架、第二竖向脚手架和横向脚手架,横向脚手架连接于第一竖向脚手架和第二竖向脚手架顶部,第一竖向脚手架和第二竖向脚手架顶部之间形成出入口;所述第一竖向脚手架、第二竖向脚手架和横向脚手架由脚手架大横杆、脚手架立杆和脚手架小横杆组成,脚手架大横杆与脚手架立杆垂直设置,脚手架立杆与脚手架小横杆垂直设置,脚手架大横杆与脚手架小横杆也垂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脚手架大横杆和脚手架小横杆与地面水平设置,脚手架立杆竖直设置于地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竖向脚手架、第二竖向脚手架和横向脚手架为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脚手架大横杆与脚手架立杆之间设有脚手架立面斜杆,脚手架立杆与脚手架小横杆之间设有脚手架斜腹杆,脚手架大横杆与脚手架小横杆之间设有脚手架水平斜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入口两侧设有剪刀撑,剪刀撑位于第一竖向脚手架、第二竖向脚手架和横向脚手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入口周围设有与第一竖向脚手架、第二竖向脚手架和横向脚手架相适配的防护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护棚由防护棚大横杆、防护棚小横杆和防护棚主立杆搭设而成,防护棚大横杆与防护棚小横杆垂直设置,防护棚大横杆与防护棚主立杆垂直设置,防护棚小横杆与防护棚主立杆垂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护棚上还设有防护棚副立杆,防护棚副立杆设置于出入口两边的防护棚主立杆上,且防护棚副立杆的高度高于出入口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护棚大横杆与防护棚小横杆之间设有防护棚水平斜杆,防护棚大横杆与防护棚主立杆之间设有防护棚立面斜杆,防护棚小横杆与防护棚主立杆之间设有防护棚斜腹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护棚上铺设有双层钢板网,双层钢板网位于出入口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脚手架出入口周边设置了剪刀撑,立面和水平面多道斜撑结构,通过合理的布置,加强了出入口的结构强度,防护棚在主立杆边上设置了副立杆,与主立杆共同承受上部荷载,可提高整个防护棚加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防护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防护棚的俯视图;
图6是防护棚的侧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第一竖向脚手架1,脚手架大横杆1-1,脚手架立杆1-2,脚手架小横杆1-3,第二竖向脚手架2,横向脚手架3,出入口4,脚手架斜腹杆6,脚手架里面斜杆7,脚手架水平斜杆8,剪刀撑9,防护棚10,防护棚大横杆10-1,防护棚小横杆10-2,防护棚主立杆10-3,防护棚副立杆11,防护棚斜腹杆12,防护棚立面斜杆13,防护棚水平斜杆14,双层钢板网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脚手架临时出入口,包括第一竖向脚手架1、第二竖向脚手架2和横向脚手架3,横向脚手架3连接于第一竖向脚手架1和第二竖向脚手架2顶部,第一竖向脚手架1和第二竖向脚手架2顶部之间形成出入口4,第一竖向脚手架1、第二竖向脚手架2和横向脚手架3围着出入口4设置。
第一竖向脚手架1、第二竖向脚手架2和横向脚手架3由脚手架大横杆1-1、脚手架立杆1-2和脚手架小横杆1-3组成,脚手架大横杆1-1与脚手架立杆1-2垂直设置,脚手架立杆1-2与脚手架小横杆1-3垂直设置,脚手架大横杆1-1与脚手架小横杆1-3也垂直设置,脚手架大横杆1-1和脚手架小横杆1-3与地面水平设置,脚手架立杆1-2竖直设置于地面上,第一竖向脚手架1、第二竖向脚手架2和横向脚手架3为一体成型。
脚手架大横杆1-1、脚手架立杆1-2和脚手架小横杆1-3均为直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钢材属Q235,脚手架立杆1-2纵向间距为1.2m,横向间距为1.5m,脚手架大横杆1-1间距1.8m,脚手架小横杆1-3的间距0.75m,所有杆件均通过对接扣件接长。
脚手架大横杆1-1与脚手架立杆1-2之间设有脚手架立面斜杆7,脚手架立杆1-2与脚手架小横杆1-3之间设有脚手架斜腹杆6,脚手架大横杆1-1与脚手架小横杆1-3之间设有脚手架水平斜杆8,出入口4两侧设有剪刀撑9,剪刀撑9位于第一竖向脚手架1、第二竖向脚手架2和横向脚手架3上。
脚手架斜腹杆6用于加固脚手架立杆1-2与脚手架小横杆1-3之间的连接,脚手架立面斜杆7用于加固脚手架大横杆1-1与脚手架立杆1-2之间的连接,脚手架水平斜杆8用于加固脚手架大横杆1-1与脚手架小横杆1-3之间的连接,同时剪刀撑9也用于加固第一竖向脚手架1、第二竖向脚手架2和横向脚手架3之间的连接。
如图4-6所示,出入口4周围设有与第一竖向脚手架1、第二竖向脚手架2和横向脚手架3相适配的防护棚10,防护棚10由防护棚大横杆10-1、防护棚小横杆10-2和防护棚主立杆10-3搭设而成,防护棚大横杆10-1与防护棚小横杆10-2垂直设置,防护棚大横杆10-1与防护棚主立杆10-3垂直设置,防护棚小横杆10-2与防护棚主立杆10-3垂直设置。
防护棚10的尺寸为6.0m×4m×6.0m,防护棚主立杆10-3纵向间距为1.2m,横向间距为1.5m;防护棚大横杆10-1间距1.5m。
防护棚10上还设有防护棚副立杆11,防护棚副立杆11设置于出入口4两边的防护棚主立杆10-3上,且防护棚副立杆11的高度高于出入口4的高度,防护棚副立杆11用于加固出入口4两侧,使得出入口4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防护棚大横杆10-1与防护棚小横杆10-2之间设有防护棚水平斜杆14,防护棚大横杆10-1与防护棚主立杆10-3之间设有防护棚立面斜杆13,防护棚小横杆10-2与防护棚主立杆10-3之间设有防护棚斜腹杆12,防护棚水平斜杆14、防护棚立面斜杆13和防护棚斜腹杆12用于加固防护棚10,防护棚10上铺设有双层钢板网15,双层钢板网15位于出入口4顶部,双层钢板网15也用于加固出入口4。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第一竖向脚手架1,脚手架大横杆1-1,脚手架立杆1-2,脚手架小横杆1-3,第二竖向脚手架2,横向脚手架3,出入口4,脚手架斜腹杆6,脚手架里面斜杆7,脚手架水平斜杆8,剪刀撑9,防护棚10,防护棚大横杆10-1,防护棚小横杆10-2,防护棚主立杆10-3,防护棚副立杆11,防护棚斜腹杆12,防护棚立面斜杆13,防护棚水平斜杆14,双层钢板网1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脚手架临时出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竖向脚手架(1)、第二竖向脚手架(2)和横向脚手架(3),横向脚手架(3)连接于第一竖向脚手架(1)和第二竖向脚手架(2)顶部,第一竖向脚手架(1)和第二竖向脚手架(2)顶部之间形成出入口(4);所述第一竖向脚手架(1)、第二竖向脚手架(2)和横向脚手架(3)由脚手架大横杆(1-1)、脚手架立杆(1-2)和脚手架小横杆(1-3)组成,脚手架大横杆(1-1)与脚手架立杆(1-2)垂直设置,脚手架立杆(1-2)与脚手架小横杆(1-3)垂直设置,脚手架大横杆(1-1)与脚手架小横杆(1-3)也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竖向脚手架(1)、第二竖向脚手架(2)和横向脚手架(3)为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临时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大横杆(1-1)和脚手架小横杆(1-3)与地面水平设置,脚手架立杆(1-2)竖直设置于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临时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大横杆(1-1)与脚手架立杆(1-2)之间设有脚手架立面斜杆(7),脚手架立杆(1-2)与脚手架小横杆(1-3)之间设有脚手架斜腹杆(6),脚手架大横杆(1-1)与脚手架小横杆(1-3)之间设有脚手架水平斜杆(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临时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口(4)两侧设有剪刀撑(9),剪刀撑(9)位于第一竖向脚手架(1)、第二竖向脚手架(2)和横向脚手架(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手架临时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口(4)周围设有与第一竖向脚手架(1)、第二竖向脚手架(2)和横向脚手架(3)相适配的防护棚(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手架临时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棚(10)由防护棚大横杆(10-1)、防护棚小横杆(10-2)和防护棚主立杆(10-3)搭设而成,防护棚大横杆(10-1)与防护棚小横杆(10-2)垂直设置,防护棚大横杆(10-1)与防护棚主立杆(10-3)垂直设置,防护棚小横杆(10-2)与防护棚主立杆(10-3)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手架临时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棚(10)上还设有防护棚副立杆(11),防护棚副立杆(11)设置于出入口(4)两边的防护棚主立杆(10-3)上,且防护棚副立杆(11)的高度高于出入口(4)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手架临时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棚大横杆(10-1)与防护棚小横杆(10-2)之间设有防护棚水平斜杆(14),防护棚大横杆(10-1)与防护棚主立杆(10-3)之间设有防护棚立面斜杆(13),防护棚小横杆(10-2)与防护棚主立杆(10-3)之间设有防护棚斜腹杆(1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脚手架临时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棚(10)上铺设有双层钢板网(15),双层钢板网(15)位于出入口(4)顶部。
CN201821855106.XU 2018-11-12 2018-11-12 脚手架临时出入口 Active CN211548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5106.XU CN211548716U (zh) 2018-11-12 2018-11-12 脚手架临时出入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5106.XU CN211548716U (zh) 2018-11-12 2018-11-12 脚手架临时出入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48716U true CN211548716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87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55106.XU Active CN211548716U (zh) 2018-11-12 2018-11-12 脚手架临时出入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48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19893A (zh) 一种电梯井钢平台及其制作方法
CN215212255U (zh) 悬挂式框架组合型高空操作平台
CN211548716U (zh) 脚手架临时出入口
CN217203655U (zh) 一种预制箱梁横隔板施工可折叠操作平台
CN215948858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护平台
CN214365416U (zh) 一种防倒型建筑施工护栏
CN212866794U (zh) 组装式外墙操作平台
CN21231742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快速拆装折叠式脚手架
CN213679551U (zh) 一种塔吊上人通道
CN212613649U (zh) 一种坡屋面修复脚手架结构
CN221194376U (zh) 一种组合式可调节阳台安全防护板
CN206205452U (zh) 一种伸缩式大体积素混凝土浇筑定型化操作平台
CN107476200B (zh) 一种满堂支架错位套搭结构及方法
CN206581578U (zh) 用于悬挑式脚手架的双层吊篮施工装置
CN217581089U (zh) 一种可移动式悬挑操作平台
CN218375102U (zh) 一种金属屋面吊顶底板安装装置
CN217299928U (zh) 一种外架临边防护结构
CN215889431U (zh)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人货梯防护棚
CN213837623U (zh) 一种多用途组合式脚手架
CN220620961U (zh) 一种建筑施工带有防掉落结构的建筑施工架
CN220686824U (zh) 一种大跨度临建板房防砸防护棚
CN218714825U (zh) 一种盘扣式安全防护通道
CN215246819U (zh) 一种可上人预制墙体插放架
CN219118917U (zh) 塔吊安全防攀爬围栏平台装置
CN213297074U (zh) 一种便捷式外墙悬挑操作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