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47713U - 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 - Google Patents
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47713U CN211547713U CN201821478108.1U CN201821478108U CN211547713U CN 211547713 U CN211547713 U CN 211547713U CN 201821478108 U CN201821478108 U CN 201821478108U CN 211547713 U CN211547713 U CN 2115477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nd anchor
- rod
- plate
- guide groove
- anch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包括地锚杆和地锚头;地锚头固设于地锚杆的底端,地锚杆中部形成有导向槽,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内杆;地锚杆的两侧设置有若干地锚定位组件,地锚定位组件与内杆相连接,内杆沿着导向槽内向上运动,使得地锚定位组件用于定位地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外板外侧连接着刃脚,在将刃脚打入土体过程中可以减小入土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索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
背景技术
在固定桅杆、电线杆、斜拉桥都会运用到拉索,通过与拉索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而拉索较为柔软,正常情况下无法和桅杆、电线杆形成三角形,只有在承受足够拉力时才会紧绷,但是当外力撤去时,拉索又会回归柔软的状态。为了能够使拉索保持紧绷的状态,一般会将拉索绑在地锚上,然后将地锚打入土中,以地锚受到土体的抗拔力来张拉拉索。
现有地锚一般呈现两种状态,一种是地锚端部具有一圈螺旋叶,而锚杆则纤细入细杆,另一种则是杆身较粗,且在杆身布满螺旋叶。前者一般在受力较小的地方使用,无法承受较大的拉力;第二种地锚由于杆身直径较大,所用材料较多,且需要大型设备才可将地锚打入土中,一般在大型工程中才会用到,如斜拉桥的拉索固定。而在较小的工程中,使用第一种地锚无法保证质量,而使用第二种锚杆较为浪费。
因此,目前亟需寻求一种成本较低,施工简单且可以适应一般工程锚杆的显得十分重要。
针对以上问题,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包括地锚杆和地锚头;地锚头固设于地锚杆的底端,地锚杆中部形成有导向槽,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内杆;地锚杆的两侧设置有若干地锚定位组件,地锚定位组件与内杆相连接,内杆沿着导向槽内向上运动,使得地锚定位组件用于定位地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杆顶部形成有端部螺纹,端部螺纹位于导向槽内,与此相对应的,地锚杆外连接有“T”形端头,“T”形端头插接于导向槽内,并与端部螺纹旋转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杆顶部形成有端部螺纹,端部螺纹位于导向槽内,与此相对应的,地锚杆外连接有呈“T”形的锚顶,锚顶底部形成有与端部螺纹相适配的连接口,锚顶插接于导向槽内时,端部螺纹与连接口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锚顶上形成有定位凹口,定位凹口内连接有拉索,定位凹口内的拉索通过混泥土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地锚定位组件设置有3个,等距布设于地锚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地锚定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地锚杆两侧的内板、固设于内杆两侧且与内杆相垂直的推板;内板的一端位于推板上端,并且当内杆向上运动,使得推板上端与内板下端相抵,内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外板的中部,地锚杆的两侧固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位于内板下端,外板的一端与连接板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当内杆向上运动时,推板带动内板向上移动,推板与内板相贴合,位于地锚杆两侧的外板与地锚杆呈30°~60°的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当内杆向下运动时,外板在泥土挤压下,外板向地锚杆靠拢,内板的底部与推板的外侧端部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板的外侧连接有刃脚,外板和刃脚固定连接,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板的外侧顶部呈尖刺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外板外侧连接着刃脚,在将刃脚打入土体过程中可以减小入土难度;
2.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张拉内杆,推动推板,使内板及外板发生旋转,最终完全“展开”,可以增大该地锚的阻力,从而使地锚更加的稳固,可以承受较大的拉索拉力;
3.本实用新型的体积较小,但是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相较于大型地锚,本实用新型的成本较少,更具有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地锚定位组件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地锚定位组件收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地锚头1,连接轴2,刃脚3,内杆4,推板5,外板6,内板7,端部螺纹8,连接口9,混凝土10,锚顶11,拉索12,T形端头13,连接板14,地面15,地锚杆16,地锚定位组件17,导向槽18,定位凹口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包括地锚杆16和地锚头1;地锚头1固设于地锚杆16的底端,地锚杆16中部形成有导向槽18,导向槽18内滑动连接有内杆4;地锚杆16的两侧设置有若干地锚定位组件17,地锚定位组件17与内杆4相连接,内杆4沿着导向槽18内向上运动,使得地锚定位组件17用于定位地锚;本实用新型将地锚打入土体中,通过地锚定位组件17定位地锚,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体积较小,但是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相较于大型地锚,本实用新型的成本较少,更具有经济性。
如图2所示,内杆4顶部形成有端部螺纹8,端部螺纹8位于导向槽18内,与此相对应的,地锚杆16外连接有“T”形端头13,“T”形端头13插接于导向槽18内,并与端部螺纹8旋转连接;将地锚打入地面后,利用连接口9将内杆4连接,然后利用外力将内杆4外拔,使内杆4上升,待内杆4上拔后,需要将T形端头13撤去。
内杆4顶部形成有端部螺纹8,端部螺纹8位于导向槽18内,与此相对应的,地锚杆16外连接有呈“T”形的锚顶11,锚顶11底部形成有与端部螺纹8相适配的连接口9,锚顶11插接于导向槽18内时,端部螺纹8与连接口9转动连接;锚顶11上形成有定位凹口19,定位凹口19内连接有拉索12,定位凹口19内的拉索12通过混泥土10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锚顶11,其底端为链接口9,用以连接内杆,在制作锚顶11时,预留一个导向槽18,在施工时将拉索12引入导向槽18中,往导向槽18内浇筑混凝土10,防止拉索12脱离地锚。
地锚定位组件17设置有3个,等距布设于地锚杆16上;地锚定位组件17包括转动连接于地锚杆16两侧的内板7、固设于内杆4两侧且与内杆4相垂直的推板5;内板7的一端位于推板5上端,并且当内杆4向上运动,使得推板5上端与内板7下端相抵,内板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外板6的中部,地锚杆16的两侧固设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位于内板7下端,外板6的一端与连接板14通过连接轴2转动连接;当内杆4向上运动时,推板5带动内板7向上移动,推板5与内板7相贴合,位于地锚杆16两侧的外板6与地锚杆16呈30°~60°的角度;当内杆4向下运动时,外板6在泥土挤压下,外板6向地锚杆16靠拢,内板7的底部与推板5的外侧端部相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张拉内杆4,推动推板5,使内板7及外板6发生旋转,最终完全“展开”,可以增大该地锚的阻力,从而使地锚更加的稳固,可以承受较大的拉索拉力。
外板6的外侧连接有刃脚3,外板6和刃脚3固定连接,一体成型;进一步提高了外板6和刃脚3的整体结构强度和牢固性,同时,外板6的外侧顶部呈尖刺部和设置刃脚3,用来减小外板6旋转的阻力,在将刃脚3打入土体过程中可以减小入土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在拉索需要固定位置开挖一个槽形孔,然后将地锚打入土体中,地锚在打入过程中,其形态如图2所示,内外板6紧贴地锚杆16上。
接着用T形端头13连接内杆4上部的端部螺纹8,再利用外力上拔,使内杆4上升;带动内杆4上的推板5上升,迫使外板6旋转。
外板6旋转后,其形态变化如图3所示。接着将T形端头13撤除;连接锚顶11。锚顶11上同样拥有连接口9,将连接口9连接端部螺纹8;另外在连接锚顶11之前,需提前将拉索12固定在锚顶顶部;固顶方式是通过将拉索与混凝土整浇在锚顶顶部;其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地锚头1,连接轴2,刃脚3,内杆4,推板5,外板6,内板7,端部螺纹8,连接口9,混凝土10,锚顶11,拉索12,T形端头13,连接板14,地面15,地锚杆16,地锚定位组件17,导向槽18,定位凹口1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锚杆(16)和地锚头(1);地锚头(1)固设于地锚杆(16)的底端,地锚杆(16)中部形成有导向槽(18),导向槽(18)内滑动连接有内杆(4);地锚杆(16)的两侧设置有若干地锚定位组件(17),地锚定位组件(17)与内杆(4)相连接,内杆(4)沿着导向槽(18)内向上运动,使得地锚定位组件(17)用于定位地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4)顶部形成有端部螺纹(8),端部螺纹(8)位于导向槽(18)内,与此相对应的,地锚杆(16)外连接有“T”形端头(13),“T”形端头(13)插接于导向槽(18)内,并与端部螺纹(8)旋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4)顶部形成有端部螺纹(8),端部螺纹(8)位于导向槽(18)内,与此相对应的,地锚杆(16)外连接有呈“T”形的锚顶(11),锚顶(11)底部形成有与端部螺纹(8)相适配的连接口(9),锚顶(11)插接于导向槽(18)内时,端部螺纹(8)与连接口(9)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顶(11)上形成有定位凹口(19),定位凹口(19)内连接有拉索(12),定位凹口(19)内的拉索(12)通过混泥土(10)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锚定位组件(17)设置有3个,等距布设于地锚杆(1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锚定位组件(17)包括转动连接于地锚杆(16)两侧的内板(7)、固设于内杆(4)两侧且与内杆(4)相垂直的推板(5);内板(7)的一端位于推板(5)上端,并且当内杆(4)向上运动,使得推板(5)上端与内板(7)下端相抵,内板(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外板(6)的中部,地锚杆(16)的两侧固设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位于内板(7)下端,外板(6)的一端与连接板(14)通过连接轴(2)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其特征在于:当内杆(4)向上运动时,推板(5)带动内板(7)向上移动,推板(5)与内板(7)相贴合,位于地锚杆(16)两侧的外板(6)与地锚杆(16)呈30°~60°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其特征在于:当内杆(4)向下运动时,外板(6)在泥土挤压下,外板(6)向地锚杆(16)靠拢,内板(7)的底部与推板(5)的外侧端部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6)的外侧连接有刃脚(3),外板(6)和刃脚(3)固定连接,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6)的外侧顶部呈尖刺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478108.1U CN211547713U (zh) | 2018-09-10 | 2018-09-10 | 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478108.1U CN211547713U (zh) | 2018-09-10 | 2018-09-10 | 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47713U true CN211547713U (zh) | 2020-09-22 |
Family
ID=72487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478108.1U Active CN211547713U (zh) | 2018-09-10 | 2018-09-10 | 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47713U (zh) |
-
2018
- 2018-09-10 CN CN201821478108.1U patent/CN21154771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311725B1 (de) | Schwimmfundament mit verbesserter Abspannung | |
CN203296042U (zh) | 一种可回收锚杆 | |
CN115341540B (zh) | 用于沙瓤性边坡支护的锚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3188207U (zh) | 端部可撑开的锚杆 | |
CN203034446U (zh) | 属于固定装置的人造根 | |
CN211547713U (zh) | 拉索预埋整体式地锚体系 | |
CN112252817B (zh) | 一种户外帐篷的抗风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
CN112726588A (zh) | 一种锚固桩 | |
CN110387882A (zh) | 一种组合倒钩式锚杆 | |
CN213418654U (zh) | 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再生混凝土电杆 | |
CN215888222U (zh) | 一种民航机场工程用高边坡支护伞形锚具 | |
CN216194707U (zh) | 一种装配式结构稳定的建筑地基加固桩 | |
CN111074884B (zh) | 一种可回收式t形锚桩 | |
RU83780U1 (ru) | Свая забивна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е погружения | |
CN203741837U (zh) | 地锚 | |
CN218858643U (zh) | 一种系泊锚 | |
CN210164494U (zh) | 一种地铁施工用隧道断面支撑装置 | |
CN220246914U (zh) | 临时建筑固定地锚 | |
DE102010009140B4 (de) | System zur Bodenverankerung von Aufbauten | |
CN103898906A (zh) | 用于固定物体的人造根 | |
TWI808022B (zh) | 可回收之地錨結構 | |
CN115467578A (zh) | 加固稳定型帐篷及其使用方法 | |
CN221567137U (zh) | 一种分层开挖的边坡喷锚支护用锚索 | |
CN214741410U (zh) | 一种增加锚固力的锚索钢胶线锚固结构 | |
CN104532873A (zh) | 一种岩石锚杆基础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