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46277U - 一种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46277U
CN211546277U CN202020053133.6U CN202020053133U CN211546277U CN 211546277 U CN211546277 U CN 211546277U CN 202020053133 U CN202020053133 U CN 202020053133U CN 211546277 U CN211546277 U CN 211546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idation pond
fixedly connected
support
connecting rod
conven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531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圣博
王煜达
刘凤喆
皱忠冉
赵慧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ramay City Kleda Grease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ramay City Kleda Greas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ramay City Kleda Grease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ramay City Kleda Greas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531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46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46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462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矿物油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包括氧化池,所述氧化池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底盖,所述底盖内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端滑动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接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罩,所述支撑罩与氧化池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罩内粘合有过滤网。本方案通过设计的支撑杆、连接杆、螺纹套、填料支撑壳体的配合使填料层悬空置于氧化池中,使得填料层和生物膜与废水接触更加充分,提高除污效率,而且填料层取出方便,便于进行更换;通过设计支撑罩和过滤网,对杂质进行过滤和收集,除杂方便快捷,且避免杂质流入下道工序。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矿物油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
背景技术
目前对废矿物油进行处理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废矿物油中包含很多物质,需要经过层层分离,比如泥沙、水和油等等。主要经过固液分离、油水分离等主要工序,然后将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再利用。
目前在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除污时,还需要采用微生物氧化方式进行除污,将一些有机物分解。主要依靠氧化池底的填料层上覆盖生物膜,产生的大量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分解。但是填料层和生物膜接触面积有限,还需要进行优化处理,来提高除污效率,而且填料层取出不便,不方便进行更换,有机物分解后杂质在氧化池内,缺乏过滤和收集措施,导致下道工序还需要进行过滤和杂质收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可以解决填料层不方便取出的问题,而且除污效率高,而且经过微生物的处理的废水可以经过过滤,对杂质进行收集,而且除杂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包括氧化池,所述氧化池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底盖,所述底盖内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端滑动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接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罩,所述支撑罩与氧化池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罩内粘合有过滤网,所述氧化池的上端搭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填料支撑壳体,所述填料支撑壳体的内部填充有填料层,所述支撑壳体的外侧贴合有生物膜。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使用时,生物膜上会附着微生物,通过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分解后会产生一些杂质,杂质可落在支撑罩上的过滤网上,对杂质进行收集,而且设计的填料层通过填料支撑壳体支撑,且悬空在氧化池内,填料层和生物膜与废水接触面积更大,使得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效率更高,除污效果更好,当需要将填料层取出时,只需提起支撑杆,支撑杆将连接杆和螺纹套向上拉起,螺纹套带动填料支撑壳体向上移动,从而将填料层带出,取出方便快捷,便于更换填料层,而且还可以通过连杆将连接套和支撑罩取出,从而将支撑罩内的杂质取出,除杂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通过设计的支撑杆、连接杆、螺纹套、填料支撑壳体的配合使填料层悬空置于氧化池中,使得填料层和生物膜与废水接触更加充分,提高除污效率,而且填料层取出方便,便于进行更换;通过设计支撑罩和过滤网,对杂质进行过滤和收集,除杂方便快捷,且避免杂质流入下道工序。
进一步,所述氧化池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在氧化池的外侧呈环形阵列排布,且支架的数量为四个。通过设计的支架,可以对氧化池进行稳定支撑。
进一步,所述氧化池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截止阀。第一截止阀的型号为DN25,属于现有技术,可以对进水管进行启闭控制。
进一步,所述排水管的管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在排水管的两侧呈对称设计,所述排水管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截止阀,通槽的设计可以使得氧化池内的水通过通槽进入排水管,然后经过排水管排出,第二截止阀的型号为DN20,属于现有技术,可对排水管进行启闭控制。
进一步,所述支撑罩内开设有致密的孔状结构,所述支撑罩和连接套为一体式结构,且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致密的孔状结构可以使得水通过,且支撑罩的设计可以对过滤网进行支撑。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氧化池的内壁接触,所述限位块在支撑杆的下端呈对称设计。通过两个限位块的设计,可以使得支撑杆不会发生水平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的氧化池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的支撑杆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的填料支撑壳体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的支撑罩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氧化池1、支架2、进水管3、第一截止阀4、底盖5、排水管6、通槽7、第二截止阀8、连接套9、连杆10、支撑罩11、过滤网12、支撑杆13、限位块14、连接杆15、螺纹套16、填料支撑壳体17、填料层18、生物膜19。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包括氧化池1,氧化池1的外侧底部焊接四个支架2,四个支架2在氧化池1的外侧呈环形阵列排布,氧化池1的左端焊接有进水管3,进水管3上安装第一截止阀4,第一截止阀4的型号为DN25,可以对进水管3的启闭进行控制,属于现有技术。
氧化池1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底盖5,底盖5内焊接排水管6,排水管6内对称开设通槽7,通槽7的设计可以使得氧化池1内的水进入排水管6内,排水管6的底部安装第二截止阀8,第二截止阀8的型号为DN20,属于现有技术,可以对排水管6的启闭进行控制。
排水管6的上端滑动套装连接套9,连接套9的上端焊接连杆10,且连接套9的外侧焊接支撑罩11,支撑罩11开设致密的多孔结构,可以使得水通过,支撑罩11内粘合过滤网12,支撑罩11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且和连接套9为一体成型结构,支撑罩11用于对过滤网12进行支撑,支撑罩11与氧化池1的内壁滑动连接。
氧化池1的上端搭接支撑杆13,支撑杆13的下端对称焊接两个限位块14,通过两个限位块14的设计,可以防止支撑杆13发生水平滑动,支撑杆13的下端焊接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螺纹套16,螺纹套16的下端焊接填料支撑壳体17,填料支撑壳体17设计致密的网孔状结构,且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填料支撑壳体17内填充填料层18,填料支撑壳体17的外侧包覆生物膜19。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生物膜19上会附着微生物,通过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分解后会产生一些杂质,杂质可落在支撑罩11上的过滤网12上,对杂质进行收集,而且设计的填料层18通过填料支撑壳体17支撑,且悬空在氧化池1内,填料层18和生物膜19与废水接触面积更大,使得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效率更高,除污效果更好,当需要将填料层18取出时,只需提起支撑杆13,支撑杆13将连接杆15和螺纹套16向上拉起,螺纹套16带动填料支撑壳体17向上移动,从而将填料层18带出,取出方便快捷,便于更换填料层18,而且还可以通过连杆10将连接套9和支撑罩11取出,从而将支撑罩11内的杂质取出,除杂方便。
本方案通过设计的支撑杆13、连接杆15、螺纹套16、填料支撑壳体17的配合使填料层18悬空置于氧化池1中,使得填料层18和生物膜19与废水接触更加充分,提高除污效率,而且填料层18取出方便,便于进行更换;通过设计支撑罩11和过滤网12,对杂质进行过滤和收集,除杂方便快捷,且避免杂质流入下道工序。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6)

1.一种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包括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池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底盖,所述底盖内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端滑动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接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罩,所述支撑罩与氧化池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罩内粘合有过滤网,所述氧化池的上端搭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填料支撑壳体,所述填料支撑壳体的内部填充有填料层,所述支撑壳体的外侧贴合有生物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池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在氧化池的外侧呈环形阵列排布,且支架的数量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池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截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管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在排水管的两侧呈对称设计,所述排水管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截止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罩内开设有致密的孔状结构,所述支撑罩和连接套为一体式结构,且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氧化池的内壁接触,所述限位块在支撑杆的下端呈对称设计。
CN202020053133.6U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46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53133.6U CN211546277U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53133.6U CN211546277U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46277U true CN211546277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90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5313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46277U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462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3036B (zh) 厨余污水分油器
WO2009006850A1 (en) Hollow fiber membrane or capillary membrane filter and water filtration method using such a filter
CN211546277U (zh) 一种便于除污微生物生长的接触氧化池
CN206970378U (zh) 一种餐饮用污水处理装置
CN105771414A (zh) 厨饮垃圾处理装置
CN201728065U (zh) 一种膜过滤装置
CN110723866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高效厌氧反应器装置
CN205569925U (zh) 厨饮垃圾处理装置
CN211847534U (zh) 一种用于排口末端的旋流分离器
CN107555730A (zh) 一种带溢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6666257U (zh) 一种垃圾废水处理系统
CN216038886U (zh)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CN207462761U (zh) 一种自动污水过滤机
CN206720894U (zh) 家用餐厨污水净化装置
CN211635579U (zh) 一种复合式净水装置
CN208617594U (zh) 一种蜂巢式多功能水处理设备
CN210528642U (zh) 一种高油废液处理装置
CN208726847U (zh) 一种真空泵油回收过滤装置
CN210163304U (zh) 一种高效的通沟污泥分离装置
CN205635255U (zh) 一种雨水自动过滤装置
CN205533114U (zh) 一种真空泵过滤装置
CN202740825U (zh) 食物垃圾油水分离器
CN219376377U (zh) 一种污水中悬浮物分离装置
CN212594425U (zh) 一种带有蜂窝状碳纤维滤网的净水装置
CN220597249U (zh) 一种家用型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2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