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35215U - 一种精神科转运担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精神科转运担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35215U
CN211535215U CN201921765360.5U CN201921765360U CN211535215U CN 211535215 U CN211535215 U CN 211535215U CN 201921765360 U CN201921765360 U CN 201921765360U CN 211535215 U CN211535215 U CN 211535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m
limiting
plate
arm
stretc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653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群
潘巧淑
卢金如
林春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76536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35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35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352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神科转运担床,用于转运精神病人,所述的担床包括底座、第一支臂、第二支臂、支撑脚、躺板、万向轮、把手、连接板、固定带、护栏和支撑板,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可以绕着连接板转动,从而方便将担床弄成躺椅状或将担床折叠起来,支撑脚还可以收纳于底座上,固定带通过支臂上的按压结构进行固定和调节固定长度。本实用新型的担床可以让病人平躺或者坐躺,固定带紧固牢靠,便于调节和拆卸,整个担床可以折叠收纳,减少占地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精神科转运担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精神科转运担床。
背景技术
精神病是一种因大脑功能重度失调而致的精神失常的疾病,其情绪不稳容易躁动;精神病患者在运送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情绪激动而乱动甚至伤害医护人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目前常用方法是将精神病患者捆绑于担架上后运送至医院进行治疗,这个过程需要多个医护人员协作才能达到效果,增加了劳动成本,同时人数过多容易刺激精神病患者,非常的不方便。同时现有的担架不便于携带和拆卸,或者不是针对精神病患者使用的,需要额外携带其他控制患者的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担架转运精神病患者存在的控制患者难度大,需要大量人员协作,担架携带不便、功能不足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精神科转运担床。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精神科转运担床,包括底座、第一支臂、第二支臂、支撑脚、躺板、万向轮、把手、连接板、固定带、护栏和支撑板。
所述的底座为“工”字型,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杆之间固定连接两根横梁组成;横杆两侧对称设有滑槽Ⅰ,滑槽Ⅰ一端垂直设有限位槽。
所述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一端通过连接板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可以沿着连接板转动进行折叠,也可以沿着连接板转动一定角度,使得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形成躺椅状态;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臂体一侧面上活动连接有护栏,护栏可拆卸,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或拆除,同时在收纳整个担床时不会使担床过于宽大;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上固定设有限位板Ⅰ,限位板Ⅰ对称设置于臂体两侧并垂直于臂体,限位板Ⅰ和护栏分别设于臂体的两侧,两个限位板Ⅰ之间的距离为横杆的宽度,组装时将限位板Ⅰ夹住横杆;两个所述的限位板Ⅰ之间的板面上设有限位块Ⅰ;所述的第一支臂和/或第二支臂通过限位板Ⅰ的限位块Ⅰ活动连接于横杆的滑槽Ⅰ内,并与横杆平行,限位块Ⅰ可以将第一支臂或第二支臂固定在横杆上并且能在横杆上的滑槽中移动,方便于根据担床的使用形态调整支臂的位置。
所述的第一支臂一侧面设有第一躺板插槽,第二支臂一侧面设有第二躺板插槽;所述的第一躺板插槽设置于两第一支臂之间的臂体上,所述的第二躺板插槽设置于两第二支臂之间的臂体上;所述的躺板分别放置于第一躺板插槽和第二躺板插槽中。
所述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臂体上还设有固定块,固定块用于放置固定带;固定块上部设有按压板,固定块两端的臂体内设有活动槽;所述的按压板两端垂直固定有位于活动槽内的连接脚,连接脚另一端设有底板使得连接脚呈“T”型,底板上部位于活动槽内的连接脚主体上设有弹簧。正常情况时,按压板在弹簧的作用下紧贴固定块,使得固定块和按压板之间的缝隙最小,从而使得固定带不会脱落;需要取出固定带或者改变固定带的固定位置时,只需要人力将按压板向上拉出使得按压板和固定块之间留出缝隙给固定带取出并移动即可。
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侧面上还设有螺孔用于放置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一侧面两端分别设有螺杆和限位杆。
所述的支撑脚一端设有万向轮,另一端对称设有限位板Ⅱ,限位板Ⅱ之间的板面上分别设有限位块Ⅱ,两个限位板Ⅱ之间的距离与横杆的宽度相等,使用时两个限位板Ⅱ夹住横杆,同时将两个限位板Ⅱ的限位块Ⅱ放置于横杆上的滑槽中,从而支撑脚可以固定在横杆上并可以移动;支撑脚一侧对称设有“L”型挂钩,“L”型挂钩开口向内形成滑槽Ⅱ,“L”型挂钩是在收起支撑脚时使用,将“L”型挂钩放置于横杆上的滑槽中,就可将支撑脚水平收起。
所述的限位板Ⅱ和“L”型挂钩垂直设置并形成“L”型卡槽;设置成“L”型卡槽是为了横杆可以穿过两个限位板Ⅱ后,通过“L”型挂钩进行支撑限位,从而使支撑脚不会发生转动导致担床不稳定。
所述的固定带上设有若干个与固定块相匹配的开口,固定带通过开口分别放置于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上的按压板和固定块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担床可以进行担床、躺椅和完全折叠形态的转换。作为担床时,将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平行放置并全部通过限位块Ⅰ固定在横杆上的滑槽Ⅰ中即可,同时还可以选择是否安装使用支撑脚,使用支撑脚时,将支撑脚垂直于横杆,然后将限位块Ⅱ放置于滑槽Ⅰ中即可;不使用支撑脚时,只需通过“L”型挂钩插入滑槽Ⅰ将支撑脚平行收到横杆上即可。作为躺椅时,只需要将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然后通过支撑板进行支撑即可形成躺椅形态。将担床进行折叠时,先将护栏取出,然后将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绕连接板180°旋转折叠到一起,再将支撑脚通过“L”型挂钩平行收到横杆上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限位块Ⅰ和/或限位块Ⅱ为正方体或圆柱体中的一种;当限位块Ⅰ和/或限位块Ⅱ为正方体时,其边长与滑槽Ⅰ的宽度相等;当限位块Ⅰ和/或限位块Ⅱ为圆柱体时,其直径与滑槽Ⅰ的宽度相等。
限位块Ⅰ和限位块Ⅱ的大小和形状必须与滑槽相匹配,避免出现过大的缝隙导致支臂或支撑脚不稳定,导致安全隐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限位杆为圆柱体,其直径与限位槽的宽度相等;所述的限位槽等距设置,至少为4个。
限位杆为圆柱体可以在不同角度下将限位杆放置于限位槽中,且不影响支臂的位置;限位槽等距设置可以等比例角度调节支臂的倾斜角度,多个限位槽设置可以使支臂的倾斜角度有多种选择,至少4个限位槽可以使支臂的角度至少有 30°、45°、60°和75°四种选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L”型挂钩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滑槽Ⅰ的宽度。
“L”型挂钩的作用是通过将“L”型挂钩嵌入滑槽Ⅰ中收起支撑脚,因此其厚度不能大于滑槽Ⅰ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躺板表面设有棉布、记忆海绵中的一种。
躺板表面设有棉布、记忆海绵可以提高担床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担床可以进行多种形态转换,可以根据病人的需要进行调整;同时担床收纳时占地空间小,组装也很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担床通过按压结构对固定带进行固定,便于调节固定带的同时也不容易松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担床的简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担床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担床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担床的支臂和底座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担床的固定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担床的支撑脚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担床的支撑脚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S向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担床的按压板处支臂体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担床的躺椅形态正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担床的收纳形态正视图。
附图标记:1-底座,101-横杆,102-横梁,103-滑槽Ⅰ,104-限位槽,2-第一支臂,201-第一插板槽,3-第二支臂,301-第二插板槽,4-支撑脚,401-限位板Ⅱ,402-“L”型挂钩,403-滑槽Ⅱ,404-“L”型卡槽,405-限位块Ⅱ,5-躺板,6- 万向轮,7-把手,8-连接板,9-固定带,901-开口,10-护栏,11-支撑板,12-按压板,1201-连接脚,1202-底板,1203-弹簧,1204-活动槽,13-固定块,14-限位板Ⅰ,1401-限位块Ⅰ,15-螺孔,16-螺杆,17-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精神科转运担床,由底座1、第一支臂2、第二支臂 3、支撑脚4、躺板5、万向轮6、把手7、连接板8、固定带9、护栏10和支撑板11组成。
所述的底座1如图3所示为“工”字型,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杆101之间固定连接两根横梁102组成;横杆101两侧对称设有滑槽Ⅰ103,滑槽Ⅰ103一端垂直设有限位槽104,限位槽104等距设置,限位槽104等距设置可以等比例角度调节支臂的倾斜角度,限位槽104为4个,多个限位槽104设置可以使支臂的倾斜角度有多种角度选择。
所述的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一端通过连接板8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7,如图3所示,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可以沿着连接板8转动进行折叠,如图10所示,也可以沿着连接板8转动一定角度,使得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形成躺椅状态,如图9所示;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的臂体一侧面上活动连接有护栏10,护栏可拆卸;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上固定设有限位板Ⅰ14,限位板Ⅰ14对称设置于臂体两侧并垂直于臂体,限位板Ⅰ14和护栏10 分别设于臂体的两侧;两个所述的限位板Ⅰ14之间的板面上设有限位块Ⅰ1401;所述的第一支臂2和/或第二支臂3通过限位板Ⅰ14的限位块Ⅰ1401活动连接于横杆101的滑槽Ⅰ103内,并与横杆101平行,如图1所示;限位块Ⅰ1401为正方体,其边长与滑槽Ⅰ103的宽度相等。
可以将第一支臂2或第二支臂3固定在横杆101上并且能在横杆10上的滑槽103中移动,方便于根据担床的使用形态调整支臂的位置。
所述的第一支臂2一侧面设有第一躺板插槽201,第二支臂3一侧面设有第二躺板插槽301;所述的第一躺板插槽201设置于两第一支臂2之间的臂体上,所述的第二躺板插槽301设置于两第二支臂3之间的臂体上;所述的躺板5分别放置于第一躺板插槽201和第二躺板插槽301中,如图2所示,躺板5表面设有棉布。
所述的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的臂体上还设有固定块13用于放置固定带 9,固定块13上部设有按压板12,固定块13两端的臂体内设有活动槽1204,所述的按压板12两端垂直固定有位于活动槽1204内的连接脚1201,连接脚1201 另一端设有底板1202使得连接脚1201呈“T”型,底板1202上部位于活动槽1204 内的连接脚1201主体上设有弹簧1203,如图8所示;所述的固定带9如图4所示,其上设有若干个与固定块13相匹配的开口901,固定带9通过开口901分别放置于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上的按压板12和固定块13之间。正常情况时,按压板12在弹簧1203的作用下紧贴固定块13,使得固定块13和按压板12之间的缝隙最小,从而使得固定带9不会脱落;需要取出固定带9或者改变固定带 9的固定位置时,只需要人力将按压板12向上拉出使得按压板12和固定块13 之间留出缝隙给固定带9取出并移动即可。
所述的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的侧面上还设有螺孔15用于放置支撑板11;所述的支撑板11一侧面两端分别设有螺杆16和限位杆17,如图3所示。所述的限位杆17为圆柱体,其直径与限位槽104的宽度相等;
所述的支撑脚4如图5所示,一端设有万向轮6,另一端对称设有限位板Ⅱ401,限位板Ⅱ401之间的板面上分别设有限位块Ⅱ405,限位块Ⅱ405为正方体,其边长与滑槽Ⅰ103的宽度相等;支撑脚4一侧对称设有“L”型挂钩402,“L”型挂钩402开口向内形成滑槽Ⅱ403,“L”型挂钩402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滑槽Ⅰ103 的宽度;所述的限位板Ⅱ401和“L”型挂钩402垂直设置并形成“L”型卡槽404,如图6所示。
本实施例的担床作为担床时,如图2所示,将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平行放置并全部通过限位块Ⅰ1401固定在横杆101上的滑槽Ⅰ103中即可,第一支臂 2和第二支臂3可以在滑槽Ⅰ103中移动,同时还可以选择是否安装使用支撑脚 4,使用支撑脚4时,将支撑脚4垂直于横杆101,然后将限位块Ⅱ405放置于滑槽Ⅰ103中即可;不使用支撑脚4时,只需通过“L”型挂钩402插入滑槽Ⅰ103 将支撑脚4平行收到横杆101上即可,如图10。作为躺椅时,只需要将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然后通过支撑板11进行支撑,支撑板 11的一端的螺杆16放入支臂上的螺孔15中,另一端的限位杆17放入限位槽104 中,即可形成躺椅形态,如图9所示。将担床进行折叠时,先将护栏10取出,然后将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绕连接板8进行180°旋转折叠到一起,再将支撑脚4通过“L”型挂钩402平行收到横杆101上即可,如图10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担床结构与实施例1的担床结构相同,其不同在于:
限位槽104为8个;
限位块Ⅰ1401为圆柱体,其直径与滑槽Ⅰ103的宽度相等;
限位块Ⅱ405为圆柱体,其直径与滑槽Ⅰ103的宽度相等;
躺板5表面设有记忆海绵。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精神科转运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支臂(2)、第二支臂(3)、支撑脚(4)、躺板(5)、万向轮(6)、把手(7)、连接板(8)、固定带(9)、护栏(10)和支撑板(11);
所述的底座(1)为“工”字型,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杆(101)之间固定连接两根横梁(102)组成;横杆(101)两侧对称设有滑槽Ⅰ(103),滑槽Ⅰ(103)一端垂直设有限位槽(104);
所述的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一端通过连接板(8)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7),臂体一侧面上活动连接有护栏(10);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上固定设有限位板Ⅰ(14),限位板Ⅰ(14)对称设置于臂体两侧并垂直于臂体,限位板Ⅰ(14)和护栏(10)分别设于臂体的两侧;两个所述的限位板Ⅰ(14)之间的板面上设有限位块Ⅰ(1401);所述的第一支臂(2)和/或第二支臂(3)通过限位板Ⅰ(14)的限位块Ⅰ(1401)活动连接于横杆(101)的滑槽Ⅰ(103)内,并与横杆(101)平行;
所述的第一支臂(2)一侧面设有第一躺板插槽(201),第二支臂(3)一侧面设有第二躺板插槽(301);所述的第一躺板插槽(201)设置于两第一支臂(2)之间的臂体上,所述的第二躺板插槽(301)设置于两第二支臂(3)之间的臂体上;所述的躺板(5)分别放置于第一躺板插槽(201)和第二躺板插槽(301)中;
所述的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的臂体上还设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上部设有按压板(12),固定块(13)两端的臂体内设有活动槽(1204);所述的按压板(12)两端垂直固定有位于活动槽(1204)内的连接脚(1201),连接脚(1201)另一端设有底板(1202)使得连接脚(1201)呈“T”型,底板(1202)上部位于活动槽(1204)内的连接脚(1201)主体上设有弹簧(1203);
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的侧面上还设有螺孔(15)用于放置支撑板(11);
所述的支撑板(11)一侧面两端分别设有螺杆(16)和限位杆(17);
所述的支撑脚(4)一端设有万向轮(6),另一端对称设有限位板Ⅱ(401),限位板Ⅱ(401)之间的板面上分别设有限位块Ⅱ(405);支撑脚(4)一侧对称设有“L”型挂钩(402),“L”型挂钩(402)开口向内形成滑槽Ⅱ(403);
所述的限位板Ⅱ(401)和“L”型挂钩(402)垂直设置并形成“L”型卡槽(404);
所述的固定带(9)上设有若干个与固定块(13)相匹配的开口(901),固定带(9)通过开口(901)分别放置于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上的按压板(12)和固定块(1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神科转运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块Ⅰ(1401)和/或限位块Ⅱ(405)为正方体或圆柱体中的一种;当限位块Ⅰ(1401)和/或限位块Ⅱ(405)为正方体时,其边长与滑槽Ⅰ(103)的宽度相等;当限位块Ⅰ(1401)和/或限位块Ⅱ(405)为圆柱体时,其直径与滑槽Ⅰ(103)的宽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神科转运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杆(17)为圆柱体,其直径与限位槽(104)的宽度相等;所述的限位槽(104)等距设置,至少为4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神科转运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型挂钩(402)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滑槽Ⅰ(103)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精神科转运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躺板(5)表面设有棉布、记忆海绵中的一种。
CN201921765360.5U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精神科转运担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35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5360.5U CN211535215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精神科转运担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5360.5U CN211535215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精神科转运担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35215U true CN211535215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99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6536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35215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精神科转运担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352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419922A (en) Fences for wheeled stretchers and beds
US9474668B1 (en) Spine assisting rotatable table
CN211535215U (zh) 一种精神科转运担床
CN212679466U (zh) 一种骨科临床体位可调控支架
US3597773A (en) Emergency stretcher
US2629108A (en) Invalid handling apparatus
CA2111485C (en) Device for repositioning vertebras of the human spine
CN211434454U (zh) 一种输液固定架
CN206198089U (zh) 可调节羊用保定架
US2276236A (en) Stretcher supporting frame
CN102551975A (zh) 一种床靠架
CN215081100U (zh) 一种烧伤科专用翻身床
CN212853871U (zh) 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护理病床
CN210673643U (zh) 儿科护理用头枕
CN211326528U (zh) 一种脊椎外科手术体位架
CN208448051U (zh) 一种用于手术中的头架
CN210932361U (zh) 一种全包围式折叠型病床床栏
CN112294547A (zh) 一种急诊科急救辅助移动护理装置
CN204709214U (zh) 病床的改良结构
CN208905745U (zh) 多功能护理床
CN220193011U (zh) 一种用于膝关节磁共振检查的装置
US752198A (en) Invalid-lifting apparatus
CN210643363U (zh) 一种陪护椅的坐框架与椅脚支架的连接结构
CN214484766U (zh) 一种医用特殊幼儿背带
CN213130382U (zh) 一种病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2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