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30079U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30079U
CN211530079U CN201922410826.6U CN201922410826U CN211530079U CN 211530079 U CN211530079 U CN 211530079U CN 201922410826 U CN201922410826 U CN 201922410826U CN 211530079 U CN211530079 U CN 211530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brane electrode
frame
fuel cell
sealing devic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108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米新艳
曹婷婷
王茁
崔新然
裴国权
李军泽
马千里
张克金
刘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108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30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30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30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夹具,所述制备夹具包括相互压合的第一半模具和第二半模具,所述第一半模具和第二半模具的压合表面包括相同位置和尺寸的中心点重合的边框承托区、膜电极承托区和注胶凹槽区;所述边框承托区的垂直高度大于膜电极承托区的垂直高度;所述第一半模具的3个顶角处设置有定位销,所述第二半模具在与第一半模具相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制备夹具可用于制备具有高度密封结构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大大简化了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工艺,降低了资源和时间成本,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机动车驱动力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家制造2025中十大发展方向之一就包括新能源发展战略。新能源包括清洁替代燃料、二次储能电池和燃料电池汽车。二次储能电池由于其理论能量密度的限制、安全问题、充电效率和寿命难以大幅度提高的问题以及回收利用的难度都会影响其在车用动力系统方面的大规模应用。燃料电池作为燃料补充型发电系统,不受体积和质量能量密度的限制,能量利用率能够达到50%以上,能源清洁度整体高于二次储能电池;而且氢气来源广泛,加氢速度类似于汽油加注,一次加注续驶里程400~700公里,运行寿命长,整体性能非常适宜作为车载动力源使用,是替代传统能源车最有前景的新能源动力产品。
燃料电池的核心是三相反应场膜电极,膜电极的性能和耐久性直接决定着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的性能和耐久,是电池反应的心脏。膜电极的制备工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催化剂涂覆于气体扩散层上,然后将阴、阳两片气体扩散电极热压在质子交换膜的两侧,该工艺内阻较大、催化剂利用率较低;另一种是将催化剂涂覆于质子交换膜上制成CCM(Catalyst Coated Membrane),然后将碳纸热压与CCM两侧,该工艺得到的膜电极内阻小、且催化剂的利用率高,因此应用更为广泛。膜电极的CCM部分对温湿度十分敏感,因此一般采用表面覆盖气体扩散层的形式进行保护,边缘采用导电胶封装;为避免质子交换膜暴露于外界环境,采用硬质塑料边框粘合封装且同时在硬质边框边缘构建水、气接口通道,形成包含边框的膜电极密封装置。
目前,膜电极密封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是燃料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例如CN102479955B公开了用于制备膜电极三合一的热压夹具和方法,所述热压夹具包括相互压合的上夹板和下夹板,其中,所述下夹板的压合表面上具有凹槽,该凹槽的形状与所要制备的膜电极三合一的形状相匹配以适于容纳组成所述膜电极三合一的组件;所述热压夹具及热压方法一方面在放置操作时能够保证所述密封框的准确定位,另一方面在压合和热压操作时能够防止两密封框的相对位置因两夹板的相对位置的微小变化而变化。CN203013854U公开了燃料电池膜电极及测试样件制备夹具,所述夹具包括上盖框、下盖框、上垫板和下垫板,上盖框和下盖框周边均匀布置有螺栓孔和定位孔,定位孔内装有定位杆,上盖框和下盖框通过螺栓拧紧,上盖框和下盖框是中部镂空的平板框架,镂空的形状和大小与制备的膜电极或测试样件活性区域相同;上垫板和下垫板与上盖框和下盖框中部镂空的形状和大小相同,上垫板和下垫板分别置于上盖框和下盖框中部镂空处,上垫板和下垫板厚度不大于上盖框和下盖框的厚度;采用所述夹具制备膜电极时,可以通过调整垫板的厚度或材质调节作用在膜电极上的受热程度,同时还可以使膜电极受力均匀,提高膜电极成品率。
然而现有的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四个工艺步骤:制备CCM、粘结硬质边框、点胶、粘结压合气体扩散层,其中包含2个粘结工序,不仅工艺繁琐,而且气体扩散层边缘和膜电极本体处还有可能因粘接不严造成外界空气与质子膜相接触,引起质子交换膜在储存过程中的不可恢复的翘曲变形,严重影响电堆的封装气密性,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部分膜电极制备工艺放弃了粘接封装结构而采用全包围封装和气道、极板密封条一体注胶成型,该结构隔绝了膜电极和外界环境,但胶体弹性大,定位功能丧失,因此在后期电堆组装时容易形成牙错。
因此,开发一种用于制备密封效果更好的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夹具,并以此简化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工艺,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模具,所述制备模具能够实现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一次性热压成型,简化了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工艺,而且使得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和阻湿性。
为达到此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夹具,所述制备夹具包括相互压合的第一半模具(1a)和第二半模具(1b),所述第一半模具(1a)和第二半模具(1b)的压合表面包括相同位置和尺寸的中心点重合的边框承托区(1-1)、膜电极承托区(1-2)和注胶凹槽区(1-3)。
所述边框承托区(1-1)的垂直高度大于膜电极承托区(1-2)的垂直高度。
所述第一半模具(1a)的3个顶角处设置有定位销(1a-1),所述第二半模具(1b)在与第一半模具相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孔(1b-1)。
本实用新型所述“尺寸”包括长度和宽度两个参数,“尺寸相等”即二者的长度和宽度都相等,“平面尺寸小”即长度和宽度都相对较小,“平面尺寸大”即长度和宽度都相对较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备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其中,膜电极承托区(1-2)用于承托燃料电池膜电极;边框承托区(1-1)用于承托密封边框;注胶凹槽区(1-3)充满胶粘剂,实现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中密封边框、膜电极本体以及扩散层的一体封装;边框承托区(1-1)的垂直高度大于膜电极承托区(1-2)的垂直高度,确保第一半模具(1a)和第二半模具(1b)压合时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腔体,可以与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厚度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备夹具可用于制备具有如图4所示结构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图4中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包括燃料电池膜电极(2a)及其外周的密封边框(2b);燃料电池膜电极(2a)包括质子交换膜(2-1),以及粘结于所述质子交换膜上下表面的相同尺寸的2个催化层(2-2和2-3),所述催化层(2-2和2-3)的表面均设置了相同尺寸的扩散层(2-4和2-5);质子交换膜、催化层和扩散层的中心点重合,催化层的尺寸小于质子交换膜,扩散层的尺寸介于质子交换膜和催化层之间;密封边框(2b)与燃料电池膜电极(2a)之间通过胶粘剂层(2c)形成密封结构,密封边框的内缘尺寸与质子交换膜的尺寸相等,密封边框为硬质单层高分子边框,其3个顶角处分别设有定位孔(2b-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备夹具用于制备图4所示结构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时,可以实现胶粘剂对扩散层、三层膜电极和密封边框的一次性同时粘接,并对扩散层边缘和密封边框的内缘进行全包围密封,有效隔绝了外界温度和湿度对膜电极本体的影响,使膜电极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显著提升。
优选地,所述边框承托区(1-1)的外缘尺寸大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密封边框的外缘尺寸,内缘尺寸小于所述密封边框的外缘尺寸且大于密封边框的内缘尺寸。
优选地,所述边框承托区(1-1)与所述密封边框的外缘长度差和外缘宽度差各自独立地为8~15mm,例如8.5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或14.5mm,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实用新型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所述边框承托区(1-1)与所述密封边框的内缘长度差和内缘宽度差各自独立地为1~2mm,例如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或1.9mm,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实用新型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所述边框承托区(1-1)的高度为5~8mm,例如5.2mm、5.5mm、5.8mm、6mm、6.2mm、6.5mm、6.8mm、7mm、7.2mm、7.5mm、7.7mm或7.9mm,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实用新型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边框承托区(1-1)的垂直高度大于膜电极承托区(1-2)的垂直高度,当第一半模具(1a)和第二半模具(1b)压合时形成腔体,可以与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厚度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膜电极承托区(1-2)顶点至注胶凹槽区(1-3)与膜电极承托区(1-2)抵接点的垂直距离0.2~0.3mm,例如0.21mm、0.22mm、0.23mm、0.24mm、0.25mm、0.26mm、0.27mm、0.28mm或0.29mm,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实用新型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所述注胶凹槽区(1-3)的水平宽度为4~6mm,例如4.2mm、4.4mm、4.6mm、4.8mm、5mm、5.2mm、5.4mm、5.6mm、5.8mm或5.9mm,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实用新型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备夹具中,注胶凹槽区的水平宽度为4~6mm,在使用所述制备夹具时,注胶凹槽区充满胶粘剂,且胶粘剂的宽度大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中密封边框与扩散层之间的缝隙宽度,从而将扩散层边缘和密封边框的内缘进行全包围密封,隔绝了外界温度和湿度对膜电极本体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膜电极承托区(1-2)的尺寸小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中催化层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制备夹具为金属板夹具,例如不锈钢夹具等。
优选地,所述定位孔(1b-1)的直径为4~6mm,例如4.2mm、4.4mm、4.6mm、4.8mm、5mm、5.2mm、5.4mm、5.6mm、5.8mm或5.9mm,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实用新型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传统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四个工艺步骤:制备CCM、粘结硬质边框、点胶、粘结压合扩散层。具体为:首先将质子交换膜按设计尺寸裁切成长度为L mm、宽度为D mm的尺寸,将准备好的催化剂浆料喷涂到质子交换膜上形成双面催化层,催化层的长度为(L-2~L-3)mm、宽度为(D-2~D-3)mm,双面催化层与质子交换膜共同形成三层膜电极CCM;然后将双层可热压粘结的高聚物材料裁切成硬质边框,硬质边框的内缘长度为(L-1)mm、宽度为(D-1)mm,硬质边框三个连续的顶角均设有定位孔,硬质边框与CCM夹边热压粘接形成五层膜电极;进而在五层膜电极上沿双面催化层的边缘进行点胶,胶粘剂的宽度为1mm;最后将经过疏水处理、覆盖微孔层的2个扩散层裁切成长度为(L-1~L-2)mm、宽度为(D-1~D-2)mm的尺寸,分别贴合到CCM电极两侧,完全覆盖2个催化层,四边与粘结剂贴合并热压粘结形成七层膜电极,即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该传统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中硬质边框和扩散层之间没有完全密封,因此对质子交换膜的封装效果不好,外界温湿度的变化很容易影响到核心CCM部分,造成胀缩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备模具能够简化传统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工艺,并且使得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具有更加优异的密封性,其具体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质子交换膜的上下表面分别涂覆催化剂浆料、干燥,得到三层膜电极,然后在三层膜电极的上下表面分别覆盖扩散层材料,得到五层膜电极;
(2)分别在第一半模具(1a)和第二半模具的注胶凹槽区(1-3)内涂覆脱模剂,然后注入胶粘剂,得到注胶的第一半模具(1a)和注胶的第二半模具(1b);
(3)将步骤(1)得到的五层膜电极置于步骤(2)得到的注胶的第一半模具(1a)上,使五层膜电极的中心点与膜电极承托区(1-2)的中心点重合;将密封边框置于注胶的第一半模具(1a)的边框承托区(1-1)上,将密封边框上的定位孔(2b-1)与定位销(1a-1)连接;然后覆盖步骤(2)得到的注胶的第二半模具(1b),并将定位孔(1b-1)与定位销(1a-1)连接,得到合模夹具;
(4)将步骤(3)得到的合模夹具进行热压,热压的温度为70~80℃(例如71℃、72℃、73℃、74℃、75℃、76℃、77℃、78℃或79℃等),热压的压力为0.05~0.2kN(0.06kN、0.08kN、0.1kN、0.12kN、0.14kN、0.16kN、0.18kN或0.19kN等),热压的时间为0.8~1.5h(例如0.9h、1.0h、1.1h、1.2h、1.3h或1.4h等);开模,得到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
优选地,步骤(2)在注胶完成后,可用刮板沿注胶道刮涂一圈,该工序不仅可以将溢出胶道的粘结胶刮除,而且能够使胶道中不饱满的边缘填充密实。
优选地,步骤(3)中,五层膜电极的中心点与膜电极承托区(1-2)的中心点重合,且五层膜电极的长边和短边分别平行于膜电极承托区(1-2)的长边和短边;密封边框与边框承托区(1-1)的中心点重合,且密封边框的长边和短边分别与边框承托区(1-1)的长边和短边平行。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模具包括相互压合的第一半模具和第二半模具,二者的压合表面包括边框承托区、膜电极承托区和注胶凹槽区,可用于制备具有高度密封结构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大大简化了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工艺,降低了资源和时间成本,总体成本降低5%,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备夹具的压合后结构示意图,其中,1a为第一半模具,1b为第二半模具;
图2为所述制备夹具的第一半模具1a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1为边框承托区,1-2为膜电极承托区,1-3为注胶凹槽区,1a-1为定位销;
图3为所述制备夹具的第二半模具1b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1为边框承托区,1-2为膜电极承托区,1-3为注胶凹槽区,1b-1为定位孔;
图4为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a为燃料电池膜电极,2b为密封边框,2c为胶粘剂层,2-1为质子交换膜,2-2为第一催化层,2-3为第二催化层,2-4为第一扩散层,2-5为第二扩散层,2b-1为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夹具,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是一种不锈钢的制备夹具,其中,边框承托区(1-1)的外缘尺寸为380mm×205mm,内缘尺寸为272mm×172mm,垂直高度为6mm;膜电极承托区(1-2)的尺寸为266mm×166mm,垂直高度为5.84mm;注胶凹槽区(1-3)的水平宽度为5mm,膜电极承托区(1-2)顶点与注胶凹槽区(1-3)底部的垂直距离为0.25mm,定位孔(1b-1)与定位销(1a-1)的直径均为4mm,距离边框承托区(1-1)外缘的长短边分别为13mm、15mm。
所述制备夹具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质子交换膜在恒温恒湿(21℃、60%湿度)环境中裁切成长度为270mm、宽度为170mm的长方形,在其上下表面268mm×168mm的区域内分别超声波喷涂催化剂浆料,得到三层膜电极;将两片长度为269mm、宽度为169mm的长方形扩散层平覆到三层膜电极的上下表面,热压后得到厚度为388μm的五层膜电极;将厚度为70μm的硬质单层高分子片材裁剪成外缘尺寸为370mm×190mm、定位孔直径4mm(3个定位孔分别距离边框外缘长短边3mm和5mm)、内缘尺寸为270mm×170mm的密封边框;
(2)分别在第一半模具(1a)和第二半模具(1b)的注胶凹槽区内均匀刷涂一层脱模剂,然后沿注胶凹槽注入调配好的胶粘剂,注胶量以注胶凹槽饱满而不外溢;用专用刮板紧贴胶岸垂直胶道长度方向刮涂一圈,在将溢出胶道的粘结胶刮除的同时将胶道不饱满边缘用刮涂溢流填充密实;
(3)将步骤(1)得到的五层膜电极水平覆盖到注胶的第一半模具上,使五层膜电极的中心点与膜电极承托区的中心点重合,长、短边分别平行于膜电极承托区的长、短边;将密封边框水平放置于注胶的第一半模具的边框承托区,将密封边框的定位孔穿入边框承托区的定位销中定位,密封边框的中心与边框承托区的中心重合,长、短边分别平行于边框承托区的长、短边;密封边框内缘与五层膜电极外缘接界上;然后覆盖步骤(2)得到的注胶的第二半模具,并将定位孔与定位销插合,得到合模夹具;
(4)将步骤(3)得到的合模夹具平放至热压机上下压板之间,按照胶粘剂的固化参数加压加热交联,加压至0.1kN,温度为75℃,恒温2h后释放压力,将冷却到室温的模具开模后,取出,得到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夹具,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是一种不锈钢的制备夹具,其中,边框承托区(1-1)的外缘尺寸为380mm×205mm,内缘尺寸为272mm×172mm,垂直高度为5mm;膜电极承托区(1-2)的尺寸为266mm×166mm,垂直高度为4.84mm;注胶凹槽区(1-3)的水平宽度为6mm,膜电极承托区(1-2)顶点与注胶凹槽区(1-3)底部的垂直距离为0.29mm,定位孔(1b-1)与定位销(1a-1)的直径均为5mm,距离边框承托区(1-1)外缘的长短边分别为13mm、15mm。
所述制备夹具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质子交换膜在恒温恒湿(21℃、60%湿度)环境中裁切成长度为270mm、宽度为170mm的长方形,在其上下表面268mm×168mm的区域内分别超声波喷涂催化剂浆料,得到三层膜电极;将两片长度为269mm、宽度为169mm的长方形扩散层平覆到三层膜电极的上下表面,得到厚度为398μm的五层膜电极;将厚度为70μm的硬质单层高分子片材裁剪成外缘尺寸为370mm×190mm、定位孔直径5mm(3个定位孔分别距离边框外缘长短边3mm和5mm)、内缘尺寸为270mm×170mm的密封边框;
(2)(3)分别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2)(3)相同;
(4)将步骤(3)得到的合模夹具平放至热压机上下压板之间,按照胶粘剂的固化参数加压加热交联,加压至0.1kN,温度为80℃,恒温1.5h后释放压力,将冷却到室温的模具开模后,取出,得到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夹具,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是一种不锈钢的制备夹具,其中,边框承托区(1-1)的外缘尺寸为380mm×205mm,内缘尺寸为272mm×172mm,垂直高度为8mm;膜电极承托区(1-2)的尺寸为266mm×166mm,垂直高度为7.84mm;注胶凹槽区(1-3)的水平宽度为6mm,膜电极承托区(1-2)顶点与注胶凹槽区(1-3)底部的垂直距离为0.21mm,定位孔(1b-1)与定位销(1a-1)的直径均为6mm,距离边框承托区(1-1)外缘的长短边分别为13mm、15mm。
所述制备夹具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质子交换膜在恒温恒湿(21℃、60%湿度)环境中裁切成长度为270mm、宽度为170mm的长方形,在其上下表面268mm×168mm的区域内分别超声波喷涂催化剂浆料,得到三层膜电极;将两片长度为269mm、宽度为169mm的长方形扩散层平覆到三层膜电极的上下表面,得到厚度为398μm的五层膜电极;将厚度为70μm的硬质单层高分子片材裁剪成外缘尺寸为370mm×190mm、定位孔直径mm(3个定位孔分别距离边框外缘长短边3mm和5mm)、内缘尺寸为270mm×170mm的密封边框;
(2)(3)分别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2)(3)相同;
(4)将步骤(3)得到的合模夹具平放至热压机上下压板之间,按照胶粘剂的固化参数加压加热交联,加压至0.1kN,温度为70℃,恒温0.9h后释放压力,将冷却到室温的模具开模后,取出,得到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
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夹具,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所选用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夹具包括相互压合的第一半模具(1a)和第二半模具(1b),所述第一半模具(1a)和第二半模具(1b)的压合表面包括相同位置和尺寸的中心点重合的边框承托区(1-1)、膜电极承托区(1-2)和注胶凹槽区(1-3);
所述边框承托区(1-1)的垂直高度大于膜电极承托区(1-2)的垂直高度;
所述第一半模具(1a)的3个顶角处设置有定位销(1a-1),所述第二半模具(1b)在与第一半模具相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孔(1b-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承托区(1-1)的外缘尺寸大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密封边框的外缘尺寸,内缘尺寸小于所述密封边框的外缘尺寸且大于密封边框的内缘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承托区(1-1)与所述密封边框的外缘长度差和外缘宽度差各自独立地为8~1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承托区(1-1)与所述密封边框的内缘长度差和内缘宽度差各自独立地为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承托区(1-1)的高度为5~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电极承托区(1-2)顶点至注胶凹槽区(1-3)与膜电极承托区(1-2)抵接点的垂直距离为0.2~0.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凹槽区(1-3)的水平宽度为4~6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电极承托区(1-2)的尺寸小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中催化层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夹具为金属板夹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b-1)的直径为4~6mm。
CN201922410826.6U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夹具 Active CN211530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0826.6U CN211530079U (zh)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0826.6U CN211530079U (zh)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30079U true CN211530079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67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10826.6U Active CN211530079U (zh)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300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3532A (zh) * 2020-12-03 2021-03-2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组件的连续封装用设备
CN112599812A (zh) * 2020-12-14 2021-04-0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新型膜电极密封组件及其连续制备封装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3532A (zh) * 2020-12-03 2021-03-2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组件的连续封装用设备
CN112563532B (zh) * 2020-12-03 2021-09-14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组件的连续封装用设备
CN112599812A (zh) * 2020-12-14 2021-04-0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新型膜电极密封组件及其连续制备封装设备
CN112599812B (zh) * 2020-12-14 2021-12-2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新型膜电极密封组件及其连续制备封装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29539B (zh)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30892B1 (ko) 연료전지용 금속다공체
TWI241046B (en) Sealing structure of modulized proton-exchange-membrane fuel battery
US8609298B2 (en) Form and fill subgasket
CN211530079U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装置的制备夹具
CN102324471A (zh) 一种自锁紧燃料电池密封组件结构
CN213093237U (zh)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制备密封装置
CN212625674U (zh) 一种一体化燃料电池单电池及燃料电池电池堆
CN110444790B (zh) 膜电极组件、制备方法及燃料电池单电池
CN112103541A (zh) 一种一体化密封的膜电极结构
CN218779043U (zh) 一种电解水膜电极
CN111224124A (zh) 一种燃料电池单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64645A (zh) 一种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的密封件及金属极板燃料电池
CN112310433B (zh) 一种燃料电池的密封结构及燃料电池电堆的装配方法
CN112151828B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其的夹具及使用方法
US20140356762A1 (en) Integrated Gas Diffusion Layer With Sealing Func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11446465B (zh) 一种液流电池的一体化板框及电堆
CN115528266A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导流区支撑结构
CN213483788U (zh) 一种一体化密封的膜电极结构
CN114447359A (zh) 集成反应气体流道的气体扩散层结构、双极板及燃料电池
CN211350832U (zh) 一种燃料电池单体
CN103219564A (zh) 双极性氢镍电池装置
CN213259106U (zh) 一种制备膜电极的夹具
CN111477911B (zh) 燃料电池单电池、燃料电池电堆
JP2012226848A (ja) 高分子電解質型燃料電池の電極−膜−枠接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